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工作的思考與探索

2017-01-16 01:02高運榮王可暉
東方教育 2016年11期
關鍵詞:學生社團高職院校問題

高運榮++王可暉

摘要:通過對高職院校學生社團類型和存在問題的分析,探討高職院校社團建設對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積極作用,尋求高職學生社團發展的途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問題;發展

高校學生社團組織以它特有的形式和途徑影響這大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它使得大學生從以班級為單位的“小圈子”走出來,融入到整個學生社團的“大集體”中,這里聚集了不同專業、不同思想、不同性格與個性的同伴,這樣拓展了他們的思維、豐富了他們的知識,使得社員們同進步、同發展。

一、學生社團的功能

就教育功能對學生社團的價值而言,主要是:

(一)社團是課堂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的紐帶

當前我國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明確指出要“依托班級、社團等組織形式,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目前我國高校大學生社團種類多樣,主要為政治理論型、學術研究型、科技興趣型、公益服務型、體育愛好型、文化娛樂型、自主創業型等多種形式。大學生通過參加社團組織開展的豐富多彩的活動,擴寬了知識面,發展了興趣愛好,開闊了視野,同時社團活動也成功地融入了有關品德、公德、職業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內容。在課堂以外的活動中,潛移默化地起到了教育的功能,是鏈接課內與課外的紐帶。

(二)社團是學生全面發展與健全人格的重要基地

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將著眼點放在個體的全面均衡發展的方面,不僅僅是個體知識的積累、智力的發展,更是品德的修養、審美的完善。這是當今社會對新時代下,對個體綜合素質的要求。當下,高職院校重視學生專業技能的教學,往往會忽視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學生社團作為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自發性群眾組織,它即承載著教育的理念,又提供著發展的空間,可以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基地。

(三)社團是學生社會化發展的重要途徑

高校教育中,將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學生社團建設,順應學生個體自我發展的需要,同時,社團的日?;顒?,以內容豐富、形式靈活、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等特點,努力營造一種正確的導向,創造一種積極和諧的氛圍,搭建一個發展提升的平臺。高職學生因其學制的短暫,在學習專業技能的同時參加社團活動,或參與社團活動的策劃、實施,或參與社團組織管理,在社團中不斷教育自我,在實踐中管理自我,同時,又通過活動反饋服務自我。

(四)社團對校園文化建設具有依托的作用

學生社團是高職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為高職學生開辟了“第二課題”、營造良好校風,是推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前提條件。高職校園中,多樣的社團種類、豐富的社團生活為高職校園文化增加了青春的色彩與拓展了文化的內涵。如:政治理論型學生社團提升大學生們的思想道德修養,營造昂揚向上的校園精神氛圍;學術研究型學生社團,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增進學習方法,營造積極向上的學風:公益服務型社團,增強同學們的社會責任感,形成友愛互助、和諧相處的校園風氣等。

(五)社團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提升學生人際交往能力。

人際交往問題已隨著高等教育大眾時代的到來,逐漸成為了高職校園中高職學生面臨的主要心理問題。學生社團能適應和滿足高職學生學習、生活和社交等方面的情感交流,這尤其對大一新生來說很重要。

二、高職院校大學生社團中所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學生社團發展狀況調查發現,當前各社團建設整體趨向是積極的,但也存在不少問題。

(一)社團管理的規范性薄弱,社團對會員缺乏足夠的約束力

社團缺乏規范性的管理制度,高職學生社團管理狀況與學生管理能力參差不齊。有些在長期的實踐與運行中,建立章程、完善制度;但在內部缺乏科學的指導,規范化程度也不高,并且隨著學生的每次換屆,對內的規范化管理都會形成挑戰,整個社團的管理具有極大的隨意性。

(二)專業指導教師的缺乏,社團活動效果不盡如人意

教師在學生社團活動中有積極指導作用,這也是社團能健康、有序、長遠發展的必要。目前,很多高校社團均要求注冊時有聘請指導教師,但這種指導教師缺乏完善的選聘制度,聘請的方式也多是由上級領導指派在校教師或管理教師擔任,他們在平時的工作中本職教學、科研等工作量較多,任務繁重,因此,并未起到真正的指導作用。

(三)社團活動經費的限制,造成活動資源缺乏,活動實施困難

現在高職學生社團經費主要來源有三個部分:社團成員所繳納會費、學校相關部門的經費預算如團委的經費預算、社會團體提供的贊助。這些經費提供的不穩定性與經費的不足,使得高職學生社團無法持續地開展活動。學院能提供的活動資源也相對有限,通常配備設施不全,場地局限、器材不足等問題,使得學生社團活動實施有一定難度。

三、探索構建高職院校社團建設的有效途徑

營造高水準的高校組織文化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是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優化教育目標,建立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一個過程。

(一)加強對高職院校社團管理的理念

高水準的組織文化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情況,就首先要樹立高職院校社團管理規范性、開放性的理念,要著眼于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

(二)專業指教教師隊伍的建設

只有高素質、專業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具有高素質、能力強的學生,因此,專業指導教師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的同時,還應該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和敬業奉獻精神,真正做到為人師表。在指導中,充分調動社團成員們的積極性、參與性和主動性,加強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將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最終達到整體性和綜合性相統一的目的。

(三)借鑒先進教育模式,及時調整現有固化的培養模式

80年代,美國就提出大學教育應該以培養能力為中心。他們所指的能力,不僅僅是動手能力,更強調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及批評能力等全面的能力。德國則提出,要培養向前看,有事業心,敢于冒險,不滿足于現狀的人。從這兒可看出,發達國家對人才的要求也進行了革新。而現代人才的培養模式,應該是科學性和人文性相結合,文化和思想教育相結合,以社會為導向,以學生為出發點,改變已有的課程教育體系,構建分層次、有主題、能最大限度完善學生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教育。

(四)重視群團組織、社團組織的作用

高職院校團委、學生會,青年志愿者協會等群團組織。同時各類以興趣、愛好而相聚組成的諸多社團,這些組織和社團在活躍校園文化的作用中不可或缺,同時,對于學生有著塑造思想、陶冶情操、培養能力、培養集體主義觀念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賈振林.大學生思想教育與民族精神培養[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5).

[2]王穎,折曉葉,章炳耀著.社會中間層[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93.67.

[3]荊德亭.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下的大學生社團建設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3.

[4]傅晶晶 大學生社團工作的思考與實踐——高職院校大學生社團工作淺析[J].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

猜你喜歡
學生社團高職院校問題
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社團良性發展的幾點認識
新媒體在高職藝術類社團中的應用研究
新時期學生社團組織在學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