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建本科院校教學督導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2017-01-13 20:11任長印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6年12期
關鍵詞:校園管理教學督導問題分析

任長印

摘 要:自2000年起,我國高等院校為迎合經濟建設的現實需求與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利用合并、升格、改組、新建等方式來優化原有高等院校結構,升格成為更具教育優勢的新建本科院校。在此基礎上,為行之有效地敦促新建本科院校教育質量的提升,以教學督導為手段的教學監督體系滲透入新建本科院校教學監管之中。只是從近年來教學督導開展情況來看,督導定位偏差、督導結構單一、督導效果欠佳等問題限制了教學督導在新建本科院校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對此,為確保教學督導的應用效果,以認清教學督導涵蓋為基礎,了解其在新建本科院校中應用的發展歷程,并以其潛在問題為著眼點,探究科學的問題優化策略,以期保證教學督導的應用作用的凸顯,科學有效地引導新建本科院校發展。

關鍵詞:新建本科;校園管理;教學督導;問題分析;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7836(2016)12-0041-03

當前,經濟建設的現實需求與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對現代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素質教育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現代高校建設在踐行新課改“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核心理念基礎上,將現代教育推向普及化與優質化?;诖?,新建本科院校如雨后春筍般茁壯成長,在為現代社會輸送高質量、高素質人才的同時,其本身的教育結構與管理體系也進行著不斷的優化改進,以便迎合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的實際需求,培育出和諧社會發展所需的棟梁之才。只是,就現階段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學管理進行分析,基于教學管理與教學引導的教學督導工作開展仍存在諸多問題。為此,本文以新建本科院校教學督導存在的問題為研究基礎,探究解決教學督導潛在問題的科學策略,望就此確保新建本科院校教學督導的科學開展,行之有效地敦促與指導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學,以便其打造高效、合理、應需的現代化教育教學。

一、教學督導涵蓋分析

“教學督導”,英文全稱“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在美國等國家的早期教育體系中是進行課堂教學監督與教學引導的科學管理活動。早在1922年,著名教育學家布爾頓便在其發表的《督導與改進教學》一書中明確界定了“教學監督”這一教學管理行為[1]。在本書中其表示,教學監督是校園管理活動中針對課堂優化的重要組織活動,該活動的科學開展有助于校園教育教學的高效化、精準化及應需化。不過,分析我國高校的管理體系,教學督導行為在校園管理中仍然處于“新生”階段,無論是教學督導的權威性,抑或是教學督導的核心概念都并未有充分且科學的權威界定。然而,詳細分析“教學督導”這一專有名詞,從名詞解釋的視角分析教學督導的具體涵蓋后不難發現,所謂的“教學督導”是針對“教學”進行“督”與“導”的行為。因此,教學督導的目的在于對教學的監督與引導,而達到此目的的科學手段則需借助“督”與“導”兩種行為。對此,現代高校教學管理中已經肯定了教學督導的地位與所轄范圍。只是,“督”與“導”的權重衡量仍然存在部分爭議。對此,筆者認為,教學督導之所以成為教學優化與教育發展的重要手段,其核心在于教學“督”與“導”的完美平衡。單純的“督”只能是監管手段,而無方向的“導”則會使教學本身喪失意義。因此,行之有效地融合“督”與“導”兩種行為,將“督”作為“導”的指引,令“導”來避免“督”中的弊端,才能真正發揮督導作用,真正優化現代教學。

因此,筆者認為,教學督導的具體涵蓋應包括以下兩點:其一,將教學監督作為教學督導的基礎行為,確保教學監督構建科學監督體系,以此來發覺教學潛在問題,規避教學可預風險;其二,將教學引導作為教學督導的開展重點,結合教學監督發覺的教學問題,以規避教學可預風險為目的,引導教學科學發展,有效改革。綜合而論,教學督導中的“督”與“導”是二元的交融關系,二者合一才是教學督導的內核,亦是教學督導涵蓋的全部。

二、教學督導在新建本科院校應用的歷程

在明確教學督導實際涵蓋的基礎上,分析教學督導在新建本科院校應用中的潛在問題,應先了解教學督導在新建本科院校中應用的發展歷程,明確“新建本科”這一特殊背景下教學督導應用形式的轉化,才能真正地認清新建本科院校中應用教學督導時潛在的問題,并根據這些問題擬定科學的應對策略。

1虛設階段

自2000年以來,為迎合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我國校園教育逐漸向高級化、優質化發展。對此,響應校園轉型號召,眾多高職、大專院校借助合并、重組、新建等方式進行本科升級,由此誕生的新建本科院校如雨后春筍般迅速成長。只是,在新建本科院校興建過程中,新建本科的發展經歷了由外延向內涵的轉化。因此,在早期的新建本科院校發展中,校園建設更注重以量取勝,大多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校園環境打造,以及專業培養與專業塑造之中[2]。增加本科數量成為新建本科發展初期的具體表現。在這一時期的發展之中,校園內部的教學督導體系并未被校園建設重視,因此其呈現出虛設狀態。具體來說,部分新建本科在新建之初依然沿用曾經的教學督導模式,但在教學督導的目標、責任及管理構建中并未給予重視,從而導致教學督導責任不清、重點不明。另外,還有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并未建立督導體系,未能重視督導校園教學,從而導致教學質量參差不齊,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傮w來說,此時期的教學督導開展不力致使新建本科院校的競爭力與校內氛圍差強人意,進而導致很多新建本科院校無法存活。

2踐行階段

新建本科計劃在我國實施的目的在于優化我國教育結構,加大我國人才培養力度。因此,經歷了早期新建本科發展的盲目階段后,逐漸恢復理性的現代教育體系不再僅注重新建本科量的增加,而是從根本的角度思考,促進新建本科質與量的綜合發展。相對的,就新建本科自身而言,其著眼于轉型發展的核心在于保證自身競爭力,增加自身影響力,并發揮自身教育價值,培育社會所需棟梁。因此,無論從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考量,抑或是從校園競爭力的實際需求出發,保證校園教學質量成為新建本科理性發展的關鍵。由此,教學監督在新建本科中的應用不再僅流于形式,而是真正地向實踐性階段轉化。從當前新建本科的發展之中不難窺見,教學監督體系的重視程度增加,教學監督責任的科學貫徹以及教學監督組織的有效打造均是其著重關注的焦點。只是,不可否認的是,新建本科發展經歷時日尚淺,教學監督的科學應用仍然未能精準,但從新建本科的教學監督意識不斷完善的現狀來看,其克服現有困境,優化教學監督體系之日已不久遠。

三、教學督導在新建本科院校應用中面臨的困難

1教學督導應用定位模糊

當前,擺在新建本科院校應用教學督導面前的難題之一是如何定位教學監督,科學保證教學督導歸屬。對此,分析教學監督導涵蓋之時本文便已明確,教學督導的作用在于優化教學質量,引導教學發展,保證教學開展的科學與精準。然而,現階段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學督導的定位之上過分側重于教學督導中“監”的應用,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監督教師的教學行為,檢查教師的教學質量并評定教師的教學作用。這種完全以“督”為核心的教學監督體系,不僅忽視了“導”在教學監督中的重要性,還為校內教職員工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導致教職員工與校園本身形成對立關系,無法真誠的相輔相承,有效溝通,共同保證新建本科的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體系科學。此外,在教學督導開展過程中,教學督導的歸屬不明確也是教學督導定位模糊的又一體現。并未注重教學督導的嚴肅性、科學性與必要性的教育機構,往往將教學督導工作以兼職的方式委任給某一個人或某一辦公室,從而造成教學督導責任落實不清,無法發揮其原有的作用。

2教學督導系統構成單一

教學督導應用地位模糊是教學督導應用面臨的問題之一,在此基礎上,教學督導系統構成的單一同樣影響了教學督導的科學應用,當前分析教學督導系統構成單一,其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首先,教學督導人員構成單一[3]。在目前新建本科的教學督導隊伍中,構成督導隊伍的人員包括兩類,分別為離退休教師和后勤部領導。這兩類人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都存在著遠離教職崗位多年的共同點,對實際教學情況的不熟悉令教學督導效果不佳。其中,在教學督導過程中,前者可能由于身體原因而造成教學督導工作完成度不高,而后則會因工作繁忙與脫離一線而導致教學督導的效果不理想;其次,教學督導內容構成單一。正如前文所言,在現階段新建本科的教學督導體系中,監督是督導的主流,很多督導人員注重“教”“學”“管”三方面的督導工作,注重教學監督、校園監督及部門監督。但是對“導”的意識卻十分薄弱,無法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引導、校園引導及部門引導,從而導致教學督導面臨有“督”無“導”局面,無法保證校園內部的建設科學。最后,教學督導制度擬定單一。當前,新建本科院校在進行教學督導時往往根據《教學督導章程》或相關管理文件進行教學督導制度擬定,過分泛化缺乏特色,造成教學督導流于形式,無法針對具體學校進行科學督導。

3教學督導應用效果欠佳

教學督導定位不準,督導體系建設單一都對教學督導應用效果構成影響,然而在此基礎上,真正造成教學督導應用效果欠佳的另一因素則需著眼于教學督導受眾面狹窄,督導結果推廣不足之上。當前,眾多新建本科在教學督導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并未注重兩級督導體系的構建,不注重教學督導對校園教學優化的作用,學年督導后的結果均作為工作總結提交內部會議總結與交流,并未進行大范圍的推廣與披露,未能在校園內部形成良好的督導氛圍,不能就關鍵問題提出警示,未能就優秀方法進行有效推廣,因此造成教學督導僅為“監督”,只為“監督”,完全無法真正發揮教學督導的應用效果,科學有效地優化校園教學。

四、基于新建本科院校發展的教學督導應用優化策略

面對新建本科院校教學督導應用潛在的問題,站在精準定位教學督導、合理優化督導體系、提升督導應用效果等三方面,擬定科學的教學督導優化策略,保證教學督導的科學開展。

1精準定位教學督導地位,打造科學獨立督導機構

當前,教學督導定位不準的關鍵性原因在于教學督導的認知不準。對此,筆者認為,教學督導側重“督”而忽視“導”的定位偏差與傳統教育中教師主體思維不無關系。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核心,是知識傳輸的主體,學生自主性被剝奪,只能被動學習。這種模式下,教師的個人能力決定了教學的實際質量,自然便成為了教學督導的監督重點。然而,在現代教學體系中,教育主體性從教育者向受教者方向轉移,因此現階段的教學督導在定位過程中也需進行合理轉變,從原本的“監督”教師,向“引導”學生方向轉移??梢哉f,精準定位教學督導,真正實現監督與引導的有機融合,可保證教學思維傾向于生本化、人本化,以促進學生發展,優化教學手段為核心目標而不斷完善[4]。此外,為有效保證教學督導的科學開展,保證教學督導人員精準定位督導工作、成立專門的督導工作組,時刻吸收督導經驗,積極開展督導活動,才能真正地確保督導工作的高效性與科學性,并保證其在教學優化中的實際作用。

2合理優化教學督導系統,確保督導工作趨于多元

在教學督導定位科學的基礎上,為保證教學督導開展得合理高效,轉化原有教學督導系統結構,保證教學督導體系構建科學十分必要。對此,筆者認為,確保合理優化教學督導系統,應從以下幾點實現督導工作多元化:首先,優化督導人員構成。不再僅注重離退休教師的返聘及后勤領導的督導參與,也應選拔優秀的一線教師,擴充到督導隊伍之中,以便督導隊伍中既有教齡較長的老教師給予經驗,又有充滿活力的新教師完善教學,還有給予支持的后勤力量,進而推動教學督導開展,保證教學督導質量;其次,豐富教學督導內容。完善教學督導監督體系,鞏固原有監督手段與監督職能,在此基礎上,優化教學引導策略,保證監督與引導并行,行之有效地形成督導二元體系,既保證監督監管科學,又能有效引導現代教學發展,真正地保證教育教學體系的優化。最后,制定科學的教學督導政策,在原有《教學督導章程》擬定的督導制度之上,根據校園內部的實際情況,增加或刪改部分制度,實現教學督導的特色化與精準化,并時刻站在應需的角度之上,促進教學開展優化。

3科學提升教學督導效果,確保督導行為作用增強

教學督導的最終目標是保證校園教學結構的合理優化,在新建本科院校中應用教學督導,應注重提升教學督導效果,保證督導行為的作用加強。對此,筆者認為,督導結果的科學披露與精準剖析是保證教學優化的關鍵,亦是構筑引導體系的基礎。因此,在教學督導過程中應注重時刻性的督導總結,預判性的督導分析,不僅注重學期末的工作總結,還應注重學習中、某一時段的小結。建立經常性的溝通渠道,時刻與一線教師保持聯系,聽取教師意見,給予教師意見,加強教學開展中的互動與交流。以便教學督導滲透在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與教師建立良好的交流關系,不再是監督制約教師的手段,而是引導輔助教師的方法,與教師一起,為教學發展與教學優化出謀劃策[5]。

綜上所述,從分析現階段新建本科應用教學督導的意識來看,教學督導認知的不斷提升正促使教學督導應用成為校園發展的核心助力。只是,不可否認的是,教學督導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學監督中的應用上還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需科學精準地加以剖析,并有效優化,才能保證教學督導的應用科學。因此,筆者為協助新建本科院校教學監督應用,著眼于教學監督應用的潛在問題,從監督定位、監督結構、監督效果三方面考量,解析教學督導應用中面臨的困難,并提出以明確監督定位、優化監督結構、增強監督效果為手段,確保教學監督在新建本科教學監督優化體系中的合理應用。

參考文獻:

[1]韓伏彬.新建本科院校轉型與教學質量管理——兼談教學督導工作的問題與對策[J].重慶高教研究,2016,(1):55—59.

[2]周衛東.新建應用型本科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探索[J].教育探索,2013,(3):83—84.

[3]李健.新建本科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22):134—135.

[4]陳強,賈延飛.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師范生教育見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昌吉學院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5,(12):214—215.

[5]毛雅菲.論新建民辦本科院校校企共育雙師型教師[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6,(1):120—122.

(責任編輯:侯秀梅)

猜你喜歡
校園管理教學督導問題分析
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改革的進展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高校如何發揮教學督導在考試中的作用
家校合作問題分析及解決策略研究
論以學分制為推手的教學督導評價體系的建構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