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語文教學方法與策略研究

2017-01-09 18:46梁乃云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16年12期
關鍵詞:學業水平測試策略研究教學方法

梁乃云

內容摘要:學業水平測試的不斷推進給各中職院校帶來挑戰與轉變。各學科在命題方向、考試內容、考試形式、成績評價等方面相較于以往考試均有變革。本文通過對日常教學中教學思路的轉變與教學方法和策略的調整的探討,以期達到培養學生自我構建話題式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在學習情境中進行自主探討和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創造中學,注重學習的過程性,使學生成為學習情境的組織者和共同探討者,幫助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分層次教學的目標。

關鍵詞:學業水平測試 教學方法 策略研究

目前,在學業水平測試不斷推進深入的大背景下,各中職院校積極研究對策應對學業水平測試。各學科在命題方向、考試內容、考試形式、成績評價等方面相較于以往考試均有變革。其中語文學科更是由傳統的考查聽、說、讀、寫能力變化為重點側重于閱讀能力的考核。這就要求中職教師在課堂的教學方法上做出轉變,以應對新的考試形式和考查標準。

根據《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教學內容既要貼近學生,又要關注和引導學生步入“最近發展區”;教學方法既要把控教學過程,又要防止禁錮學生思維探究;教學策略不僅要重視“學得”,更要強調“習得”。

與傳統語文教學模式相比,學業水平測試背景下中職語文教學有主要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第一,在教學內容方面,由傳統地通過掌握生字詞、語法來進行語文的學習到愈發注重閱讀能力和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由傳統地語文教學不涉及單純的文化因素到注重語言點和文化點的結合;由傳統地教材覆蓋到考慮學生需求擴大閱讀面,反向選取教學內容。第二,在教學思路和方法上,由測試學生“不會什么”到評估學生“還能做什么”思維的轉變;由傳統地教師傳授到真正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由傳統地注重聽說讀寫單項訓練到注重語言學習三種模式的培養;把語文教學和其他學科關聯起來教學,注重教學形式的普適性。第三,在教學策略上,由傳統地課程按教材編排進行到課程以專項單元形式進行;由教師講解式,注重結果到鼓勵學生“在做中學、在創造中學”,注重過程;由傳統地學生的反饋者只有教師到學生互動性反饋、創造性反饋;教學注重個性化和分層,教師制定教學目標,明確學習重點,學生參與設計制定教學內容。第四,在教學場景和手段方面,由傳統地語境多為教科書中的模擬場景,教學環境受限于課堂到創設真實語境,創造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機會;由傳統地使用傳統教學媒體和工具到更多的利用新型教學媒體和工具融入教學。

根據學業水平測試背景下中職語文與傳統語文教學的比較,我們可以探討出一些對策。

一.日常教學注重結合教材話題擴大閱讀量,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以課本話題為背景,實施拓展閱讀。語文學習要提高閱讀能力,僅僅依靠教材中提供的文本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可以根據教材文本拓展話題,通過各種途徑選擇相關話題的文章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大量的泛讀,拓展學生的閱讀覆蓋率。材料選取要貼近學習、生活,注重趣味性和啟發性,呈現過程可適當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展開教學。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應根據學習者的學習特點、學習需求、學習水平為依據來設定,針對語文教學可分為兩個組成部分:第一,話題的選擇;第二,語言點和文化點的選取。其中選擇與確定話題一要根據學生已有知識以及生活經驗,聯系學生興趣。除此之外,教學設定要參考《標準》和教學大綱,合理進行調整與補充。選取語言點一定要與文化點緊密相關。一個好的話題需要教師協同學生共同設計完成,同時需滿足以下兩個準則:第一,話題必須符合課程標準。第二,話題必須是學生感興趣的。閱讀材料體裁要多樣化——敘事類、科普類、議論或說明類、廣告類等。要注重文章的實用性。還要注意知識性、趣味性和目的性相結合。內容的來源至少有以下幾種:興趣、書籍或讀物、社會熱點、文化遺產、傳統文化等,也可結合教師的興趣或專長進行教學設計。很多新教師在選擇話題內容上會面臨如何取舍的問題,關于這部分筆者給出的建議是首先要設定一個話題情景,關系最緊密的作為教學重點,凡是可以融在這一情景中的可作為教學補充。設計中可將話題分為不同等級,等級越高包含范圍越大,內容越多,復習中可據此將話題不斷縮小,結合學業水平測試要求逐步確定學生重點學習內容。同時話題內容設定要注意話題的系統性與關聯性,在一定的組織與邏輯關系中檢驗內容的設定是否合理。

二.日常教學中注重滲透傳統文化,敢于打破學科界限。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傳統文化是語文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只有將語言文字、民族文學與優秀的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語文教學?!巴ㄗR教育”打破關聯學科界限,融會貫通,藝術,歷史,地理,國情民情,社會熱點等。分析近幾年的測試真題可知社會熱點、傳統文化、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傳統節日以及各種民俗、傳統歷法等方面考題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廣,對學生了解課外知識的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教學中要敢于打破學科界限,有意識的去聯系、去滲透。

三.制定針對學業水平測試的語文學科系統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法。根據《標準》要求,教學中要有效使用教材,提升學生人文素質的同時也提高語文應用能力。結合學業水平測試的要求和各學校學情,一年級應以文本教學和專題訓練為主。二年級進行文本教學、專題復習和適當的模擬題訓練,三年級可適當選取文本結合題目來訓練,側重于復習和模擬題練習。以閱讀能力的提升和技巧的不變應材料的萬變。針對學業水平測試分為合格考和等級考兩個層次,可在最終復習時分班級分等級輔導學生。對于程度較弱的學生組織考前學期輔導,幫助他們順利通過合格考;對于程度較好的學生可安排針對等級考的文言、修改病句、應用文寫作等專題復習內容,幫助他們取得更好的等級成績。各學??舍槍W制、課時、班級、專業等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安排。

通過在日常教學中教學思路的轉變與教學方法和策略的調整,以期達到的最終目標和教學效果有:第一,培養學生自我構建話題式學習情境的能力。要求話題內容的設定立足于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生活實際,打通了教學與生活的界限。第二,激發學生在學習情境中進行自主探討和合作學習。教學中充分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給足學生自我創造的空間,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創造中學,注重學習的過程性。教學中鼓勵學生分組討論學習,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協作溝能力。第三,培養學生參與設計制定教學任務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學習情境的組織者和共同探討者。第四,幫助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分層次教學目標。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學生閃光點,通過難易程度不同的教學內容幫助教學分層,教學分層同時也符合學業水平測試的要求。

(作者單位: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猜你喜歡
學業水平測試策略研究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與知識類型的適宜
關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論角度下的英語翻譯策略研究
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數學分層次教學在中職校的應用
淺析高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的高效復習策略
中學政治課基于學業水平測試考試評價方式的歷史轉向
我的教學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