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及其優化路徑探究

2017-01-27 00:07劉君英
法制博覽 2017年18期
關鍵詞:民商民商法法律法規

劉君英

西安工業大學,陜西 西安 710021

?

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及其優化路徑探究

劉君英

西安工業大學,陜西 西安 710021

本文首先分析了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體現和缺陷,然后細致討論了優化民商法中誠實信用的具體方法。希望能夠對健全法律法規提供參考。

民商法;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優化路徑

一、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體現和缺陷

(一)體現

1.誠實信用原則在債務權法律法規的體現

誠實信用原則在債權法律法規中體現在情事更替原則和合法擴張已簽訂的合法的合同義務兩個方面,下面對這兩個方面進行分別論述。第一,誠實信用原則在債權法中情事更替原則上的體現,即在接觸合同或者變更合同時的具體體現。該原則的目的是保護合同的公平性,很多不可抗拒的自然力會對合同有效期內的某一方或者雙方造成嚴重危害,此時需要情事更替原則來進行作用。第二,合法擴張已簽訂的合法的合同義務。市場經濟環境下,商業交易中的合同的內容較之以往更加豐富。當下的商業合同中對合同有效期內雙方的義務進行了明確規定,這些內容都在合同生效后具有法律效力。所以,當下要對合同的含義和內容進行不同程度的擴展和延伸。目前合同法的變化情況是合同中雙方的義務更加細致明確,從而能夠更好的將誠實信用原則落實到實處。這樣就能夠大幅度提升合同簽訂雙方的道德水準。

2.誠實信用原則在物權法規中的體現

一般情況下,誠實信用原則在物權法范疇的體現主要是物權公信公示原則。這個原則是處理物權法中相關案件時需要考慮的第一個原則。這個原則主要涉及到了兩個方面,一是面向社會進行公示,二是商業交易過程中要做到公信。市場經濟背景下,商業的趨利性非常強,個體經營單位的數量非常多,公示能夠實現各個交易的信息透明化,從而避免不必要的紛爭,能夠維持市場秩序,保護民商交易正常平穩進行。為了切實保護交易中各方的合法權益,民商法規定,物權只有通過公示后才具有法律效益,這就避免了鉆法律空子的行為出現。綜上所述,公示行為和公信原則為市場經濟背景下的民商交易各方提供了安全交易的基本保障,兩者也是物權法使用中的基本規則。

(二)缺陷

1.誠實信用原則的位置相對靠后

誠實信用在民商法中的優先權比較低,多數是在其他的相關法律法規都無法解決時才會啟動城市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在民商法中的這種排位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誠實信用原則是解決法律問題的利器,能夠解決其他法律法規所無法解決的問題;二是誠實信用原則位置過于靠后,沒有體現出這個原則的重要性。

2.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和界定不明

誠實信用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涉及到不誠實的內容非常多,不誠實造成的后果嚴重程度很難分出等級,所以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內涵以及誠實信用和非誠實信用的界定。關于誠實信用的原則在各個國家的法律法規中都會涉及,但是尚未有任何一個國家做出了明確規定。目前,我國的市場經濟非?;钴S,民商經濟糾紛案件數量也不少,這就對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和界定有了更加急切的需要。從當下的司法案件審理過程中也會發現,由于誠實信用原則的模糊和不確定性,影響了案件審理的速度。

3.誠實信用原則的保障性法律制度不健全

在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我國的法律法規在逐漸完善之中,但是關于誠實信用原則的相關法規還沒有出臺。由此可見,建立健全誠實信用原則的法律法規亟待解決。在我國的合同法中,雖然將情勢變更原則納入了合同法卻未在合同文本中體現,這就讓誠實信用原則在運用的過程中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上了。誠實信用原則難以落實到法律法規中的根源是我國尚未建立起完善信用體系,然而在民商交易過程中信用問題又無處不在,這就使得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民商糾紛案件的數量也不斷攀升,嚴重影響了我國的市場秩序。

二、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優化路徑

(一)界定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和適用標準

由于誠實信用原則的相關內容備受爭議,所以具體工作開展起來非常困難,這樣決定了該原則的優化路徑比較艱辛。首先,一帶一路經濟戰略下,我國的國內外商品經濟都處于良好的發展態勢當中,誠實信用原則的確定要從大處落筆,具有國際化的理念。國際上關于誠實信用的含義有三個方面的內容表述,即意志說和雙重功能說以及條款說。盡管三種學說都能夠推動和保護市場經濟中的交易活動,但是關于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和適用界定也有顯著的差異。為此,相關的法律工作人員要對我國的基本國情以及我國商業活動中出現的案例的性質等因素進行細致的分析,同時也要對我國將來幾年的市場經濟發展趨勢進行預測,最終確定誠實信用的內涵和使用標準。第二,誠實信用原則納入法律之后,并且完善了誠實信用的內涵和使用標準后要對誠實信用原則的相關法律內容進行普及,從而強化大眾的城市信用法律基礎,為誠實信用的法律實施做好相應的鋪墊工作。

(二)建立健全的社會誠信體系

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亟待完善,直接反應出了我國民商交易過程中存在較大的信用危機。建立健全社會誠信體系,能夠很好的提升經濟交易過程中各方的信用程度,從而避免不必要的經濟糾紛問題。在民營經濟中,街邊攤和小吃和火鍋烤肉店里的人造牛羊肉是最顯著的商業誠信問題,這些非誠信經營為市場經濟效益和大眾的食品安全都造成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所以,我國要盡快出臺各種政策,制定相關的法規,將商品交易過程中的誠信問題遏制在萌芽之中。清理市場上的欺詐行為,能夠改善當下市場經濟環境下的混亂局面,從而打造一個健康的市場氛圍。

(三)加大對社會信用的監管和引導

在我國,如果民眾發現了商家的欺詐行為,通常情況下會采取忍受的方式來處理,這就增加了商家非誠信經營的囂張氣焰。對于市場的監督部門,由于監督方法和精力有限等多種原因,也未能全面檢查出市場上的各種問題。所以,要加大對社會信用的監管力度,通過引導消費者主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來促進商家誠實經營。這就需要政府主持相關工作,營造一個健康的市場環境。政府要對相關的監管部門施加一定的壓力,從而讓市場監管部門切實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政府要縱觀整個社會,構建出一個細致的個人誠信檔案,并且通過電子聯網,這樣就能夠讓參與市場交易的個體都遵守誠實信用的原則,從而為健康的市場交易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加強《民法典》的完善

早在2011年3月1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全議上,我國就初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律體系,而當前我國首部《民法典》也在逐漸構成中的進程中,可以預見未來《民法典》將成為中國首部對公眾和社會具有引導性作用的百科全書,同時也可以作為裁判民事案件的重要指導依據。有關專家在對《民法典》研究中指出,其不能單純的將其理解為一部法典,更重要的是其具備了基本的價值取向、基本社會理念和法律精神等,對整個民族和國家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維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還可對公眾起到指引和教育的作用。鑒于《民法典》地位的重要性,故進一步對誠實信用原則進行完善就顯得更加重要,將其納入到《民法典》中并將其作為首位原則,使其從末位原則上升到首位原則,充分展現其“最高行為準則”和“帝王條款”的高度,與此同時,還應在《民法典》中通過法律條文明的形式明確“一切民事活動都應當遵守誠實信用原則”的規定。

三、結語

綜上所述,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誠實信用原則在民商法的運用中需要進一步完善,從而指導市場交易正常平穩運行。我國是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雙管齊下,完善民商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也是通過法律手段來約束欺詐行為,是對國民的思想道德素質進行優化。當人民具有了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就會指導其在商業運作中避免欺詐行為。所以,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對于規范市場具有重要作用,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視。

[1]張琳.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及其完善路徑[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4).

[2]余靖.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與完善[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3).

D

A

2095-4379-(2017)18-0213-02

劉君英(1982-),女,漢族,陜西西安人,碩士研究生,西安工業大學,實習研究員,研究方向:民商法學。

猜你喜歡
民商民商法法律法規
7月起將施行新的法律法規
民商法課程體系:經驗與改革方向
法律法規與民生新聞
海外房屋出租市場法律法規
關于民商法的研究方法
法科學生就業狀況跟蹤調查研究——以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2010屆本科畢業生為例
淺析制定“民商法律總綱”完善民商法律體系
“民商分立”優于“民商合一”
市場經濟視域下民商法承載的倫理內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