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校體育賽事建設

2017-01-17 20:23趙亞兵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體育賽事高校

趙亞兵

摘要:我國競技體育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但在大眾體育特別是高校體育方面的發展,與體育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本文通過高校體育賽事的現狀進行分析,研究高校體育賽事的市場化操作模式,體育賽事的文化建設,來推動高校體育更好地向前發展。

關鍵詞:高校;體育賽事;市場化營銷

體育賽事是一種特殊的體育事件,它是以競賽為形式,運動為內容,以健身娛樂為目的,其規模和形式受習俗傳統的影響,具有組織文化背景和市場潛力。體育賽事是一項復雜的社會活動,它不僅包括體育比賽的籌備、組織、實施等各項活動,還涉及到門票促銷、媒體推廣、運動員包裝、標志品開發、贊助與廣告策劃等各種經濟活動。體育賽事是一次性的完整的體育活動,具有不可重復性,作為賽事而言,賽事的內容、賽事的時間、賽事的地點都具有唯一性。比如中國高校間大學生籃球賽、中國大學生運動會,每一屆都具有不可重復和逆轉性。

1.我國高校學生體育賽事的發展歷程

我國高校學生體育賽事的發展歷程,大體上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計劃經濟模式,上世紀90年代以前大多是這種模式,承辦比賽的高校接受了辦賽任務的同時,也將得到一筆辦賽經費。第二階段,市場萌芽階段。體育賽事分為計劃內與輔助性兩大類,部分賽事實行差額撥款,承辦單位自籌。在承辦單位自籌資金的過程中,絕大多數的企業贊助是“拉”來的。政府的支持力度、人情關系網和商家的“覺悟”成為了支持高校學生體育賽事的重要因素。第三個階段,市場化經濟模式。高校學生體育賽事市場化的觀念已深入人心,賽事市場化進入了一個有序的、全新的發展階段。高校學生體育賽事逐漸成為一種商品進入市場,在滿足人們觀賞需要的同時實現產品的交換。在這個過程中,廣告承包、賽事推廣、冠名權等新名詞頻頻出現,非體育類的商家和中介公司參與到市場運作中來,賽事活動日益增多,由此形成了具有高效特色的學生體育賽事活動。如今,我國高校學生體育賽事市場化正處于不斷探索、發展和完善階段。

2.開展多種渠道為高校體育服務

2.1 加大高校體育賽事市場的培育

我國高校體育賽事市場的開發要充分利用體育社會體育產業化的契機。轉換大學體育管理機制的改革,使學校由組織方變為管理方,以學校社團俱樂部的形式推動賽事運作的市場化。以形式多樣、靈活多變的競賽體制,增加競賽數量,提高競賽質量。形成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風格的賽事體系,加大各高校之間的賽事聯系,以賽事促溝通,以賽事促建設。突破過去的各個高校、各個院系單獨辦事的形式,走出了小打小腦自娛自樂的尷尬境地。以賽事為突破,推動學校體育的發展。

2.2 增強體育賽事營銷

高校中體育賽事的營銷主要是賽事的組織者通過校內外的媒體對體育賽事的宣傳,吸引更多的學生參加到賽事活動中來,吸引更多的觀眾來觀看比賽,以縝密的策劃、精彩的活動吸引傳媒,增強與學校的溝通,取得學校的支持,尋求企業、贊助商的的注意。另一方面體育賽事的營銷包括了企業在賽事中的活動,主要表現在企業通過對學校賽事的贊助以冠名、廣告、提供服務的形式來推廣自己,完成企業自身的營銷。李寧、可口可樂、特步、匹克、紅牛等一些國內知名大企業,都把目光投到體育賽事市場,他們認為體育賽事是廣告的最好載體。

2.3 創立高校體育賽事品牌

高校體育賽事品牌的創立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是由賽事組織水平、項目、場地設施、宣傳策劃等諸多因素共同鑄造而成的。高校體育賽事走“商業化運作”與“學校支持”相結合之路,將各種資源包括人才、市場、資金等,有機地整合到一起,賽事投資贊助采取多元化方式,提高贊助商的參與熱情,增強體育賽事的商業氛圍。作為高校體育賽事品牌的建立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則:其一進行準確的定位,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賽事品牌的建立是要讓在校學生所接受認可的,在項目的選擇上主要是符合青年學生身心發展所需要的社會基礎條件好,方便活動開展的項目,做到有的放矢。其二標新立異原則,要塑造出獨特的校園體育賽事,體現鮮明的學校文化形象。其三能夠正確引導學生的終身體育價值觀念,培養人文素質,堅持科學合理參與,合理訓練的原則。

3.指導高梭體育賽事的發展原則

3.1 科學發展觀原則

高校大學生在校生主要任務是完成學業.培養高素質人才。以身心鍛煉為主要的體育運動,堅持科學發展原則.提升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良好的體育道德品質及心理素質和協作競爭意識。

3.2 賽事的組織與管理實現制度化、規范化、可持續化的原則

體育賽事的不可恢復性,要求體育賽事的組織必須注意微小細節,廣泛的溝通集合大家的力量,使比賽更加成功。只有多嘗試多總結精心策劃每個環節,做到制度化規范化,機動靈活的操作,才能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3.3 運動項目設置合理化原則

根據項目的季節性特點,合理設置比賽時間。根據學校的特色、傳統設立個性化項目,同時根據男女平等的原則,兼顧男女項目平衡參與。高校中的體育賽事只有真正成為普通大學生自己的運動,才能贏得更多大學體育愛好者的青睞,最終獲得無窮的生命力。

4.結束語

高校大學生是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群體。準確定位高校賽事,正確處理競技、表演與參與的關系,使高校體育賽事成為全民健身計劃實施的催化劑,堅持健身休閑體育與競技體育協調發展的方針,以大眾傳媒的廣泛宣傳手段,引導高校體育理念,使當代的在校大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價值觀,服務校園文化建設,不斷推動體育事業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紀洪海,張莉.高校體育賽事探究[J].高校論壇,2013.10[

[2]巫寧.體育賽事的經營與管理[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3]王守恒.體育賽事的界定與分類[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

猜你喜歡
體育賽事高校
基于新媒體環境的陜西體育賽事傳播策略分析
體育賽事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推進思路與策略
體育賽事項目管理對體育賽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響
成都市體育賽事旅游發展策略探究
大型體育賽事現場觀眾滿意度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