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特色化課程體系建設路徑探索

2017-01-06 19:20黃海燕吳芳
職教論壇 2016年26期
關鍵詞:課程體系建設特色化

黃海燕+吳芳

摘 要:《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中,對高職院校特色化、優質發展提出了明確目標與要求。文章總結與借鑒美國社區學院課程變革的成功經驗,立足區域經濟發展需求與高職院校職能定位,以“特色化課程體系建設”為突破口,以所在學?!拔宕笳n程體系建設”為實踐藍本,探索特色化高職院校的建設路徑。

關鍵詞:美國社區學院;課程體系建設;特色化;路徑

作者簡介:黃海燕(1971-),女,江蘇金壇人,無錫科技職業學院研究員,博士,研究方向為技術經濟與管理;吳芳(1981-),女,江蘇無錫人,無錫科技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管理哲學。

基金項目:2014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江蘇高職特色發展與分類指導理論與實踐研究”(編號:2014SJD375),主持人:黃海燕。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6)26-0048-03

2015年教育部頒布的《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中,對高職院校特色化、優質發展提出了明確目標與時間,這為不斷探索發展的高職院?!昂笫痉丁苯ㄔO明確了方向標、時間表和路線圖[1]。筆者作為一名高職院校的教育者與管理者,以所在學校作為實踐藍本,借鑒美國社區學院課程變革的成功經驗,以特色化課程體系的構建探索特色化高職院校的建設路徑。

一、美國社區學院課程變革的特點與啟示

美國社區學院不僅是美國高等教育發展歷程中的一項創舉,同樣對世界高等教育做出了重要貢獻。社區學院課程的變革以及適應其職能要求的課程體系的不斷完善體現了教育在社會發展進步中的推動作用。

(一)地方性

美國社區學院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扎根于社區、依托于社區。社區學院的課程變革始終與美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基本要求和美國社區學院教育職能的發展變革保持一致,堅持“為大眾提供大專教育課程和服務,使社區變得更健全和更有生命力”的辦學指導思想[2]。美國社區學院職業教育與社區教育功能的不斷增強正是其地方性特點的一種呈現。美國州一級政府對教育承擔主要責任,聯邦政府不直接提供教育服務。美國社區學院的辦學經費主要來源于當地政府,包括州政府、市縣政府、地方企業、個人捐款、學生學費等[3],經費的“地方性”特點也較為突出。經費的“地方性”同樣也決定了課程變革服務地方、服務社區的必然性。

(二)多元化

美國社區學院主要承擔轉學教育、社區教育、職業教育三種職能,服務對象分別是高中畢業生、社區不同年齡、不同職業或沒有職業的居民以及需要提升職業技能的人員。面對不同的目標與需求,開展轉學課程、社區教育課程、職業課程、補救課程、通識課程等各種程度不一、類別廣泛的課程[4],逐步形成學位課程、畢業證書課程和資格證書課程三大體系,呈現課程內容多元化的特點,不同課程之間可以互轉,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

(三)融合性

美國社區學院的課程從橫向上看,可以分為兩大體系,即專業課程體系和通識教育課程體系[5]。在社區學院的課程實施中,社區學院的普通教育課程與職業教育課程、社區教育課程的融合性增強,課程整體質量提高,學生在掌握職業技能的同時,也具備一定的學術基礎與素養。社區學院課程的設置與重構得到了地方政府與企業的支持與認可,體現了政、產、學之間的融合。

美國社區學院之所以能夠成為美國高等教育辦學領域最富有活力的一個層次,其成功經驗在于:找準定位,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不斷發展形成辦學特色,發揮自身的辦學優勢,根據不同辦學層次確定培養目標與教育職能,以課程變革為核心,在高等教育體系中實現不同教育層次之間既相對獨立又互相聯系的分工合作,培養適應不同的人才需求。

二、高職院校特色化課程體系建設路徑——以無錫科技職業學院為例

中國與美國具有不同的文化與意識形態,這些差異體現在教育領域,會對教育體制、教育思想與教育科學發展的路徑等問題的認識有所差異。但是,美國社區學院課程變革過程中所體現出的特點,對國內高職院校特色化發展有著借鑒意義。筆者認為一所特色化優質高職院校不僅僅以占地面積、師生數量、儀器設備數量等常規指標作為衡量的標準,而是應該緊扣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立足高職院校的定位,兼具地方性、多元化、融合性等特點,展現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四大功能特色。美國社區學院的成功經驗表明,以課程多樣化發展作為突破口是高職院校特色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無錫科技職業學院是江蘇省省級示范性建設學校。作為一所“地方辦學、地方撥款”的高職院校,與眾多國示范、國骨干院校相比,歷史積累雖少,但學校始終將服務地方經濟作為辦學目標,緊扣高職院校的職能與定位,根據服務對象的需求,建立既獨立又相互聯系的課程體系,不斷豐富“科技引領、區校一體、產教融合”的特色化發展內涵,培養社會所需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走出具有特色的發展路徑。

(一)課程體系建設路徑

1.課程體系目標設置與地方經濟發展相適應,走出“接地氣”的特色發展之路。學校是經濟發展中重要的環節,學校的活力來自于其主動適應市場的發展與走向。圍繞高職院校的功能定位與學校所在區域建設總目標,建立服務學生、企業、企業員工、社區居民的五大課程體系,包括專業課程體系、育人文化課程體系、企業主導課程體系、社區教育課程體系、職業培訓課程體系。

五大課程體系均圍繞一個目標設置,即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專業課程體系緊扣產業升級與行業標準更新;育人文化課程體系緊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職業素養;企業主導課程體系緊扣市場核心技術與校企協同創新;社區教育課程體系緊扣居民終身教育與和諧家園建設;職業培訓課程體系緊扣技能提升與培訓模式創新。五大課程體系在實踐過程中發揮各自的功能,并形成合力共同構成了學院特色化發展的內涵。

2.課程體系內容設置與多種功能、多種培養目標相適應,走出“動”“靜”結合發展之路?!案呗毥逃齼r值”即教育滿足社會對人才與服務的需求,以及滿足個人對就業、發展的需求程度。有什么樣的教育需求就對應催生出什么樣的教育類型,而教育價值的高低則取決于該類教育滿足社會和人的需求的程度[6]。

在人才培養與文化傳承方面,積極與政府、企業開展課程共建,形成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專業課程體系,同時將校園文化、地域文化、企業文化、創新文化等融為一體引入教學,形成獨特的育人文化課程體系。在科研方面,在專業課程共建基礎上,以“共推互聘”、“企業大學”的方式,參與企業關鍵技術研發,一方面幫助中小型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助推企業創新發展;另一方面將研發過程形成真實案例引入教學,形成企業主導課程體系。值得一提的是,在社會服務方面,除傳統的四技服務外,學院特別關注周邊企業、周邊社區的發展與需求,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資源履行社會責任,與政府、社區共同建立“社區學院”與“緊缺人才學院”。社區學院主要為社區民眾提供文化、藝術、科技等方面的終身教育課程與學歷提升教育,形成社區教育課程體系;緊缺人才學院主要為企業、社區中需要提升職業技能的人員提供技能培訓以及職業資格的證書的考試認證,形成了職業培訓課程體系。

3.課程體系構建與“互聯網+”思維相適應,走出產教融合、協同創新發展之路?!盎ヂ摼W+”時代的到來,意味著“互聯網+”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變革,同時也是思維模式的一種創新。筆者將“互聯網+”思維定義為是一種融合發展、協同創新的思維,并將其作為推動五大課程體系建設的一種有效手段,以企業主導課程體系建設為例。與專業課程體系相區別,企業主導課程體系的建設目標是引入企業優勢資源,依托先進技術項目,融入教學全過程,提升學生創新意識與競爭力,同時學校與企業以協同的方式共同致力于技術創新研發與職業教育發展。

早在2010年,學校結合無錫高新區產業特色及人才培養目標,遵循國家提出的多元主體辦學思路,以“共推互聘”為依托,以“反哺教學、反哺企業”為目的,以“項目研發”為載體,以“項目教學”為途徑[7],開啟“企業主導課程體系”的建設,探索校企協同雙元育人的培養模式。共同互聘是指一方面,通過聘請海歸高層次人才及行業領軍人物擔任學院產業教授,解決高層次人才與高端企業資源的引進;另一方面,通過與受聘的產業教授共同研發科技項目向其企業委派科研助理團隊等形式,協助科技企業開展科技創新,解決科研骨干教師的培養和儲備。這種方式實現了學校與企業人才之間的“旋轉門”。

基于“共推互聘”的實踐基礎,在“互聯網+”思維的引領下,企業主導課程體系根據新科技、新產業、新專業的特點,對傳統的教室、實訓室、企業車間、培訓室進行信息化改造,通過大數據分析為課程資源開發提供依據,強調校企教學資源無縫對接的融合;選擇共同研發的企業真實項目,進行可教學化的設計,建設一批“碎片化、顆?;?、可重構”的課程資源,突出學校教學理念、教學內容與產業發展趨勢的高度融合;企業主導課程體系與專業課程體系相輔相成,彰顯區域產業特色與企業定制的融合。

(二)特色化課程體系建設成效

以特色化課程體系的建設推動學校特色化發展是無錫科技職業學院在高職教育發展新時期做出的一個重要選擇,同時也是經實踐證明的一個正確抉擇。

首先,特色化課程體系的過程建設進一步深化了學校與區域內功能園區、行業企業、社區的產學合作,廣泛匯聚學校、科研院所、企業、地方政府的各方的創新力量,推動創新要素的有機融合和優質資源的全面共享。

其次,特色化課程體系的內容重構不斷深化“園?;?、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產教深度融合機制,實現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以課程建設促進專業與產業、職業崗位對接,促進教學與生產過程對接,促進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促進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促進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

最后,特色化課程體系的推廣實施逐步增強辦學服務功能,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建設。多元化的課程體系與產業發展緊密對接,為區域產業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為功能園區與社區居民提供在職學歷提升、技能培訓、知識更新教育,加快了學校服務地方的能力;以一線的先進技術與項目融入課程教學,組織學生參與企業的科技研發,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促進學生終身學習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形成。

參考文獻:

[1]丁曉昌.實現從“高原”向“高峰”的跨越[N].中國教育報,2016-04-19.

[2]姚少懷,王淑珍.實用主義:美國社區學院課程文化特色[J].職業技術教育(理論版),2007(7):88-89.

[3]周志群.美國社區學院課程變革與發展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213.

[4]姜光輝.美國社區學院的七大特色分析[J].中國農業教育,2009(4):61-64.

[5]高海霞.多樣性與人本性:美國社區學院的課程特色[J].現代教育管理,2010(8):116.

[6]王明達,等.職業教育基本問題訪談錄(3)職業教育的核心價值是什么[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0):14-15.

[7]曹建林,黃海燕.科技引領 區校一體 產教融合 ——打造高職教育與高新技術產業互動發展的“無錫模式”[N].中國青年報,2014-06-30.

責任編輯 時紅兵

猜你喜歡
課程體系建設特色化
國家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建設名單公布陜西3所高校上榜
普通高中特色化多元發展調查報告
基于“互聯網+應用”的應用型本科網絡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班級文化建設要注重“三化”
財經院校軟件服務外包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高職法律文秘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淺議全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專業課程體系建設
綜合性大學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初探
校本課程特色化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