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吸血鬼題材影視作品看西方吸血鬼文化

2017-01-17 17:01甄文婷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6年12期
關鍵詞:流行影視作品

摘 要:吸血鬼文化,是西方文化特有的主題,有深厚的宗教與歷史文化淵源。在人類進入光影時代以后,吸血鬼成為西方影視作品中的一個重要元素,發揮著強大的生命力,進入21世紀后,這類題材的作品更是引發了持續的收視熱潮。文章嘗試通過探秘西方吸血鬼文化的起源和發展過程以及影視作品中吸血鬼形象的演變,來了解吸血鬼電影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及吸血鬼文化流行不衰的深層原因。

關鍵詞:吸血鬼文化 影視作品 流行

一、吸血鬼文化的起源

吸血鬼的傳說之所以起源并流行于西方,不僅和歐洲的基督教傳統和倫理基礎大有關系,也是歐洲宗教和歷史文化的產物。

(一)宗教基礎

據《圣經》記載,亞當和夏娃的兩個兒子亞伯、該隱,分別以放牧和種植瓜果蔬菜為生,他們每年向上帝貢獻祭品以表達對上帝的尊崇和膜拜。在一次獻祭中,亞伯貢獻的祭品獲得上帝的大加贊賞,而該隱則受到冷落。滿懷嫉妒的該隱殺死弟弟藏尸農田。這一切當然瞞不過上帝的慧眼,于是該隱因為自己的行為受到詛咒。上帝懲罰他只能在黑暗中流浪,以吸食鮮血維系生命。所以根據基督教的傳說,吸血鬼是被詛咒的、背負沉重十字架的異類,不能上天堂,地獄也無其立足之地,只能像孤獨的幽魂游蕩世間。而另一種說法是吸血鬼們吸血和不死的特性是撒旦賜予的,是撒旦反對上帝的爪牙。不過不論是哪一種說法,吸血鬼文化早已深深扎根于西方世界長久以來的各種民間傳說中。究其根本,應與西方文化中對于血液的重視與崇拜有很大關系?!妒ソ洝分幸幎ㄑ钦滟F的,是獻給神的祭品,凡人無權享用?;浇痰亩Y拜儀式上,面餅代表上帝的身體,而葡萄酒就代表上帝的血,可見血液之珍貴。但是,《圣經》中也曾多次提到,血是不潔之源,血液代表著罪惡。人類對于血液的崇拜和恐懼的復雜心理催生了吸血鬼文化。

(二)歷史文化起源

吸血鬼的形象不僅起源于宗教文化,同時也是世俗歷史文化的產物。法國大哲學家盧梭曾言:如果世界上存在著完好文獻記錄的歷史,那么這就是吸血鬼的歷史,它史料齊備,有口頭的傳說,有證人的證詞,甚至還有外科醫生、神父和法官為之作證,還有誰能不相信吸血鬼的存在呢?在歐洲,關于吸血鬼的傳說由來已久,早在12世紀英國就有關于吸血鬼傳說的記載。梅普(Wal-ter Map)的《法庭瑣事》和德紐伯格(Wllliam deNewburgh)的《英國國教史》都有關于被開除教籍的人死后變成吸血傷人的故事,當時英國的編年史家將這些傷人者稱為“吸血的死尸”,在這以前吸血鬼的形象極其模糊,有效的信息僅有“吸血”和“死亡”。吸血鬼傳說在歐洲的真正流傳則要始于14世紀之后那場百年瘟疫的爆發,當時整個歐洲都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之下,人們談“疫”色變,許多病人在尚未死去之前就被草草埋葬。他們中的有些人在臨死之前痛苦萬分,拼命地掙扎,以致面部表情猙獰,棺木板上也有道道抓痕。幾天之后人們聽到墳墓中的動靜,便打開棺木,當他們看到這種種恐怖的景象之后便誤以為是死人復活,并且襲擊他人,在中世紀教會的蒙蔽之下,吸血鬼的傳說不脛而走,于是最初的吸血鬼形象就生成了?!斑@些夜間的幽靈喜歡借著月光光顧睡夢中的人們,吸食他們生命的精髓。這些活死人害怕日光,當太陽高照,他們就躺在棺材里睡覺,老鼠護衛著他,不讓人靠近。他們皮膚蒼白、牙齒銳利,嘴唇猩紅,指甲很長;他們雙手冰冷很有腕力,是他們殺人的利器;他們變化多端能化為蒼蠅、老鼠和蝙蝠。吸血鬼們最初的面孔陰森而又可怕?!盵1]這也是人們相信吸血鬼真正存在的開端。

以吸血鬼為題材的西方影視作品集永生、死亡、宗教、恐怖、愛情等強大主題于一身,一直不乏名片佳作,影片《夜訪吸血鬼》中的萊斯泰特對路易所說的一席話很好地反映了吸血鬼的處境和困惑:我們是永生的,有如此華美的盛宴擺在我們面前,但是良心無法接受它,而內心不能不對它感到遺憾。上帝殺戮,我們亦如此;上帝創造下的萬物沒有一個像我們———不受地獄的禁錮而只能在黑暗中游蕩的天使。

二、吸血鬼形象的轉變

自1921年茂瑙導演拍攝了人類電影史上第一部吸血鬼題材的影片《諾斯費拉圖》以來,世界上一共拍攝了150 多部以吸血鬼為主題的電影。在這些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大相庭徑,但總體來說有一個明顯的發展軌跡:吸血鬼的外形由丑陋恐怖變得俊朗美麗,吸血鬼的內心世界由邪惡變得富有人性,而注重對吸血鬼內心形象的刻畫也是吸血鬼電影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2]

在吸血鬼電影的開山之作《諾斯費拉圖》中,導演借用書中對于德庫拉的描寫,夸張而猙獰的鷹鉤鼻、有著尖長的四顆門牙、又長又粗的眉毛在鼻梁處連在一塊,消瘦顫抖的手指,蒼白的臉和毛茸茸的耳朵,經過這樣一番特別的造型藝術,伯爵瘦骨嶙峋的樣子更像一只老鼠,而他所到之處也總有無數的老鼠跟隨著它。后來拍攝的幾部電影,基本都是這種思路,將吸血鬼看成恐怖片的主要題材元素,然而近年來,吸血鬼慢慢從“鬼”變成了“人”,他們雖然生活在黑暗中,但是卻擁有永恒的生命,英俊、神秘,具有超凡的感官與速度,危險而又充滿誘惑力。而近幾年拍的影視劇中,吸血鬼更是化身英俊迷人的青少年,和人類談起了蕩氣回腸的愛情,他們不僅表情更加豐富,內心也更加充實,和人類一般無二。比如《暮光之城》系列電影中的愛德華、貝拉,《吸血鬼日記》中的斯蒂芬、戴蒙、杰米,等等。

從科波拉的《驚情四百年》開始,吸血鬼的性格逐漸飽滿起來,加里奧德曼飾演的德古拉化身為跨越四百年為尋求愛情的吸血鬼,這份愛情因為永生而更執著、更持久、更癡情。以華美的畫面、強大的演員陣容、凄美的愛情故事、唯美的音樂、浪漫的氣息贏得當年奧斯卡最佳服裝、化妝、音效獎。而1994年拍攝的《夜訪吸血鬼》則融入了更為前衛的元素,影片中吸血鬼依舊禮服出場,但新看點在于吸血鬼與人之間的關系已不再局限于獵食者與食物之間的關系,人類以采訪的形式探究了吸血鬼從誕生到成長的心路歷程,而吸血鬼只是被動地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成為時代的旁觀者。[3]2000年拍攝的《吸血鬼女王》中,吸血鬼又化身成為搖滾歌手,融入了20世紀90年代盛行于西方世界的歌特、朋克、死亡等搖滾元素,而片中的吸血鬼在身份上又成為人類文化的捍衛者,使得人與吸血鬼的關系又變為研究者與守護者的關系。后來的吸血鬼跟人類不再是食物鏈的上下級關系,吸血鬼在漫長的生命歷程中逐漸認識到人類的重要性,因此《真愛如血》中出現了人造血代替了人血,《暮光之城》中出現了只吸食動物血的素食主義者,《吸血鬼日記》中很多吸血鬼選擇拿取醫院血庫的血而非直接殺人取血。不僅如此,近年熱播影視劇《暮光之城》和《吸血鬼日記》把吸血鬼的神秘和青春期的青澀之愛融合在一起,更是觸動了人們的心弦,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收視狂潮。

三、吸血鬼文化流行原因分析

(一)永生的誘惑

死亡是人類不可避免的一個永恒話題,而伴隨著死亡這一話題的,則是永生。不論是中國古代各朝皇帝孜孜以求的煉丹求仙之術,還是近現代以來醫療衛生保健事業的發展,其目的都是延長人類有限的生命。千百年來,人類想盡辦法,卻無法擺脫死亡的魔爪。然而,有一個古老而神秘的種族卻擁有永生的能力,他們從遙遠的中世紀走來,承載了古老而悠久的傳說。時間對他們來說是靜止的,歲月不會在他們的臉上留下痕跡,他們擁有無限的時間去享受生活。最重要的是擁有無窮無盡的力量和超越常人的異能?!禫字特工隊》中尊貴的紅衣衣主教膜拜在吸血鬼腳下,情愿受他們的驅使,他說“如果換來的是永生,失去太陽又算得了什么”[4],可見永生對于人類的誘惑是多么的巨大,人們渴望永生,源于人類對未來的不可預知,對死亡的極度恐懼,吸血鬼卻可以輕而易舉地擺脫這些煩惱,這或許就是人們多少年來癡迷于吸血鬼傳說的原因之一。

(二)對自由愛情的向往

在《驚情四百年》里,還講述了人的永恒話題——愛。愛的主題不僅可以賦予給人,更可以賦予給由人變成的吸血鬼。影片主人公德古拉四百年苦苦追尋的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在《真愛如血》中,愛讓比爾和蘇琪突破種族的限制,勇敢地走到了一起。在《黑夜傳說》和《暮光之城》的系列電影中,人與吸血鬼的愛情,狼人與吸血鬼的戰斗,以及狼人與吸血鬼的禁忌之愛,則給觀眾又打開了一個多元化愛情與反叛的華麗銀幕世界。吸血鬼文化中因為有了愛情元素的加入,才能夠更加令人著迷,這也是它能夠吸引眾多青年男女的眾多因素之一。

注釋:

[1][3]劉禮飛:《從傳說到傳奇——吸血鬼形象的起源與演變》,燕山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

[2][4]馬海燕:《探秘西方影視中的吸血鬼文化》,電影文學,2014,第4期。

(甄文婷 黑龍江哈爾濱 黑龍江大學研究生院 150080)

猜你喜歡
流行影視作品
淺談袖子在服裝潮流中的創新設計
“流行”的歷史衍變
黑白色視覺特點及其在服裝設計中應用探析
影視作品中的圖書館
網絡語言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響
互聯網視野下影視作品版權保護問題探析
淺析中國影視戲劇與曲藝藝術的融合
視頻剪輯技巧在影視作品中的運用探討
從《楚漢驕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劇英雄形象異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