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民生安全的企業社會責任共生進化機制構建研究

2017-01-16 11:31張少兵
東方教育 2016年14期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共生

張少兵

摘要:在民生安全挑戰面前,需要有一套切實有效的機制來促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從一個共生理論的新視角出發,對企業社會責任問題進行了探究,嘗試構建長效機制使企業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能有效承擔社會責任。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進化機制;共生;民生安全

近年來,我國民生安全形勢面臨嚴峻挑戰,安全生產事故、環境污染案件、食品藥品質量安全問題頻頻發生。這暴露出在公司治理體系中企業社會責任問題還十分突出,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相應的結構治理任務依然十分艱巨。長久以來,不少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過于重視經濟利益,忽視與其有利益關聯的其他社會群體、階層的利益。一個有長遠考慮的企業不缺少重視社會責任的內在動機,關鍵在于當前缺乏一套整合各方力量的有效機制來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從現實表現來看,政府層面要在強制和激勵兩種力量的使用上進行平衡,利益主體層面要建立有效的評價監督機制,企業層面要進一步提升自身內在驅動力。 我們選擇了一個共生理論的新視角,對企業社會責任問題進行探究,嘗試構建一個長效機制使企業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有效履行社會責任。

一、企業共生理論初探

生物學提到的共生是指不同物種按某種物質聯系而生活在一起,相互因對方存在而受益的現象。隨著研究的深入,生物學家進一步提出了共生單元、共生模式、共生環境等共生關系的基本要素,并指出共生是兩種以上的生物互相依存,相互作用,彼此需要的平衡狀態。共生現象不僅存在于生物界,也普遍存在于社會經濟管理領域。

在企業組織中,根據共生理論,共生單元指的是那些包括企業在內的企業利益相關者,所有的共生單元組成了一個企業的共生體。在各個共生單元之間,總會有一些規章、制度、章程與契約等形式連接成共生關系,組成共生圈。在共生圈的共生模式中,各共生單元往往以互惠互利,相互促進而存在。企業作為共生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行為也必然會通過某些媒介影響到共生圈內的其它共生單元,從而最終使整個共生圈的共生環境受到影響。良好的共生關系有利于企業發展,不良的共生關系會導致共生單元之間產生利益沖突,導致企業經濟效益下降甚至破產倒閉。因此,基于共生理論來探尋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共贏的路徑,構建企業社會責任共生進化的長效機制,對保障民生安全是一個有益的嘗試。

二、企業社會責任邊界:基于共生觀的基本解釋

最早由美國學者提出來的企業社會責任概念,很快就為學界和企業界所廣泛關注。然而,針對企業社會責任所涵蓋的內容、范圍和性質等問題,至今仍眾說紛紜,未形成統一意見。具體而言,對于企業究竟應當承擔哪些社會責任,以及如何履行社會責任的問題,還沒有統一定論。

企業作為由利益相關者構成的共生體,各共生單元與共生體之間以價值鏈形式構成嚴密的共生關系,投資人、債權人、員工、供應商、消費者、政府及社區居民等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都將導致共生體的解體。在這個共生圈中各共生單元之間關聯緊密、相互依存。為了維護良好的共生關系,企業的發展必須滿足各個共生單元對企業的訴求。在企業共生圈中有一類共生單元是與企業存在交易關系的,包括投資者、企業員工、供應商、消費者及債權人。另外一類共生單元包括政府和社區在內,此二者與企業不存在交易關系。在現實中,上述兩類共生單元對企業都有著自己明確的企業社會責任訴求。

三、民生安全約束條件下企業社會責任共生進化機制的構建

在以民生安全為重要發展目標的新時期,社會必然會把關注目光投向企業社會責任履行問題,企業應當以實際行動來承擔必要的社會責任,從而為保障民生安全目標的實現作出切實貢獻,正向回應社會需要。從共生進化的角度來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難點在于其收益具有不確定性和難以量化的特征,這種收益對企業而言是建立在顯性付出基礎上獲得的隱性收入,難以被企業自身、甚至包括共生圈中的其他成員所感知和理解。因此,履行社會責任不僅要靠企業自覺,還要借助外部激勵和約束,這就要政府、社會及利益相關者等各個共生單元都參與進來,構建長效聯動助推機制,促進企業切實履行社會責任。

(一)政府激勵機制

政府的干預力量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實施強制管理,比如大量涉及法律層面的責任,需要采取硬性手段來約束。二是加強引導,對于道德層面,比如慈善事業的發展就需要結合文化、習俗、道德規范等軟約束制定政策。

由于企業經濟人的本性,容易導致部分企業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損害社會利益,這就需要政府的干預。政府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事前預警和事中監管,約束企業的社會責任行為。同時要加強執法力度,對損害社會公眾利益的行為要加大處罰力度,使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納入規范化、法制化的剛性約束體系中。

(二)共生單元監督、評價機制

履行社會責任往往需要企業投入一定的資源,短期內導致企業成本增加,而社會責任收益又難以估量,因而期待所有的企業都自覺履行社會責任是不現實的?;诠采^的視角,企業的行為會影響共生圈內的其他共生單元,甚至影響整個共生環境。因此,同處共生圈的各個利益相關者要發揮監督的作用,監督企業履行基本社會責任,以輿論導向,呼吁企業自愿履行道德層面上的社會責任;充分發揮媒體、輿論、網絡、消費者協會、工會組織等社會監督的作用,形成多層次、多渠道的全面監督體系,形成促使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共生環境。

在共生單元監督評價中,要充分發揮媒體監督的優勢,媒體通過對相關信息及時、客觀、公正的報道披露,能夠有效地影響和干預政府、企業乃至個人的意識和行為,因此媒體在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問題上要發揮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共生單元樹立道德和責任觀念,同時對企業無良行為施加壓力,督促其改正。

(三)企業內在驅動機制

基于共生觀的視角,企業并不是單獨存在于社會之中,而是和其所在的共生圈有著緊密的聯系。一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不單依靠企業本身的資源,還需要利用其它社會資源,依賴于共生環境,彼此相互作用,一個和諧的共生圈可以促進企業的發展,反之則可能阻礙其發展,甚至導致其無法在這個共生圈生存下去。在承擔社會責任行為中,政府的約束與激勵固然重要,但企業自身的主體作用同樣不可忽視。

參考文獻:

[1]孫曉華,秦川.基于共生理論的產業鏈縱向關系治理模式——美國、歐洲和日本汽車產業的比較及借鑒[J].經濟學家,2012(3)

[2]李燦.利益相關者、社會責任與企業財務目標函數——基于共生理論的解釋[J].當代財經,2010(6)

項目基金: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指導項目《面向民生安全的企業社會責任共生進化機制研究》,課題編號:2013SJD630068。

猜你喜歡
企業社會責任共生
優生共生圈培養模式探索
優生共生圈培養模式探索
在體驗中走向共生
企業社會責任進展與研究
企業社會責任進展與研究
淺談企業社會責任的品牌傳播
論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規制
我國制藥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研究
試論零售商“綠色”企業文化的培育
共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