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路改擴建工程路基施工重點與工藝分析

2016-12-27 17:28曾祥勇喬佳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9期
關鍵詞:臺階填料碾壓

曾祥勇+喬佳

摘 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民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同時也帶動了公路交通運輸的大發展,部分公路設施的老化已無法滿足我國日益增長的公路交通需求,為了節約有限的土地資源,對原有道路進行充分利用,會采取對原有的公路進行改建或擴建的方法,本文從公路改擴建路基加寬施工重點以及施工工藝等方面論述了如何保證新老路基的強度和穩定性,以達到交通安全的目的。

關鍵詞:公路改擴建;路基施工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民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同時也帶動了公路交通運輸的大發展,部分公路設施的老化已無法滿足我國日益增長的公路交通需求,為了節約有限的土地資源,對原有道路進行充分利用,會采取對原有的公路進行改建或擴建的方法。由于原有路基沉降已基本處于穩定狀態,為確保新老路基在承受路面荷載、行車荷載時能保持一致的穩定性和強度,避免新老路基結合部位發生路面開裂、路基失穩等情況,避免影響行車的安全性,影響整個公路的穩定,留下安全隱患,公路在改擴建施工過程中,要確保施工安全、質量與工期,施工難度較大。

1 公路改擴建路基加寬施工重點

1.1 選擇與確定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路基加寬工程是一個特殊的工程,是在開挖老路基邊坡的同時又要在作業面狹窄的空間進行施工。施工材料、機具設備、人員進出都不方便,設備搬運也相對困難,大型設備無法順利展開工作,設備利用率較低,左右兩幅一般還要設置兩條便道。因此,必須制訂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使工、料、機達到合理匹配,以滿足建設單位質量和工期要求的目的。

1.2 選擇與確定合理有效的軟土地基處理方法。當路線通過軟土地基時,為了確保新老路基的工后沉降和不均勻沉降滿足要求,保證路面不發生縱向裂縫,如何針對不同的軟土地基情況(軟基厚度、硬殼層厚度、地下水位)、加寬路基高度,選擇合理的軟土地基處理方法非常關鍵。因此,軟基處理是工程重點,在地基處理過程中應盡量減少對老路路基的擾動。

1.3 新老路基的有效銜接技術。新老路基的有效銜接是確保整個加寬工程質量的關鍵。在與老路基的有效銜接施工中,應將老路堤邊坡一定范圍內路基質量低劣的土體挖除,并將邊坡開挖成一定高度和寬度的臺階,并在臺階頂面鋪設一層土工格柵。在施工中若發現路基有滲水等其他不良狀況時,還應采取增設盲溝等措施及時進行處理,但應盡量減少對老路基的擾動,確保新老路基銜接質量。

2 公路改擴建路基加寬施工工藝

2.1 清表

受壓實機械、設計標準的限制,在多年雨雪侵蝕下,老路的密實度一般小于規范要求。并且由于基底長年受到水的浸泡,邊坡一定范圍內路基的穩定性較差,所以要將距離邊坡一定范圍內的土體清理后再進行地基處理施工。清理工作包括對老路基兩側施工范圍內進行伐樹、挖根、除草等工作。

2.2 刷坡

從舊路面與硬路肩交界處下挖至新路面底基層底面高程處,第一平臺寬1m,然后把老路的邊坡進行刷坡,再按1:1.5的邊坡向下挖。將有泄水槽的位置閃開,以利于排水和保證老路基受降水沖刷時不會坍塌。清刷下來的填料一律棄掉。

按照“滿負荷匹配工作法”的施工方案,路堤邊坡開挖應逐段清表、逐段挖除、逐段填筑。同時,段落應適當,不能過長。為了減少和避免挖除后臺階上部的土方坍塌,雨季施工時應盡量壓縮工作面,并在每層施工完成后在臺階部堆放松填筑料,做成一定的緩坡,防止坍塌。待下一層施工時,用推土機將該部分填料推開,防止雨水沖刷引起路堤開裂及滑塌。

2.3 地基處理

地基處理主要有置換法、砂墊層法、排水固結法、擠密法、化學加固法、強夯法和強夯置換法等方法。

置換法適用于淤泥、淤泥質土、濕陷性黃土、素填土、雜填土地基及暗溝、暗塘等的淺層處理。它是一種處理軟基的物理方法,其原理簡單、明晰,施工技術難度小,是淺層軟基處理首選的方法之一。包括開挖置換、拋石擠淤、爆破擠淤、輕型材料置換等多種方法。其他方法應根據施工現場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方法施工。

2.4 挖臺階

2.4.1 老路面清表應從舊路面與硬路肩交界處下挖至新路面底基層底面高程處,向外留1.25m的平臺,然后按1:1.5的邊坡下挖。挖后須先清理邊坡虛土,然后挖1*1.5m的臺階,臺階底面向路中心橫坡3%。

2.4.2 對舊路邊坡進行挖臺階作業時,要防止新挖臺階受到雨水沖刷及完工后發生的不均勻沉降。施工作業時要隨路基的填筑施工分層進行,嚴禁一次性完成。

2.4.3 對已經完成挖臺階作業的施工段落,要立即組織填筑,以防止出現新挖臺階受到雨水沖刷的情況。如在降雨來臨前來不及完成段落的填筑,要采用覆蓋塑料布的措施加以防護。

2.4.4 沖擊碾壓施工的層面臺階寬度一般應大于1m,沖擊碾壓后的第一層填料厚度應控制在25cm。

2.5 填筑、碾壓

2.5.1 采用分層填筑,每層松鋪厚度不應超過30cm,并重點注意新老路基結合部位的路基土含水量,當含水量過大時,應經過晾曬處理。

2.5.2 沖擊碾壓第一層填料后,按照不同的段落和處理方法埋設或加寬部分沉降觀測儀,以加強觀測,以便為新路基的填筑提供參考依據。

2.5.3 分層填筑、分層碾壓,并提高壓實標準,各深度層次的壓實度比標準要提高一個百分點。

2.5.4 路床頂面以下80cm范圍內填料的最大粒徑均不應大于10cm,路堤頂面以下80cm范圍內填料的最大粒徑均不應大于15cm。

2.5.5 每段填料碾壓完畢,可將上一層的填料堆放在已開挖的邊坡處形成反壓荷載,以穩定老的路基,同時還可避免因邊坡開挖面長時間暴露,防止受到雨水沖刷。在雨季施工時,應嚴格控制施工段落的長度,一般不宜過長,防止老邊坡開挖后來不及填筑,除堆放反壓材料外,還可以用防雨布等材料對暴露地段進行大面積遮蓋,以防暴雨直接沖刷邊坡,造成老路堤的塌方,影響車輛通行。

2.5.6 在新老路基的結合部位,每填筑兩層(壓實厚度50cm)就應用沖擊式壓路機進行充分壓實。在碾壓不到的部位,可以用強夯進行處理。新老路基每填筑四層(壓實厚度100cm)應用沖擊式壓路機充分碾壓全路面。

2.5.7 新老路基結合處,除清表挖臺階外,還可以在表層鋪設塑料土工格柵,以增加連接能力。通常將原有路基邊坡挖成一定寬度的內傾臺階后,沿道路縱向鋪筑一定幅寬的土工格柵,使土工格柵的一半位于原有路基上,另一半位于新填路基上。

2.6 檢測

在施工中,新老路基結合部的壓實度檢測頻率要大于一般情況下路基填筑時的抽檢頻率,以保證新老路基結合部位達到良好的拼接效果。

公路改擴建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程,與新建公路相比,有減少投資、節約資源、加快建設速度等優點,是快速提高公路通行能力的主要方法。在施工中,新老路基的強度和穩定性是保證路面安全的最基本的條件,也直接影響到公路的整體質量和使用壽命。企業技術管理人員應結合工程項目特點,采取有效措施,對影響路基改擴建質量的因素進行有效控制,從而提高公路工程的質量,保證行車安全,使公路更好地為國民經濟服務。

參考文獻

[1]程興新,董強等.公路改擴建工程實用技術[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9.

[2]王琦.公路工程施工技術[M].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5,2.

猜你喜歡
臺階填料碾壓
二線碾壓一線的時代來了 捷尼賽思G80
被命運碾壓過,才懂時間的慈悲
碾轉
走在除法的臺階上
歡迎訂閱《碾壓式土石壩設計》
聚合物型色譜填料的研究進展
填料填裝工藝技術創新與應用
錯流旋轉填料床脫除細顆粒物研究
臺階
77級臺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