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需要大智慧

2017-01-14 03:54邱方明
前線 2016年12期
關鍵詞:全面深化改革落實

[摘要] 科學領先的頂層設計、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推動落實、法治政府于法有據的制度保障、遵循自然秩序的人文關照,既是改革的大智慧,也是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的重要基石。

[關鍵詞] 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的智慧 落實 于法有據 自然秩序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定,改革創新已成為當今時代最強音。讓我們把歷史的鏡頭推近,看看改革究竟需要怎樣的智慧。

思想舉措領先時代

改革的智慧首先體現在改革的思想和內容層面上。中國歷次變法、新政、改良,無論結局如何,總是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先進性。比如商鞅變法中蘊含的法治思想代表著戰國時期最先進的思想潮流,為秦國迅速崛起掃滅六國奠定了堅實基礎。即便是清末新政,君主立憲也是那個時代最先進的政治思想。今天,我們全面深化改革,理念和舉措同樣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先進的思想成果。比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政府職能等等,都是結合我們現實國情作出的最先進的制度安排,體現出了改革的智慧。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改革畢竟不是做學問,它屬于上層建筑,具有鮮明的國家意識形態屬性。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我們既要大膽解放思想,以創新的理論成果指導改革,同時又不能因為有些思想理論走在學術最前沿,就不加區分地拿來附庸風雅,甚或以此來標定改革的高度,這不僅是有害的,而且是十分危險的。

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

抓落實是改革最大的智慧。2016年2月23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提出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干家,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這對于堅持改革步伐、鞏固改革成果、推動改革向縱深邁進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歷史上,幾乎所有不成功的改革都與沒有抓好落實有關。這里存在兩個問題:一是落實力度不夠。缺乏勇毅和擔當,在阻力面前迂回不前,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例如慶歷新政,范仲淹的十條改革措施均于國家有利,但是因為受利益集團的阻撓,受“朋黨論”的干擾,以致虎頭蛇尾,中道而廢。二是落實出現偏差。有的改革內容很好,也很有力度,但在落實中出現了重大偏差,結果越是改革,越是與改革目標背道而馳。例如王安石變法,就因在實際操作中出現重大偏差而失敗。這充分表明,改革的大智慧在于落實改革的智慧,哪怕改革只有一條,落實好也會造福人民。

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據

2014年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上指出,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坝诜ㄓ袚?,簡單四個字,卻蘊含著改革家的大智慧。有人會質疑,改革不就是要打破常規嗎?如果都要于法有據,改革還有什么進步性可言?事實上,于法有據與打破常規沒有矛盾。按照現有法律規定就可以直接打破常規的,我們就遵從法律,去除那些不合時宜阻礙改革的絆腳石;如果沒有這方面的法律規定或者現有法律規定不符合事物發展趨勢,那我們的改革就要倒逼立法進步,使我們的改革始終在法律框架下進行。這就是改革的智慧。惟其如此,我們才能“蹄疾步穩”,才能切實保護好已經取得的改革成果。

改革于法有據,要區別一種情況,妥善處置,那就是當出現一種尚未在法律允許范圍內的革新,而此舉總體上能增進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那么,我們是不是因為它不符合國家法律,一棍子打死呢?現在回頭看,我們的改革正確處理了與法治的關系,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小崗村的改革。小崗村的改革最初于法無據,但是分田和包產到戶的生產分配模式,提高了生產效率,有利于國家,有利于集體,也有利于農戶個體。鄧小平、萬里等中央領導堅持實事求是,大力推進此項改革。改革開始倒逼政策法規調整。最終,小崗村的改革“變成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成為中國改革的標志”。

改革要遵從自然秩序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2月23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一次會議上,強調要把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改革成效的評價標準。2016年4月18日,在中央深改組第二十三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做到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突出強調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就要遵從自然秩序。所謂自然秩序,指的是那些在法律法規之外,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發生聯系的基本秩序,是人類最大的公約數。這些自然秩序是人類和社會在進化過程中自然形成的思想、觀念、價值、情感等的總規律和總準則,改革不應當與這些總規律和總準則發生沖突,否則就會引起民眾和社會的抵觸。這方面的歷史教訓是存在的。今天,我們的改革要特別注意遵從自然秩序,要注意一項改革措施可能帶來的社會心理和大眾情緒的微妙變化。有些改革措施,從時代發展進步的角度看,是正當合理的,但是可能與我們的生活習慣、心理認知需要一段較長時期的磨合,不能操之過急、一蹴而就。

毫無疑問,改革存在變數、存在風險,改革中有斗爭、有代價,但是人類社會仍在改革中前行,人們的實際生活也在改革中不斷改善,我們的家園也因改革變得更富足美好。今天,我們處在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內外環境都要求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在國際交往日益頻繁的大格局中,我們已經不可能再走回頭路,改革已成為當今中國最鮮明的特色。當要不要改革已不再是問題,那么如何改革、如何落實好改革的各項任務、如何鞏固和發展改革取得的各項成果、如何讓改革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的獲得感,就是改革最大的課題,也是最大的智慧所在。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4.

[2]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聯書店,2005.

[3]黃仁宇.中國大歷史[M].北京:三聯書店,2007.

(作者簡介:邱方明,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文化處副處長)

責任編輯:金蕾蕾

猜你喜歡
全面深化改革落實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路徑選擇
加快社會信用體系構建 推動江蘇省全面深化改革
國企紀委“監督責任”的研究探索
小學生如何通過自主管理來落實班級制度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毛澤東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理論及其對全面深化改革的啟示
教若三“點”成線 注定別開“生”面
從改革開放歷史看“全面深化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