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我國經濟轉型期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探究

2017-01-10 12:40張世英
中國經貿 2016年21期
關鍵詞:經濟轉型大學生就業人力資源

張世英

【摘 要】當前,我國面臨經濟轉型期,經濟社會形勢發生著深刻變化。在此背景下,有效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不僅是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的需要,也是保證我國經濟持續向好發展的迫切要求。本文闡述了我國經濟轉型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分析了大學生就業現狀,指出了當前大學生就業問題中的突出矛盾,并在此基礎上為解決該問題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經濟轉型; 大學生就業 ;人力資源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我國經濟突飛猛進,近年來則迎來轉型期,由此前的勞動密集型經濟逐漸向知識密集型經濟轉變。這不但說明經濟發展方向正在發生變化,而且將間接造成資源配置方式的變化,特別是人力資源配置方式的轉變。由高校培養出來的大學生多為高素質人才,在人力資源供給因素里,一直是中高級勞動力供給的主體來源,然而當前其數量與質量上都存有明顯不足,無法滿足經濟發展實際需要。因此,探討我國經濟轉型時期大學生就業問題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經濟轉型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

“劉易斯拐點”是經濟學家阿瑟·劉易斯的著名理論,該理論認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大量的年輕人口會使勞動力變得廉價,此時形成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即產生較便宜的要素價格;然而,隨著工業的持續發展,向非農產業轉移的廉價勞動力會與日俱減,勞動力不可能永遠過剩,遲早有短缺的一天,此時會對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而這個勞動力由過剩變短缺的轉折點即為“劉易斯拐點”。

在我國,改革開放后工業化水平逐漸提高,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逐漸轉移到非農產業中去,加之我國人口結構方面的現實,農村剩余勞動力越來越少,并于近幾年出現瓶頸。據相關統計,2015年,我國農民工數量首次出現零增長狀況。那么,我國的“劉易斯拐點”是否已然來臨?對于該問題,學界尚有爭論,然而其到來時會出現的狀況正在我國經濟現狀與就業現狀中顯現,如民工荒現象,又如出口商品價格不再具有明顯優勢等,近年來這些現象愈加明顯。

阿瑟·劉易斯還認為,在“拐點”過去后,要想使經濟向好的方面發展,必須積極促使勞動密集型經濟轉變成為知識密集型經濟。當然,這會對人力資源供給造成一定的影響,此影響為人力資源配置的變化。對我國而言,面對“路易斯拐點”,一方面應當從數量上解決人力資源問題;另一方面,也是更加重要的一點,應當努力提高人力資源的質量。

所以,我國經濟轉型對人力資源配置的影響是對大批高質量人才需求的增大,此時,由高校培養出的大學生,不但會在我國人力資源數量供給中占有重要地位,為其提供必要的人才數量,而且也決定著我國人力資源質量的高低,可以說,人才質量正在成為影響大學生就業的主要因素。

二、我國經濟轉型期大學生就業現狀

當前,我國大學生人力資源市場存在著供給與需求嚴重不均衡的問題,而這一問題的產生與兩個事實密切相關:一是十多年來的大學擴招;二是近年來我國GDP增長速度的逐漸放緩。

為了促進經濟發展,有效解決當時的就業問題,我國于1999年實施了高等教育改革,從當年開始逐漸擴大普通高校本、??圃盒U猩幠?。在該政策的引導下,全國各省市的高等院校紛紛增加了招生計劃人數。在此之前的多年里,高校招生人數一直維持著穩定增長的態勢,每年的增長幅度并不夠,一般在8.5%上下,然而在擴招政策出臺當年,增長比例猛增,達到了47.4%,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比例;此后,一直到2016年,每年的高校招生人數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而高招錄取率也一直較高。

對比每年高校錄取人數與當年GDP增長速度不難發現:自2007年開始,我國GDP增速與之前相比有所下降,2012年起則降到了8%以下??墒?,與GDP增速放緩的態勢相對,高校招生規模繼續擴大,盡管擴招增幅不算太大,然而其增長態勢未嘗改變,GDP的放緩與大學生數量的持續增加必將導致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

高校擴招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迅速提升我國居民素質,拉動經濟需求,對緩解就業形勢也有一定的效果;另一方面,其消極作用也不可小覷,其對就業形勢的緩解只是暫時的,其最終結果是將就業壓力向后轉移。

三、我國經濟轉型期大學生就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更多的中高級勞動力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盡管由高等教育培養出來的大學生數量較多,然而其在質量上無法滿足市場對人力資源的要求,甚至人才質量下降的問題開始顯現。

得益于高校擴招的直接影響,在我國人才市場上,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比例顯著擴大,但是學歷并不等于能力。經濟社會的發展創造著各種新的崗位,也改變著崗位職責,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大學畢業生無法博得用人單位的信任。

高校畢業生的質量是由高等教育的質量決定的,然而自1999年起,高校招生規模逐漸擴大,但必要的教育資源未能相應增加,加之我國高等教育起步較晚,高等教育發展水平低,特別是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法單一,高校教育質量不容樂觀。此外,高校在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以及就業指導方面做得不夠,存在方法陳舊、缺少實踐教學等問題,使得學生不能很好地從書本理論知識過渡到實踐應用之中。

相關調查顯示,一方面,在許多企、事業單位都存在人力資源需求缺口較大的問題,人力資源供給充足的單位并非大多數,即使供給充足,也并非所有崗位都能招到最佳人選;另一方面,應屆大學生在就業面試中的錄取率較低,即使那些被錄取的大學生也有相當一部分無法勝任崗位要求,而在工作兩年內離職的大學生數不勝數,比率很高,很多大學生的離職名義上是“跳槽”,實際上是自身能力不足無法繼續工作。由此可見,人才質量偏低是我國經濟轉型期大學生就業問題的重要方面。

四、應對我國經濟轉型期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措施

基于我國經濟轉型期大學生就業的上述問題,應該緊緊圍繞人才質量偏低這個關鍵點,努力促進人才質量的提高,多層面、多角度地升其就業能力。

1.注重能力教育

我國高等教育存在很多問題,在諸問題中與人才培養質量及其就業之間相關的是能力教育缺失的問題。過分強調知識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不良傳統,對學生個體而言,重視理論知識而忽視應用實踐是其在小學學習與中學學習中養成的習慣,注重能力教育需要高校采取積極措施。為向社會輸出有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高校應當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評價考核機制等方面重視能力教育,從各個方面引導學生,使學生積極配合提升自身的能力。

2.指導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

我國高等教育關注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已久,然而其效果并不令人滿意。究其原因,職業生涯規劃更多地關注“理想教育”的層面,未真正觸及學生就業的實質??梢哉f,多數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顯得不切實際,這會使大學生形成一個認識的誤區,即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就是如何滿足自身的“職業偏好”。因此,要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進行創新,開展全面的職業生涯規劃,將“職業偏好”視職業生活眾因素中的一個,強調理性認知;一要使學生客觀地認識自身的特質和能力;二要指導學生正確判斷社會需求,不僅是崗位需求,還包括能力需求。

3.加強社會實踐以及校企互動

社會實踐不應局限于校內,不應局限于知識理論教育,而應更加注重社會實踐內容與社會經驗的積累。社會實踐不能流于形式,而應與專業課結合,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展開,真正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與此同時,社會實踐需要高校、學生以及企業的共同參與。企業是人力資源需求方,是大學生畢業后的歸宿,企業應積極與高校合作,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提供平臺。

五、結束語

當前,我國迎來經濟轉型期,人力資源市場面臨重大考驗,提高大學生素質,增強其就業能力,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也是應對經濟轉型、保障國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高校應致力于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大學生則要主動提高自身素質,而企業也應通過校企合作等方式參與到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解決中。

參考文獻:

[1]李文晶.論經濟轉型時期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基于發展經濟學的視角[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版), 2014(17):164-166.

[2]趙曉彤.中國經濟轉型期的大學生就業現狀及其思考[J].經營管理者, 2016(16):20-22.

[3]莊晶瑩,吳耀珍.經濟轉型期大學生就業壓力與擇業取向調查研究——以國際貿易專業為例[J].時代農機,2016(05):120-121.

猜你喜歡
經濟轉型大學生就業人力資源
山東青島市張遠問: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具體指什么
高校校園招聘模式創新探究
經濟轉型背景下企業管理會計的問題及改進建議
高校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完善策略研究
中國經濟轉型的結構性特征、風險與效率提升路徑
“精細化”職業指導大學生就業的分析
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大學生就業研究
關于我國民營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現狀與對策的思考
人力資源管理統計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