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BIM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轉型的必要性研究

2016-12-27 22:21劉曉勤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9期
關鍵詞:BIM技術人才培養轉型

摘要:建筑信息化模型技術的出現,建筑施工裝配式模式的到來,都使得建筑行業不得不發生一次質的變革,在這種情形下建設部對各建筑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均提出了一個變革的時間點,對于高校來說,該如何應對人才培養方案的轉變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本文比較深入的探討了此問題,就建筑信息化技術(BIM)對建筑設計、建筑施工領域帶來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和舉證。

關鍵詞:BIM技術 人才培養 轉型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一個新的轉折時期,經濟學家稱之為"新常態",是指我國經濟發展要從過去依靠規模擴張、低價勞動成本、低價土地政策、低價環保成本發展向依靠質量提高效益型轉變。房地產市場的低迷、生態環境的惡化加上近幾年建筑類各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的專業對口率的迅猛下降。我們如何應對,建筑業選擇什么樣的路徑,真正把"轉方式、調結構、防風險、促升級"貫徹到實際工作中,繼續保持建筑業平穩健康發展,給各大專院校提出了一個需要深層次的研究和思考的問題,人才培養往哪里走?

一、新常態下建筑市場的需求

我們必須要轉變思路。建筑業"十三五"規劃提出了要堅持節能減排與科技創新相結合,建筑信息化技術的簡稱建筑模型技術(BIM)引入到建筑領域,是建筑業的一次質的顛覆,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它的重要性。BIM技術對工程建設領域的作用和價值已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業界認可,并在建設工程項目上得到快速應用與發展,BIM技術已成為繼CAD技術之后行業內的又一個最重要的應用信息化技術。對于我國建筑設計行業,施工行業而言,BIM技術在設計階段對于各專業的交互檢查;施工階段應用對于節約成本、加快進度、保證質量等方面均可起到重要的作用。在這種形勢下,建設部已經在認識上起到了導向作用,認識到了BIM技術潛在的價值,已發文給全國的建設行業,重點是圍繞新型城鎮化建設,樹立大建筑業的概念,從注重承攬大型公建向包括基礎設施、第三產業服務、再造城鎮文化的"建城"轉變。思路轉變了就要把握時機,人才培養是關鍵,各建設類高校要認識到新常態既是挑戰又是機遇,經濟減速一定程度上給我們提供了克服依靠擴張規模發展、做好結構調整的空間和時間,使我們有機會從先期人才培養抓起,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向,從實用技能入手。所以,我們每個學校一定要超前謀劃,做好市場需求調研,建好配套的實訓場、室,把經濟下滑帶來的各種不利就業因素降到最低程度。加強與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咨詢公司以及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合作,整合社會資源。通過交流會、研討會、大師工作室等搭建平臺,盡快地分享各單位的實戰經驗,凝聚實踐智慧,盡快保質的在2020年到來之前把BIM人才培養好,以促使企業能正常在應對新常態挑戰。

二、BIM技術在建筑行業應用的必要性

應用BIM技術可以支持建筑設計、造價、施工工藝等多方面的分析和模擬,實現虛擬的設計、虛擬的建造、虛擬的施工現場管理以及全生命期、全方位的預測和控制。例如,施工企業在正式開工前如果設計單位利用BIM審圖功能進行了各專業設計的碰撞檢查,提前發現了各專業之間的不協調問題,就可以避免后續的設計變更問題出現。

BIM技術可有效提高施工建造階段的各專業、工種之間的協同工作效率。所有對建設項目不同階段的有效設計、方案和技術措施都是以項目參與人員對項目全面、快速、準確理解為基礎上展開的。BIM技術不僅基于三維數字化參數模型,其核心是在項目整個建設周期各參與方共同的資源平臺共享。它改變了原來所有專業間靠藍圖進行協作的方式,改變了單純依靠設計人員用抽象的符號和文字表達的施工圖紙為依據的管理方式。降低了項目參與人員對結構、構件難重點的理解難度,提升了不同專業間、不同參與方對項目的協同能力。

利用BIM技術創建的數字化模型,相當于對建設工程項目從設計、建造和運營全過程進行管理進行了優化和方案預演。

三、BIM技術在工程項目中的應用

(一)工程項目管理方面的應用。BIM技術可與項目管理集成應用并為項目管理提供技術和專業數據的支持。BIM技術應用過程中,將會產生大量的可供深加工和再利用的數據信息,是信息生產者;項目管理系統解決了企業之間、企業到項目、項目之間的協同管理問題,在協同過程中,成為業務數據的使用者。二者相結合,可有效形成業務數據產生、存儲、使用、再存儲的一個封閉環路,可以有效提高業務數據準確性和使用率。這樣的模式,將會對傳統的項目管理機制和方式產生深遠影響。

(二)工程建造方面的應用。目前我國大力推行建筑產業裝配式施工,目的是減少建筑垃圾,實行綠色建造。BIM技術能夠將建筑全壽命期內不同階段的數據、資源等連接起來,形成行業產業鏈的貫通,為工業化進程提供技術的保障。核心之一就是推進建筑預制裝配化,而推進建筑預制裝配化必須實現設計標準化、構件生產工廠化、現場施工機械化、項目管理信息化等。采用BIM技術就能比較容易實現模塊化設計和構件的"部品化",可以說在建筑工業化的應用中有天然的優勢。,如基于BIM技術實現設計過程中的空間優化、專業工種之間的碰撞檢查;施工過程中的深化設計、施工工藝的模擬和優化、成本控制等;這些是預制裝配化建造過程中對BIM技術的實際需求。

四、建筑工程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

以BIM模型為核心,與先進的信息化技術集成應用,發揮雙方更大的價值,支持施工項目的精細化管理,實現智慧建造。目前,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應用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逐漸被普遍應用,為BIM技術的深度應用提供了更多技術支撐和應用手段。BIM技術基于幾何模型,可附加建造過程大量的業務信息,前端可集成物聯網、移動應用等,動態掌控工程建造現場及建筑物運行狀況;后端可利用云計算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特性,形成穩定的BIM模型數據庫,支持基于BIM技術的業務協同。在這種狀況下,傳統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已經發生了質的改變,那么我們高校培養的學生本身就是要求與施工一線零距離接軌的,那么人才培養方案的轉型就是勢在必行的事了,怎么轉,以哪一種方式與企業接軌,課程如何架構都是我們在近一到二年必須快速解決的問題,2020年就要來了,我們建筑工程管理人才培養的春天也要來了,我們每一個高校都應該抓住機遇,不放過每一秒鐘,保持和黨中央的高度一致,最終實現智慧建造。把基于BIM技術綜合集成各種信息技術,可以系統地管控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每一個環節,包括項目成本、進度、質量和材料等不同業務,提升施工項目精細化管理和控制水平,

總之,在新常態下,城鎮化建設的步伐越來越快,我們要建造綠色的建筑、智能的建筑、智慧的建筑、舒適的建筑,首先要有合格的建設人才,合格建設人才的培養必須引進BIM技術,一個科學合理的將BIM技術貫穿在人才培養全過程的人才培養方案的設定就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張建平 《BIM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施工技術 2011

【2】袁東華《高校人才培養方案存在的問題探究》高等理科教育 2010

【3】研究組《2014年度施工企業BIM技術應用現狀研究報告》 上海施工行業協會 2014.12

作者簡介:

劉曉勤(1967-2-),女,漢族,江蘇儀征人,副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工學碩士,主要從事土木工程類專業教學及教學管理研究

猜你喜歡
BIM技術人才培養轉型
轉型發展開新局 乘風破浪向未來
航天器在軌管理模式轉型與實踐
轉型
基于BIM技術的工程項目信息管理模式
建筑施工管理中BIM技術的應用
基于BIM技術的工程管理專業培養方案改革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