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與抗戰:《戰時日本》雜志的抗日宣傳研究

2017-01-27 00:07董穎穎
法制博覽 2017年18期
關鍵詞:日寇雜志日本

董穎穎

河北大學歷史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2

?

媒體與抗戰:《戰時日本》雜志的抗日宣傳研究

董穎穎

河北大學歷史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2

七七事變標志著日寇全面侵華的開始,中日關系高度緊張。在此時代大背景下,一批文人聚集在漢口組成戰時日本問題研究會,創辦《戰時日本》雜志,旨在使其成為一份面向社會大眾,專門研究日本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問題的綜合刊物。雜志雖創辦僅三年便因客觀原因而???,但其時代意義和影響卻不容忽視,在當時生死存亡的關頭是社會各階層了解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重要窗口。

日本侵略者;宋斐如;《戰時日本》;日本研究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日寇逐漸從對東北地區的局部侵占擴展至全國范圍內的全面侵占,中華民族兒女奮起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社會爆發了研究日本的第三次高潮,掀起了一場了解今日之日本,激發民眾愛國熱情,消除“恐日病”的運動,各種針對性的研究日本的各種專著、期刊雜志相繼出現?!皳y計,三四十年代,全國發行的有關日本研究雜志多達近三十種,主要有《日本研究》、《日本》、《日本評論》、《日文與日語》、《戰時日本》、《中日評論》等?!盵1]國內關于日本的專門研究及載體期刊雜志從少數人寫少數人看變成為大家寫大家看,內容通俗易懂,符合大眾的認知和理解水平,引起了社會上的極大關注,推動日本研究的普遍化。對日本問題有深刻了解日本問題研究專家宋斐如便在這種背景之下組織戰時日本問題研究會,創辦了專門研究日本政治、經濟、軍事、及社會問題的面向大眾的綜合性刊物。

一、雜志的創辦

雜志的創辦成功并得以發行,是在宋斐如的一手努力下完成的。宋斐如(1902-1947),原名宋文瑞,字斐如,臺灣省臺南縣人,祖籍福建同安。1938年,宋斐如在全國抗戰中心漢口,發起組織“戰時日本問題研究會”,王乃昌、陳北鷗等人任干事,宋任總干事,目的是深入研究日本本身及與日本有關的各種問題,并與政府機關及民眾團體合作,提供各種資料及問題的解答,推進對敵工作,擴大國內外的宣傳創辦。創辦《戰時日本》雜志,宋斐如擔任該刊的主編,宗旨是系統地、深入的討論日本各方面的問題,多方面地、真確地刻畫日本帝國主義的真面目,把敵人的弱點和危機,廣泛地向國內外宣傳。關于雜志創辦的原因,主編宋斐如在第一卷第一期的創刊號的《創刊詞》中從對日本問題研究的必要性方面作介紹:“日本問題在平時即需研究,在戰時更需要研究。大家都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認識敵人的重要性是毋庸贅言的?!盵2]除了敵我關系的考慮之外,還有當時中國國內的實際情況也促使《戰時日本》雜志的成立,“抗戰爆發后,立刻感覺到日本問題資料的缺乏和研究成績的貧乏。全面抗戰已經一年,討論日本問題及揭穿敵人危機的書籍,也不多見,在量的方面不過一二十種的小冊子?!盵2]

二、抗日宣傳

戰爭伊始,雜志首先關注的是我國國內被日寇侵略狀況及全國范圍內抵抗日寇侵略方式的報道,諸如《敵人加緊對華北的統治》、《日本開發華北的陰謀》、《日寇西攻與南侵》、《日寇七年來在東北的經濟掠奪》、《日寇操縱下的偽滿政府》等文章。在北鷗先生發表的《敵人在加緊統治華北》一文中開門見山的指出日寇侵占華北地區的意圖“所謂‘侵略生命線’的建造,敵人積極修筑公路的目的在冀望著以極少數的兵力控制了華北的廣大地域,而達到全完統治了華北的野心?!盵3]在侵華的過程中,日本政府的上層政治也處于風云變幻中,而雜志便對此種現象從制度層面對其剖析。當敵人的陣容大起變動時,《近衛內閣的瓦解與平沼內閣的前途》論述此次政變的原因及平沼弱體內閣此后的做法。益三先生對日本的桃色政策進行了無情的批判:“根據美聯社的消息,謂日本政府頃將動員在華陣亡日軍之寡婦六萬人來中國與滿洲,再蘸華人,俾彼等能歸化日本,并令下一代盡成親日分子。據聞此六萬人已經登記。日本國策企圖吸收異族的血液,改善日本矮短的人種生理,但最重要的還是實施它的“美人計”。日本這種桃色政策能有多大效力,實在是疑問了。最后還應該指出:在收買漢奸的工作上,桃色政策是日本最下賤最末路的政策了?!盵4]可知日本為達到侵略中國的目的而不擇手段的丑陋黑暗的政治政策。

政治統治階層的變動繼而影響到日本的外交關系。杜若君在《日本的孤立》一文中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行為的擴大而使其在國際間逐漸限于孤立的地位,日本在國際上趨于孤立,外交陷入危機進而使廣田弘毅內閣的出局,中樞統控的變更也影響日本侵襲中國的進度。在中國戰場上,中國軍民在經過兩年多的抗戰后大大消耗了日本法西斯軍部的力量,而國際反法西斯侵略的力量已日漸增強,遠東方面形勢更傾向于我方。在宋斐如先生所作《美日斗爭的新開展》、《美國排日運動的概況》及張劍萍先生所作的《美國廢約對日本經濟的影響》文章中解述美國宣告廢除與日本的商約,邁出了制裁日本的第一步。美蘇強硬的態度使英日之間的關系問題逐漸凸出,然而英國并沒有因為歐洲局勢的變動而放棄原來所持的基本態度,只是消極的退讓,在李萬居先生所作的《論英日利害沖突及其妥協的難題》一文中對此給與了正確的結論,但仍能判斷出日本在國際上并沒有取得新的同盟的支持。

本刊對日本經濟狀況的研究有《日本的經濟危機的現階段》、《日本下半年經濟的展望》、《日本物價騰貴的分析》、《日本侵略戰爭與其資本主義的發展》、《日本戰時經濟體制的破綻》等文章?!兜蹏罱洕鸂顩r》從日本貨幣制度的危機、日本的現存國銀、國債的消化問題、戰爭與人口增殖問題、生產力的衰退、日本貿易的衰退角度向讀者展示日本最近的經濟狀況,并在文末列出日本八年來之貿易統計。日本政府甚至以發行航空獎券的方式補充軍費:“敵因安定國內金融財政計,向來甚少發行中彩獎券,但自二年來侵略戰爭,國庫將磬,不得不借賭博式的榨取,發行新航空獎券。此舉足見敵國經濟之無辦法?!盵5]對日本軍事的研究,體現在對日本的戰略及兵力的介紹上,有《敵軍的戰略與兵力》、《對于日軍作戰的幾點視察》等文章。日本在田中奏折的新政策決定后,逐漸改變侵略中國大陸的方式,步步加強軍事行動。因在侵略東北地區的軍事投機上日本所付出的代價過于便宜,日本遂放棄蠶食政策,預演鯨吞政策。在戰略上,德國型的武力政策支配了日本的國策,在殲滅戰是速戰速決的主要作戰形態,而消耗戰是持久戰的軍事形態,然而殲滅戰的成功需要“(1)絕對優勢的兵力;(2)優秀的武器與高度的機動力;(3)陣地有限制的戰爭方式;(4)經濟條件相等的國家?!盵6]事實證明,日本以殲滅戰的方式侵襲中國速戰速決計劃破產,戰爭轉入持久作戰狀態。在對敵軍作戰戰略及兵力的檢討之外,雜志也連載了一位曾經在中國作戰的日本死兵的日記,如“最近瘧疾非常猖獗,其隊士兵幾半數以上病倒,先是發熱,夜半時則全身打寒戰栗,自己昨夜也時冷時熱,但硬佯無病的樣子…支那軍的強實在是魔鬼一樣的?!盵7]透過日記,我們可以看到日軍在中國因氣候不適導致瘧疾肆行嚴重影響到日軍的作戰能力,傷亡情況慘重,有利于我軍對日寇的反擊。

長年累月的發動戰爭,日本民眾對此已不堪重負,民怨沸騰?!度毡境WR漫談》、《日本獄中漫憶》等文章是對日本社會情況的反映,主編宋斐如所開設的日本常識講座,并將講座的內容刊在雜志的尾處以期增加民眾對日本社會的了解。作者陳訊之,以自己在日本監獄中的親身經歷寫成回憶,連續在多期上發表《日本獄中漫憶一》到《日本獄中漫憶九》,將以自身為代表的中華民族的愛國精神勇敢表露于日本的居留所內。日本民眾的社會生活更是慘不忍睹:“活人穿紙衣,倭國先天不足,后天失調,如此國家競膽大又發動侵略戰爭,弄得人民衣食不周,為節省棉花計,倭政府下令禁止棉花織布,而代以紙質的人造布供應民需?!盵8]日本法西斯侵略者舉全國之力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代價卻是日本人民群眾的物資供應嚴重匱乏。

雜志以日本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中國民眾透過這樣的窗口了解日本吞并中國、稱霸亞洲的野心,雜志關于政治外交、經濟制度、軍事制度及社會等方面的論述可以窺見當時中國知識分子對日本社會研究水平的一斑。雜志前期比較注重敵人本身的分析及其危機的暴露,致力于廣義的日本問題的揭發,如從中日問題看日本及從國際形勢看日本,側重的是對日本國內的分析。隨著戰爭局勢的變化,日本侵略中國“速戰速決”計劃的滅亡,戰爭轉入持久,西部歐洲戰場的灼燒,種種原因使中日問題和國際問題之間的聯系愈益密切。雜志緊跟時勢,關注點從日寇與英美蘇德意等國家之間的關系、乃至整個國際關系的角度出發研究日本問題。時任立法院院長孫科曾贊譽曰:“細讀各期內容,其資料之豐富、觀察之透徹,與夫論斷之正確也?!稇饡r日本》主編宋斐如兄研究問題之精博與作事之負責,為我所熟悉?!盵9]當時的讀者也認可《戰時日本》是唯一研究敵情、使一般人鏟除恐日病之抗戰刊物,千千萬萬人已經受了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三、小結

從1938年8月1號創刊號發行,到1942年1月???,三年四個月的時間里雜志總計發行六卷31期,刊載各類文章達五百余篇。雜志的第六卷第二期成為絕響,??脑虿浑y想象。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后,中國的社會更加動蕩混亂,時局的不穩定導致文稿未能按時寄送到雜志社或難以尋覓到合適的出版社,是影響雜志繼續刊行的主要原因?!稇饡r日本》雜志作為一份非官方專門以日本問題為研究對象的政治、經濟、軍事及社會綜合性刊物,相對于整個抗戰過程來說或許微不足道,然而當時的中國社會仍有不少人恐懼日本帝國主義“紙老虎”的淫威,雜志此舉將日寇畢露無余的展現在了讀者面前,鼓舞了民眾的抗戰信心,起到了較好的輿論宣傳引導作用,對于當今社會日本問題的研究有很重要的借鑒宣傳意義。

[1]馬興國,崔新京.中國的日本研究雜志歷史回顧與展望[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5:7-9.

[2]戰時日本研究會.創刊詞[J].戰時日本(第一卷第一期),1938-8-1.

[3]北鷗.敵人加緊統治華北[J].戰時日本(第一卷第一期),1938-8-1.

[4]益三.日本的桃色政策[J].戰時日本(第一卷第六期),1939-2-16.

[5]志華.戰爭下臺灣的慘狀(臺灣通訊)[J].戰時日本(第三卷第二期),1939-9-1.

[6]劉國軒.日本侵華政略與戰略檢討[J].戰時日本(第一卷第四期),1938-12-16.

[7]盛智譯.一個死兵的日記[J].戰時日本(第一卷第二三期),1938-10-16.

[8]王謝青.倭國社會的戰時相漫談(日本通訊)[J].戰時日本(第三卷第三期),1939-9-16.

[9]宋斐如.宋斐如文集·卷五[M].北京:臺海出版社,2005:1580.

G

A

2095-4379-(2017)18-0289-02

董穎穎(1993-),女,漢族,河北邯鄲人,河北大學歷史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

猜你喜歡
日寇雜志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唐學詠早期抗日救亡歌曲《去滅日寇》回顧
東方養生雜志征稿函
中醫藥堂傳奇 第五十二回 曲煥章研制百寶丹 六十軍攜藥殺日寇
雜志介紹
《黃金時代》日本版
狂雪
——為被日寇屠殺的30萬南京軍民招魂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訴你
雜志收納碗
戰斗在日寇心臟里的港九游擊大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