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興趣在物理教學中的培養

2017-01-17 14:12張心雨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興趣培養物理教學興趣

張心雨

摘要: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里充分的指明了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興趣時最好的老師,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僅僅是從責任感產生的,而是對客觀食物的愛與熱忱中產生?!庇纱丝梢?,在教學中,對于學生興趣培養的重要性。本文將主要講述在物理教學中對于學生的興趣培養的策略及方法。

關鍵詞:興趣;物理教學;興趣培養

一、利用學習興趣構建良好課堂,提高學習氛圍

一個高效的課堂,所考量的標準應該是學生在課堂上獲得了多少知識,學生是否能夠真正的參與到進教學活動中,是否能跟上老師的講課節奏,與教師進行互動,主動的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消化。課堂教學環境是學生課堂學習賴以發生的心理背景,是一種外在的行為方式與內在情感體驗的統一,它是在課堂教學情景的作用下,在學生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情緒、情感狀態。課堂的教學效果可能不僅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手段、學生的學習方法,更重要的是取決于學生對于課堂教學內容是否有興趣,也就是課堂教學氛圍是否能夠滿足其興趣需求。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課堂教學氛圍的活躍性會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相關的教育學理論研究表明,良好的課堂氛圍,對學生積極情緒感應的激發有促進作用,而積極情緒條件下能夠增加學生心理和生理活動的能量,讓學生的腦力活動變得活躍,在這種條件下去建構知識,有助于學生能夠深層次的理解并掌握所學知識,并且能夠自主的曲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更好的利用某一同學學習興趣,營造出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從而激發更多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育目標的實現與達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如何培養學習興趣

(1)通過實驗和演示實驗來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物理學科本身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其需要根據一些實驗活動來發現一些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實驗室物理學中重要的研究方法,教師在傳授抽象的物理學理論時,也是需要在物理實驗中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某一客觀存在的物理知識。例如在教學《波的衍射》時,我會利用水波的衍射實驗,并結合相關的教學課件,讓學生產生對“波”的形成產生無限的想象,激發其濃厚的求知欲望,在此我會去引導學生對水波的奧秘進行探索,這就是本節課所要研究的主要學習內容。在與學生一起做實驗中,無疑讓學生發現了知識探索及體驗過程中的樂趣,推動學生興趣和求知欲的產生。一個簡單的生活實驗可能就會勾起學生潛在的興趣點,可以讓枯燥的知識變得富有神秘色彩,從而讓學生能夠對課堂教學充滿興趣,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提升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

(2)聯系生活,間接培養學習興趣

間接興趣指的是學生對事物的原因、后果產生興趣。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更重視學生直接興趣的培養,即從認識物理現象本身的興趣開始,基于所展示的物理圖景、物理現象以及過程,適時地引導學生轉向間接興趣,對事物的內部規律進行研究探索。在物理教學中,要根據物理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心理特點,讓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融合,設計出要探索的問題,從而激發出學生對物理現象探索的直接興趣,在進一步引導培養他們的間接興趣,例如在講解向心力時,我會給學生講解一些實際的例子,如運動員在跑步時,都必須跑過彎道,我會問學生兩個體力相同、速度相等的運動員跑彎道時所付出的體力是否是相同的,在這里我會引導學生分析,在運動員跑彎道過程中,除了需要克服各種阻力運動感之外,還需要在跑彎道時提供一部分向心力,這部分向心力是運動員鞋底與跑道相互作用產生的。因此,運動員跑彎道時,鞋底對于地面的作用力不僅是向后的,也會產生側向外的力,這樣運動員才能夠既向前運動,也能夠進行轉彎運動。然后,根據向心力公式 ,讓學生分析可以得出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答案,同樣體重的兩名運動員以同樣速度跑過彎道,越靠近彎道中心的運動員,用力越小。

(3)良好的教學藝術可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教學藝術主要指的是教師的語言藝術,以及教師的教學風格藝術。在教學課堂上,教師運用富有幽默的語言,更能夠吸引學生,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帶著愉悅的情緒或心情,勢必會對學生感染,并且逐漸喜歡上授課教師的教學風格,從而對課堂產生喜愛的心理反應,這樣達到了激發學生對課堂教學產生興趣的目的。教學過程包括認知性教學和情感交流,兩者融合,才能夠塑造出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促使枯燥的知識變得有色彩,而學習活動也會變成了一個興趣探索的活動。學生態度的轉變促使學生在課堂上需要面對緊張的思考,也會覺得這個思考過程會比較有趣。

在教學實際中,可以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在設置課堂提問的內容、課堂小測內容、課后作業的內容時,可根據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程度的問題、演練不同層次的測試內容、布置不同層次的課后作業等。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學習上的成功,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4)重視訓練思維 ,培養學生有因果認識的興趣

有因果認識的興趣指的是學生的興趣在于探求現象變化的原因,找尋現象變化的本質,對事物因果關系的認識與學生的思維水平有著緊密的關系。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應該注重對學生思維訓練,才能夠鍛煉學生知識探究的能力。學生學習物理規律、物理知識的過程是從問題開始的,只有尋求問題答案時思維不斷的深入,在檢驗答案中發展,到得到正確的結論后思考活動會告一段落。這四個階段包括發現問題;表現問題;提出假設;檢驗假設。

思維的鍛煉是一個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在物理學習中發現問題的方法主要是因果法,即在發現或者看到一個物理現象,要習慣性的思考現象產生的原因是什么,還有一種是比較與聯想法,即對同一物體不同部分機型比較,或者比較不同物體、不同現象之間的差別,比較新事實與原有知識之間的矛盾等等。發現問題后要進一步明確問題的特點與條件,理解問題的癥結所在,正確地歸納和表達問題;對提出的假設要先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解決問題。建立物理模型,分析物理過程,從而考慮解答問題的方法,這一過程就是思維在尋求解答中深入的過程。在物理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具體事例或習題來了解并掌握這些基本的思維和過程,并有針對性地提供大量的材料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引發學生對事物因果認識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汪曉明,胡獻明.論構建良好的課堂教學情緒場[J].青海師專學報.2008(03)

[2]李鵬.興趣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J].新課程(中學).2014(02)

[3]魏明,駱遠征,吉世印.培養中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策略.貴州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J].2006(08)

猜你喜歡
興趣培養物理教學興趣
高中生物學習興趣培養方法探討
靈動指尖的藝術
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設計
擴展閱讀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淺析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淺談如何讓學生“樂學”“會學”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業有效性的教學探索
智力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研究
試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游戲的設計與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