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象訓練法在高校太極拳教學中運用的調查分析

2017-01-29 16:16樊發祥
山西青年 2017年20期
關鍵詞:表象太極拳教學效果

樊發祥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貴州 都勻 558000

表象訓練法在高校太極拳教學中運用的調查分析

樊發祥*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貴州 都勻 558000

表象訓練法,是我國體育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的訓練法。特別是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體育訓練方法也不同于以往的訓練方法。因此,以表象訓練法在高校太極拳教學中的運用為研究對象開始成為新的社會熱點。結合實踐,展開調查,發現表象訓練法在太極拳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調動學生的情緒,幫助學生建立可持續的信心。為創新我國表象訓練法運用的新路徑、新方式出謀劃策,也為后來研究表象訓練法的專家、學者及從事高校太極拳教學的工作人員提供一定參考、借鑒。

表象訓練法;高校;太極拳;教學

21世紀以來,太極拳教學開始成為大學體育訓練課程的重要內容,但在實踐中,太極拳教學由于其動作繁瑣,教學過程較漫長,在高校中發展遇到了一定的瓶頸。盡管大家對學習太極拳抱有排斥的感覺,但同時卻也清楚認知學好太極拳對個人的成長、終生發展都有裨益。在這種背景下,探究如何提高太極拳教學效果開始被提上議程,特別是表象訓練法在體育訓練領域中發揮的作用引起廣泛注意,開始有人研究表象訓練法在高校太極拳教學的運用,筆者就以此為議題,寄希望通過調查對表象訓練法在高校太極拳訓練領域運用進行充分的掌握。

一、表象訓練法的概述

表象訓練法,又稱為念動訓練法。目前關于其概念的界定,各學術領域都存在一定的爭議,國內國外也存在一定的分歧,筆者為了更好研究表象訓練法運用的現狀、問題及對策,首先決定展開對表象訓練法的概念研究。這能夠為后來的調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撐。通過通讀文獻,查閱中國知網,認為表象訓練法,其內涵應該包括四層含義:第一層,其實質是一種訓練方法。第二層,其訓練主體一般是運動員,這主要是在本研究中,主要針對的是體育訓練、高校太極拳教學,因此,其訓練主體被理解為運動員。第三層,其訓練手段,主要是通過回憶,將一定場景的訓練方式、訓練過程在腦海中予以重復再現。第四層,其訓練目的,主要是在于幫助當事人喚起臨場感覺,幫助運動員在真正的場地能將自己的水平發揮到極致,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次調查旨在能夠對表象訓練法在高校太極拳教學運用的效果進行詳細的了解,進而在調查的基礎上,剖析表象訓練法對太極拳教學的重要作用,為創新高效太極拳教學的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出謀劃策。因此,筆者在2017年5月對某大學大一年級某兩個班級進行隨機抽查。調查的重點區域是未學過太極拳的學生。通過隨機抽查的方式,選出班級,有效保證了結果公正性、客觀性。某校大一年級共計50個班級,平均每個班35人,共計1750人,筆者通過抽樣選取其中的兩個班級,共計70人,暫且稱為A班、B班,其中A班的學生主要是通過表象訓練法進行太極拳訓練,B班則是通過普通的教學方法進行太極拳訓練,因此可以作為A班的對照班。

(二)研究方法

1.實驗法

實驗法是目前調查類文獻中,采用比較多的一種方法,因此,在本調查中,也采用了這一方法。研究中的A班與B班都是學習太極拳的班級,都是同等的課程大綱內容、教學目的,甚至于相同的教學課時,課程進度。但在調查中,A班在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往往會每一節課抽取10分鐘的時間,進行表象訓練,讓學生在安靜的環境中,對學習的太極拳法進行適當的回憶,然后再演示出來。

2.統計分析法

在進行調查的過程中,為更好的了解調查結果,必須要對兩個班學習太極拳興趣進行掌握。這種掌握一般情況下也都是數據分析或者調查分析。在課時完成后,采用無記名的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對太極拳教學的興趣,了解學生對太極拳老師的想法。然后在此基礎上,將學生打亂,四人一組進行太極拳考試,評委老師進行打分,進而分析高校太極拳教學訓練采用表象訓練法訓練的效果與未采用表象訓練法訓練的結果進行對比。

三、結果與分析

(一)表象訓練法對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效果大有裨益

通過實驗以及結果對比分析,筆者發現在經過表象訓練法進行訓練的班級A班,其成績明顯高于B班。這兩個班級在師資力量,在教學課時、在教學課程等方面都是類似的,唯一不同的是,A班級在經過老師講解、演示、糾錯后,增加了表象訓練法環節,讓學生利用安靜的環境,對所傳授的太極拳動作進行回憶,在進行演練,通過這種方式,使得教學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班。而B班級就是通過常規教學法進行太極拳教學,經過講解、演示、糾錯,在跟著練習,這種過程盡管看來并未有任何問題,但是細糾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還是可以發現的,比如經過糾錯環節后,學生再跟著老師進行聯系,往往局限于自己錯誤的地方較多,對動作的連貫性尚且未形成統一的想法,因而教學效果令人堪憂。并且經過表象訓練法進行教學的太極拳教學,師生關系都普遍較為融洽,這從另一個層面也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表象訓練法對學生掌握太極拳動作大有裨益

表象訓練法有利于高校學生對太極拳動作的掌握,其本質上是通過意念的作用,一方面,通過生理上的意念,在腦海中進行慢動作回放,將錯誤的動作逐個糾正。再通過意念指揮肌肉,讓身體習慣正確的太極拳動作,進而準確無誤的演練出來。另一方面,表象訓練法,讓學生對全套太極拳動作在腦海中進行回放,便于學生掌握太極拳動作精髓,掌握中華武術的精神。此外,就算學生短期內尚未再進行太極拳訓練,通過表

象訓練法,也能夠讓身體漸漸適應太極拳動作。這也是采用表象訓練法的A班,學習太極拳的成績普遍高于表象訓練法的B班的原因所在。

(三)表象訓練法對提高學生學習太極拳的信心大有裨益

在實際教學中,往往由于太極拳動作的繁瑣,太極拳學習速度的緩慢,往往挫敗了學生的積極性,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學者學者就不愿意在繼續深入下去,甚至產生厭學的心理,這對于太極拳教學將是非常致命的。在本調查中,A班的太極拳教學并未出現這種情況,但是相反B班的太極拳教學,其教學結果令人堪憂,甚至出現幾個不及格的現象。深入其中進行分析,筆者發現通過表象訓練法之所以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并不是無跡可尋的,通常情況下,出現諸多原因,比如,在某種情況下,表象訓練法,學生通過回憶,輕而易舉掌握教師在課堂上所傳授的太極拳動作,這從某種程度上,培養這部分學生繼續學習太極拳的積極性,樹立了他們學習太極拳的信心。相反,B班的學生,通過糾錯,一步一步的學習太極拳,往往學的越多,忘的越多,更不說出現的錯誤動作,這在某種程度上,挫傷了學生學習太極拳的積極性,對于學生今后學習太極拳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綜上,筆者發現表象訓練法作用:一方面,在太極拳教學的作用遠遠不只是上文所述的三大作用,此外,還有對于學生掌握體育精神,了解體育精神,中國傳統文化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太極拳教學中的表象訓練法,可以進行類推,用于學習其他事物,比如學習舞蹈、學習駕照等方面,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都是終生受益的。

四、討論與分析

表象訓練法是高校太極拳教學運用眾多訓練方法的一種,并不是偶爾出現的,是有過一段的發展歷程,并經過實踐檢查的。通過本次調查,筆者在研究這種運用效果、方法,試圖摸索出提高我國高校太極拳教學效果訓練方法、訓練手段、訓練方式,推動太極拳在國內的廣泛傳播。

(一)研究結論

近年來,太極拳的學習開始在高校掀起一陣學習的風潮,盡管各大高校都紛紛成立課題小組,研究如何進行太極拳教學。但是在實踐中,尚且未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筆者通過調查表象訓練法在某高校太極拳教學的效果,架構起我國研究表象訓練法對太極拳作用的理論框架,對于豐富目前關于太極拳教學方法大有裨益,通過“念”“動”“想”的有機結合,調動學生學習太極拳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實現自我人生價值,認清自己的潛力。

(二)研究局限

限制于個人理論知識及實踐經歷,本調查只是隨機抽取的70人,兩個班級進行的調查,可能在問題研究及措施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

第一,表象訓練法是高校太極拳教學中的重要訓練方法,對于其研究涉及多個環節、多重因素。筆者對于表象訓練法在實踐教學中的研究只是冰山一角,只是對表象訓練法的重要作用進行研究。對其中可能存在的深層次問題還需要在今后高校太極拳教學中逐漸涌現。

第二,從論文的相關意義來講僅僅是筆者個人看法,有的措施是筆者實際工作中的部分感悟,因此,存在較大的片面性,構建高校太極拳教學方法、體系還需在實踐中不斷進行完善。

第三,由于時間有限,研究進行中收集的樣本不夠全面,數據不夠多樣,加之由于獲得數據較少,因此,在進行論文創作過程中,對各種數據的量化處理有一定不足,這也導致本文的論文內容不夠充實、缺乏可信度。當在今后,將會在專門設計專項問卷,對該議題進行充分的研究,得到有效的結果。

[1]葉鵬飛.表象訓練在高校摔跤選修課教學與訓練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6.

[2]田偉力.表象訓練法在高校舞蹈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戲劇之家,2016(24):250.

[3]王毅.表象訓練法在高校太極拳教學中運用的調查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03):154-155.

樊發祥(1985-),男,漢族,河南溫縣人,黔南民族師范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武術與傳統體育養生。

G

A

1006-0049-(2017)20-0186-02

猜你喜歡
表象太極拳教學效果
太極拳的『絕世秘籍』
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提高策略
表與里
表與里
太極拳的“教”與“學”應“以點帶面”
繪畫往事:表象的折射
掌握“函數的表示”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
透過表象看公式
如何提高高中聲樂教學效果
42式太極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