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2017-01-28 08:13陸存松
科學中國人 2017年14期
關鍵詞:數學課程數學知識生活化

陸存松

青島市黃島區海青鎮中心小學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陸存松

青島市黃島區海青鎮中心小學

曾經有人指出:數學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表現出它的魅力。由此可見,數學課程與生活相聯系是每個教師必須具有的教學理念。也就是說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將數學問題與生活情境相結合,實現讓數學知識“生活化”的效果。本文即從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角度,去論述如何做到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化。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策略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绷硗?,數學就是生活,只有學生走進生活,真正感受數學的價值,才能讓學生了解數學,熱愛數學。對于教師而言,主要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

1、數學教學生活化,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小學生本身自制能力差,對于學習的主動性并不高。因此,將學生最為熟悉的生活與數學課程聯系起來就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畢竟生活是具體可感的,數學學習是抽象的。相反,如果單純地進行數學教學,學生就會厭倦數學,所以數學老師在教學中滲透生活的做法是非常必要的。

2、數學教學生活化,可以培養學生從生活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數學問題生活化就會促進學生更加關注日常生活,一方面可以促使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提出為什么,并有解決的欲望;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具體的現實生活中。同時,這樣在教課中,學生會有很多問題,學生們會帶著問題去學習新課,以便找到解決生活中難題的辦法。這樣學生養成了關注周圍事物的習慣,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日常數學思維也有重要的意義。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途徑

1、課前聯系生活,激發學生興趣。興趣對于小學生學習數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而現實生活則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源泉。因此,教師在課前時要安排相應的生活實例導入,結合現實生活來進行引導,以此促進學生加深數學學習的認識,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獲得數學學習的興趣。

我們舉個具體的例子。比如在教授《商》這一節時,為了加深學生對“商”不變這一知識點的理解,教師事先可以舉生活實例。三位老人買蘋果,趙奶奶說:“我買了16元的蘋果4斤,真便宜?!卞X奶奶笑著說:“不,不,我不便宜,我買了12元的蘋果3斤?!睂O奶奶搖搖頭,說:“我買的最便宜,我買了8元的蘋果2斤?!痹谶@一點上,我問了一個問題:“你支持哪個老奶奶?”一些學生說:“趙奶奶最便宜!”有些同學反駁道:“老師,她不對,價格三個奶奶一樣?!蔽亿s緊問:“是嗎?快來給出你的理由?”......真正達到了上課一開始,學習樂趣就已經誕生的效果。

2、課中融入生活,加深學生理解。除了課前的引導過程之外,課中教學也要從學生的生活出發,從平時可以看到和摸到的東西入手,讓學生在具體的、形象的感知中真正地學習數學知識。此方面最主要的就是利用應用題的構造模式去進行相關的知識傳授。畢竟學生喜歡在實踐中學習,在生活中運用。聯系生活中的應用題,首先要讓學生了解生活中各種實例所蘊含的道理,平時要了解一些應用問題之間的關系,然后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

比如在教授混合運算時,有些教師直接把“先做乘法和除法,再做加法和減法”和“先括號內,再括號外”這些操作直接傳授給學生,效果往往不理想。其實,這些教學內容,完全可以結合生活情況通過舉例來進行傳輸。比如以學生喜愛的快餐店為例,快餐店顯示8元的價格為一個漢堡包和一杯5元可口可樂,問學生,如果他們購買這些食物多少錢。然后加入1杯可樂,問,“你現在付多少錢?”學生被列為“8+5+5”或“8+5×2”。這時候再接著討論“8+5×2”如何計算?有的學生說先算加法,有的說先算乘法在討論之后,統一認為該先算5×2,教師立即追問為什么先算5與2的積,學生自然而然的就會根據具體的事例說明:因為買的是兩杯可樂,如果先算8+5再乘2就是兩份漢堡包加可樂了。在具體案例中讓學生抽象概括混合運算順序,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3、課后返回生活,促進學生學以致用。新《數學課標》中說:“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在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一方面是對已經學習內容的再回顧和再復習,并且在這種現實情景下的應用將會加深學生本身的知識印象,知識的遷移也會出現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課后返回生活,可以促進學生對已學問題進行新思考,甚至超越數學問題本身,真正做到用知識去改變自身生活,也就是真正讓他們用學到的知識去學會安排生活,比如學習了圖形面積計算,就可以假使學生成為設計師,設計自己未來的學校地圖遠景圖,計算各地區的土地面積。如研究折線的統計,可以讓學生統計一個月的空氣質量,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等等。

比如在學習完長方體的知識后,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利用周末來衡測量自己的房間的長度、寬度和高度,在墻壁和屋頂涂上涂料,以使自己的房間更漂亮,并找出在整個的裝修過程中,刷的面積是多少,用料是多少,具體價格又是多少等等。不僅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也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這一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實現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讓數學知識更有實現的價值。

[1]葛芳.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2]蔣婷.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5.

[3]熊覓.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

[4]魯靜.小學數學教學“偽生活化”及其應對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5]馬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之探討[J].科教文匯(下旬刊), 2013,02:143-144.

陸存松,青島市黃島區海青鎮中心小學,老師。

猜你喜歡
數學課程數學知識生活化
基于在線教育技術下的大學數學課程預習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
利用繪本優化大班數學課程之淺見
中班幼兒生活化美術活動的實踐探索
大學數學課程思政教學的探索
讓鐘表發展史走進數學課程思政課堂
作文生活化教學指導策略
生活化美術教學的課程設置及實踐應用
數學知識在于應用
從生活中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