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創新發展時代的知識產權制度

2016-12-27 10:34張敏
現代商貿工業 2016年22期
關鍵詞:創新發展知識產權

張敏

摘 要:世界正面臨著知識創新發展時代。知識創新發展是時代的主題。知識創新發展的世界離不開中國的創新發展,而中國的創新發展急需構建和完善知識產權制度。產權制度建設:一要與現代科技發展相適應;二要創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發展環境;三要與現代產業發展相結合。

關鍵詞:知識產權;真是創新;保護創新;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 3198.2016.22.061

當今世界,社會經濟的發展,依賴于知識的創新發展,知識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知識產權作為制度機制,激勵人們的知識創新活動,協調、配置知識資源的分配和再分配,從而不斷推動社會經濟不斷向前發展。

1 知識創新發展在全球化中的功能

當今,國際社會經濟進入了全球化,全球化的概念是寬泛的概念,即主要指以經濟為核心的知識、科技、文化等的全球化。經濟的全球化為知識、科技、文化的全球化奠定了基礎;知識、科技、文化的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動力。

知識產權是私權法律制度創新發展的結果,也是直接參與、保護創新發展的重要法律制度。從世界社會經濟的發展看,哪些國家的知識產權制度體制健全、結構完善,哪些國家則知識進步、經濟繁榮。這就是說知識產權既是一個國家發展戰略的選擇,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知識經濟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特別是20世紀末到今天的知識革命,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網絡技術等革命的發展。這一次知識創新發展,不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工作、生產、物流等方式,而且為社會、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等交流運行的一體化也給予了技術上的支撐和保證。這里要特別強調的是互聯網技術廣泛應用,直接推動了信息技術的大發展,改變了傳統的社會交往、機械運行、交通運輸等方式,增強了知識創新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功能,推進了社會、經濟、科技的一體化進程。從而提升了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材料技術等相關學科的融合,促進了新興技術產業的發展,使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的提高,對經濟社會的全球化、一體化以及整體人類社會的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功能。

2 新時期知識創新發展的特征

2.1 科技人才的自由流動呈全球化趨勢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全球化不斷推進,經濟全球化的核心是社會資源配置的全球化。資源配置的全球化的中心問題是人力、財力、物力配置的全球化。經濟、科技、文化全球化的要求,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水平要求越高;商品自由貿易的全球化態勢更加明顯;市場經濟就是競爭經濟,國際競爭的核心是人才競爭,當代人才競爭是國際競爭的焦點,特別是新型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已經是世界各國推動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世界經濟社會的客觀發展,促使了高科技人才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高科技人才的流動是有選擇的、雙方流動。從當前的發展狀況看,其突出的體現在,由發展中國家的優秀人才,如高級工程師、科學家等直接流向西方發達國家。

2.2 高科技研發資源配置的全球化

在當今知識創新發展的時代,知識經濟對科技研發資源配置的要求更高。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國在選擇全球研發投資地時,一般主要考慮研發成本、當地研發人力投資、知識產權等三大要素。在世界經濟、科技的發展史上,從傳統的角度看,西方發達國家出于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成本低、自然資源豐富,因而很多發達國家將跨國公司的生產加工、制造銷售等具體職能外包給發展中國家,而涉及高新技術的研發,則大部分放在發達國家。這是因為發達國家科技力量雄厚,科技資源豐富,科技人才集中,法制健全,知識產權保護較好。但是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科技的全球化進程,在當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大力推廣下使用下,特別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作用下,社會分工有了重大變化。如果從生產的角度分析,社會分工進一步細化,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優化組合,國家之間的跨國協作已是經濟運行的常態,國際研發資源的配置,已經打破了傳統的方式,即由過去在發達國家和地區,轉移至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也就是說,高科技研發資源的配置呈現出全球化的趨勢。

可見,從知識創新發展中的特征看,在全球化進程中發展中國家也獲得了更多的資金和技術,為其發展高科技技術提供了平臺。然而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相比較,還是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其主要集中在高科技人才、科技資源、科技投入、科技管理等。面對著國際經濟、科技的變化,我國的知識產權建設將要直面新的挑戰,新的環境,新的要求。

3 新時期中國知識產權制度建設的舉措

創新是時代的主題,知識創新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中國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都離不開知識的創新發展;要實現創新發展,就要有適合中國經濟、科技的知識產權制度和機制。從當下國際國內的知識創新狀況看,我國在知識產權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3.1 知識產權制度要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相適應

我國的知識產權立法以推動知識創新為目標,國家通過知識產權制度引領科技創新發展。知識產權問題,其本質上就是解決知識資源的歸屬問題,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是激勵知識資源和利益財產的調節機制??v觀知識產權制度的產生、變更和發展過程,也就是科技革命、信息技術的產生、變更和發展的過程。這兩個過程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兩者之間是相互促進、相互作用的。當代世界正處在經濟全球化的知識經濟時代,這個時代是以人類的勞動創造為源泉,以知識創新為直接動力,以現代信息技術、信息網絡為平臺的知識創新發展,要求知識產權制度的現代化。這就是說,知識產權的變革要與知識經濟的發展相統一。特別是隨著新技術革命的推進,急需強化知識產權的保護,注重協調知識產品的創作、傳播者和使用者之間關系的協調,為科技的創新發展助力。

3.2 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維護良好的創新發展環境

知識產權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制度支撐,又是科技創新發展的引擎,同時也是世界知識資源配置的基本規則。從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看,國內國際兩市場,都急需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有力打擊違規違法行為,維護科技創新主體的利益,規制市場競爭手段,推進知識產權市場的健康、平等、公正、有效的運行機制,只有這樣才能使知識產品的創新主體將自己的財力、人力、物力投入到科技創新活動中,使國內外兩個市場相互統一、相互促進,從而實現知識資源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高效配置,推進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3.3 知識產權制度與現代產業發展相結合

知識產權法是推動知識創新發展的法律制度,同時也是促進產業創新發展之法。任何國家的法律都是以社會新興產業的創新發展為目標,為新興產業的科技創新、產業興起、產業發展提供法律保障。當前,中國的經濟、科技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中國經濟、科技要根據自身的狀況,做出必要的調整。一是我們要用綠色發展的理念來參與國際分工和協作。中國經濟、科技的發展,不能走資源消耗型國家的發展道路,特別要注重解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資源消耗、環境污染,勞動力浪費的發展途徑。2014年的中央工作會議強調“創新要實,推動全面創新,更多依靠產業的創新來培育形成新的增長點,創新必須落實到創新的增長點上,把創新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產業活動?!边@里強調更多的是知識產權的產業化,當前,在我國經濟新常態狀況下,將科技創新成果轉變為實實在在的產業活動,就必須進一步構建和完善知識產權制度。因此,當前主要強化知識產權的管理,提高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力爭做到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系統化,社會服務功能化,促進科技成果市場化、產業化,從而提高我國的社會生產力水平,推動中國夢的早日實現。

參考文獻

[1]吳漢東.知識產權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2]呂薇.創新驅動發展與知識產權制度[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14.

[3]馬一德.創新驅動發展與知識產權戰略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猜你喜歡
創新發展知識產權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重慶五大舉措打造知識產權強市
關于知識產權損害賠償的幾點思考
創新發展背景下的高職本科人才培養對策
基于供給側改革理念的高職教育創新發展策略研究
我國數據新聞的傳統因素及創新策略
群眾文化與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發展
知識產權為“互聯網+”護航
知識產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