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探究式教學策略

2016-12-26 14:43葛金娟
考試周刊 2016年98期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高中地理教學策略

葛金娟

摘 要: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化,高中地理教育的問題逐步顯現,特別強調知識的傳授,重視技能培訓、技術傳授。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質量已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因此將探究性學習引入高中地理教學,培養地理素養的創新人才是順應時代的要求。教師應該使用探究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地理科學素養。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學必須重新定位教學主客體,注重課程資源開發,創設各種情境,重視實踐,關注學生的探究過程。本文探討了高中地理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 高中地理 探究式教學 教學策略

在新課標的要求和推動下,地理教學的革新對于較多的地理教師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因為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灌輸式”、“填鴨式”教學已經在教師的思維中形成較為深刻的影響。因此,如何重新構建教學理念、改變教學方法等均成為教師當下的重大課題。探究式教學是新課標要求下一個重要的教學法,是讓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概念及原理時,通過閱讀、分析、探究、思考、討論等活動獲得知識概念的理解及掌握、運用,從而促使學生真正掌握教學知識和學習能力,為培養學生成為自主學習、會學習的人奠定基礎。下面筆者以高中階段的地理教學為例,分析探究式教學的策略和意義。

一、分析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師為了順利、有效地展開教學而設定的教學活動方向和教學預期值,其中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一切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正所謂“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可以正確地引導教師和學生有效地參與教學活動。據相關調查分析發現,傳統的教學活動主要圍繞在教師的“教”,因此教師會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進行教學,并相信通過自身的經驗教學促使學生掌握預期的知識,但是教師在課堂上往往會出現漫無邊際的交談,甚至是脫離課堂知識講解等現象,極其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及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掌握課堂知識,這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要求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從而步入教學探討的“軌道”。

以《氣壓帶和風帶》一課為例,教師可以通過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例如可以將該篇課文的目標設計為:(1)掌握大氣環流概念、三圈環流的形成原理、全球的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規律;(2)通過繪制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示意圖分析大氣的運動規律,利用假設和成因分析的方法引導學生探究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規律;(3)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空間圖形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積極探究生活的態度。教師可以從設定的教學目標中確立教學方向,避免教學過程偏離軌道。

二、重視學生體驗

地理這一學科囊括自然、人文和經濟等方面,具有抽象性等特點,僅僅通過教科書進行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是很難使學生理解的。據相關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僅局限于教科書、試題上,而沒有將之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造成學生只會“紙上談兵”。據相關心理學分析表明,人們通過體驗后得到的感悟、情感、體會等一系列活動均較抽象體會來得真實,并在人的大腦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師課上應充分重視學生的體驗,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地安排課堂活動,讓學生通過自身體驗獲得更深刻的知識認識,從而真正促使學生學到和運用地理知識,摒棄傳統教學中只重視教師本身的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

如正在展開“樓間距”的課程學習時,教師可以先提問學生,如“你們生活的房子,樓與樓之間的距離是多少”、“陽光是否可以照射到你們的房間,為什么有的房間里有陽光,有的卻沒有”,提高學生探究的興趣,激起好奇心,然后可以以學校的教學樓為例,帶領學生對學校教學樓之間的距離進行測量,分析優缺點,然后鼓勵學生課下回到自己所在的住處進行樓與樓之間的測量,為下節課學生分析及感悟“樓間距”做好充分的準備,從而順利教學,充分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實際運用的興趣,培養其運用的能力。

三、重視小組作用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如今的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小組討論極為重視,并逐漸演變為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小組討論是一種讓學生之間通過互相分享、探究、質疑等活動獲得學習的解決思路和達到學習目的的方法,不僅可以培養每個學生善于思考的習慣,而且對學生的學習、同學之間的關系、解決問題的心態等方面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為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奠定堅實的基礎。傳統的教學課堂因為只是將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導致學生失去積極主動的參與興趣,束縛學生的思維能力,將學生局限于自我的“不解-思考-不解-放棄”惡性循環模式中,降低學生的學習質量。

以《城市化》一課為例,教師可以課下讓學生對自己所在區域、街道的規劃進行觀察,然后提出一個問題,如“假設你是這個城市的城市規劃設計人員、交通管理人員、環保局局長等,你會怎么規劃這座城市?”然后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人數進行分組,讓每一個小組成員分析其中一個點,如街道的走向、店面的分布、環境的設施等,然后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分析其中的緣由和優缺點,鼓勵學生大膽進行城市規劃的猜想,待學生經過一番探析之后,再讓小組之間進行分享,分析其中的重點難點,糾正學生的錯誤,從而促使學生真正了解城市規劃的定義和規律性、合理性、條件性等。

總之,地理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涉及內容的廣泛性、抽象性、深度性等,因此教師需要以探究性教學中滲透的優點為依據,從而設計相關策略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幫助學生真正掌握地理的理論知識,強化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梁蓉.地理實踐活動課程的構建與實施[J].寧德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4).

[2]廖小芳,郭穎.愉快教學在高中地理的應用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6(21).

[3]陳麗萍.高中地理課堂互動交流教學情境的創設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8).

[4]史文印.課程與考試改革情勢下的高中地理教學思路[J].教學與管理,2016(25).

猜你喜歡
探究式教學高中地理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習題課探究式教學設計的研究
探究式教學法在立體幾何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淺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方法的運用
回歸生活實際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
關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提升的具體分析
要將探究式教學融入到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之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