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的探索

2016-12-27 16:21舒廣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9期
關鍵詞:中職學校探索德育教育

舒廣

摘 要: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基本上是因沒有考上高中,被普通高中淘汰的學生,而社會對中職學生存在一些偏見甚至有歧視的色彩,給中職學生帶來了心理上的陰影,通過學習、了解、思考中職學校學生德育問題的成因,并根據現階段中職學生的特點及社會發展需要,對中職學校德育教育工作做了一些探索,以期為中職學校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中職學校;德育教育;探索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孔子稱為:“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中等職業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的組成部分,中等職業學校應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加強和改進學校學生德育教育應遵循方向性與時代性相結合,要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要接地氣、講實效。要讓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德育教育責任重大。

問題學生主要來自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中職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從小養成懶動手、不愛勞動、怕苦怕累的習慣。家庭教育的缺失,如:留守兒童、單親家庭,父母教育能力欠缺、父母不聞不問孩子的學習、生活等情況,使學生中出現的思想問題、心理問題等得不到及時有效地疏導與調節,易產生心理障礙,從而造成行為習慣不好,品德缺乏提升。

二、學生原因。沒能考入高中的“差生”,由于“失敗者”和“被遺棄者”的心理影響,覺得關心邊緣化。他們往往出現精神萎靡不振、不求上進、自由散漫、無學習目的和人生目標。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缺乏自信、學習動力不足、追求物質享受、法制觀念淡薄、缺乏責任感和吃苦精神不強等問題。

三、學校原因。部分中學存在“甩包袱”的現象。使得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在思想道德素質、行為習慣上沒有得到很好的養成,把優等生與差生進行區別對待,無視差生的教育,雖然開設德育課,但量少且不夠重視,部分教師也以走過場的形式結束課程。還有部分中職學校存在輕視德育工作的傾向,注重知識、技能的培養,輕視德育教育;學校德育工作隊伍不夠健全;德育內容和方法與新的形勢、新的要求還不相適應;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不強。

四、社會原因。由于中職學校學生還處于對自我、對他人、對人際關系、對社會生活極其強烈的認知需求階段,而受到社會“權錢交易”、“貪污腐敗”、“唯利是圖”、“金錢萬能”、“缺乏公平正義”、“不良媒體負面效用”等違背社會公德現象的影響,個別邊緣化學生逐步墮落,沉迷網絡、抽煙酗酒、違反校紀校規等事件頻發。

著重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

一、注重德育教育的內容和時間,培養一支優秀的接地氣的德育教師隊伍

首先,中等職業學校應樹立德育首位的思想,確立教職工全員育人,用愛心育人的思想。在保障德育課程順利開展,發揮德育課主渠道作用的同時,轉變觀念,發揮其他課程教學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修養。文化課、體育與健康課、藝術課等其他公共基礎課教學和專業理論課教學都可以作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徑。公共基礎課、專業理論課、實訓實習課都應該做到:從落實學生的規章制度意識、培養團結協作精神、加強集體榮譽感、培養積極向上的競爭意識入手。

其次,積極培養一支優秀的接地氣的德育教師隊伍,中等職業學校的班主任、德育課教師、共青團干部是中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學校必須注重加強領導和培養,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和自身素質。不斷提高師德師風和教師自身修養,在全體學生中要具有榜樣作用。并樹立學校全體教職工都負有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重要責任的觀念。

二、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和學生社會實踐,重視熏陶和感悟教育

(1)開展各種主題講座。如:文明禮儀、愛國主義、珍愛生命、遠離毒品、安全知識、擇業交友、健康生活、法律知識等,通過這樣的講座,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升法規意識安全意識和團隊精神。

(2)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堅持環境育人,文化育人。開展競賽、文藝活動,如體育、歌詞、書法、演講、繪畫等,在這些活動的過程中,不但讓學生學習之余的精力和壓力找到一個釋放點,而且活躍了校園文化,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校園環境,用校園文化活動啟迪學生。

(3)組織學生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志愿者服務活動,法律宣傳等類型的活動,讓學生成為不但是規章制度,法律法規的遵循者,還是宣傳者和倡導者。服務社會,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培養學生的愛心和社會責任感。

三、注重學校的宏觀管理和學生的自我約束

不斷完善各項學生管理制度,提高制度的科學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努力培養學生干部隊伍。嚴格日常管理,做好檢查評比,強化班級量化考核,將班級日常工作、學生文明禮貌、班級上課秩序等納入考核范圍,做到日有檢查,周有小結,月有匯總,確保德育教育工作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規范言行禮儀,讓學生從思想上提高認識,逐步實現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約束。

四、注重學校、家庭、社會共同配合,夯實教育成果

家庭是孩子賴以生存的場所,也是孩子接觸最早、受影響最深的教育環境。充分發揮家庭教育作用,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在德育教育中顯得日益重要。因此,學校要重視與學生家長多渠道溝通,明確家長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通過學校與家長的溝通,讓家長學會采用正確的方式與學生溝通,讓學生感受到家庭的關懷,培養學生的家庭責任感。

努力營造中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良好社會環境,加強中職學生德育教育要得到全社會的支持、配合。德育屬于社會范疇具有社會性,它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三者互相配合協調發展。因此加強中職學生德育,需要社會的理解、支持、配合。尤其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治理,禁止在學校周圍開辦電子游藝室、歌舞廳等娛樂場所,讓學生有一個清新、安靜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宣傳、理論、新聞、文藝、出版等部門要堅持弘揚主旋律,為中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為中職學生提供豐富的精神糧食。

總之,加強中職學生德育教育是一項艱巨、復雜、長期的工作,需要得到家庭、社會的密切配合。作為德育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學習、與時俱進、竭盡全力、始終如一地堅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真正使中職學生成為素質高、本領強的社會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1]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綱要.

[2]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

[3]中等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4]中學生行為規范.

猜你喜歡
中職學校探索德育教育
德育工作淺談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小學校園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社會轉型期行政權控制的路徑探索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利用微信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實踐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