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驗方新編精要》學術特色研究

2017-01-17 19:30魏民于崢楊威
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 2016年6期
關鍵詞:學術思想

魏民+于崢+楊威

摘要:《驗方新編精要》為中醫古籍臨床比對與新用叢書系列中的一部。本書在對清代鮑相璈所輯《驗方新編》原文進行整理的基礎上,在一些重要章節處增加了“概述”“比對與新用”等內容,對常用方增加“選方簡釋”,對古方的組方原則進行論述,并從科技學術期刊中摘錄部分相關臨床新用文獻?!厄灧叫戮幘犯奖闩R床醫生及中醫愛好者使用。

關鍵詞:《驗方新編》;學術思想;鮑相璈;《驗方新編精要》

中圖分類號:R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707(2016)06-0064-03

Abstract: Yan Fang Xin Bian Jing Yao is a volume in clinical comparison and new applications of TCM ancient works. This book adds “overview” and “comparison and new applications” in some important chapters on the basis of systemizing the original text of Yan Fang Xin Bian compiled by Bao Xiangao in the Qing Dynasty. It also adds “brief explanations to chosen formulae” to commonly used formulae, 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of formulating in ancient times, and cites articles about relevant new clinical applications from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journals. Yan Fang Xin Bian Jing Yao is more user-friendly for clinical doctors and TCM amateurs.

Key words: Yan Fang Xin Bian; academic thoughts; Bao Xiangao; Yan Fang Xin Bian Jing Yao

《驗方新編精要》為中醫古籍臨床比對與新用叢書系列中的一部,叢書主編盧祥之,貴州科技出版社出版,是2011-2020年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增補項目。目前第一輯已出版《衛生寶鑒·比對與新用》《外科正宗·比對與新用》《瘍醫大全·比對與新用》《張氏醫通·比對與新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比對與新用》等5部,第二輯計劃出版《驗方新編·比對與新用》《古今醫鑒·比對與新用》《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比對與新用》《仁齋直指方論·比對與新用》《雜病廣要·比對與新用》等5部。本叢書選取中醫臨床參考價值較高的中醫古代典籍,在古籍原文校注整理的基礎上,注重經典名方的方意解釋、現代臨床的用法新釋等,有助于加深現代人對古籍、古方的理解與臨證應用。

1 《驗方新編》簡介

《驗方新編》16卷,為清代鮑相璈所輯,于清代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編成。收集民間驗方,藥物簡便易得,因而流傳較廣,版本眾多。

1.1 作者簡介

鮑相璈,字云韶,湖南善化(今長沙市)人,是清代道光、咸豐年間的官吏與醫家。他幼年時見人有良方而秘不傳世,“心竊鄙之,因立愿廣求,不遺余力,或見于古今之載籍,或得之戚友之傳聞,皆手錄之,久之薈萃甚富,各門具備,乃刪其不甚經驗及數方相同與夫貴藥不能力致者”,編輯成書。道光二十六年,鮑相璈在粵西武宣(今廣西武宣)官廨時刊行。

1.2 版本簡介

《驗方新編》較早刻本有: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廣州海山仙館刻本,咸豐元年(1851年)余慶堂刻本(附種子金丹),咸豐四年(1854年)成都官署俞文紹刻本、解虛心齋刻本,同治元年(1862年)海山仙館刻本,同治四年(1865年)維揚富文堂刻本,同治十三年(1874年)潮城文林閣刻本等。本書面世后,因檢錄方便,適合臨證借鑒,為人樂道,咸豐至宣統年間和民國初期均有醫家在此基礎上增訂、增輯或選輯等刊行,如《增訂驗方新編》《重訂驗方新編》《增廣驗方新編》《正續驗方新編》《選錄驗方新編》《國醫靈驗方案大全》《中國名醫驗方集成》《續驗方》等眾多版本,文字浩繁,卷帙各異,先后經一百余家書局印刷發行。

《驗方新編》版本繁多,較具代表性的版本包括:由鮑相璈首撰、粵西武宣官廨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刊行的《驗方新編》8卷本;潘仕成海山仙館于同治十三年重刊,續集《痧癥全書》和《咽喉秘集》各1卷,合為10卷本;梅啟照新增、浙江省城杭州東壁齋于光緒四年(1878年)刊行的《驗方新編》24卷本(“原書十六卷,益以八卷,合之得二十四卷”[1]);張紹棠續編《痧癥全書》《咽喉秘集》各1卷,整理為18卷本,光緒九年(1883年)合肥味古齋刊行等,各版本多在初刊版本基礎上調整卷數、增刪內容或重梓而成書。

潘仕成,廣東番禺人,道光年間官兵部,好藏書,輯刊《海山仙館叢書》,盛贊《驗方新編》,視其與葛洪《肘后備急方》、孫思邈《千金要方》相媲美,一再刊印。梅啟照,江西南昌人,咸豐二年(1852年)進士,光緒初年任浙江巡撫,留心醫學,推崇《驗方新編》,廣求博采,新增八卷,于光緒四年(1878年),由浙江省城杭州東壁齋刻字店印行《驗方新編》24卷本,此本也受到后世盛贊。張紹棠,安徽合肥人,曾任淮軍統領,后富甲數省,晚年用心于醫,盛贊《驗方新編》為時珍異,在刊行梅啟照增本時說道,“后世于方書不講,倉卒無以應疾,惟鮑氏所輯《驗方新編》,為時珍異。病者按冊稽部,按部稽癥,按癥投齊,至齊之得,猶磁石之取鐵焉,既簡既便,亦精亦博”[1]。重梓時續編《痧癥全書》《咽喉秘集》各1卷,與潘仕成重刊本內容相同,卷本有別,流行更廣。

1.3 主要內容

《驗方新編》編寫體例極有特色,按人體從頭到足的順序分部。本書共16卷(詳見表1),并附錄咽喉秘集、痧癥全方。全方以醫方為主,兼及醫論,輯錄民間習用單驗方及歷代名家醫論、治驗,囊括內、外、婦、兒、五官各科,急救、治療、預防、康復、保健兼收,收載各種驗方、偏方、便方及治療方法6000余條,內服、外敷(熱敷、冷敷)、針灸、按摩、捏脊、拔罐、刮痧、引流、心臟按壓、對口呼吸、耳針、放血、祝由等無所不及,為后世大加稱贊。本書以單方、驗方的簡便廉驗著稱,其中一些藥物的炮制方法、施治方法獨具特色,還重視茶療、酒療等日常調理,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臨床診療的重要參考書。同時,受歷史局限,本書所載個別方藥具有一定毒性,現代多加以改良后再行應用,閱讀時應予注意。

2 《驗方新編精要》學術特色

《驗方新編精要》在對《驗方新編》原文進行整理的基礎上,增加了“概述”“比對與新用”“選方簡釋”,即添加了對一些常用古方的解釋、現代臨床上的新用法,并附以科技學術期刊中的臨床報道予以佐證。通過對古方現代應用的再整理,使今人對古方的認識更深刻,在臨床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靈活運用,使古方更好地發揮作用。

2.1 概述

《驗方新編精要》未按照《驗方新編》以卷號排序的方式著錄,而是將卷下的內容按同級進行排列,這樣導致各個標題下的內容長短會有很大差異。為了便于讀者閱讀,全書在14處內容較多的章節下面增加了“概述”,2篇附錄亦補充了“概述”,以對本級標題下的內容進行簡要說明。如“頭部”的概述,先說明本書在“頭部”論述的各種頭部疾病,全書開卷論述了頭部各種疾病,包括頭痛(偏正頭風,尋常感冒風寒頭痛,雷頭風痛等),然后再論述頭痛的中醫病機,最后對頭發疾病的病因、病機及治療進行闡述。讀者通過“概述”可以對本章節內容有初步了解,便于有針對性地閱讀相關內容。

2.2 比對與新用

中醫古籍是中醫學術的傳承載體,對中醫古籍的點校整理、注解考證、研讀研習是提高中醫臨床理論與技能水平的捷徑?!厄灧叫戮幘芬灾嗅t古籍的利用與發展為目標,在古籍校注整理基礎上,選取書中代表性方劑,結合現代中醫研究報道的新進展,進行方義、方劑應用的古今比較與歸納提煉,使讀者在瀏覽古籍全貌的同時,擴展代表性方劑的現代應用范圍,提高古籍指導中醫臨床實踐的利用效度。

本書提倡中醫古籍“古為今用”,對中醫古籍保護、流傳有所促進,補充增加的代表性方劑主治病證、用法服法、加減化裁、注意事項等,突出了經典方藥的臨床新用途、臨床新療效,可為初涉臨床工作的年輕中醫提供快速提高、深入研究的線索,對增強中醫古籍的閱讀實用性、趣味性有所裨益。

2.3 選方簡釋

《驗方新編精要》全書對65首方劑的臨床新用進行論述,并對食療方鯉魚湯、羊腎酒,以及2篇附錄各有2首方劑都進行了選方簡釋。

如“哮吼”后面對葶藶大棗瀉肺湯的方義先進行闡述,“出自張仲景《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原為治療肺癰初期,風熱痰涎結聚于肺,氣機被阻,‘喘不得臥,功效瀉肺行水、下氣平喘,為瀉肺的峻劑”,而在摘錄自科技學術期刊的論文中發現,本方臨床可以用于治療心力衰竭、鼻窒、癌性胸水、懸飲、艾滋病卡氏肺孢子蟲肺炎、風心病二尖瓣置換術后心衰及結核性胸膜炎等?,F代藥理研究證實,葶藶子具有利尿作用,對心血管系統具有明顯的正性作用,可增強心肌收縮力,減慢心率,增加心輸出量,改善血液循環,減輕肺水腫,通利積存在組織間隙的液體,增大胸膜與肺的吸收功能,有利于胸腔積液的吸收。

再如“附錄 痧癥全方”中對普濟消毒飲的釋義,“方劑出自《東垣試效方》。功能清熱解毒,疏風散邪。主治大頭瘟,惡寒發熱,頭面紅腫灼痛,目不能開,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紅苔白兼黃,脈浮數有力”。在現代臨床新用中,發現本方可以用于水痘、小兒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抑制牙菌斑、急性流行性腮腺炎、晚期癌癥疼痛、面癱、過敏性紫癜、亞急性甲狀腺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及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等。

通過增加“選方簡釋”這一欄目,對古方的出處、功用進行簡單闡述,附以臨床報道,為古方新用提供參考。

2.4 注意事項

《驗方新編》原書中有些內容不盡符合今人的看法或臨床借鑒意義較小,在編寫《驗方新編精要》時,以遵重原著為出發點,略有刪減。本書列舉的方劑新用標注了文獻出處,方便讀者查找。臨床借鑒時,還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靈活應用、辨證論治,切忌盲目套用。

參考文獻

[1] 鮑相璈,梅啟照.驗方新編[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4.

猜你喜歡
學術思想
郭會卿教授基于“濁毒”學說治療痛風經驗
曾國強老師肺系疾病及學術思想探討
“澄江針灸學派”治療男科疾病的學術思想
《肘后備急方》灸法學術思想淺析
徐福松教授論治勃起功能障礙學術思想總結
《對山醫話》學術思想探析
談《靈樞本輸》針灸學術思想
“尊孔不必保教”
文如其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