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體性體育活動對改善大學新生社交焦慮的實驗研究

2017-01-09 18:15岳金玲楊金橋
辦公室業務 2016年11期
關鍵詞:大學新生

岳金玲++楊金橋

【摘要】采用實驗組與對照組研究團體性體育活動對改善大學新生社交焦慮的有效性。研究中選取有人際交往困難的20名大一新生,根據年齡、性別、參與時間等的匹配,設立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團體性體育活動干預實驗。結果顯示,干預實驗后,實驗組被試交往焦慮得分降低明顯,達到顯著差異水平;癥狀自評量表總分及多項因子有顯著差異。

【關鍵詞】團體性體育活動;大學新生;社交焦慮

一、文獻綜述

社交焦慮最早使用是英國精祌病學家Mark& Glder,Mark將其從廣泛焦慮中區分并命名為社交焦慮(social anxiety)。有學者將其界定為在面對社交情境時所產生的不同的焦慮階梯程度。目前在大學生中社交焦慮已經成為主要心理障礙。我國對社交焦慮多采取團體輔導干預和認知行為療法。團體具有使得成員獲得認同感和安全感的人際互動和接納性,進行針對不同情境改善不當的應對方式,跨文化的相關研究也反映出亞裔人種社交焦慮嚴重。

國外的研究包括社交焦慮的界定、病因、癥狀、干預方法、療效評估以及測量等。其概念經歷了行為描述到行為、主觀感受和認知等全面界定的過程。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界定為在人多的大眾社交場合,患者會感到持續的恐懼、焦慮、難堪,進而采取回避行為并伴有痛苦體驗。

國內的研究集中在測量、成因以及治療三個方面。定義未有明確界定,郭曉蔽認為它是對社會人際出鏡的一種強烈擔憂、恐懼的情緒和行為反映。

彭純子則認為是個體面對負責的情境關系表現出害怕被評估被審視,自我心理預期為服刑結果進而產生出的不同程度的焦慮狀態,伴有回避行為。李波等界定為人際處境的緊張與害怕,擔憂自己會在情境中丟臉?;仡櫸墨I表明,彭純子的界定更為詳盡,包含了主觀體驗、認知狀態與行為反應等層面,并設定焦慮等級,故采用彭純子的焦慮界定。

二、實驗設計

本文從心理學和體育學的角度,綜合研究團體性體育活動對大學新生社交焦慮水平的影響?;诖?,將用現場實驗法,在現實生活學習過程中對大學新生進行實驗干預,以驗證課題的假設。而進行實驗干預之前,實驗組和對照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焦慮、社交回避等社交障礙;一學期的團體性體育活動實驗干預之后,實驗組社交焦慮的緩解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

本文采用現場實驗以及開放式問卷訪談相結合。本實驗設計的自變量分別為:是否接受一學期的團體性體育活動實驗干預,因變量為大學新生的社交焦慮水平。本實驗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通過對比一學期的團體性體育活動實驗干預教育前后被試的社交焦慮情況,驗證實驗假設。

在被試的選取上,本實驗全部采用大學大一新生作為被試對象。依據簡單隨機抽樣方法從體育課班級中隨機抽取被試。用SCL-90量表篩選被試,SCL-90量表共有9個因子,90個條目。每個項目采用5級評分法,分數越高說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任一因子>2分、總分超過160分、陽性項目總數>43者篩查心理問題陽性,最后確定在人際關系敏感這一因子中得分最高的前20名被試,對這20名被試進行結構式訪談,訪談目的是通過言語詢問和客觀行為評定全面了解對象的社交焦慮狀態,匹配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使兩組被試情況盡量接近。

三、實驗過程及結果

首先,我們選取了三種研究工具:(1)交往焦慮量表(IAS),用于評定獨立于行為之外的主觀社交焦慮的體驗傾向,含有15個條目,采用5級評分,Cronbacha系數超過0.87;(2)癥狀自評量表(SCL-90),由Derogatis.L.R編制,共90個條目,評定最近1周的情況,分為5級評分;(3)自編《關于大學新生社交焦慮與團體性體育活動的調查及干預探究的訪談提綱》。

其次,選取體育校選課為同一個課程的兩個班級的大一新生,要求兩個班級男女比例大致相當,體育選項課最好是個人活動類(如健美操、溜冰等)而非團體活動類(如體育舞蹈、足球等),對所有被試發放量表癥狀自評量表(SCL-90)、交往焦慮量表(IAS )、社交回避及苦惱量表(SAD),隨機抽取被試用自編《關于大學新生團體性體育活動與社交焦慮的訪談提綱》進行訪談。得到相關數據指標后,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并對訪談問卷進行詳細整理和歸納。結果表明:(1)團體體育活動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SCL-90量表得分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后測SCL_90總均分都有所下降,但實驗組2.95*達到了差異顯著;干預實驗結束后,實驗組交往焦慮的分數降低明顯,達到了差異顯著性水平;癥狀自評量表總分及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因子的分數具有顯著差異性。(2)實驗組在團體性體育活動干預后的得分明顯降低,達到了差異顯著水平;對照組的后測得分較前測得分雖然有下降,但沒有達到差異顯著水平。(3)在團體性體育活動實驗干預后被試主觀評定結果上,參與被試均認為參加團體性體育活動后人際關系有所改善,性格變得開朗。10名被試均認為參加團體性體育活動后,自己的人際關系有所改善;10名被試均表示小組內和小組外都結交了新朋友;9名被試向親友了解到自己參加活動以來有所變化,變化的方面有:更多考慮別人感受,變得開朗活潑;和異性交往更自然,更為自信。在團體活動的心得中皆有所體現。

根據以上的結果,我們可以認為,實驗設計的團體性的體育運動范式,不僅僅降低了大學新生的社交焦慮水平,并且有效提高了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下轉第122頁)(上接第111頁)而本次的實驗干預之所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原因可能如下:(1)團體活動的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尊重信任,氣氛活躍,利于表達探索自己,共情相同經歷,減少焦慮。(2)活動方案具有針對性,通過游戲、角色扮演和情境訓練等方式使得所有成員參與其中,并設置問卷和主觀測評促進團輔貼近生活。(3)在活動中闡述人際互動的重要調動交往熱情,促進小組成員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四、 結語

團體性體育活動干預實驗結束后,實驗組被試交往焦慮的分數降低明顯,達到了差異顯著性水平。癥狀自評量表總分及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因子的分數具有顯著差異性。結論表明,團體性體育活動可以有效地改善大學新生的社交焦慮水平,進而能夠提高大學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項目基金:2014年度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心理學視閾下的大學生人生觀教育實踐研究”(L14BSZ043)

【參考文獻】

[1]俞俊洪. 社交恐怖癥的診斷與治療[J]. 國外醫學精神病學分冊,1993(3):132-135.

[2]栗文敏,劉麗.社交焦慮研究綜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4 ).

[3]Davidson J. R. Defining an appropriate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social anxiety disorder[J].International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 2000(2).

猜你喜歡
大學新生
大學新生游戲動機與網絡游戲成癮的關系研究
如何提高大學新生學習微積分的積極性
輔導員如何做好大學新生的學習指導工作
農村籍大學新生適應期正能量教育探索
大學新生實驗室安全教育探究
一例大學新生適應不良問題的案例報告
大學新生英語語音問題及對策
大學新生英語語音問題及對策
淺談對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幾點建議
當代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及輔導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