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詐騙犯罪的現狀分析與預防策略

2017-01-27 00:07樓俊威
法制博覽 2017年18期
關鍵詞:犯罪行為詐騙犯罪

樓俊威

浙江省金華市公安局江南分局,浙江 金華 321000

?

網絡詐騙犯罪的現狀分析與預防策略

樓俊威

浙江省金華市公安局江南分局,浙江 金華 321000

雖然網絡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生活的方式和節奏,但是同時也導致了各種犯罪問題的發生,而這些問題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已經呈現出愈演愈烈的發展趨勢。本文主要是就網絡詐騙犯罪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相應的預防策略。以金華市江南公安分局為例,2017年1季度網絡犯罪類型的立案數同比增加百分之三十五,同時,受害群體出現從少兒、老年人群體向青年、知識分子擴散的趨勢。

網絡犯罪;現狀問題;措施探討

一、網絡詐騙犯罪的現狀分析

(一)政府對網絡虛擬財產方面重視程度有待提升

雖然我國政府所采取的打擊網絡低俗行為的措施,對于網絡詐騙虛擬資產的犯罪行為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是效果卻十分的有限。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政府部門對于網絡詐騙虛擬資產的行為并沒有予以充分的重視,再加上政府部門認為網絡虛擬資產不利于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最終導致其降低了網絡虛擬資產保護的力度。2016年8月山東學生徐玉玉在網上被騙9900元后猝死,被媒體曝光以后,類似案件才漸漸出現在公眾眼中。

(二)我國的公安機關相關技術力量薄弱

網絡犯罪發展速度的迅速提高,是我國公安部門所沒有預料到的,而這也是導致我國公安部門無法緊跟網絡發展潮流充實自身技術力量的關鍵因素。另外,就硬件設施而言,我國公安部門目前還沒有專業的打擊網絡犯罪的相關設備,日常辦公所使用的電腦,也只能進行辦公和記錄。而軟件配備方面,高級技術人才的缺乏是影響公安部門打擊網絡犯罪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大多數的辦案人員自身對于網絡知識也極度的缺乏,其技術水平已經無法滿足我國現階段網絡詐騙虛擬資產犯罪的需要。

(三)被害人的網絡技術水平一般較低

我國現階段計算機技術知識的匱乏,為犯罪分子理由民用網絡系統侵入和操控他人系統,盜取他人虛擬網絡資產提供了便利,大多數犯罪分子經常理由控制被害人的操作系統,利用其所形成的所謂的僵尸網絡系統,攻擊其他沒有感染病毒的計算機,最終實現其非法牟利的犯罪目的。

二、網絡詐騙犯罪預防策略

(一)政府應當積極建立風險預警機制

由于網絡詐騙行為收到侵害的范圍非常的廣泛,而大多數受害人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一旦犯罪行為得逞的話,不僅會產生嚴重的后果,同時也會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因此,政府部門必須建立相應的風險預警機制,深入的了解惡化分析當前網絡詐騙犯罪行為的特點,同時對其所產生的危害進行分析和評估,然后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將這些犯罪行為消滅于萌芽狀態。而公安網絡安全部門,必須制定積極有效的犯罪預防措施,加大與檢查部門的配合力度,開展形式多樣的網絡犯罪轉向政治活動,才能有效的促進網絡犯罪預防效果的提升。

(二)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和警方合作構網絡詐騙犯罪防控體系

網絡服務提供商和互聯網信息提供商作為我拿過來服務的主要提供者,必須進一步加強網絡技術防范技術的研究力度,促進網絡完全技術水平的全面提升。而互聯網信息供應商則應該加大防火墻研究的投入力度,嚴格的篩選進入互聯網的相關信息,同時利用相關的網絡平臺進行網絡犯罪行為的預防和處理,及時的處理被害人的舉報,并配合公安部門積極的進行網絡犯罪行為的打擊和治理,才能促進互聯網信息服務質量和效率的進一步提高。由于現階段不同網絡服務提供商所采取的風險防控標準的不同,公安部門必須建立統一的網絡安全標準和信息預警機制,才能在確保行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礎上,為打擊各種網絡犯罪行為提供統一的標準。另外,公共場所上網實名制必須切實的落實到位。在深入調查網絡犯罪案件發生規律的過程中發現,大多數網絡犯罪行為都發生在網吧等公共場所,很多犯罪分子都是在公共場所實施犯罪行為,而導致這一現象發生的主要原因是,雖然網絡ID是固定的,但是行人卻是流動的,而這也增加了網絡犯罪案件偵破的難度。隨著上網實名制的實施,在進一步明確責任人的基礎上,規范和引導了公民正確的上網行為,為打擊和預防網絡犯罪行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加強對民眾的防范意識教育

廣大民眾必須加強自身的網絡虛擬財產保護意識。網絡虛擬財產詐騙行為的頻繁發生,主要是因為被害人對忽略了自身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和關注。大多數網民在登錄QQ、游戲帳號時往往不分場合隨意的輸入密碼,等于將自己的財產暴露在犯罪分子的面前。因此,必須正確的引導廣大民眾增強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意識,才能有效的預防網絡虛擬財產詐騙行為的發生。雖然很多游戲玩家已經在電腦中安裝了相應的殺毒程序,但是各種新型的技術含量非常高的隱蔽木馬程序、源代碼等惡意病毒也是普通網民所無法有效防范的。很多網民甚至不知道這些惡意程序的存在,所以,也就沒有安裝相應的殺毒工具的意識。雖然有些網民已經知道這些惡意程序的存在,但是由于其并沒有專門查殺這類惡意軟件的攻擊,所以也就無法有效的將其消滅。

(四)加強警方對網絡科技的投資

針對大量的網絡詐騙案件來看,很多作案方式都需要較高的技術,因此警方應當加大網絡科技的投資。當前,網絡詐騙犯罪中,應用作為廣泛的病毒就是木馬病毒以及釣魚行騙,要充分的保證對網絡詐騙有效切實的落實,就需要在技術層面上加強投資,防范詐騙。第一,對防火墻技術的防范投入。防火墻技術,主要就是本地網絡計算機和外部計算機之間,相互連接的一個防范系統,這個系統就是對本地的計算機網絡好外部的計算機網絡之間進行有效的保護,對本地的計算機系統內部存儲信息保證其不會受到外部的攻擊,從而面遭受木馬或者是釣魚軟件的侵害,有效的防止網絡詐騙的現象的出現。數字簽名技術防范。對于網絡詐騙犯而言,網絡信息虛擬詐騙中,數字簽名技術對于網絡詐騙者的信息可以有效的加以識別,詐騙者通過網絡對自己的偽造信息就能夠很輕易的識破。因此,警方對網絡簽名技術進行投入,可以有效的預防網絡詐騙發生,輕松識破詐騙者的身份。

三、網絡詐騙犯罪偵辦策略

現階段,網絡詐騙犯罪偵辦的主體依然是公安機關,但是由于技術、能力的限制,基層的公安機關難以形成有效打擊,更多時候只是在接受群眾報案的時候再三提醒不要再犯類似錯誤。此類案件不僅偵辦難,偵破率低,更大的問題犯罪證據留存時間短,滅失快,偵辦的成本高,往往需要花費極大的代價才能獲取可以進一步經營的線索,被騙資金轉移快,難以確定嫌疑人的真實身份等等?,F在國家正在大力推廣“反詐騙中心”的建設,意圖在詐騙方生的第一時間凍結賬號,挽回損失,但是治標不治本,不打處其背后的受益者,難以形成威懾,限制案件發生。

(一)聯合公安、銀行、軟件科技公司、各第三方交易平臺形成合力,爭取在發案的第一時間獲取犯罪嫌疑人的IP地址,盡快形成定位,固定證據。

(二)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建立相關業務大隊,方便溝通,力爭第一時間完成抓捕,減少被害人損失,防止資金轉移。

(三)公安、銀行與第三方交易業務平臺達成協議,實現交易賬戶的實名制,減少冒用盜用情況發生,保障公安偵查穩固有序。

四、結語

網絡科技的迅速發展,是產生網絡虛擬資產詐騙行為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打擊這類犯罪行為的過程中,需要社會各界聯起手來,制定出負荷我國國情的網絡犯罪行為打擊和預防措施,才能從根本上防止這類犯罪行為的發生,從而避免其所在進一步擴大范圍的同時造成更大的損失。

[1]康家盛.論詐騙犯罪情景預防[D].湘潭大學,2011.

[2]孫天宇.網絡借貸中經濟犯罪風險防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4.

[3]徐柱.論網絡犯罪及其預防[D].吉林大學,2005.

D

A

2095-4379-(2017)18-0167-02

樓俊威(1993-),男,漢族,浙江金華人,大學畢業,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治安學畢業,就職于浙江省金華市公安局江南分局西關派出所,研究方向:治安、刑偵。

猜你喜歡
犯罪行為詐騙犯罪
利用“短信嗅探”技術實施網絡侵財犯罪行為的定性研究
Televisions
合同詐騙
電信詐騙
擦亮雙眼,謹防招生詐騙
什么是犯罪?
重新檢視犯罪中止
“犯罪”種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