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醫藥價格規制效率實證分析

2016-12-26 20:21卓泓良
現代商貿工業 2016年27期
關鍵詞:實證研究

卓泓良

摘要:藥品價格關乎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對整個醫藥產業的健康發展以及社會的和諧穩定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對醫藥進行價格規制影響人們對藥品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價格規制的效果更是人們關注的重點,而衡量規制效果的指標包含公共利益和俘獲利益的因素,用這樣的規制效果指標來進行實證分析會造成一定的偏差,使得結論不可置信。因此,試圖把規制效果指標的只代表公共利益的部分分離出來,再基于此作實證分析,以期得出更為準確的結論。

關鍵詞:醫藥價格規制;規制效果;實證研究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7.069

1引言

藥品價格關乎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對整個醫藥產業的健康發展以及社會的和諧穩定都有著重要的影響。然而在我國經濟和藥品行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如藥品價格上漲過快、看病貴及居民藥品負擔不斷加大的問題。為了規范整個藥品市場,控制藥品的價格,政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藥品價格規制政策來維護市場的有序運營。各個學者以規制效果為研究重點,從實證研究的角度都基本得出了規制效果不顯著的結論,而本文認為衡量規制效果的指標包含公共利益和俘獲利益的因素在里面,用這樣的規制效果指標來進行實證分析會造成一定的偏差,使得結論不可置信。因此,本文試圖把規制效果指標的只代表公共利益的部分分離出來,再基于此作實證分析,以期得出更為準確的結論。

2文獻回顧

藥品差比價價格規制實施后,對一些制藥企業通過變換包裝、改變劑量的變相漲價的行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降低了規定范圍內的藥品價格,從而降低患者的藥品總支出(常峰、張子蔚,2009;蔣建華,2012)。但由于規則中涵蓋的藥品門類較少,同類藥品的劃分較為模糊,因此該政策并未達到預期的效果(潭茂序,2008)。因此各學者對藥品價格規制的效果在實證層面進行了探討,得出藥品價格規制政策有效,但效果有限,緩解醫藥價格應多方改革(劉毅,2012;劉素坤、王嶺,2013)。

通過上述的文獻回顧,可以看出大多學者的研究重點都集中在對藥品價格規制的定性描述上,而對藥品價格規制效果的定量分析還很少,隨著政府規制理論的完善,實證研究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可預見的是未來規制實證研究將會呈現:第一,研究方法更加豐富,更多復雜的實證工具將被應用到這一領域;第二,研究指標將更加成熟,規制指標的確立是實證研究中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第三,研究領域將更多廣泛,從壟斷產業到一般產業,從經濟性規制到社會性規制,從規制的宏觀影響到微觀影響不斷拓展。

3差比價價格規制

《藥品差比價規則(試行)》頒布于2005年,之后2011年對其進行了一次修訂。規則對同種藥品因規格、劑型及包裝材料的不同而形成的藥品價格差額或比值進行了詳細規定,有助于抑制醫藥企業通過改變規格、劑型或包裝等“換湯不換藥”的方式實行變相提價的行為。盡管差比價價格規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醫藥行業變換包裝、名稱對藥品加價的行為,但醫療機構仍有激勵去采購并使用高價藥,從而整體來說藥品價格貴這一問題仍得不到解決。政策文件在落實當中,并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仍存在不少缺陷。原因之一是政府在實現政策的時候會面臨尋租等規制俘獲問題,從而使得差比價規制政策在落實當中效果不明顯。然而,僅僅停留在對差比價規制作用的定性描述上是遠遠不夠的,要想科學、準確地評價藥品差比價規制的具體效果,還需借助實證分析進行更加深入的定量研究。而各個學者都是用包含公共利益和俘獲利益的規制變量進行實證研究,進而得出規制無效的結論。而本文認為衡量規制效果的指標包含公共利益和俘獲利益的因素在里面,用這樣的規制效果指標來進行實證分析會造成一定的偏差,使得結論不可置信。因此,本文試圖把規制效果指標的只代表公共利益的部分分離出來,再基于此作實證分析,以期得出更為準確的結論。

4實證分析

4.1指標選擇

4.1.1反映藥品價格規制效果的指標

本文采用我國藥品費用占醫藥費用來衡量我國藥品價格規制的效果,該指標越大說明藥品費用在醫藥費用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表明居民醫藥費用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來源于藥品費用的上漲。因此,選取綜合門診醫院人均藥費占人均醫療費用的比例作為被解釋變量y,用《中國衛生統計年鑒》中的“各地區綜合醫院門診病人人均藥費”與“門診病人人均醫藥費”之比得到。

4.1.2反映藥品價格規制的指標

本文借鑒肖興志和孫陽(2006)衡量政策因素的方法,構建藥品價格規制政策的虛擬變量,以《藥品差比價規則(試行)》的頒布的年份2005為分界線,將2005年之前的規制政策虛擬變量賦值為0;2005年及其以后賦值為1。

4.1.3其他控制變量

為了分離出在規制效果指標里代表公共利益的部分,我們用只包含醫藥集團利益的變量作回歸,模型不能解釋的部分即為代表公共利益的價格規制的效果。因此,我們首先選取各地區綜合醫院分科門診人次數與門診總人次之比x1來衡量消費者的規模,各地區綜合醫院固定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x2來衡量醫藥利益集團的規模,各地區綜合醫院的總收入扣除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和業務收入的部分與總收入之比x3作為衡量利益集團由于俘獲政府規制而獲得的額外收入。

另外,我們還加入了如老齡化x4(用各省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表示)、人均受教育程度x5(用各省“高中人口”與“大專及以上人口”之和與“6歲及以上人口”之比表示)、人均收入水平x6(用各地區人均生產總值來代替)作為控制變量,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一般而言,老年人口(指65歲以上的老人)所占比重與藥品費用和醫藥費用均呈正相關關系。人均收入水平以及受教育程度與藥品費用和醫藥費可能會存在關系,因為當人均收入水平變高,人們會越加重視健康,從而加大對高價藥品的消費,但另一方面收入水平的提高代表生活質量的提高,患病的概率可能也會減少,因此其具體影響需要進一步的分析。

4.2模型設定

數據來源于《2003-2010年中國統計年鑒》與《2003-2010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鑒》,樣本覆蓋全國31個省。首先要分離出規制效果指標里只代表公共利益的部分,為此,先用被解釋變量與代表政府受俘獲而給醫藥利益集團帶來利益的變量x1,x2,x3作回歸。模型為:

y=β1x1+β2x2+β3x3+ε1

根據上式,得出模型不能解釋的殘差值,再利用殘差值作回歸,構造模型為:

e=β4x4+β5x5+D+ε2

4.3估計結果

如圖1所示,由檢驗結果可知,F統計量均十分顯著,這表明模型擬合優度較高,藥品價格規制、老齡化、教育水平以及人均收入水平四個因素結合起來能夠較好地解釋中國藥品費用比重的變化。具體分析如下:

從回歸結果看,老齡化、教育水平、人均GDP與門診藥品費用比重均呈負向變動關系,可能的原因是,現階段老人對于一些醫療服務,尤其是檢查和手術等的需求及費用支出更大。教育水平與門診藥品費用比重呈負相關關系,這表明人們教育水平的提高降低了藥品費用比重,可能的原因是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們更重視身體健康和疾病的防治,從而患病的機率變小,進而降低了藥品費用比重。人均GDP與門診藥品費用比重呈現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可能的原因是隨著收入水平的提升,人們在增加基本醫療服務需求的同時,開始逐步增加了對較高層次醫療保健服務的需求。但以“藥品差比價”定價模式為核心的藥品價格規制對門診藥品費用比重具有正向關系,即藥品價格規制會導致了門診藥費比重有所上升。但是,正向作用并不顯著,且相關系數較小,為0.003,這表明藥品價格規制對降低藥品費用作用相當有限??赡艿脑蚴钦趯崿F政策的時候會面臨尋租等規制俘獲問題,從而使得差比價規制政策在落實當中效果不明顯。

5總結

本文以中國藥品價格規制效果評價為切入點,認為衡量規制效果的指標包含公共利益和俘獲利益的因素在里面,用這樣的規制效果指標來進行實證分析會造成一定的偏差,使得結論不可置信。因此,本文試圖把規制效果指標的只代表公共利益的部分分離出來,再基于此作實證分析,以期得出更為準確的結論。

實證結果表明,只代表公共利益的藥品差比價規制效果并不顯著,這是由于政府在實現政策的時候會面臨尋租等規制俘獲問題,并且藥品差比價規制本身存在著一些固有缺陷,導致其作用效果難以得到徹底的發揮,對藥品價格的制約作用也較為有限。

參考文獻

[1]王啟娟,韓中華.簡述政府規制理論的發展[J].經濟研究導刊,2010,(06):190191.

[2]常峰,張子蔚.市場圈定條件下“藥品差比價規則”分析[J].軟科學,2009,(09).

[3]劉毅,劉西國.醫療費用上漲誘發因素及費用規制的新思考—基于1998年-2010年數據的實證分析[J].經濟經緯,2012,(05):134137.

[4]劉素坤,王嶺.國家基本藥物政策能緩解“看病貴”嗎?—基于2003-2010年省際數據實證分析[J].經濟問題,2013:2527.

[5]肖興志,陳長石.規制經濟學實證研究方法的演進與展望[J].財經論叢,2011,(04):2226.

[6]肖興志,孫陽.中國電力產業規制效果的實證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06,(09).

猜你喜歡
實證研究
旅游景區營銷管理一般模式及實證研究
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實證研究
混合式大學英語教學實證研究
玉雕專業學生專業認同的實證研究
溫州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及能力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