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分析

2016-12-26 14:14呂如蘭
考試周刊 2016年98期
關鍵詞:教學效果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呂如蘭

摘 要: 閱讀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尤其是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當中,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日益凸顯??v觀我國現在的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實踐,雖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的進步,但是在閱讀教學當中存在許多問題。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如何提升我國小學英語高年級的英語閱讀教學水平。

關鍵詞: 小學英語 閱讀教學 教學策略 教學效果

閱讀教學一直是我國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的薄弱點,許多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在對實踐和理論不斷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積極加強閱讀教學,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具體措施。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總體上來說,屬于英語閱讀教學的初級階段。此時的主要任務應當是逐漸培養學生一定的英語閱讀思維,以及相關的語篇概念。以牛津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為例,小學三、四年級,屬于英語閱讀教學能力培養的準備階段,此時更多關注的是學生對于詞匯和句子的認讀。到了五、六年級,在英語閱讀教材當中開始出現顯性的閱讀語篇。筆者對于現在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進行實踐研究發現,授課教師普遍采用的是將閱讀語篇看做是教學口語或者聽力的素材。有些教師在教授閱讀課時,往往就是逐字逐句地給學生翻譯,或者反復播放錄音,直到學生準確發音,完成習題為止。以下筆者提出個人對于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觀點。

一、閱讀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其理性思維較差,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學生在進行一切教學活動時,往往受興趣和情緒的影響較大。因此,教師應當在閱讀教學開始之前,先激發學生學習本節閱讀課的熱情,然后才能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活動,實現教學目標。這就要求教師首先了解班級學生的個性愛好特征,把握學生的興趣點。然后以此為突破口,自然引出話題,幫助學生解決語言理解上的困難,為下一步的深入閱讀做好鋪墊。以下就以《牛津小學英語》(譯林版)六年級上冊當中的“Holiday fun”一文為例,設計以下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Boys and girls, welcome back to school. It was National Day holiday last week. 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for the National Day holiday? How do you feel your holiday? I took some photos on National Day. Look at these photos and you will know where I went for the holiday.

教師向學生展示圖片,讓學生看到自己在假期玩的項目。此時班里的學生一定非常興奮,會問老師很多關于他假期的問題。此時教師要與學生聊聊天,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然后,教師話語一轉,讓學生談談他們在假期的所見所聞,向同學分享他們假期做的有趣的事情。這樣可以有效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閱讀中——培養學生閱讀技能

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英語閱讀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以詞匯和句子為單位的孤立的語言點的訓練,而是需要進行語篇教學。讓學生以語篇的整體角度把握閱讀材料,讓學生在積累語言知識點基礎的同時,感受英語語言文化的特點,以及學習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的語言思維。我們嘗試在語篇教學的過程當中,從引導學生整體把握閱讀材料的大意著手,深入挖掘閱讀材料傳達的內涵,以及在語篇銜接和語篇整體性上的技巧。教師重點在于教授學生閱讀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下以針對《牛津小學英語》(譯林版)六年級的英語閱讀材料為例進行分析:

Most English people have three names:a first name, a middle name and the family name. Their family name comes last. For example, my full name is Jim Allan Green. Green is my family name. My parents gave me both of my other names.

這是閱讀材料的第一段,針對小學六年級的英語閱讀材料,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一般較短,內容的邏輯性較強,而且主題往往會放在第一段。先引導學生分析第一段當中道出文章主題的句子:Most English people have three names:a first name,a middle name and the family name.然后引導學生發現“For example”后面句子的功能,以及它與主題句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明白在這個語段當中,“For example”后面的內容就是為了對前面的主題句進行舉例論證。要把握文章主題,我們可以先忽略舉例論證的部分。在閱讀材料的習題當中,如果要提出關于文章主題的問題,我們就可以直接選出正確答案。如果出現針對舉例部分的提問,那我們可以將它劃分到細節題的范圍當中,然后回歸原文尋求答案。

三、閱讀后——學以致用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之后,要提出幾個有關閱讀材料的問題,檢查學生的理解情況。如針對上一段當中的閱讀材料,我們可以提出如下問題:

1.Most English people have______________names.

A one B two C three D four

2.______________is Jims family name.

A Jim B Green C Allan D James

3.The teachers name is Mary Joan Shute.Her students call her______________.

A miss Mary B Miss Joan

C Miss Mary Joan D Miss Shute

教師此時可以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共同探討,尋求正確的答案。并告訴他們做題的步驟,或者從哪里尋求答案,以進一步拓展閱讀材料學習,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總之,在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只有通過有效研究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個人性格特征,才能幫助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閱讀教學策略,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首先,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以興趣為突破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立足教材,抓住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各個環節對學生有效引導,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讓學生進行策略性的閱讀訓練。

猜你喜歡
教學效果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
如何提高高中聲樂教學效果
提高病理學教學效果的幾點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