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高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學

2017-01-16 01:44張偉強
東方教育 2016年14期
關鍵詞:高中政治途徑生活化

張偉強

摘要: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高中政治教學的主要任務。然而,抽象難懂的理論知識充斥著整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脫離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方式,已經嚴重影響了教學任務的順利實現。新課程改革要求高中政治教學必須“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所以,本文簡述高中生活化教學的意義,探究實現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可行性措施,希望能為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質量提供積極作用。

關鍵詞:高中政治;生活化;意義;途徑

一、實現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1、有利于滿足新課標改革的要求

新課標改革要求高中政治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主”,培養學生探究、自主、合作的學習精神,與傳統教學理念相比較,最為突出的特點是努力實現“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式。高中政治課程教學內容偏向于理論性較強的哲學知識,哲學對于學生而言,是比較抽象難懂的。所以,高中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從學生的思考方式出發,聯系身邊的實際生活傳授課程內容。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的教學方式,不僅教學效率低下,還違背了新課程改革的宗旨。高中政治教學聯系現實生活,是符合新課標改革的需求,也能提高學生運用政治知識解答實際問題的能力。

2、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高中階段是學生形成正確三觀的的關鍵時期,他們渴望認識社會,融入社會,但是他們的閱歷較淺,心理變化激烈,喜歡模仿他人。高中政治的教學任務是指引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判斷能力,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要求高中政治教師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以他們的成長特性為基點,結合他們實際的生活歷練,把抽象的哲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以具體的、真實的事例作為知識的牽引,讓學生更加輕松易懂地學習政治知識,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以正確的三觀面對學習和生活,進而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3、有利于理論和實踐的相互融合

在傳統教學模式與政治科學特質雙重因素的影響下,高中政治教師一直沿用按本照宣的“灌輸式”教學。學生面對抽象化、理論化、程序化的課程內容,感到彷徨和恐懼,對政治科學的學習興趣和愛好更是無從談起。高中政治教學已經陷入了一個“教師灌、學生背”的死循環當中,甚至有的學生放棄政治學科的學習,這種教學現狀已經嚴重影響了高中政治學科價值的發揮。而生活化的政治教學,把抽象難懂的政治知識結合具體易懂的現實事例進行傳授,讓學生感受到高中政治其實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一門學科,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實現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途徑探究

1、利用生活化的課堂引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濃厚的學習興趣是促進學生不斷探究的最好推動力。學生只有從情感上真正喜歡一門學科,才能促發良好學習動機的產生,才愿意把時間和精力花費在該學科的學習中。高中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注重新知識的導入。因為成功的課程導入,能牢牢地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知識的傳播打開良好的局面。例如,在《事物的普遍聯系》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本城市十年前和十年后的城市發展變化環境圖,讓學生對比家鄉發展前后的變化,舉例說明事物變化前后的相同點和差異點。通過生活化的課程引入教學,讓學生從中認識和了解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存在著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關系,讓他們知道所有客觀存在的事物都不可能單獨存在,它們之間必然存在某種聯系,也會相互制約和影響。從教育界調查報告可以得知,學生往往對與自己生活有密切聯系的知識感興趣,知識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程度越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表現得高漲。高中政治教師應該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把他們過往認為政治是一門抽象、枯燥的學科,轉變成為政治是一門生活性強、實用性高的綜合性學科。所以,高中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了吸引學生的目光,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必須重視生活化教學內容的引入。

2、利用生活化的內容設計,構建聯系的知識框架

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高中政治課本教材進行了重新的編寫,從過往編寫大量的舊、難、繁的理論知識,變成現在以生活化的內容為編寫主線,在理論知識的編寫中加入了實際的生活和時代的內容,讓課本教材更加接地氣,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墒?,社會是不斷發展,生活是不斷變化的,課本教材的編寫畢竟具有一定的時代性,一些案例與學生目前的生活實際具有差距。所以,高中政治教師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除了講解課本的內容,還應該把現代化的知識融入到當中,加入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政治時事、熱點新聞和周邊事跡等,讓學生感受到政治在現實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從而提高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感悟。如何才能設計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呢?那么,高中政治教師就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善于發現和提煉普通易懂的生活素材,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化為具體生動的生活案例,賦予教材內容生活化和形象化的色彩,拉近政治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影響價格變動的因素分析”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舉例出生活中接觸比較多的蔬菜、水果和文具等物品的價格變動情況,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或者是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找出同樣的物品為什在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價格,影響價格變動的因素又有哪些?這種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子,不但能緊靠教學主題,具體形象地傳授知識點,才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通過設計生活化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加輕松地掌握知識點,從而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效果。

三、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輕松和諧的學習氣氛更能牽引學生的學習情緒,有利于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活躍的大腦思維促發下,學生能在短時間內接收和掌握更多的知識。所以,符合學生學習特點,具有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更好的指導學生學習政治知識,確保課堂教學任務的順利達成。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是如何創設的呢?高中政治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結合教材內容的特性,有針對性地創設出不同的教學方式,如,通過多媒體設備直觀地向學生呈現出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利用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緊抓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小組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指引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例如,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不同樂器演奏的世界名曲,引導學生從中感悟哲學的內涵,最終得出“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哲學理論。

參考文獻:

[1]趙艷龍.論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路徑[J].成功(教育),2013,01:185.

[2]劉建芹,左亦珊,曹春晉.高中思想政治實行生活化教學的模式探討[J].邢臺學院學報,2014,04:155-157+160.

[3]宋振紅.新課改下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之我見[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1:140.

猜你喜歡
高中政治途徑生活化
求解含參不等式恒成立問題的三種途徑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學指導策略
“則”與“擇”:指向生活化學習的幼兒園數學活動實施的原則與選擇
生活化美術教學的課程設置及實踐應用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多媒體手段的有效應用
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錯題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動教學有效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