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及學生使用漢語語篇中連接詞的偏誤分析與教學策略

2016-12-27 23:06MonaSalahEl-dinHa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9期
關鍵詞:阿拉伯語連接詞偏誤

Mona+Salah+El-din+Hassan

【摘要】本文以中介語理論、偏誤分析理論為指導,以埃及開羅大學中文系四年級學生的作文為語料基礎,綜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對埃及學生學習漢語連接詞使用過程中的偏誤現象進行統計、分類,再分析產生偏誤的原因,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

【關聯詞語】連接詞語對外漢語埃及學學生偏誤分析教學策略

漢語連接詞數量不多,但功能和用法復雜多樣,使用范圍廣、頻率高,長期以來一直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埃及學生進入高年級階段就已經基本具備了漢語表達相對完整的意思的能力,單句的語法錯誤逐漸減少,但是從他們的作文來看,種種篇章銜接的問題就暴露出來,偏誤主要表現在語篇中銜接手段的連接詞使用上。因此,本論文采用中介語理論、偏誤分析理論,通過統計分析方法,對埃及高年級漢語學習者的連接詞使用進行較為全面的分析,并根據發現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教學對策,希望對埃及漢語連接詞教學起到一定的指導及參考作用。

本文所依據的語料是真實語料,來源主要是埃及開羅大學中文系四年級學生寫作課的作文,共35篇作文,約20000字,一共檢索到了連詞用例290條。此20000萬字左右的語料原稿均為手寫稿,由人工輸入為電子文檔以便于對其進行搜索和統計。

本文將采取把連詞分為聯合關系和偏正關系兩種類型,再對這兩種類型的連詞進行再下一層級的分類。聯合關系的連詞包括并列、承接、遞進、選擇;偏正關系的連詞一般包含轉折、讓步、條件、因果、假設、目的。

連接詞語總體使用情況:

我們在分析學生提供的真實語料時發現,學生使用最多的連詞是轉折→因果→并列→遞進→承接→目的→假設→讓步→條件→選擇(表1,圖1)

連接詞語偏誤分析:

我們把收集的全部偏誤語料進行了分類,發現留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連接詞偏誤主要分為錯用、誤加、誤用三類。一、錯用,學生用了正確的連詞,不過用錯了;二、誤加,不應該用連詞的地方而用了;三、混用:學生本來應該用一個連詞,卻混用了另外一個。通過對真實語料中連詞偏誤語料的統計,將各小類連詞不同偏誤類型偏誤發生情況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來(表1)。

從表(2)中可以看出,埃及學生使用連詞的時候條件關系連詞偏誤率最高(69.2%);其次是遞進關系連詞(59.2%);再是并列關系連詞(58.5%)。從表(3)發現埃及學生誤加連詞偏誤最多,意味著埃及學生連詞濫用現象最為嚴重,誤加偏誤類最多,占全偏誤語料的38.4%,接下來是錯用連詞偏誤占全偏誤語料的31.7%,這說明埃及學生對連詞的用法還不夠了解,需要在進一步有針對性地進行連詞教學。下面本文將從偏誤類的角度進行分析,盡量找出學生的偏誤原因,并提出相關的教學策略。

一、誤加連詞

從表(2)可以發現埃及學生并列關系連詞的誤加偏誤太多了,占全偏誤語料的13.4%,我們還發現連詞"和"的偏誤情況最為常見,例如:

1.無私,樂觀和幽默,善解人意。

2.我認識他一年半以前,我們是最好的朋友,很喜歡跟一起聊天兒和傾訴苦惱。

3.我覺得失望的時候,他鼓勵我和給我自信心。

4.去年我奶奶去世了,他非常傷心和難過。

在例(1)、(2)、(3)中,學生用逗號就可以表達并列的意思,如:"無私、樂觀、幽默、善解人意"幾個形容詞之間的逗號,已經表示了并列的關系,完全沒必要加"和",應該刪去;"很喜歡一起聊天兒,傾訴苦惱";"我覺得失望的時候,他鼓勵我,給我自信心"。例(4)學生把連詞強加于固定格式中,"傷心"和"難過"雖然是兩個形容詞,不過已經是漢語語言中的固定格式,一般會說"傷心難過"。

其次是轉折關系連詞誤加偏誤,例如:

5.從這一件事情中,可以知道他是一個非常大方的人,但在生活中,不但大方,而且也是一個比較愛心的人。

6.飛機上我總是想我在埃及過的日子,想到北京該怎么辦?但我突然想起來了姐姐對我說的最后一句話。

7.以前人們在元宵節掛花燈、吃元宵和欣賞月亮,但是最重要的事情是家人一起吃團圓,但最有意思的事情是猜謎。

例(5)、(6)"從這一件事情中,可以知道他是一個非常大方的人"和"在生活中,……"兩個分句之間并沒有轉折關系,沒必要加表示轉折連詞"但"所以應該刪掉。例(6)一樣,"飛機上我總是想我在埃及過的日子,想到北京該怎么辦?"和"但我突然想起來了姐姐對我說的最后一句話。"之間也沒有轉折關系。

因果關系連詞以及遞進、承接連詞的誤加偏誤也不少,請看例句:

8.親愛的姐姐有你牽著我的手,我永遠不怕,因此讓我們一起加油。

9.到中午的時候那個筆找不到了,我想告訴她卻又沒勇氣,而且還怕他發脾氣。

10.第二天早上,我們去被稱為西施的西湖,我覺得外國人都喜歡來杭州觀賞西湖的美景。然后我們游玩了杭州西湖,就是劃船。

例(8)中因果關系連詞"因此"是多余的,應該去掉;例(9)中出現了三組連詞,致使全句語義混亂,因此遞進關系連詞"而且還"應該去掉。例(10)中學生誤加了承接關系連詞"然后",而兩個分句之間根本沒有承接意思,應該去掉。

二、錯用連詞

連詞錯用是埃及學生連詞偏誤中很常見的現象。錯用偏誤一般集中在搭配錯誤、用法錯誤或者順序錯序方面的偏誤。從表(2)能發現條件類連詞的錯用偏誤最為嚴重。例如:

11.我小的時候,不論我有多淘氣或做了什么錯的事情,她從來沒有打過我。

12.雖然中國和埃及有六個小時的時差,但是無論我什么時候給姐姐打電話,姐姐什么時候接。

13.別讓困難嚇到你,無論這個問題很難,你都能想辦法解決。

14.依我來看不管你是男的或者女的,少年或者老人,都要享受你的休閑時間。

例(11)、(12)中學生要用條件關系連詞"不論……都……"固定格式,不過出現搭配上的錯誤,如例(11)沒有添加"都",導致了句子錯誤,所以應該說"我小的時候,不論我有多淘氣或做了什么錯的事情,她從來都沒有打過我";例(12)后分句搭配錯誤,應該說"無論我什么時候給姐姐打電話,姐姐都會接。"。而例(13)、(14)學生對"不論……都……"的用法不夠了解,條件連詞"不論"、"無論"、"不管"后面必須與含有并列成分或者疑問詞出現,因此例(13)、(14)應該改成"無論這個問題有多難,你都能想辦法解決"、"不管你是男的還是女的,少年還是老人,都要享受你的休閑時間"或者"不管你是男的女的,少年老人,都要享受你的休閑時間"。

因果、遞進的錯用偏誤也很多,例如:

15.因為她的笑容太美,她的臉蛋非常漂亮。

16.我一聽別人說這句話,我就高興極了,是因為我一直覺得我沒有姐姐那么漂亮。

17.他突然不但沒生氣,反而又借我一支筆。

18.媽媽畢竟是媽媽,但是他對我來說不只是媽媽,而是好朋友。

表示因果關系連詞"因為"應該與"所以"搭配使用,因此例(15)應該改成"因為她的笑容太美,所以她的臉蛋顯得非常漂亮";漢語中表示因果關系連詞一般是表示原因在前表示結果在后,要是要換過來也可以,但是要出現為"因為"單用或者"之所以……是因為……"這兩個格式,因此例(16)應該改成"我一聽別人說這句話,我就高興極了,因為我一直覺得我沒有姐姐那么漂亮。"。漢語中表示遞進關系連詞"不但"、"不僅"、"不只"應該與"而且"搭配使用,例(17)中的搭配錯誤問題很明顯,應該改為"他突然不但沒生氣,而且又借我一支筆";例(18)也一樣,應該說"她對我來說不只是媽媽,而且是好朋友"。

錯序偏誤也出現于表示承接關系連詞"先"的使用上,例如:

19.我們決定要到中國各個地方去旅游,先我們是從北京市開始參觀。

例(19)中"先"的位置不對,應該說"我們先從北京市開始參觀",或者說"首先我們從北京市開始參觀"。這樣的錯序偏誤在語料中出現率不太高。

三、混用連詞

混用連詞指學生把兩類連詞混用了,選錯連接詞了這,這類偏誤主要反映為學習者對連接成分的語義掌握不到位,辨析不清。對語料的具體分析發現表示并列關系連接詞的混用偏誤最多,其次是轉折關系連接詞,再是遞進、因果連接詞。例如:

20.在那兒我買了皇后的衣服,也買了一個頭巾就十塊錢。

21.今年她開始讀研了,差不多每天都有課,也每天都要上班。

22.在北京時我經過了好多傷心和開心的時刻,但是在我看來最難忘的時刻就是告別的時刻。

例(20)、(21)表示學生把并列連接詞"也"和承接連接詞"還"混用,其實埃及學生有點兒分不清楚兩者之間的區別,因此此類偏誤非常常見的,例(20)學生本來要表達"在那兒我買了皇后的衣服,還買了一個頭巾,一共十塊錢"的意思,不過對于"也"和"還"的區別弄不清楚,例(21)也一樣,學生要表達"今年她開始讀研了,幾乎每天都有課,而且/同時每天都要上班",不過把"也"和"而且、同時"混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連接詞"也"的混用偏誤最多,這要我們在教學當中特別注意。

那么例(22)中"和"是錯的,應該說"在北京時我經過了好多又傷心又開心的時刻"或者說"在北京時我經過了好多傷心而又開心的時刻",這說明埃及學生對"和"的用法的掌握不到位,經常要么把"和"誤加在任何句子當中,要么把它和別的連接詞混在一起。

轉折、遞進、因果類連接詞的混用偏誤也不少,例如:

23.我哥哥有點兒胖,但是他最近每天都跑步。

24.雖然他生病了,而且我勸他休息,可是好像對牛彈琴。

25.有一天他問我可不可以讓他看一看我小時候的照片,所以我打開我的相冊薄。

例(23)中學生好像沒把分句之間的意義弄明白,他要表達的意思是"因為我哥哥有點兒胖,所以他最近每天都跑步。",兩個分句之間有因果關系而不是轉折關系,學生選錯了連接詞;例(24)學生混用了表示遞進關系連接詞"而且"和并列詞"也",應該說"雖然他生病了,我也勸他休息,可是好像對牛彈琴。";很多學生不知道"所以"和"于是"之間的區別是什么,所以兩者之間的混用偏誤很普遍的,從語義關系來說,"所以"主要標示"說明因果"的關系,而"于是"則偏重于標示承上啟下的連貫性關系,即"時間的先后動作性"關系,因此例(25)用"所以"不對,應該說"有一天他問我可不可以讓他看一看我小時候的照片,于是我打開我的相冊薄。"

造成偏誤原因:

埃及學生使用連接詞語產生的偏誤原因有很多,我們認為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母語負遷移;二、教學引導的不足。

一、母語負遷移:

學習漢語的埃及學生大多是成年人,具有一定的知識和能力背景,具有母語的語言系統,他們是掌握了阿拉伯語連接詞語規則的基礎上以后,學漢語連接詞語的,所以,在學習漢語連接詞語的過程中,會嘗試將已知的連接詞語法規則轉化到漢語關聯詞語學習上,于是他們造出來的句子就出現了偏誤。有的學生只憑阿拉伯語和漢語兩種連接詞表面上的相同之處,就把它們簡單對等起來,而忽視了它們各自的差異,也會導致偏誤的產生。我們前面所列舉的偏誤類型可以從母語負遷移得到解釋。學生對"也"、"還"、"而且"之間的混亂就是能體現這個問題。因為在阿拉伯語里面基本上都只用一個詞來表達這三個詞的意思,所以學生以為在實際使用中分不清楚之間的異同。

漢語重意合,阿拉伯語重形合,也就是說兩者在連接手段的使用頻率上存在很大的差異,阿拉伯語語篇中的連接手段的使用數量遠遠高于漢語語篇,具體分析語料之后,果然發現母語為阿拉伯語的埃及學生受到母語的負遷移影響,誤加偏誤最多。阿拉伯語語篇中的連接成分非常豐富,要是用阿拉伯語的語言習慣,把想要說的句子直接翻譯成漢語,就會出現我們面對的這樣的問題,學生受到母語干擾,把連接詞用得太多了,連不用加連接詞的地方也加了。最普遍的問題就是誤加并列連接詞"和"。因為阿拉伯語中的"和"可以連接詞與詞、詞與句子、句子與句子等,適用范圍很廣,這導致學生用漢語的時候以為漢語中連詞"和"跟阿拉伯語一樣,例如:"*他是很善良的人和喜歡樂于助人",應該說"他很善良,樂于助人",濫用連詞是埃及學生很常見的問題。

二、教學引導的不足:

有些連接詞語的偏誤是由于教學引導不足造成的。這包括兩個方面的因素:

1. 教師引導不足:有的教師不重視連接詞語的教學,也有的教師對連接詞語的特點講解不清楚,對連接詞語在句子中的分布位置也不加以說明。這樣的結果就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困惑,學生用連接詞語造句就會出現偏誤。

2. 教材處理不足:有的對外漢語教材對連接詞的解釋不足,甚至會只把漢語連接詞翻譯成阿拉伯語或者英語而已,完全不講其使用條件,這導致學生誤解,以為這個連接詞的用法跟母語中的連接詞語一樣,從而會出現母語負遷移現象。比如很多對外漢語教材把"和"翻譯成"and",這樣很容易給學生造成一種誤解:"和"等于"and",所以,出現因將"和"與"and"等同起來而引起的偏誤就不足為怪了。

相應的教學策略:

1)加強漢語和阿拉伯語對比

大多數對外漢語教材把漢語連接詞語直接翻譯成英語或者阿拉伯語,而不加以對比,這是造成學生偏誤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講解一些漢語和阿拉伯語比較,讓學生弄明白漢語連接詞的用法和阿拉伯語的有什么不同。例如:埃及學生用"和"的時候有阿拉伯中"?"的痕跡,幾乎都把"和"解釋為"?"。用"?"連接起并列的動詞和小句是符合阿拉伯語習慣的,所以,如果教師沒有對"和"不能用于連接小句這一點做出相應的說明,學生自然會將之與"?"等同起來從而造成偏誤。

2)補充教材解釋,強化格式教學

教師在上課前,大量查閱相關的字典,包括留學生經常使用的字典,結合教材上的解釋,增加或者刪減一些教材上的解釋,適當補充例句,把連接詞語搭配格式化,比如教師在講解條件關系連接詞的時候可以這樣做:

" 無論+ V./adj.+還是+V./adj.,……都……。

" 無論+疑問詞(任何條件),……都……。

例如:無論年輕還是老人,都要好好利用業余時間。

無論我什么時候給他打電話,他都會接。

這樣的教學法學生學起來容易,一目了然,學生容易記住。語法格式化對埃及學生來說最實用的。

3)加強搭配使用

我們覺得在講解連接詞語時,最好把它放在一個能體現它的語篇功能的語段中,這樣就可以比較直觀地展現出作為連接手段,它是如何將小句連接成語段的,各小句之間的語義關系如何等等,從而讓學生在掌握詞義的同時理解并掌握它們的語篇連接功能。比如:承接連接詞"然后"的教學:先列出它在語篇中的使用情況:

……先……,然后……

然后給比較典型的例句:

"我先吃飯,然后學習漢語。

" 我們先去上海玩兒兩天,然后回北京準備開學。

再強調"然后"表示一件事情之后緊接著又發生另一件事情,而且"然后"所連接的事件之間時間間隔較短,常與"先"或"首先"等共現。

4)加強近義連接詞辨析

有的對外漢語教材和教師對相近的連接詞語不夠重視,這當然也導致學生混用連接詞,因此一定要注意到近義連接詞講解,并加以足夠的例句。例如:表示因果關系連接詞"所以"和"于是",不能隨便換用,兩者之間的混用偏誤很普遍的,從語義關系來說,"所以"主要標示"說明因果"的關系,而"于是"則偏重于標示緊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現某種結果,即"時間的先后動作性"關系,例如:

" 孩子生病了,所以我們很著急。(說明因果)

" 孩子生病了,于是我們趕快帶他去醫院。(事件的先后動作性)

" 孩子生病時因為著了涼,所以我們今后要小心。。(說明因果)

" 孩子生病時因為著了涼,于是我們把房間里的溫度調高了。(事件的先后動作性)

參考文獻:

劉珣. (2000). 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張丹. (2010). 從連接功能角度看聯合關系連詞的誤用. 對外漢語研究與, 學林出版社.

張寶林. (1996). 詞類問題考察. 北京: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張斌、張議生. (2000). 現代漢語虛詞.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徐麗華. (2001). 外國學生使用連詞偏誤分析. 浙江師大學報.

李大忠. (1996). 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分析.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王清麗. (2010). 外國留學生使用漢語連詞的偏誤分析. 語言文字修辭.

邢福義. (2001). 漢語復句研究. 北京: 商務印書館.

馬真. (2004). 現代漢語虛詞研究方法論. 商務印書館.

作者簡介:

穆娜(1988-2-2),女,埃及人,開羅大學中文系助教,博士研究生。

工作單位:開羅大學文學院中文系

研究方向:漢語語言學、對外漢語教學

中國:浙江省義烏市江東中路時代廣場

猜你喜歡
阿拉伯語連接詞偏誤
連動結構“VP1來VP2”的復句化及新興小句連接詞“來”的形成
科技阿拉伯語詞匯的構成及翻譯方法探析
網絡資源在阿拉伯語教學中的應用及成效分析
“一……就……”句式偏誤研究
淺析阿拉伯語語音學習難點及解決方法
新HSK六級縮寫常見偏誤及對策
阿拉伯語留學生漢語語音習得難點探析
介詞框架“對……來說”的偏誤分析
英語連接詞:傳統與反思
英語連接詞的顯功能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