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2017-01-17 14:06扎西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質疑問難問題意識小學數學

扎西

摘要:問題意識是思維的動力,是創新精神的基石,是學生探求問題并解決問題的保證。小學高段數學教學的一個特點是在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意識;質疑問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的質疑問題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敢于提問,學會提問,善于提問,在提問中獲取新知呢?

一、創造良好的氛圍,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基礎。

學生不敢提問題,是傳統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主要是自卑心理和惰性心理。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我們教師要在課堂中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消除這兩種不良的心理。受傳統的“師道尊嚴”思想的影響,許多教師在課堂上是“嚴肅有余”,而“親切不足”。學生問得好還好,問得不好,便是“諷刺挖苦”“一頓臭罵”。這樣,學生還豈敢質疑問題,提出問題?因此,要讓學生敢于提問,教師首先要努力營造自由、寬松、和諧、民主的探索問題的情境;對學生的每一個問題都認真對待,從內心消除學生自卑、畏懼的心理障礙。有時候他們的問題顯得幼稚可笑,甚至荒謬,也不要隨意批評或是流露出失望譴責的動作表情,而要表揚他們敢于提問的勇氣,鼓勵他們下次問得更好。而事實上,孩子們許多看似幼稚的問題并非沒有價值,相反是值得科學研究的,說不定在這些看似幼稚的“為什么”中就隱藏著明天的愛迪生和牛頓呢!因此,我們要杜絕在語言、神態、行動上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二、創設和諧的情境,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關鍵。

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離不開問題情境的設置。因此,要善于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創設新奇的數學問題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質疑興趣,以趣生疑,使學生的思維處于積極主動愉快地獲取知識的狀態。而且教師要把引導學生質疑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的環節,保證有一定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質疑。無論學生提出什么問題,教師都要積極引導、鼓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質疑問難的氛圍。

三、加強教學指導,促進學生問題意識的發展。

是否善于提出問題和思考問題,是檢驗一個人是否有問題意識的重要尺度。有的學生不能或不善于發現問題,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學生不知“疑”在何處,不知“惑”在何方。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除必須培養學生積極主動提問的精神外,在課堂上還要循循善誘,指導學生質疑問難的方法與途徑,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由“敢于提問”向“善于提問”發展。

首先,我們教師應該做好示范,注重方法的指導。

學生的一切活動都是從模仿開始的,質疑也是如此。教師應注意質疑的“言傳身教”。在示范提問的同時,我們應該使學生明確在哪兒找疑點:在新舊知識的銜接處、學習過程的困惑處、法則規律的結論處、教學內容的重難點處等進行質疑;在概念的形成過程中、算理的推導過程中、解題思路的分析過程中、動手操作的實踐中等去發現問題。在此同時,我們教師要啟發學生會說。我們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說有創見的話,說錯了重說;說不完整的,自己或同學補充;沒有想好的想好再說;你認為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舉手提問;有不同意見的可以當堂進行爭論,自由發表意見,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口語交際氛圍,使學生敢想、敢說、敢問、敢發表自己的意見。當學生在提問過程中出現一些諸如邏輯不清、表述不當等情況,我們教師不是立即打斷學生的話語,也不立即予以訂正。而是讓在學生說完之后,再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或者請同學補充、訂正。我們的教師在關鍵時刻要扶學生一把,送他們一程。應該采取低起點、嚴要求、勤訓練、上臺階的策略,循循善誘不厭其煩。使學生一步一步地上路,學會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疑惑,并進而達到問的巧、問的精、問的新、問的有思考價值。還要讓學生明確質疑問難必須勤學善思,有創見。

其次是注重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發現數學問題的能力。為了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初步接觸和逐漸掌握數學思想,不斷增強數學意識,就必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數學問題,認識現實中的問題和數學問題之間的聯系與區別。質疑可以促進學生主動探究,敏于發現,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作為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學“問”,教學生怎樣問,在“怎樣思考、分析問題”上下功夫。應該鼓勵學生不要囿于現在答案,而要多方位獨立思考,大膽提問,大膽質疑。長期訓練,學生就能養成質疑的習慣,提問題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四、改變評價方式,是提高問題質量的有效引領。

教師要運用多元智能理論評價學生,更能起到傳授知識、表達思想、喚醒學生潛能的作用。改變評價方式使學生逐步提高提問的質量。當學生敢于提問題后,教師要適時引領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隨時評價什么樣的問題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好問題。教師對問題提的好的同學及時給予鼓勵,并抓住疑點,讓大家進行辨析,使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新知,求知欲望高,問題解決后,學生不但對此問題印象深刻,而且逐步學會提問。

教師還應注意適時總結,引導學生評價。如當學生提出的一個好問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同學提的問題為什么好,好在哪兒。并讓善于提問的學生介紹自己的經驗,使學生間相互學習,相互啟發,使自己的問題能提在關鍵處,提在點子上。從而逐步提高提問的質量。

五、要培養問題意識就不能讓問題止于教師。

現代的教學理論認為,作為教師,確實要解答學生的疑難,指導他們消除在學習中碰到的困難,但不能越俎代庖,替代學生思考。問題的解決并不是教學的根本目的,不能滿足于學生已經掌握了多少問題的答案,而是在獲得結論的同時,要引導學生在明了舊疑的基礎上思考新的、更深層次的問題,帶著新的問題走出課堂,并想辦法解決。我們要以問題為紐帶進行教學,讓問題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即以激發學生產生問題始,以產生新的問題終。對學生提出非教師能力范圍的問題,教師應采取平等、開放、誠實的態度,坦率地承認自己的不足,而不是用似是而非的回答搪塞,因為學生出于對教師的崇拜,在這種似是而非的回答面前,往往中止了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究,一些頗有價值的問題就此被束之高閣。

總之: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主動提出問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是教師努力的方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需要我們教師長期不斷地探索和研究。在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對于教師來說還是一個新課題,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地摸索、研究,注重創設思維空間,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誘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富有創造性的一代人才。

猜你喜歡
質疑問難問題意識小學數學
讓數學教學因生成而精彩
讓問題意識走進數學課堂的重要性
問題意識與專題化教學研究
談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策略
淺議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試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