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仲裁法學為例談考查課的考核模式改革

2017-01-03 20:29王曉琴
大學教育 2016年12期
關鍵詞:考核模式

王曉琴

[摘 要]仲裁法學是一門理論性強、實用價值高的法學專業課程。在類似的考查課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大法學”理念,擯棄傳統的對考查課的偏見。首先應充分發揮案例示范作用、模擬仲裁程序、實地觀摩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其次要改革考查課的考核模式,設置科學合理的成績評價標準。

[關鍵詞]仲裁法教學;考查課;考核模式;成績評價標準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12-0177-02

什么是考查課?它給學生和教師的印象可能是,知識含量低、學分低,不組織筆試、不作為學習重點,好蒙混、好得分、好曠課。那么大學法學專業為什么還要設置考查課呢?其中還是有其更深層次的理由和用意的。下面,筆者就以法學專業的仲裁法學課程為例,分析考查課授課模式的改革。

一、考查課更應該注重學生“大法學”理念的培養

在沒有嚴苛的考試任務作為壓力的情況下,考查課更應該完成考試課所沒有時間完成的理念培養。所以考查課更應該注重學生學術理念的培養、“大法學”思維的訓練。較“小”的部門法學,可以鍛煉學生查閱課外資料的能力、激發自主學習的動力,開拓多方面學習的眼界,而不是死記硬背教材、對參考書目不理不睬、死摳考試題。從另一個方面來講,教師也可以在考查課上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考查,例如口頭表達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組織活動的能力、觀察思考的能力,都是可以通過考查課多種學習形式來實現的。

就筆者所教授的仲裁法而言,雖然它也是法科學生參加國家司法職業資格考試(司法考試)必考的一門部門法,其實所占分值并不多,一般在20分左右,但是從培養學生的法學思維和程序理念的角度看,它是很重要的。

商事仲裁所具有的自由、公正、保密、快捷、經濟等程序理念,在具有國際視野的市場經濟建設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其程序所具有的裁判獨立性、高效性,鍛造了商事仲裁的高度公信力,也是使我國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爭議解決中心的兩個重要的衡量標準。雖然在課堂上它是一門不被學生重視的考查課,但是在法律實務中卻是一門實用性很強、法律價值很高的部門法。如果說核心課程是法科學生步入法學殿堂的必備知識,那么商事仲裁這類的考查課,就可以說是學生“學成出師”的必備特長。

“大法學”理念的培養,就是要求學生有一個全局觀念,在學習仲裁法學的過程中能夠將已經學習的其他部門法的知識加入思考的過程中,融會貫通,舉一反三,而不是就仲裁談仲裁,就法條學法條。把仲裁法學放在整個法學體系中,讓學生明白,法學發展的整個過程是一個部門法不斷剝離,獨立發展的過程。[1]

二、考查課的現實窘境

在考查課上,因為學生不必擔心背不會、記不住、考不好,所以大多數學生全憑興趣愛好聽課。如果教師照本宣科,學生們則人到心不到,在座位上干啥的都有,就是不聽課。而教師們也出于必須遵守教學大綱的無奈,只好因循守舊,且講且嘆息。所以,考查課的教師不應該只是就知識談內容,就考試談教學。

有的教師認為,大學考查課教學效果不佳的原因,從學生的角度來講是“分數依賴”和就業考研壓力等,從教師的角度來講是教學熱情不高、重視程度不夠等。[2]有些教師把考查課當成考試課對待,一律出題閉卷考試,一方面是為了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一旦要出卷考試,學生必然會認真聽課,仔細復習,不敢怠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有一個公平的評分標準,讓學生對自己所得的成績沒有怨言,對教師的公平度沒有質疑。但是這樣做不就抹殺了設置考查課的初衷了嗎?把學習機會變成學習負擔,反而抹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的教師樂得清閑,把考查課當成無人監督的教學空間,應付了事,在備課上課過程中精力投入不足,期末以一篇論文或者作業作為成績評定標準。同時,考查課教師也有苦衷,認為沒有評分依據,給每一個學生的成績是無法做到完全公平合理的,每次給學生打分數也是殫精竭慮,生怕有不公平及留有權力腐敗和弄權空間之嫌。有的師生甚至認為,考查課不應該給學生不及格,如果給學生不及格,就是教師嫌學生不給賄賂。

以上種種惡性循環,只能一再造成師生們對考查課的誤解。教師爭著上考試課,都不想上考查課??疾檎n的教師感覺無地位,不受學生尊重,教學熱情不高;學生認為考查課教師水平不如考試課教師水平高。這樣的思維是把法學教育看成功利化的手段,而不是著眼于未來整個行業素質的提升,這種思維沒有把法學教育看成一種信仰——為民主法治精神提高而投身法學教育的信仰。以上的這些狀況,不僅存在于法學學科中,其他學科一樣問題嚴重。[3]針對以上種種情況,筆者認為應該從課程評價體系上進行考查課的教學改革。

三、靈活教學方式改革評價體系

在教授仲裁法學十幾年之后,筆者總結了幾點教學心得,想要讓考查課收到好的教學效果,第一點應該從提高學生興趣入手,第二點要改革考核模式,設置科學合理的成績評價標準。

(一)具體的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滿堂灌”,偶爾向學生提出問題,而學生響應并不積極;學生上課只是以記筆記的形式完成學習過程,整個教學就是在“看PPT、抄筆記、背筆記”的過程中度過的。這樣做的弊端很明顯,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教師的教學方式是單一的,教學活動成了教師的“獨角戲”,無人應和。學生所做的就是閉嘴,跟著教師課堂思路走的人寥寥無幾、屈指可數。課堂上的內容并沒有融為學生思想的組成部分,更談不上豐富和拓展思維。為了克服傳統教學模式的路徑依賴,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和翻轉課堂的優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教學方法是教師從業的基本功,一般是因人而異的,但也有一些共性。要充分發揮案例的指引作用,目的是使學生參加直接交流式的學習,前一次課就將下一次課會涉及的案例提前布置給學生,或者也可以讓學生自己來收集相關案例,分組準備,在課堂上讓學生就案例發表意見和看法。通過對案例中問題的設想和回答,環環相扣,引導學生用法律思維解剖事件,用法言法語表達見解。角色扮演法,是指在討論案例的過程中,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扮演不同的仲裁角色,模擬仲裁庭開庭程序。這種方法有利于向學生生動揭示法律問題的復雜性和仲裁程序的特點。同時還可以對同一個案件運用民事訴訟和仲裁兩種程序來進行講解,以加深學生對仲裁的認識。實地調研法,是指法學院和所在城市仲裁委員會形成教學實踐合作關系,帶領學生到仲裁委參觀訪問,在仲裁案件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實地觀摩仲裁庭開庭,切實感受仲裁的魅力。這種教學法的缺陷是教學實踐的考核難度和學生人數規模的限制,要因勢利導,逐步開拓,同時注意留存照片、錄像、書面材料等檔案資料。

(二)明確標準公布依據

一直以來,考查課的成績評定總是缺乏依據,定位模糊。期末的時候,許多教師都是給學生布置一個論文或者作業,以之為成績評價依據。其實學生成績優良或中、及格,全憑教師拿捏,難怪引人誤解。所以,必須明確學期末的成績評價標準,讓學生提前準備,做好預期。

具體的成績評定標準,筆者設計了一個表格如下:

針對以上內容的考核,應該貫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在首次課堂時,便向學生公布評分標準和要求。同時注意做到檔案留存工作的規范化。

(三)考查課的檔案管理規范化

以往的考查課,只是要求教師對學生的作業進行留存,并且保存至學生畢業后三年。但實際上,考查課檔案保存的地點、時間、形式、內容等方面都很粗糙,很不規范。筆者希望能夠從形式上對其進行規范,至少不要讓檔案保存成為教師的負擔。另外,形成檔案保存的制度化,有一種規范感,而參觀仲裁委、模擬仲裁開庭等內容的照片及錄像資料是很珍貴的檔案,不應該被看作是無關緊要的東西。至于學生的作業,更是應該統一檔案形式,長期保存。從另一角度來講,如果學生的作業像垃圾一樣堆放在某個角落,有哪個學生還會重視作業的質量?因此,教師首先應該認真對待學生作業。筆者會跟學生強調:“同學們的作業,老師會好好存檔,作為評分依據,若干年后大家還可以回母校找到自己的筆跡?!笨墒堑K于條件有限,目前筆者也只保存了幾年而已,應該形成制度嚴格遵守。只有形式上是規范的,有歷史沿革的,學生才會重視考查課的作業,而不是應付了事。

[ 參 考 文 獻 ]

[1] 江平口述,陳夏紅整理.沉浮與枯榮——八十自述[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307.

[2] 吳艷,楊有龍.大學考查課的教學分析[J].大學教育,2015(11):44-46.

[3] 于嵩,王旭,王玥.考查課教學體會[J].現代醫藥衛生,2013(16):2544.

[責任編輯:劉鳳華]

猜你喜歡
考核模式
《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及考核改革模式探討
以仲裁法學為例談考查課的考核模式改革
高?!抖惙ā氛n程考核模式的現狀與改革的思考
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課程考核模式研究
構建以形成性評價體系為主導的高職綜合英語課程考核模式研究
《新能源汽車技術》課程的教學探究
廣東白云學院中澳合作辦學項目的教學及考核模式研究
對軍校任職教育考核模式改革的思考
焙烤食品加工技術考核模式的改革探究
農業院校數學課程考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