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工學視野下的建筑設計教育

2017-01-13 07:23周韜鵜飼哲矢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16年12期

周韜+鵜飼哲矢

摘 要:文章討論了藝術工學的基本概念及其發展概況,并以日本九州大學藝術工學部環境設計學科為例,解析藝術工學視野下的建筑設計教育特色以及教學方法。

關鍵詞:藝術工學; 建筑設計教育; 環境設計學科

檢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圖分類號:J0-J5;TU;G53/5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832(2016)12-0149-04

Architectural Design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t Technology, Taking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School of Design, Kyushu University as Example

ZHOU Tao1,UKAI Tetsuya2(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1, China;2.School of Design, Kyushu University, Fukuoka 815-8540, Japan)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of art technology is discussed. Taking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School of Design, Kyushu University as the example of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t technolog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thod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education are analyzed.

Key words :art technology; architectural design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背景

在日本的藝術設計類大學或綜合大學里,有一類學科以“藝術工學”命名,如九州大學藝術工學部,神戶藝術工科大學藝術工學部等。這些院校的藝術工學學科建設各有特色,但是辦學的主旨基本一致,都是強調“藝術與工學的融合”①。在藝術工學部下面一般會設置畫像設計,音響設計,工業設計與環境設計等學科,這些學科以藝術工學辦學理念為中心,發揮各自學科的特點,培養具有綜合判斷力和創造性的人才。

從“藝術”(Art)這個詞匯來說,西歐本來的意思是跟技術分不開的。但是產業革命以后藝術和技術經常分裂,有時還產生一定的對立。20世紀初期隨著日本的經濟高速發展,消費者意識更加多樣化與個性化,對各種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藝術”和“技術”的融合顯得極為重要。與此同時,日本政府也產生了將產業和藝術結合的意向。1968年,日本第一所以“藝術工學”命名的學?!獓⒕胖菟囆g工科大學成立,第一代校長小池新二先生本著“藝術工學”的理念提出了“技術的人性化”的辦學宗旨。

二、藝術工學與建筑設計

作為一個綜合文科與理科知識的學科,建筑設計對文理科知識的融合要求其實與藝術工學相似,建筑設計所要求的“科學”是構成事物的邏輯關系與法則,而“藝術”則是根據自己的觀念對事物進行創造。在藝術工學領域中這兩種思維方式也是對等平衡的,即是說在科學的基礎上通過藝術手段創造事物,是藝術工學理念的基礎。

在大學的藝術工學專業下面通常會設置建筑設計相關學科,如九州大學藝術工學部的環境設計學科。由于是在藝術工學的辦學理念指導下進行建筑設計的教學,環境設計學科與傳統的設置在工學部下的建筑學科的教學內容有所不同,并且具有自身特點。本文以日本九州大學藝術工學部環境設計學科為例,具體討論在藝術工學理念下的建筑設計教育。

三、九州大學藝術工學部環境設計學科

(一)基本概況

九州大學藝術工學部前身為1968年成立的國立九州藝術工科大學,下設4個學科,分別為環境設計,工業設計,畫像設計和音響設計。在2003年統合進入九州大學后,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在原有藝術工學研究科的基礎上成立藝術工學研究院。2006年設立設計戰略(Design Strategy)專攻,招收碩士生和博士生,2008年對原有的藝術工學專攻進行再編改組,分設各類研究方向。

環境設計學科在創立之初的主旨就是教授建筑與城市設計,構建建筑與城市本應具有的姿態,授課的主要內容是以藝術工學為基礎,交叉技術、自然、社會多個角度的知識,提出對生態、資源、景觀、文化遺產等問題的解決方案(圖1)。環境設計學科的學生在選修具體科目獲得學分并在畢業后從事實際建筑設計工作兩年以上,可以參加日本的一級建筑士考試②。從人才培養角度來看,對學生的培養分為以下幾個方面③:(1)基本能力,包括自主學習能力、調查和閱讀文獻能力、語言能力和討論能力等。(2)想象力,包括空間想象力,時間想象力等。(3)實踐能力,包括設計能力、策劃能力以及組織能力等。與培養職業建筑師的工學部建筑學科相比,環境設計學科更傾向于通過建筑設計教育培養處理綜合問題的能力,培養目標除建筑師之外還有景觀建筑師,園藝師,環境顧問,公務員,甚至是非營利組織成員等。

從教師配置來看,與傳統的建筑學科相比,環境設計學科的教師專業更加多元化。以九州大學工學部建筑學科的教師為例④,傳統建筑學科的教師專業通常集中在建筑計畫、建筑史以及建筑設計、城市規劃等專業。而在環境設計學科中,除了建筑專業的教師之外,還有綠地環境設計、環境心理學和文化遺產保存等專業的教師,這些教師可以在建筑設計與各自領域的交叉內容方面給予學生指導。將環境設計學科的教師人數及各自專業整理,可以得到表1。從表1中可以看出,環境設計學科共有21位教師,其中教授8位,副教授9位,助教4位,在各個專業方向中的分配情況比較平均,一些和建筑設計關系比較密切的方向如建筑構造、建筑材料和環境心理學等,均劃分在構筑環境設計分類下。

(二)教學特色

環境設計學科的教學特色是以建筑與城市設計教育為基本手段,使學生了解整體環境的概念。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以建筑設計教育為基礎向整體環境概念擴展,把學生的視野由建筑引向整體環境。

環境設計學科學生需要接受的完整的教學周期是四年。第一年需要學習的內容是環境設計初步,包括基本的設計工具如CAD和設計方法等,學會觀察建筑、自然與社會。在第二年開始學習一些簡單功能的居住建筑與公共建筑設計,在此基礎上學習建筑構成與社會學的基本知識,由此理解什么是空間,什么是建筑,以及把概念變為現實的技術手段和文化手段,從理論方面考察建筑。第三年需要學習條件比較復雜的建筑設計方法,同時學習基本的景觀與城市設計方法,學習建筑與城市的形成背景。最后一年需要綜合第二年和第三年的知識,對某一問題進行深入挖掘研究,學習基于實際設計上的研究方法。因此在第四年學生需要根據自己想學習的專業方向選擇畢業設計指導教師,進入教授或者副教授的研究室進行畢業論文寫作和畢業設計制作。具體的課程安排可以參照學生課表。(表2)

表2.2016年度九州大學藝術工學部環境設計學科學生課表

(1)前期(2016年度)

(2)后期(2016年度)

(3)集中授課

(4)整體學年科目

從學生課表中可以看出,一年級學生主要以基礎課為主,課程密度較大,數量較多。進入二年級以后,基礎課減少,專業課的數量增多,到了三、四年級基本完全是專業課。把環境設計學科的課表與建筑學科的課表相對比,在滿足學生畢業后有資格參加一級建筑士考試的課程要求基礎之上,還設置了很多交叉學科的課程如2年級的環境人類學,3年級的藝術文化環境論等。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相比傳統建筑學科的學生,除了在建筑領域進行設計活動,更多的是把著眼點放在整體環境與建筑產生的關系上。

在2016年的“仙臺Design Living2016 畢業設計日本一決定戰”⑥建筑設計競賽中,環境設計學科四年級的倉員香織獲得第三名,她的作品“墻壁形成的小景”討論的就是如何運用墻壁的開口創造室內空間與室外空間的聯系(圖2)。近年來環境設計學科的學生在各類建筑設計競賽中屢次獲獎,也得益于該學科一直強調的以藝術工學理念為基礎,以建筑與城市設計為手段,在交叉學科內容中讓學生學習建筑設計的教育方法。

四、結語

在設計產業相對成熟的日本,越來越多的大學開設藝術工學部。建筑與環境設計是設置在藝術工學部中必不可少的學科之一。在藝術工學理念指導下的建筑設計教育有別于工學部的建筑學科,強調學科的交叉與綜合的設計概念。除環境設計學科內部的教學內容之外,藝術工學部的建筑設計教育擁有更多的與其他藝術設計類專業交流的機會,學生可以選擇其他學科的課程作為選修課,獲得建筑設計之外的知識并將其運用在建筑設計當中。相比來說,我國的建筑設計專業多設置在工科分類中,部分大學的藝術學院當中雖有與建筑設計相似的環境藝術專業,但這類專業多設置在文科分類里,所教授的內容也與建筑設計有一定的區別。環境藝術專業培養人才的方向并不是以職業建筑師為主,參加我國一級注冊建筑師考試的資格相比建筑學專業來說也較為嚴格。當今社會的設計課題往往包含多方面的內容,一般從與人相關的多學科綜合視點展開。今后我國是否也能借鑒日本的做法,從不同的視角對建筑設計教育進行補充和完善,是今后研究的課題。

注釋:

① 參照:名古屋市立大學藝術工學部官方網站 http://www.nagoya-cu.ac.jp/sda/about/index.html

② 參照:2016年度九州大學蕓術工學府·蕓術工學部學生便覧 p49

③參照:九州大學藝術工學部環境設計學科官方網站 http://www.design.kyushu-u.ac.jp/kyushu-u/about/info/env

④ 參照:九州大學工學部建筑學科 教員研究組織 http://www.arch.kyushu-u.ac.jp/organization/

⑤ 資料來源:九州大學藝術工學部環境設計學科官方網站 http://www.design.kyushu-u.ac.jp/kyushu-u/about/info/env

⑥ 參照:せんだいデザインリーグ2016 卒業設計日本一決定戦官方網站http://www.ed.design.kyushu-u.ac.jp/news/archives/34

參考文獻:

[1] 賴文波.日本的藝術工學教育——以九州島大學藝術工學部和神戶藝術工科大學為例 [C]. //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 北京:中國美術出版社,2010:356-363.[2] 姚大斌.日本藝術工學學科教育建立與開展[J].美術教育研究,2011(06):111,119.

[3] 2016年度九州大學蕓術工學府·蕓術工學部學生便覧,2016: 26,32-33.

圖片來源:

圖1:作者自繪

圖2:由鵜飼哲矢副教授提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