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理念模式 精心設計實施

2017-01-17 17:07陳萍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6年12期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分析研究作業設計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語文作業設計與實施,應與時俱進,體現高效原則。從三方面綜合著力,全面發揮作業環節在語文教學中的促進功能。一是作業內容設計當“立體”,涵蓋預習作業、當堂作業、課后作業等不同方面;二是作業實施形式當“多樣”,如書面作業、口頭作業、能力作業等;三是作業評改方式當“自主”,發揮相互評改、交流體悟、借鑒提升等環節作用;四是作業評價體系當“正面”,體現兼顧差異、增強自信、激發動力等促進效應。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 作業設計 布置運用 分析研究

在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中,作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其承擔著鞏固教學內容、獲取反饋信息等方面的功能。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對作業設計不夠重視,未能站在課程改革的高度去審視這一方面的工作,簡單地摘錄一些教輔資料題目作為作業訓練內容,不僅針對性不強,而且也沒有有效突出重難點,無法全面發揮出作業環節對語文教學成效提升以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培養方面的促進功能,制約了高中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1]筆者多年從事高中語文教學,針對作業設計與實施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重在以創新的理念與模式扎實推進教學各個環節的有效進行,彰顯了作業環節在語文教學中的促進功能,對此將做簡要論述。

一、高中語文作業內容設計當“立體”,涵蓋預習作業、當堂作業、課后作業等不同方面

在部分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設計中,作業只是一個“附屬環節”,將教學設計的重點放在了課堂互動環節,作業設計沒有投入更多精力,也沒有精心設計,只是在相關材料中搜集一些題型,存在著拼湊現象,并且作業的內容也僅停留于課后鞏固作業這一方面。[2]這樣的作業內容設計嚴重欠缺科學性,語文教師應當提高作業內容的科學性,不僅要設計課后鞏固作業,還要同步設計預習作業、當堂作業,構建起立體化的語文作業體系。

一是以預習作業增強學習針對性。預習環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經常成為被遺忘的角落,筆者在教學中強化預習環節的奠基作用,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環節完成基礎知識、文學常識等方面的自主學習,并初步熟悉教材內容,為接下來的課堂探究學習奠定基礎。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以及提高預習效果,筆者在每一課的教學前都安排專門的預習作業,主要分為“基礎知識”“內容了解”以及“重難點初探”三個方面,以此為抓手引導學生的預習活動順利進行,從而為預習成效的提升奠定扎實基礎。[3]

二是以當堂作業增強反饋及時性。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語文教學,更加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尤其是課堂互動環節的實際效果如何,更是廣大教師所高度關注的問題。筆者在課堂教學環節,創造性地開展當堂檢測活動,在教學的最后一段時間進行教學目標達成度的檢測,將本節課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提煉出來,設計出一組簡要的測試題作為當堂檢測作業,既能夠及時獲取學生學習效果的反饋信息,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鞏固課堂學習內容,一舉兩得。

三是以課后作業增強鞏固學習內容。課后鞏固作業是語文教師最為常用的作業設計內容,筆者在課后作業內容的設計方面掌握兩個原則。首先是重點突出原則,將教學重點難點作為課后鞏固訓練的主要內容,題型的設計以及內容的選擇都圍繞這一方面進行。其次是體現針對性原則,將學生在當堂檢測中反映出來的薄弱環節,以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捕捉到的各種信息作為課后作業設計的導向,讓課后鞏固作業更加精煉和有效。

二、高中語文作業實施形式當“多樣”,運用書面作業、口頭作業、能力作業等不同載體

提及語文作業,許多高中語文教師第一時間反應的都是書面作業。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書面形式作業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一統江山”,成為了語文教學作業的唯一表現形式。新課程改革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提出了具體要求,教學工作應當與此相對應,作業環節也應如此,不僅要通過書面形式進行作業訓練,同時還要強化口語表達、記憶思維等方面的訓練,這就對傳統的作業形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應當建立起書面、口頭與能力等多種方式并舉的作業實施方式,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發展。[4]

一是書面作業運用要精練高效。在高考應試模式的影響下,部分高中語文教師的作業設計呈現出“面廣量大”的發展趨勢,作業布置的數量較多,學生的語文作業動輒一大疊試卷,生怕遺漏一個知識點。其實這樣的作業設計陷入了誤區,語文書面作業的運用一定要避免簡單重復的狀況,對于學生已經掌握的內容,則不宜進行重復的作業鞏固,否則將會浪費學生寶貴的時間與精力。教師應當對每一次書面作業進行嚴格把關,凡是絕大多數學生已經掌握的內容,一般不作為集體作業進行布置,要保證每一次的書面作業都體現重點難點與薄弱環節的針對性鞏固效果,以體現精練高效。[5]

二是口頭作業運用要全面。語文是語言與文字的藝術,高中語文教學中不僅要強化學生閱讀、分析與理解、創作方面的能力,還要強化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有思維能力、遣詞造句能力、發音精準性以及臨床表達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教師在語文作業布置方面要適當兼顧口頭作業方面,如指定內容組織學生進行口頭小作文訓練,要求學生說一說閱讀體會等,這樣的口頭作業也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一定要統籌兼顧予以安排,更好地打造素質化語文教學。

三是能力作業運用要拓展延伸。高中語文教學不能陷入“死教書、教死書”的困境,尤其是在教學環節的拓展與延伸方面更要強化研究,不能局限于課堂,要積極拓展教學空間和整合教學資源,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如高中生作文寫作能力不足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寫作素材的匱乏。學生與生活接觸不夠深入,缺乏豐富的生活積累,這一方面需要教師進行作業安排方面的創新,以此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細致觀察生活,搜集有價值的信息素材,也可以針對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組織學生進行分析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同時,提升思維辨析能力與創作構思能力,這對于語文教學成效的提升也具有積極的意義。[6]

三、高中語文作業評改方式當“自主”,發揮相互評改、交流體悟、借鑒提升等環節作用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語文作業的評改都是教師的工作,挑燈夜批是高中語文教師的工作常態。這樣的作業評改看似體現了教師的敬業精神,實際上遠不及師生互動、學生參與的自主評改模式來得更為有效。以作文評改為例,其是教學中的一大雞肋,花費時間長、精力多,但是實際上學生并沒有充分重視教師的評改結果,許多學生只是關注一下等級以及訂正錯別字,其余方面并沒有進行有效的研究分析,評改的反饋與促進效果非常有限。筆者在這一環節開展了教學創新,以自主合作評改模式促進評改成效提升,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明確自主評改的數量流程。筆者在作文評改改革中,首先明確了采取自主評改方式的習作數量,原則上不超過50%。通常情況下,筆者將自主合作評改的習作數量控制在三分之一左右,逐步擴大自主合作評改的比例,也在這一過程中幫助學生提高和熟悉。自主評改的流程分為“錯別字與并舉訂正—文章選題與結構分析——文章寫作技巧點評——撰寫評語——交流反饋”,學生依靠自己的思考分析以及小組集體的分析研究,有效完成自主合作評改的全部流程。[7]

二是精心指導評改的模式環節。在學生進行自主合作評改的環節,教師的指導作用非常重要。筆者要求學生按照合作小組為單位組織開展評改,既要自己認真分析研究,同時也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在錯別字以及病句訂正環節可以獨立進行,在對文章的選題立意、間架結構以及表達手法等方面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則在提出自己觀點的基礎上,聽一聽小組其他學生的見解,集中大家的智慧來分析研究這一篇文章,更好地為文章進行定性評價。教師深入到各個小組之間進行巡視活動,查看學生評改工作開展情況,及時進行個性點撥,以幫助學生逐步提高自主評改的水平與能力。[8]

三是有效體現評改的借鑒作用。在高中作文教學中開展自主評改模式探究,最為核心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分析、構思與表達能力,讓學生在評改他人習作的過程中學習借鑒好的技巧手法?;谶@樣的教學出發點,筆者要求學生在最后交流反饋時,既要談一談文章存在的不足,更要幫助作者提煉出文章最為成功的地方,這樣的分析提煉與總結表達過程,也是學生自己學習內化與借鑒提高的過程。

四、高中語文作業評價體系當“正面”,體現兼顧差異、增強自信、激發動力等促進效應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作業是檢查學生學習成效的一條途徑,教師需要對學生的作業完成速度、質量等方面進行準確評價,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學習效果。心理學研究顯示,正面、積極的評價對于學生心理的促進作用要遠遠好于負面的批評。在高中語文作業評價工作中,教師應當始終堅持正面為主的原則,將作業評價與激發學生語文學習動力等方面密切結合起來[9]。

一是作業評價應當兼顧差異?,F代語文教學工作要求促進學生整體發展,但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存在著客觀的差異性,教師不適宜進行“一刀切”式的作業安排。許多教師在作業安排方面進行了分層設置,作業難度與數量都因人而異。因此,在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時,教師要充分兼顧到這一方面的因素,對于學困生以及中等以下學生,適當降低表揚激勵的門檻,讓教學評價充分體現正面激勵效應,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

二是作業評價應當注重激勵。教師在對作業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應當盡量避免粗暴批評的方式,要和顏悅色地進行評價。既要肯定學生在作業完成方面的高質量和快速度,同時也要對學生取得的進步進行表揚。作業評價體系應當堅持以激勵為主,以這樣的評價方式讓語文課堂充滿濃厚的積極氛圍,這也是增強學生語文學習動力的有效途徑。

三是作業評價應當統分結合。高中語文作業評價應當體現共性與個性區別原則,對于學生在作業中出現的普遍性問題,教師可以在班級集體進行提示,幫助學生糾正。而對于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個性問題,則可以采取評語提示、面批等形式進行,采取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既能夠節約語文教學時間,同時也能夠保護學生的學習自尊心,更加有助于營造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的語文教學環境。[10]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一定要注重作業設計與組織實施環節的研究,進一步彰顯作業環節對語文教學成效提升的促進功能,有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注釋:

[1]孫玥:《談新課程體系下的高中語文作業設計》,語文學刊,2010年,第13期。

[2]劉自然:《優化作業設計,提升學生語文素養》,考試周刊,2011年,第16期。

[3]錢士寬:《語文作業要跟上新課改的節拍》,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0年,第09期。

[4]徐玲華:《優化語文作業——讓學生快樂學語文》,科教新報(教育科研), 2010年,第25期。

[5]陳彥橋:《語文作業設計》,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09年,第05期。

[6]黃梅華:《新課程理念下中學語文作業設計》,中學教學參考,2009年,第31期。

[7]劉自然:《優化作業設計,提升學生語文素養》,考試周刊,2011年,第16期。

[8]閆紅梅:《高中語文作業形式初探》,現代語文(文學研究),2011年,第03期。

[9]陳海波:《讓作業做出個性——淺談高中語文作業的設計》,科技信息,2011年,第21期。

[10]夏俊華:《關注學生的作業本——高中語文作業布置研究》,新課程學習(綜合),2010年,第12期。

(陳萍 江蘇常熟 王淦昌中學 215500)

猜你喜歡
高中語文教學分析研究作業設計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關于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解析與研究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淺析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探析氣候變化對中國農業氣象災害與病蟲害方面的影響
大直徑區熔硅單晶的研究與制備技術探究
文言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新時期高校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分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