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企業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的關系與協調

2017-01-16 20:13陳瑞燕
中國經貿 2016年22期
關鍵詞:協調內部審計關系

陳瑞燕

【摘 要】內部控制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運行環境,內部審計對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實施進行監督和評價,兩者都是企業管理的基本工具,為實現企業目標提供有力保證。如何使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相互配合,推動企業不斷完善,不斷發展,以合理成本完成有效控制,確保企業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成為現代企業共同關注的問題。本文深入探討了企業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在目標、主體、職能、手段等方面的關聯性,并分析了如何更好的協調二者關系,加強企業治理效果。

【關鍵詞】內部控制;內部審計;關系;協調

當前社會,世界經濟快速發展,公司治理不斷完善,但財務舞弊現象卻仍然層出不窮,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作為防范風險的控制系統工具已經成為研究的熱點問題,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中各自所起的作用以及他們之間如何配合得到更多的管理層的關注。

一、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的職能和實施手段

現代企業中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由不同的行為主體行使著不同的職能,而且為企業服務的方法和手段也不盡相同。

1.職能

從企業職能方面看,內部控制是一個流程,它是實現目標的手段,而不是結果本身。它是在組織內實施的貫穿于整個組織部門和職能的業務流程,是通過計劃、組織、執行和監控的基本管理流程實現的。內部控制是這些流程的組成部分并與它們密不可分。它使這些流程發揮作用,并監督它們的行為和持續的關聯性。

內部審計的任務之一是對內部控制措施進行評價,以及確定它們是否正在有效地行使其職能。一個有效的內部審計部門將協助管理層和董事會實現他們負有的大部分職責。公司政策或內部審計章程是一個有效內部審計部門的基石。

2.行使職能的主體

兩者行使職能的行為主體不完全一樣,內部控制受到人的影響。它不僅是政策手冊和表格,而且涉及組織每一層級的員工。內部控制不是一個事件或者環境,而是滲透到整個企業經營活動中的一系列行動,這些行動是普遍存在的,并且是管理層經營企業的方式。公司的CEO對內部控制的整個系統負責,包括本組織所有的控制措施。

內部審計是由一部分專業人員在企業內建立的監督與評價機構,內部審計擁有獨立的評價職能,它為董事會、管理層和整個組織服務,執行監督、檢查與評估活動。內部審計的目的是協助組織的成員有效地履行他們的職責。內部審計為他們提供與被檢查活動有關的分析、評價、建議和評議的信息。

3.實施控制的手段

內部控制有自己的五要素,它通過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內部監督來達到控制企業的目的,控制環境是由人組成的,人的誠信、道德價值和勝任能力構成了企業發展的基礎;企業為了實現即定的目標,需要對相應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實施風險評估;針對風險評估結果企業要采取相應的控制活動,達到減少風險的目的;在此過程中,會形成許多信息,這些信息被及時獲取并在企業的控制環境內部傳遞,這樣就形成了信息的有效溝通;企業還有自己的內部監控機制對整個內部控制的過程進行監督并評價。內部控制體系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

內部審計的主要實施手段是通過查證、函證、抽樣、座談、調查、檢查等實現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和各項活動的評價和監督,促使企業更快、更好地實現目標。

二、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的關聯性

雖然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在企業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各自實現著不同的職能,但兩者之間卻不是各自為政,互不相關的兩部分,兩者之間實際上是互相作用,互相滲透的。

1.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組成部分,在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發揮非常重要作用

國際COSO委員會制訂的內部控制基本框架定義了內部控制的五要素,其中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實施的基礎,是其他要素得以實施的基本保證。有效的控制環境包含10個最高屬性,分別是行為守則政策、企業的價值觀、首席執行官成為楷模、組織結構(職責分離)、人員的勝任能力、職責與權力的特別委派和溝通、一般授權與責任制、內部審計、資產保護、規定的工作流程。顯而易見,內部審計是控制環境中重要的屬性之一,它通過自己的監督與評價職能,對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的各種信息和溝通資料的正確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有力保證,為企業的有效的管理決策和有力的市場競爭奠定了基礎。

2.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現代企業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設置詳細的內部控制制度來規范企業各個部門的職責和權限,使企業組織機構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能依法按照管理層的要求完成其任務,使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每一項活動都有章可循。這其中當然包括內部審計部門,內部審計制度規定了審計部門的職責和權限,決定了內部審計以什么樣的方式實現其職能。健全的內部控制環境使內部審計工作能順利開展,如果沒有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內部審計工作的風險和工作量都會加大,嚴重制約內部審計的發展。反過來,通過內部審計,管理層能及時發現內部控制中薄弱環節、缺陷甚至是漏洞,從而進一步完善和強化內部控制制度。沒有內部審計,內部控制有可能會形同虛設,甚至失效。內部審計通過發現和分析內部控制中的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和背景,協助管理層改進和完善內部控制的不足之處。當然,良好的內部控制體系有助于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也促進審計方法的變革。

3.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為企業提供服務的目的相同

雖然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使用的方法手段不同,職能主體也不盡相同,但它們對企業來說,都是為了有效的降低企業管理的風險,使企業更快更好地實現其發展戰略。內部控制通過有效地設置控制環境,合理分析風險,安排適當的控制活動合理保證企業各項目標的實現。

內部審計部門是通過審查和評價的方式,對企業各項經營活動是否有違反法律法規、是否違反企業規定、是否危害企業利益、是否真正能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和效果進行監督,最終使企業實現其發展戰略。

綜上所述,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雖然由不同的行為主體在企業中行使著不同的職能,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也不盡相同。但是,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并不是互不相關的兩部分,他們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兩者應該協調一致,幫助企業實現戰略目標。

三、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的協調

內部控制由企業董事會委托高管層實施,制定相應的制度體系,通過風險分析實施相應的控制措施對企業的各項活動進行管理和監控;內部審計作為內部控制的主要控制方式之一,有自己的監控方法,為企業管理也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兩者雖然在企業管理中起的作用不盡相同,也有各自的理論基礎和框架,但是他們都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管理中都起到舉足經重的作用,它們之間應該互相配合,互相滲透,這樣才能更有效地降低風險,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

1.內部審計職能前移——參與企業風險評估

內部審計人員應該更多地參與企業的風險評估活動,從“事后的檢查與評價”轉向“事前的風險咨詢和流程優化建議”。因為內部審計人員對企業組織機構內各部分的職能及組織機構之間職能的轉換了解的更清楚,更容易從審計角度發現企業現行內部控制體系下的風險事件和薄弱控制環節。內部審計可以通過參與風險評估活動建議企業優化業務流程,改進管理方法和管理措施,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2.內部審計職能擴展——監控企業內部控制全過程

現行企業中內部審計起到的“檢查與評價”作用遠遠大于其“監控”作用。內部控制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一個需要持續關注、持續改進的過程,內部審計做為內部控制環境的基本組成部分應該充分發揮其職能,貫穿于內部控制的整個過程,對內部控制運行的每一個問題環節都能即時發現,即時糾正,化解風險,真正起到“監控”的作用,只有內部審計的職能從“糾正型”轉化為“預防型、發現型、糾正型”兼顧時,內部控制體系才能在其影響下不斷完善,不斷改進。在實際操作中涉及到這方面的內部審計包括:項目預決算審計、工會經費審計、管理費報銷審計、合同管理審計、離任審計,專項審計等。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運行各方面、各環節的參與度,決定了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和有效程度。

3.內部控制制度的設置應為內部審計提供足夠的發展平臺

企業在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和更新過程中也應該充分考慮內部審計的重要性,不斷改進內部審計制度和方法,為內部審計能充分發揮其職能提供有效平臺?!镀髽I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中強調企業應在董事會下設立審計委員會,負責監督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和內部控制的自我評價情況。所以,企業在建立內部控制體系的過程中,應該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設立內部審計部門,而且內部審計部門的設置應該高于其他部門,并隸屬于董事會和企業最高管理層,實行雙向負責制,在特殊情況下可以越過管理層直接向董事會報告工作,這樣才能提高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充分發揮其在內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內部審計做為內部控制的重要構成要素,對完善內部控制制度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內部控制體系的不斷完善為內部審計提供了良好的運行環境,兩者互相配合,互相完善,企業才能在此基礎上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盧佳麗.論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的關系[J].時代金融,2011(01).

[2]黃紀崇.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的關系探討[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2(09).

猜你喜歡
協調內部審計關系
公共藝術與城市設計的協調與同步
淺析SAP系統在石化企業內部審計中的運用
新常態下集團公司內部審計工作研究
公司財務會計制度與法律規范協調問題研究
圖書館內部控制建設的深度思考
論房地產經濟與市場經濟發展的協調
林紙一體化企業文化沖突與協調
保加利亞媒體:飯局是中國搞定“關系”場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