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刑法保護

2017-01-27 00:07徐麗萍
法制博覽 2017年18期
關鍵詞:刑法危害犯罪

徐麗萍

遼寧沈陽市法庫縣司法局,遼寧 法庫 110400

?

淺談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刑法保護

徐麗萍

遼寧沈陽市法庫縣司法局,遼寧 法庫 110400

食品安全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大民生問題,其重要性無須贅述。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頻頻發生,從“蘇丹紅”到“毒奶粉”,從“瘦肉精”到“地溝油”,食品安全領域存在的問題嚴重危害了群眾健康,破壞了社會正常經濟秩序,不利于社會和諧穩定?!缎谭ㄐ拚?八)》增加“食品安全瀆職犯罪”,是我國司法領域的又一進步,保障食品安全中必須做到寬嚴相濟、加重刑罰,致使形成嚴密且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刑法保護體系。

食品安全;刑法保護;刑修八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經濟迅猛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同時,自從2008年“三鹿毒奶粉”事件發生以后,食品安全問題逐漸進入民眾視線,并呈現不斷擴大化、嚴重化趨勢,食品安全犯罪范圍從傳統的肉禽類向奶制品、調味品和保健品等新型食品擴張,領域從以往多發的生產、銷售環節到覆蓋食品生產經營的全過程,根據《中國社會發展年度報告2013》顯示,食品安全問題是公眾最不滿意的三大事項之一。屢禁不止的食品安全事件使民眾喪了對對食品安全的信心,保障食品安全,迫在眉睫。

一、我國食品安全犯罪現狀分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十章附則規定,食品安全是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①

(一)我國食品安全領域犯罪現狀分析

就目前各級食品行政執法部門和偵查、司法機關的數據來看,我們的食品安全犯罪問題已經十分嚴峻。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查處涉及食品安全違法的案件,2010年查處的案件數量約7.69萬件,2011年查處的案件數量約6.2萬件,2012年查處的案件數量約11.1萬件。但是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各級檢查機關依法批捕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嫌疑人在2011年僅有1801人,其中提起公訴的僅為1254人,2012年移送公安機關的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僅406件。②2011年全國法院受理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以及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案件為357件,同比2010年增長180%,判決人數410人,同比2010年增長153%;2012年僅上半年受理此類案件330件,判決人數425人;2013年全國法院受理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數量達到2366件,呈現井噴式增長模式。③

(二)我國食品安全犯罪特點

現如今,我國食品安全犯罪呈現以下特點:

1.犯罪領域廣泛化

傳統意義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行為主要發生在生產和銷售兩個環節,現如今,食品安全犯罪行為已經滲透到食品的整個生產銷售鏈條,無論是種植環節,還是生產加工環節,還有銷售環節。例如,農產品生產者在土地整理階段,就將土地施以大量化肥、農藥,將種子進行農藥浸泡以防止蟲害;加工食品過程中添加各種有毒有害物質,使用不符合安全標準的包裝;銷售者使用重新包裝等手段更改食品保質期等問題頻發。

2.犯罪主體多元化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食品安全犯罪的主體成分繁復,從國有公司、企業,到非國有公司、企業,從合伙組織到個體工商戶,從本國企業到外國企業、跨國公司、跨國企業等,不一而足,食品安全犯罪主體的多元化和分散化為監管工作帶來巨大困難。此外,單位食品安全犯罪情況增加,眾多大型企業在利益的驅動下,不顧法律法規約束,加入制造、銷售不安全食品犯罪的大軍。

3.犯罪手段多樣化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在給全人類帶來進步的同時,也被違法犯罪分子所利用。食品安全犯罪分子通常使用的伎倆包括加蘇丹紅增色、用敵敵畏防腐、用吊白塊增白、用火堿清洗等,其犯罪行為都具有一定的技術含量。以往,食品安全犯罪分子為逃避監督懲罰,將生產窩點設在監管力度薄弱的偏遠地區,現在開始打著“知名品牌”甚至“免檢產品”的招牌大行其道。④

4.犯罪空間現代化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社會逐漸演變為實體和虛擬兩個空間的系統社會,同時網絡經濟繁榮發展,“網購”作為現代化的購買模式興起。虛擬空間的運用對于食品安全犯罪分子來說具有極大的隱蔽性和便利性,從利用網絡獲取生產原材料以及技術手段,到網絡營銷,快遞送貨到家,到網絡資金流轉,尤其以“微商”為典型代表,監管困難,是食品安全犯罪活動的重災區。

二、我國食品安全的刑法保護

確立罪刑是對食品安全領域的刑法保護,刑法通過規制犯罪來打擊犯罪。食品安全犯罪沒有獨立的罪名,之所以會有食品安全犯罪這一說法,是由于當今社會食品安全犯罪情況時有發生,已經嚴重危害到民眾身體健康,嚴重危害社會安定和諧,源于此,法學界相關人士提出了這個新型的經濟食品安全犯罪類型。從刑法規范角度來講,“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是指在食品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發生的危害食品安全的,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p>

由于刑法未明確注明何種犯罪為食品安全犯罪類型,對于哪些屬于、哪些不屬于不能妄下定論,不能把所有與食品有關的犯罪種類都歸結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根據現有刑法,如果依照是否直接侵犯食品安全這一客體來劃分,可以將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劃分為基本犯罪和延伸犯罪。⑤

(一)危害食品安全的基本犯罪

刑法分則第三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中,規定了食品安全基本犯罪,即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缎谭ㄐ拚?八)》將原“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的表述改為“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并增加“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作為第二檔量刑幅度情節,《解釋》第1至4條對本罪定罪量刑情節的認定標準作了明確具體規定。用“安全”一詞替換“衛生”一詞,可見刑事立法對食品安全領域的重視?!缎谭ㄐ拚?八)》對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增加了“有其他嚴重情節”、“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作為第二檔、第三檔量刑幅度的情節,《解釋》第5至7條對本罪定罪量刑情節的認定標準作了明確具體規定。⑥

(二)危害食品安全的延伸犯罪

食品安全延伸犯罪是指并未直接侵犯食品安全制度,但與侵犯食品安全制度間接關系,在發生重大食品安全犯罪時,或前置、或后續、或同步發生的密切相關的犯罪行為,與基本犯罪共同構成危害食品安全刑法規范體系的其他犯罪,包括危害食品安全監管瀆職罪、非法經營罪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等。為督促保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切實履行食品安全監督職責,《刑法修正案(八)》專門在刑法分則“瀆職罪”一章中,增設“危害食品安全監管瀆職罪”這一新罪名,更加明確地規制了在危害食品安全領域的行為,此規定是刑法保護領域的一大進步。危害食品安全的基本犯罪同時也是擾亂社會市場正常秩序的違法行為,屬于非法經營行為,源此,非法經營罪也是危害食品安全的延伸犯罪。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與危害食品安全的基本犯罪是一般犯罪與特殊犯罪的關系,通過犯罪客體、犯罪數額等區分,也是危害食品安全的延伸犯罪。此外,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商檢失職罪等都可能在具體的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中涉及,屬于延伸犯罪。

三、我國食品安全的刑法保護之完善

我國現行法律體系中,對危害食品安全問題的保護具有局限性,刑法作為保護食品安全的最后屏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加強食品安全的保護,必須完善體系、嚴格法律責任、明確監管職責,遏制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發生,提高百姓生活質量,保證社會安定和諧。

(一)從立法角度,單設一類食品安全犯罪

對于食品安全的有效保護,需要建立一個全方位的系統化法律體系,刑法是最后關口?,F如今犯罪領域廣泛性、犯罪主體多元性、犯罪手段多樣性、犯罪空間現代性是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焦點,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規定在體系上欠缺銜接性,而且量刑畸輕,不利于提高對當前食品安全領域嚴峻形勢的控制力。在此,筆者大膽設想將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單獨作為一類刑法內容,置于危害公共安全罪項下,符合當前形勢的需要。部分犯罪由實害犯變為危險犯、行為犯,《刑法修正案(八)》增設“食品安全監管瀆職罪”,都表明國家對此類犯罪的嚴肅態度,單設一章食品安全犯罪也是恰如其分的。此外,增設過失類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也是未來修法的方向之一。

(二)從執法角度,明確行政監管刑事責任

在我國當前法律體系中,要明確危害食品安全的行政違法行為和刑事犯罪行為的區分,其界限主要體現在定量要素(即社會危害性程度)的不同,這項內容的完善不僅需要完備全面的法律體系加以規制,也在于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有效銜接,行政管理部門與司法機關之間及時聯系,出現涉及危害食品安全的案件如發現已達到犯罪標準的,應及時立案偵查,對符合犯罪構成的案件進入刑事司法程序,接受刑法的規制。其次,對于行政監管機關工作人員瀆職等違法行為,建立檢察機關監督機制,以“法”治“法”,在“危害食品安全瀆職罪”的定罪標準更加明確完備以后,堅決執行。此外,建立食品安全聯動大數據體例,將所有危害食品案件納入數據庫,標明數量、后果,符合刑法制約的直接進入到司法部門,這項工作需要組織牽頭、部門聯動。

(三)從司法角度,發揮刑法保護最強力度

刑法是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線,必須采取從嚴處罰手段,威懾犯罪分子,促使犯罪分子不敢處動食品安全底線,確實保護食品安全領域的長期有效生存。食品安全犯罪作為經濟類型犯罪,罰金刑的適用能夠達到良好的懲罰犯罪和威懾犯罪分子的作用,我國的刑罰是相對確定的刑罰體例,在審判實踐當中,部分地區輕適用罰金刑,部分地區重適用罰金刑,筆者贊同全國統一性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適用重罰金刑,能夠罰當其罪,破除犯罪分子繳納罰金刑仍獲利的僥幸心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絕危害食品安全的再犯罪,加大其威懾力度。

[ 注 釋 ]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官網,2009-4-9.

②舒洪水.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中“明知”的認定[J].法學,2013(8).

③陳濤,潘宇.食品安全犯罪現狀與治理[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

④劉紅,杜菊.食品安全犯罪的特征及成因分析[J].犯罪與改造研究,2010(10).

⑤胡洪春.淺論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規制[J].犯罪研究,2012(1).

⑥盧宇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兩個基本罪名的定罪量刑標準[N].檢查日報,2013-7-5.

[1]舒洪水.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中“明知”的認定[J].法學,2013(8).

[2]陳濤,潘宇.食品安全犯罪現狀與治理[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

[3]劉紅,杜菊.食品安全犯罪的特征及成因分析[J].犯罪與改造研究,2010(10).

[4]胡洪春.淺論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規制[J].犯罪研究,2012(1).

D924.3;D

A

2095-4379-(2017)18-0163-02

猜你喜歡
刑法危害犯罪
降低燒烤帶來的危害
過度刑法化的傾向及其糾正
藥+酒 危害大
Televisions
酗酒的危害
刑法適用與刑法教義學的向度
什么是犯罪?
論刑法總則
重新檢視犯罪中止
“犯罪”種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