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化學高效課堂教學

2017-01-12 14:11雷愛情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6年11期
關鍵詞:氯氣創設化學

雷愛情

一堂高效的化學課,就是教師運用最新的教學理念、教學策略,通過對教材的巧妙處理和對教學過程的精心組織籌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產生想學、愛學的心理,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知識不是被動地接受傳遞和灌輸而構建來的,強調用情節真實的故事呈現問題,營造解決問題的環境。因此,教師必須精心設計組織教學活動,力求給學生提供再創造的通道,教師努力營造讓學生愛學、樂學的課堂教學環境,密切聯系學生實際,創設教學環境,使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化學。

以《原電池》新授課為例:講課前教師在講臺上放一只大蘋果,然后在蘋果上分別插入銅線和鐵線,再接上靈敏電流計,學生驚喜地發現:一只誘人的蘋果居然也能產生電流,趁學生興奮和疑惑時,教師可設置下列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解惑:①什么樣的裝置會產生電流呢?②類似裝置是否有一個專有的名稱?叫什么呢?③要能產生電流這裝置必須具備什么條件?④這種裝置產生電流的原理是什么呢?在這樣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常見的蘋果產生電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時,同時也就把問題變成他們感興趣的問題,這樣也就引發他們探索、求知的欲望,從而達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目的,使教學更加有效。

2.創設有效探究性問題

有效的問題能創設出一個充滿張力的情境,能激起學生的極大興趣和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所以探究需要一個有效的問題引導。

比如:在探究“將新制的飽和氯水逐滴滴入到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紅色褪色的原因”教學中,我在現象與結論之間設計一個有效的問題來構建一個支架,讓學生通過支架,并運用已經具備的知識來理解新知識。

問題1:新制的飽和氯水有哪些物質?各有什么性質?引發學生進行討論。架設支架1:根據問題1,讓學生啟發:褪色可能是由于酸堿中和,也可能是HClO的漂白性。

問題2:堿可以使酚酞試液變紅,HClO的漂白原理是什么?如何用實驗驗證?架設支架2:教師演示:在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觀察現象。讓學生發現褪色的原因是HClO的漂白性,實現認識上的飛躍。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為了解釋褪色的本質,創設了2個有效問題,為解決問題鋪平了思維的跨越,由此調動了學生追求成功的潛在動機,啟發了他們積極主動獨立去鉆研,培養了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在創設實驗情境的過程中,教師步步引路,層層啟發,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逐漸領會,獲得頓悟,整個身心處于興奮狀況,從而積極主動參與化學實驗,提高了學習效率,發展了自身能力,從中體驗到學習化學的過程與方法。

3.精心設置問題,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

學生是主動參與還是被動參與教學活動,是決定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例如:我在講到《物質的量應用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時,①教師引導學生歸納:計量數與物質的量、計量數與氣體的體積有一定的關系。②讓學生閱讀教材,并提出問題:動動腦筋,有沒有比教材例題更好的解題方法?③讓一位學生上講臺分析教材的例題。④讓學生回答其他解題方法。⑤把同學們提出的解題方法集中分析,再由學生自己辨別哪一種解題方法最佳。雖然讓學生分析例題不如教師分析的有條理性、系統性和連慣性,但因為是學生自己講課,同學們的精力高度集中,這種教學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思維的主動性、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把本來比較枯燥的計算課上得有滋有味,既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又能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又如:在學習氯氣時我設置了以下問題:①日軍侵略我國時,使用過氯氣彈,使成千上萬軍民慘遭毒殺,這種殺人不見血的“魔鬼”——氯氣有哪些物理性質?②根據氯氣的原子結構,你能推知氯氣有哪些化學性質?③戰場上為防氯氣毒害,常用稀堿性溶液浸過的毛巾捂住口鼻,這又說明氯氣有哪些化學性質?④印染工序中常用氯水漂白,這說明氯水有哪些化學性質?⑤通過氯氣的學習,聯系生活實際,說出以下用途利用了氯氣的哪些性質;造紙過程通入氯氣除去雜色;餐廳桌布常會殘留有氯氣的氣味;養魚的水通常放到太陽底下曬曬,更有利于魚的生長;自來水常用氯氣消毒。這些問題由表及里,由淺及深,引導學生不僅在解決問題中學習新知識,而且使學習過程變成不斷提問、不斷解疑的深化過程。

4.化平凡為神奇,給知識注入生命

利用課堂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運用化學視角觀察社會、科技發展、生產生活中各類與化學相關的問題,去發現問題,展開探究,使學生感受身邊的化學物質和化學現象,以獲得新的知識與經驗,達到學以致用。

如學習“化學電源”時,讓學生自己動手試試:水果也能做電池,你信嗎?看看那種水果電池效果最好?在學習“糖類”時,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探究:葡萄中有葡萄糖嗎?若有該如何檢驗?只有葡萄中才含有葡萄糖嗎?你知道葡萄酒是怎么釀制的嗎?家釀酒又是怎么釀制的呢?在學習“甲烷”時介紹神奇的“可燃冰”以及“西氣東輸”的戰略意義等等,將簡單淺顯的化學知識和化學原理融入到奇妙的化學生活之中,給枯燥的化學知識注入生命活力,感悟生活中化學無處不在的“動感地帶”,體驗化學生活的“神奇之旅”,自然、巧妙地滲透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效能大大提高。

5.教師傾注情感,以人格魅力進行同化

化學教育主要靠兩種力量,一是化學知識的力量,二是人格的力量,兩者相比,后者比前者更為重要。人格是一種巨大潛在的精神力量,是影響學生情感體驗,制約課堂心理氣氛的重要因素。教師的人格魅力來自于深厚的知識積累,掌握具有時代氣息的新知識、新信息,學識淵博,視野寬闊,在教學中揮灑自如;教師的人格魅力還來自于優良的性格氣質,困難失敗打不倒,積極進取,笑口常開的樂天派會帶給學生美好的情緒體驗,不可抵御的吸引力。教師可以用善意的微笑,平易近人的表情,關懷愛護鼓勵的發問,輕松耐心的回答,如“好!”“很好!”“很有見地!”“很有創造性!”通過鼓勵的話語拉近師生在情感上的距離,同時不失時機的幽默,機智的應變,熱情飽滿,抑揚頓挫,豐富形象的語言表達,富含強烈的感染力都能達到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而端莊文雅的言行,清晰整潔的板書流暢的思維過程,簡明的形式表達,給予學生美的感受,使學生的心靈為之一震,眼睛為之一亮,激發了強烈的求知欲望。

總之,新課程理念下的課程改革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機遇,作為化學教師,學習新理念、新方法,樹立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教育教學觀是我們面臨的首要任務。盡管改革的發展還不平衡,課程改革還任重道遠,但我們在實踐中增強了信心,堅定了改革的方向,無論困難多大,我們都將堅持不懈地努力,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為課程改革的實施和推廣做出應有的貢獻。

猜你喜歡
氯氣創設化學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低濃度氯氣綜合利用的探討
優化氯處理工藝,提高氯氣質量
創設可操作得區域環境
氯水的組成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