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點滴體會

2017-01-19 15:31張延琴
考試周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板書創設情境

張延琴

我已經從事教育工作25年了,在這25年教學生涯中,我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活動?!稊祵W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漸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庇行Ы虒W是教師在實現教學目標和滿足學生發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學行為,是教學社會價值和個體價值的雙重表現。無論課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課堂”是教師永恒的追求。怎樣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讓學生得到充分發展呢?如何在新課標理念下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下面結合教學實例談談點滴看法。

一、體驗數學生活,創設有效情境

數學家華羅庚說:“人們對數學早就產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印象,成因之一就是脫離實際?!苯虒W中應盡量優化以“生活”為背景的教學內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經驗、生活情景作為重要資源,引進和提供給學生理解、體驗。

布魯納認為:“學習是主動的過程,對學生學習的最好激發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即主要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就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動機?!?教學情境的創設要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不能一味追求華麗的畫面、動聽的音樂、漂亮的動畫,而應更多地利用新教材本身,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在現實生活中尋找數學題材,讓教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數學、摸到數學,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一)盡量用生活情境導入新課。

如教學11~20各數的認識時,創設這樣的生活情境:你幫爸爸、媽媽買過東西嗎?想買一本標價是 11元的書,你準備怎樣付錢?想怎樣簡便地把錢付清又不用營業員找錢,你有好辦法嗎?然后請代表說說看。借助學生生活經驗將日常買東西付款的方法再現,讓他們議一議、說一說初步建立十進制的體會1個十和1個一合起來是11。這樣聯系學生生活實例進行教學就會讓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進而喜歡數學。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激發學生強烈求知欲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使學習成為他們迫切的需要。

(二)把生活情境貫穿全課。

如教學北師大一年級《分類》時,首先讓學生拿出課前已準備的自己最喜愛的東西(同學們帶來了布娃娃、機器人、蘋果、小汽車、奧特曼、梨子……喜歡的物體。)教師提問:“同學們帶來了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東西,應該怎樣分類擺放呢?”這時學生興趣盎然、各抒己見。生1:把這些東西都放在一起。生2:擺整齊。生3:把好玩的放在一起,好看的放在一起,好吃的放在一起。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導入課題,探求新知。通過小組合作把學生帶來的東西分類,并說明分類理由,總結分類方法。各小組操作完后,小組代表匯報結果,生1:我們組整理玩具有:汽車、火車、手槍……生2:我們組整理圖片有:奧特曼、機器人、哪吒……生3:我們組整理水果有:蘋果、梨子、香蕉……這樣將知識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系起來,巧妙地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放飛學生思維,學生把好玩、好看、好吃的東西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體驗,參與知識形成過程和發展過程,理解掌握分類思想方法,獲取學習數學經驗,成為數學學習活動中的探索者、發現者、創造者,同時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教學內容大多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適合小學生接受的原型,因此我們要從學生的生活背景出發,創設生活化情境,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價值與魅力。

二、運用有效教法,讓學生感受數學。

數學知識是抽象的,教師要利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教給學生科學學習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有更充裕的時間參加一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外實踐活動,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教學時,我們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用多種教學方法感染學生,促使他們喜愛數學、愿意學習數學。

(一)玩一玩,在玩中獲取知識。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和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玩”中學到數學知識。

教學《體積和體積單位》時,先讓學生模擬烏鴉喝水的實驗,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學生把石子放入水中又拿出,拿出之后又放入,在意猶未盡的玩興中,學生說:“石子占據水的空間,大的石子占據的空間大,小的石子占據的空間小?!本o接著我又問道:“只有石子占據空間嗎?你能不能舉出其他例子?”學生馬上聯系到生活說:電視機占有一定的空間,水占有一定的空間,書占有一定的空間……在學生意識到任何物體都占有一定空間后,我馬上指出,這就是它們的體積,你能說說什么是物體的體積嗎?體積的概念就這樣從學生口中說出來。這一模擬烏鴉喝水實驗的過程看似沒有什么意義,但學生正是在“玩”的過程中體驗到什么叫做體積。

(二)撥一撥,為學生釋疑解惑。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并不一定都是“一帆風順”的,當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教師的適時引導和適當點撥有時候就像及時雨,能令孩子茅塞頓開。

如教學北師大二年級上冊《東南西北》。孩子們對“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不難理解,可是當出現:面向西時,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面向北時,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這類問題時,大部分學生都陷入困境,幾乎沒有孩子能迅速地回答出正確答案。教學時,通過美術課,讓學生制作簡易的方向盤,并在數學課上教學生如何使用方向盤:當面向西時,把臉面對方向盤,并把西朝上,就能很容易判斷出后面是東、左面是南、右面是北……學會這個方法,只要方向盤在手,孩子們就能很快判斷出各個方向。這樣經過反復練習,熟練以后就能不用方向盤了。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課堂教學要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使學生在具體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動中變抽象為具體,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從而實現有效學習。

三、引導探索,讓學生享受數學“成功”之樂

布魯納說:“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沒有探索就沒有數學發展?!?自主探索強調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索,通過對知識產生和發展過程的感受與理解獲取知識。教學中應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營造廣闊空間,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讓每個學生都愿探索、能探索、會探索,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和創新精神。

例如:教學“年、月、日”一課時,讓學生對近十二年的年歷看一看、比一比、說一說、想一想等,并將自己的發現寫在黑板上。當第一位小朋友寫上“我發現一年有12個月”后,其他小朋友的激情都被調動起來,他們再也按捺不住,紛紛走上講臺寫出自己的發現。這時學生的思維被激活,黑板上出現“我發現每年的1、3、5、7、8、10、12月都是31天”,“我發現每年的4、6、9、11月都是30天”,“我發現二月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課堂頓時沸騰起來,進而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學書本上的知識,再共同歸納出年、月、日的其他知識,然后教師在學生寫出的各種發現中用紅色粉筆圈出年、月、日的相關知識,完成本課板書。什么樣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在學生心中自己發現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什么樣的板書是最好的板書?在學生心目中自己完成的板書是最好的板書。當學生回顧探究過程,尋找自己的發現,欣賞自己的“杰作”時,臉上都露出喜悅的神情。在自主探索中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感受到自主探索的樂趣,對學生以后自主探索是十分有利的。

總之,數學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中要緊密聯系學生實際,從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效的情境,讓學生體驗數學的“生活”之味;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感受數學“抽象”之趣;引導有效的自主探索,享受數學“成功”之樂。

猜你喜歡
板書創設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創設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硬筆書法教學板書實錄(二)
護患情境會話
好的板書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板書藝術
語文課堂中的神來之筆——板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