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重粉碎移位的股骨粗隆間骨折運用髖關節置換治療的分析

2016-12-28 20:29閆飛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30期
關鍵詞:髖關節置換術股骨粗隆間骨折

閆飛

【摘要】 目的 探討嚴重粉碎移位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使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77例嚴重粉碎移位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8例)和觀察組(39例)。對照組均給予骨折復位內固定手術治療, 觀察組患者則給予髖關節置換術治療, 評估兩組患者手術效果, 統計患者臨床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髖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骨折愈合時間、關節正?;顒訒r間以及住院時間等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10.3%, 低于對照組31.6%(P<0.05)。結論 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嚴重粉碎移位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較傳統內固定復位術效果更好, 患者康復進程顯著提升, 并發癥發生率較低,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股骨粗隆間骨折;髖關節置換術;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嚴重粉碎移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0.054

本次研究將以嚴重粉碎移位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為對象, 探討該病患者使用髖關節置換術的治療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抽選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本院接受救治的77例嚴重粉碎移位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8例)和觀察組(39例)。觀察組患者中男19例, 女20例, 年齡62~78例, 平均年齡(70.2±2.6)歲, 受傷原因:交通事故18例、高處墜落10例、重物砸擊11例, 同時依據骨折分型標準(Evans分型)[2], 其中有Ⅲ型24例、Ⅳ型1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8例, 女20例, 年齡60~81歲, 平均年齡(70.5±3.5)歲, 受傷原因:交通事故16例、高處墜落10例、重物砸擊12例, 其中有Ⅲ型25例、Ⅳ型13例。兩組患者均給予CT檢查而確定為股骨粗隆間骨折并出現嚴重粉碎、移位現象。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同時本次研究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事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屬骨折病情、手術方法以及注意事項, 征得患者同意后簽訂責任書。

1. 2 治療方法 觀察組患者給予髖關節置換術治療, 患者給予復合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 術者協助患者取健側臥位且于其髖關節后外側作12~15 cm切口, 沿患者臀大肌方向進行分離操作并直至止點, 切斷患者短外旋肌群后充分顯露其髖關節以及后方關節囊, 切開患者關節囊并于其仍然正常的髖關節部位置換截骨結構[1]。截骨結構位于患者小粗隆骨正上方1.5 cm處, 截斷患者股骨頸后將其粗隆間骨折塊保留, 手術過程中避免過分剝離患者骨折塊的表面軟組織結構, 由此取出患者股骨頭。術者根據患者髖臼軟骨的實際情況選擇是否進行髖臼假體置換, 將股骨粗隆間骨折塊使用復位鉗進行臨時固定, 務必完成股骨距的復位操作, 有必要者可以使用鈦絲、螺釘進行簡單固定。而后對患者進行擴髓操作并與其骨折縫隙中置入骨水泥, 確定前傾角度15°為其安放加長型股骨假體柄, 待骨水泥硬化后根據患者肢體長度及股骨頭大小選擇合適的股骨頭頸假體, 復位髖關節, 縫合后方關節囊, 放置引流管, 關閉切口。對照組患者給予骨折復位內固定手術治療, 依據過往內固定手術規范完成手術后給予患者抗生素應用以預防感染, 本組患者由于中老年患者病例較多, 應給予肝素以預防患者術后血栓形成。

1. 3 觀察指標 參考文獻[2]評估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分為優、良、可、差, 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并統計患者骨折愈合時間、術后關節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觀察組患者術后髖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84.6%)高于對照組(60.5%)(P<0.05)。見表1。

2. 2 觀察組患者術后骨折愈合時間(32.5±9.5)d、關節正?;顒訒r間(7.4±1.8)d以及住院時間(11.4±3.5)d均低于對照組的(44.8±10.6)d、(18.2±2.5)d、(16.7±3.9)d(P<0.05)。

2. 3 觀察組患者切口疼痛2例, 切口腫脹1例, 切口感染1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10.3%;對照組切口疼痛4例、切口腫脹5例、切口感染3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31.6%;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本研究給予髖關節置換術, 使用加長型股骨柄完成對患者骨折結構的置換, 同時使用骨水泥性假體, 使患者粗隆間的骨折塊更加穩定的粘附在整體骨骼結構中, 盡量恢復患者股骨近端骨皮質的完整性, 恢復患者股骨的正常結構以及功能。髖關節置換術要求術者盡量避免過分剝離患者骨折塊表面的軟組織, 避免對患者粗隆間的豐富血運造成損害, 促使患者術后骨骼結構得到更加豐富的營養供給, 提升患者術后康復的效率。同時術者在手術過程中應該盡量避免將骨水泥填充在骨折線內, 避免影響骨折連接愈合。同時本組患者多為嚴重粉碎性骨折類型, 應該盡量選取其股骨頭頸處的松質骨完成填充, 促使患者骨折更快的愈合[3]。有關研究證實[4], 髖關節置換術能夠使嚴重粉碎移位的股骨粗隆間患者患肢功能迅速恢復至損傷前水平, 有效避免了患者術后髖內翻、骨折延遲愈合的發生, 對促使患者及早下床活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 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嚴重粉碎移位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較傳統內固定復位術效果更好, 康復進程顯著提升, 并發癥發生率較低,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侯忠於.髖關節置換治療嚴重粉碎移位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效果分析.中國醫藥指南, 2012, 10(17):474-475.

[2] 李書振, 陳躍平, 崔偉, 等.雙極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不穩定股骨粗隆間骨折的預后療效分析.中華關節外科雜志, 2013, 7(5):652.

[3] 譚平先, 任紹東, 葉淦湖, 等. 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髖關節置換手術策略的探討. 實用骨科雜志, 2010, 16(6):412-414.

[4] 續力民, 項毅, 孫振軍, 等.髖關節置換治療嚴重粉碎移位的股骨粗隆間骨折.重慶醫學, 2011, 40(10):984-985.

[收稿日期:2016-08-24]

猜你喜歡
髖關節置換術股骨粗隆間骨折
輕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聯合麻醉在老年髖關節置換術的應用效果
髖關節置換與骨折內固定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臨床效果研究
應用氨甲環酸對髖關節置換術出血量的影響
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保守治療的臨床體會
PFNA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效果觀察
股骨粗隆間骨折的DHS與PFNA治療探討
階段式康復護理對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后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
人工關節置換和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