?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中外合作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

2016-12-26 18:39王賽芳
亞太教育 2016年34期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微信平臺互聯網+

王賽芳

摘要:“互聯網+”技術與高職教育的融合產生了一些新的教學模式。本文針對高職中外合作辦學的特點,提出了“互聯網+微信平臺”模式在《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中的運用。本文認為,這種“指尖教學”模式是《管理學原理》教學的延伸,有利于及時解答學生學習中的困惑,及時激勵學生以保持他們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以及促進師生感情,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職;中外合作辦學;互聯網+微信平臺;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2-0132-02

引言

“互聯網+”是以互聯網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術(包括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等)在經濟、社會生活各部門的擴散、應用過程(阿里研究院,2015)?;ヂ摼W與各領域的融合已成為了中國社會“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有助于加速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從而培養新的業態,帶動傳統行業的創新。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高職教育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的優勢,創新傳統的教學思想和固有的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提高高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作為一位高職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老師,如何利用互聯網技術(移動互聯網、社交媒體)對原有的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切實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文獻回顧

在中國知網輸入關鍵詞“互聯網+,高職教育”就會顯示66586條文獻,由此可見“互聯網+,高職教育”已經成為國內學者研究的熱門領域。國內在該領域的文獻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是有關“互聯網+” 所引發的宏觀教改方面。比如利用“互聯網+”進行高職教育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教育資源共享體系構建、教學信息化建設等。

其次是有關“互聯網+”平臺課程建設及教學模式創新等微觀層面。比如,“翻轉課堂”、“微課”、“慕課”等。陳康,朱燕平,駱鈺(2016)[1]在國際商務英語教學中引入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羅偉科(2016)[2]主張在《網絡技術》課程中引入“微課程”,對課程內容的重點、技巧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和總結。賈夢霞(2015)[3]探討了在高職英語教學課堂中適當嵌入慕課教學資源有利于給學生創造一個英語學習的氛圍,培養他們的英語素養。

以上這些文獻對高職教育在宏觀教改和微觀教學方面都做出了大膽的嘗試,提出了一些利用互聯網技術豐富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手法的經驗與建議。但“翻轉課堂”模式明顯過分強調了教學視頻在教學中的作用。教學視頻的教學效果取決于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方面:課前學生對網絡獲取的條件,即學校網絡覆蓋率,網速;上課時,教學視頻播放的流利程度、音響效果、視頻字幕大??;教師對視頻材料的恰當選取,以及對學生課前課后學習任務完成與否的監督等。慕課雖然是國內外頂級學府的王牌課程,但在國內尚處于“試驗、探索、體驗”階段(張萍,2015)[4],在高職課堂的推廣還不成熟。這些問題引起了人們對以“互聯網+”為背景的教學平臺和方式所產生的教學效果的質疑。因此,不能過度依賴新的教學模式,但可以好好利用這些模式給教學帶來的積極作用,在傳統教學與“互聯網+”新教學模式之間找到適合高職學生的平衡點?!盎ヂ摼W+微信平臺”就較好地解決了高職中外合作教學中教學效果的問題。

二、“互聯網+微信平臺”在中澳合作教學中的實踐

(一)“互聯網+微信平臺”的必要性

《管理學原理》課程是我校中澳合作辦學國際金融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課程教學由中澳雙方共同承擔。所有的課程都采用英文教材,用英語(或雙語)教學;學生用英語完成作業、考試;課程內容多,考試多(每一門課程都有期中考試、平時作業、期末考試);鑒于此,學生的學習負擔非常重,老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沒有時間補充更多的課外資料;高職學生基礎薄弱且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不強,需要老師監督才有好的教學效果。但我校高職學生的優勢是:網絡可以輕松獲取、手機普及率百分之百,而且學生都用手機上網,微信是學生與外界溝通的主要通訊平臺。因此“互聯網+微信平臺”的“指尖教學”成了《管理學原理》課程中必選的輔助教學工具。

(二)“互聯網+微信平臺”的優點

首先,“互聯網+微信平臺”是《管理學原理》課堂的延伸

在這門課開始前,鼓勵學生加教師微信。教師與學生之間除了有一個《管理學原理》課程年級微信群,供發布教學相關的信息外,每一位同學都加老師為微信好友。在課前,教師會通過微信發布上課內容,便于學生對教學內容及教學材料有所準備。課堂中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重點講解,并在每一次下課前布置1-2個簡答題,留給學生課后思考,并要求學生將答案傳到教師微信上以供檢查。因此,微信平臺是《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課前與課后的延伸,有利于教師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掌控。

第二,及時解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

學生將作業微信給教師后,會迅速收到教師對作業的細致點評。學生對不懂的問題會繼續提問。這樣在學生與教師一對一的溝通中,學生不懂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同時鍛煉了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及時激勵(包括正面激勵和負面激勵),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

用微信平臺交作業的第三重優勢是學生能得到及時激勵。激勵具有具體性和時效性的特點。有效的激勵一定是具體到某個人,而且是及時的。在微信上改作業,教師可以與每個同學建立起單獨的聯系,當學生作業做得好的時候,及時給他們一個贊、一朵玫瑰、一個擁抱或豎起大拇指,并在微信群里通報表揚。如此一來,學生獲得了極大的心理滿足,覺得自己辛苦學習得到了回報,因而更加積極努力學習。最后,教師會在群里總結這次作業的情況,包括完成得出色的地方,以及還要注意的部分。同時對做得好的同學加以表揚。如此一來,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同學們學習熱情高漲,懶惰些的同學會受到觸動,慢慢改掉拖拉的壞毛病。

第四,增加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張啟航(1989)[5]認為教師和學生均為教學過程的主體。教師的主體性體現在教學過程中計劃、組織、領導及控制等方面;而學生的主體性則通過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等方面體現出來。用微信平臺交作業是教師對教學質量進行有效控制的一部分,是教師作為教學主體的一個表現,但是教師教學主體性還得通過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體現出來。微信交作業實施5個星期后,教師明顯地感受到學生課堂聽講更加專注了,課堂活動的參與更加積極了,交作業更加及時了。

第五,增進師生感情

教師每周兩次一對一地給學生在微信上改作業一方面增進了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另一方面,學生在與老師的溝通中,感受到教師對自己這么關心,對工作這么負責,會不自覺地拉近與教師的距離,甚至把教師的言語行為,治學態度作為自己模仿和學習的榜樣。這種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才會使教有所得,學有所成,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結

“互聯網+微信平臺”的教學模式是針對高職中外合作教學傳統模式的創新。鑒于中澳合作辦學的教學內容多,學生考試任務重,澳方特別重視教學質量等特點,本文以《管理學原理》課程為例,將“互聯網+微信平臺”引入該課程教學效果控制的環節,有效地激發了高職學生的學習熱情,取得了滿意的教學效果。當然,這個成績的取得,是以犧牲掉教師大量零散的業余時間換來的。因此,“互聯網+微信平臺”模式需要教師對教學工作極度負責任,以及對高職教育全身心投入。同時“互聯網+微信平臺”模式也給教師對互聯網技術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單位: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陳康,朱燕平,駱鈺.“互聯網+”背景下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探究——以國際商務單證課堂教學為例[J].對外經貿,2016(07):153-155.

[2]羅偉科.“互聯網+”時代下的微課教學有效性探索——以職業教育《網絡技術》課程為例[J].信息化建設,2016(07):65-67.

[3]賈夢霞.慕課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的創新方式[J].校園英語,2015(16):76-77.

[4]張萍,范小云.高職院校課程資源共享模式探究——對《商務英語翻譯》慕課平臺的建設構想[J].科技創新導報,2015(31):240-241.

[5]張啟航.試論教與學的關系——再談“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J].教育理論與實踐,1989(05):27-31.

猜你喜歡
中外合作辦學微信平臺互聯網+
產業與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辦學”服裝人才培養
基于微信平臺的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