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和解范圍條件及其配套措施

2017-01-27 00:07許少珊
法制博覽 2017年18期
關鍵詞:加害人刑事案件當事人

許少珊

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

刑事和解范圍條件及其配套措施

許少珊

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近年來刑事和解制度的適用反映了我國司法實踐的進步,但作為一種新制度,在其適用過程中,難免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的出臺將促進刑事和解的發展,但就目前而言,刑事和解的整體適用狀況還存在問題。本文就刑事和解的適用范圍及配套的部分問題展開論述。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刑事和解如何發展,都不能脫離現行法律。

刑事和解;適用范圍;配套措施

一、引言

在中央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大背景下,在黨提出的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理念結合西方恢復正義和辯訴交易的一定影響下,刑事和解是在注重雙方當事人的溝通與協商的基礎上解決刑事糾紛的一種手段,能夠有效提高司法效率。刑事和解在修復破壞的社會關系上,對刑事當事人的權利和人權的保障問題上有實際的操作意義。目前,我國的《刑事訴訟法》中并沒有明確規定刑事和解的適用范圍。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當事人達成和解的輕微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見》,刑事和解程序適用的適用范圍和條件:對于依法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單處罰金的刑事公訴案件,可以適用本意見。上述范圍內的刑事案件必須同時符合下列條件:1.屬于侵害特定被害人的故意犯罪或者有直接被害人的過失犯罪;2.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認罪,并且已經切實履行和解協議。對于和解協議不能即時履行的,已經提供有效擔?;蛘哒{解協議經人民法院確認;4.當事人雙方就賠償損失、恢復原狀、賠禮道歉、精神撫慰等事項達成和解;5.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明確表示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予以諒解,要求或者同意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從寬處理。[1]

二、刑事和解的范圍條件

事物的發展是由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刑事和解程序的發展過程也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其范圍條件也應當隨著實踐的發展不斷補充和修善,對于刑事和解范圍條件可以關注以下三個方面。

(一)在未成年人案件中應擴大刑事和解的適用

刑事和解最初是針對青少年犯罪案件和初犯、輕犯的,但我們應當看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未成年人身心發展尚不健全,其主觀惡意和帶來的社會危害性也有別于成年人。結合刑事案件的實際背景,將刑事和解制度在未成年人范疇彈性化。應當說,未成年人實施的輕微犯罪和部分嚴重犯罪都存在適用的空間。[2]

(二)對刑事和解的處理應當考慮長遠的社會效益

當事人雙方都表示自愿和解,但是和解效果違背整個社會效果情況下,比如社會不易接納、侵害公序良俗和長久的社會和諧效應,應當作否定的決定。有些重罪可以和解,而輕罪并非都可以和解的?!按蛄四?,我賠你,陪了你我再打你”的情形是不可以和解的。因此,盡管行為較輕,但如果和刑法的價值觀和法律理念相違背的話,一定要追究。[3]從案件類型看,對于職務犯罪案、社會影響惡劣的帶有“霸”字色彩的案件、涉黑案件、社會危害性較大的“兩搶”案件,以及團伙、流竄犯罪等案件;從犯罪人的角度看,對于主觀惡意較大的慣犯、累犯以及不認罪、不悔改或者認罪態度差、沒有社區矯正可能性的犯罪人不適用刑事和解。[4]因此,考慮長遠的社會效益和和諧效應,在刑事案件的司法實踐上,也許應采用兩分法,一部分可以從對抗制走向合作制,而另一部分更要走向對抗制。

(三)應當避免“以錢買刑”,實現公平正義的法律理念

學界上對“以錢買刑”的說法不一,各持一端。應當說社會普遍觀念是不予認同的。但有人認為,錢也是刑,在一定程度上以錢替換其他刑也未嘗不可。認為拿錢出來對于社會也是一種補償。也有人認為,不平等本來就很是存在的,貧富差距也會長期存在,不會因為刑事和解而產生更大的不平等。然而,第一,一個有上億資產的犯罪行為人在心理上不一定足夠成熟健康,很可能進行二次犯罪,進一步破壞社會秩序。第二,這將會瓦解社會對犯罪的認識評價體系。盡管我們的觀念要變革,要與時俱進,但承認“以錢買刑”無疑會將刑事和解市場化,繼而使犯罪成本縮小,帶來的極可能是更惡劣的連鎖反應。第三、這將加劇普通民眾的社會不公心理。同時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原則相悖。古語言: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在同等案件類型中,人們應當為相同的錯誤付出相同的代價,以此創建社會心理的平等,實現司法公正及人權平等。

三、刑事和解配套措施的完善

刑事和解制度具有雙贏性,通過加害人的誠懇地道歉追悔請求諒解及一定的物質賠償修復被害人的心理創傷,最小損害性的解決刑事糾紛,達到利益兼得的效果。但就目前刑事和解率尚處于較低的階段來看,其配套措施仍需完善。

(一)確認司法機關的介入、審查和確認程序

走刑事和解程序應當確保一下兩個問題。1、如何保障在和解過程中,不存在一方對另一方欺詐、威脅及暴力侵害,及如何確保當事人雙方完全的真誠及自愿?2、加害人的人身危險性是否完全解除?個案的和解并不代表加害人不會危害其他的社會個體。[5]而國家司法機關的介入,對被害人提出的刑事和解案件進行審查,根據案件實際情況作出認可與否的判斷。在和解過程中,一方當事人可以向司法機關提出和解違背自愿的主張和證據,由司法機關審定并最終裁決。司法機關也有權主動提出審查,根據犯罪事實和法律規定量化犯罪行為,參考加害人歷史記錄,比如是否為累犯,及社會評價等,判斷其是否具有人身危險性。通過司法機關的介入、審查及確認,能夠很大程度上保證當事人雙方的和解是出于真實自愿,有利于社會關系的修復與發展。其次,一定程度上能夠防止加害人隱藏其人身危害性,之后進行二次犯罪。

(二)建立刑事和解與社區矯正對接

確保加害人的人身危險性的消除及使其盡快回歸社會,社區矯治則是必不可少的。使加害人處于社會監控之內,使其再次犯罪的可能性進一步較小。對于被判處緩刑、管制的對象,需要進一步完善社區矯正工作,加強監管和幫教,對“有罪免刑”或相對不訴的刑事案件的當事人,可以適用一定期限的社區服務,管教協助,保護觀察處分,要求對象向有關部門或社會工作者,定期匯報學習、生活情況,并由司法社工、家庭、學校、社區等方方面面監督對象在學校和社會上的表現。刑事和解的方式也可以拓展到社區矯治范疇,可以適當引入讓刑罰較輕,和解效果可以達到免訴的加害人參與社會公益服務、社會無償勞動、為被害人提供勞務等和解方式,這樣可以避免加害人形成以錢買刑的錯誤認識,同時促進了當事人雙方的進一步溝通交流,更有利于加害人重新融入社會,形成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6]

(三)建立刑事被害人的國家補償制度

所謂國家補償,是指國家給予遭受特定犯罪行為侵害,損失達到一定程度,并且沒有獲得賠償或者賠償不足的直接被害人或死亡的被害人的特定親屬一定經濟救濟的法律制度。在司法實踐當中,由于加害人死亡逃逸或者貧窮無力支持刑事賠償的情況比比皆是,這就可能導致的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親屬因此陷入生活困頓,更嚴重的是被害人或者被害人家屬因現實生活困窘、受害后無法消除的心理陰影及無法得到補償的社會不公心理從而選擇報復社會,危害社會。這樣的刑事和解也達不到我們所追求的化解人民矛盾,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如何使被害人或者被害人家屬及時得到適當的補償?建立刑事被害人的國家補償制度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并且,能夠是被害人在確認得到補償的情況下更加愿意選擇刑事和解。前提是要對加害人財產狀況進行了解和審查。一方面,能夠防止達成刑事和解協議卻無法履行的法律白條的出現,有效樹立法律的威信,提高人民對法律的信任度;另一方面,能夠為誠懇認罪卻無力賠償的加害人得到被害人諒解,達成刑事和解爭取更大的可能,更加有利于破壞的社會關系的修復。

(四)公檢法機關在考核指標方面的協調

在具體的實踐當中,刑事訴訟制度中的一些機制和規定制約了刑事和解的適用。盡管作為檢察工作考核指標的之一的不起訴率對防止違法、違規濫用不起訴權起作用,但有可能導致實際符合刑事和解條件的刑事案件不得不走上公訴、審判環節。因此,公檢法機關的考核指標應當相繼完善,為刑事和解讓出更多的空間,使適用和解的刑事案件能夠以最有效最人性化的結果解決。

四、結語

在現實的司法實踐當中,刑事和解達成率尚處于較低階段,我國整體的刑事和解仍不夠成熟,還需要逐步豐富和完善相關理論,為其提供更充分的理論基礎;通過總結司法實踐的成敗得失,提出有建設性的立法建議。但就目前現狀來看,刑事和解在實踐中還是要慎重進行,不能跳出現有法律的框架。

[1]<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當事人達成和解的輕微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見>(2011年1月29日 高檢發研字[2011]2號印發).

[2]樊榮慶.刑事和解適用的案件范圍和條件[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7(4).

[3]張智輝.刑事和解研究述評[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7(4).

[4]宋英輝.我國刑事和解的理論與實踐[A].“恢復性司法與中國刑事訴訟法改革實證研究”課題組.我國刑事和解適用現狀之概覽[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01.

[5]夏寒梅.刑事和解的適用條件及配套制度[EB/OL].法律圖書館,法律論文資料文庫,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24758.

[6]宋英輝.我國刑事和解的理論與實踐[A].樊榮慶.未成年人案件引入刑事和解制度的思考[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01.

D

A

2095-4379-(2017)18-0117-02

許少珊(1996-),女,漢族,廣東汕頭人,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本科在讀。

猜你喜歡
加害人刑事案件當事人
我國興奮劑刑事案件司法解釋之評價研究
我不喜歡你
美國就業歧視當事人的訴訟權保障
什么是贊揚激勵法?
被害人怠于采取公力救濟原因探析
公安機關刑事案件偵查中的假說、推理和證據
關于盜竊刑事案件認定的幾點思考
對我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會調查制度的思考
損失補償之債:一種新型的法定之債——《侵權責任法》第87條評析*
先到先得還是機會均等:共同犯罪中的刑事和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