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社霸王鞭舞的音樂藝術風格探析

2017-01-30 21:32王曉燕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
關鍵詞:引子曲調旋律

王曉燕

(晉中學院音樂學院,山西 晉中 030619)

榆社霸王鞭舞的音樂藝術風格探析

王曉燕

(晉中學院音樂學院,山西 晉中 030619)

榆社霸王鞭是“舞蹈”與“音樂”的融合,歌、舞、樂三位一體,本文僅對霸王鞭舞蹈時的伴奏音樂部分做初步的探析與考釋,期望對榆社霸王鞭的傳承、改良和創新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榆社霸王鞭;音樂結構;伴奏樂器;歌詞特點

霸王鞭舞,是廣泛流傳于我國各地的一種民間舞蹈藝術。追溯霸王鞭的發展,大致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榆社霸王鞭,是具有榆社地方民間傳統藝術特點的民間舞蹈。榆社霸王鞭舞表演時,舞者雙手持鞭,彩條飛舞,銀鈴響動,節奏明快,這一地方民間舞蹈深受榆社百姓的喜愛。在今天的榆社大地上,無論老幼,皆能將霸王鞭舞動得上下翻飛,出神入化。霸王鞭舞更是當地民間社火保留的重要傳統民俗文化之一。

榆社霸王鞭道具,分“單鞭”和“雙鞭”兩種,一般為三尺左右的竹竿,兩端挖有小孔,并系上紅布條或彩線,竹竿內裝有兩三枚銅錢或銅鈴。表演時上下翻飛,左右敲打身體各部,或敲地,或與其他舞者對打,時而發出清脆悅耳的鈴鐺聲,彩帶搖曳,表演時充滿視覺與聽覺的良好體驗。

舞者的表演離不開音樂的伴奏,霸王鞭舞是“舞蹈”與“音樂”的融合。特殊的歷史地理環境與文化背景孕育了“榆社霸王鞭”這一獨特的藝術之花,它的音樂大多是山西地方流傳的傳統民間小調,充滿濃郁的地方特色。下面作具體分析:

一、伴奏音樂結構分析

榆社霸王鞭的伴奏音樂具有篇幅短小、節奏明快、旋律質樸的特點。音樂主要發揮為舞蹈服務的功能,節奏鼓點突出舞蹈的特色,音樂以舞蹈為中心。

(一)節奏

傳統的榆社霸王鞭音樂節奏多為2/4拍,秧歌曲風。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榆社霸王鞭的節拍在2/4拍的基礎上,加入3/4拍,甚至4/4拍,速度變為“慢——快——慢”,而且在節奏交替的過程中加入鑼鼓點,這樣的創新使傳統的音樂更加豐富,音樂不僅有開頭、結尾,還加入了高潮和抒情的部分。例如《歡慶》《榆社就是好》《慶豐收》等作品的創作,便是很好的例證。

(二)旋律

旋律采用榆社當地流傳的民間小調,例如:民間流傳的《小放?!贰稇巡啪旁隆贰秵久米印贰秾ā贰丁案弧弊珠_花朵朵紅》等都是采用榆社當地的傳統曲調,一首曲調配多段歌詞。遇到歌詞字數不等的句子,便靈活地加入如“啊呀、哎呦、呀、呼、嗨”的襯詞,補充詞曲搭配。單旋律的曲調被反復使用,當時的村民每當聽到這一相同的曲調,便知道有人要舞霸王鞭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原來單一的曲調不能滿足和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要。榆社霸王鞭與時俱進,反映的內容越來越豐富,當地民間藝人與文藝骨干協力合作,在傳統的音樂曲調的基礎上,中西結合。例如《喜慶》中,為了表現一種斗志昂揚的精神面貌,旋律加入進行曲風格,中段采用3/8拍,具有圓舞曲的風格特點,將音樂賦予翩翩起舞之感。

(三)曲式結構

傳統榆社霸王鞭的音樂為四句式結構,一部曲式。起始部分有引子,兩段之間有過門。調性為加變宮的徵調式,開頭部分的引子為(4+4)樂句結構,之后仍以四小節為一句,結構為(4+4+4+4)。隨著時代的發展,為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要,榆社人在傳統曲調的基礎上不斷改良創新,曲式結構也更加復雜多變。例如由喬補成老師創編的《歡慶》一曲:

引子部分增加到24個小節,采用戲曲中“緊打慢唱”的形式構成,旋律的進行采用音程擴展的方式來推動音樂的發展,甚至還有七度的大跳音程將引子推向高潮。

接著是傳統曲調的引入,增加至28個小節,仍為D徵調式(加變宮)。傳統的曲調在引子之后的亮相預示著傳統的舞蹈即將上演,在這首傳統的曲調上,作曲家將原有的曲調進行了有規律的擴充與改編,另外附點音符以及切分音的運用,更使音樂的旋律富有運動感,音樂表現力更加豐富。

傳統曲調之后,作曲家加入一段新的主題旋律,節奏4/4拍,與傳統曲調形成鮮明對比,抒情的旋律為舞蹈增添歡慶的氣氛,曲式結構采用G宮與D徵調式交替,音樂情緒發生微妙的變化。接下來加入鑼鼓點,速度由慢到快。新形式的創編,使傳統的霸王鞭音樂變得新穎而豐富,節奏的交替使用,曲式結構的擴充,旋律的變化發展,使舞蹈音樂不僅有引子有尾聲,還有抒情和高潮。既保留了傳統的民間曲調,又具有現代的音樂元素。

二、伴奏樂器

傳統榆社霸王鞭的音樂,以民族樂器伴奏,以二胡、板胡、嗩吶、笙、笛、鑼、鼓、镲為主。起始和中間有引子和過門部分,起到提示和舞者休息的作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演變,伴奏樂器的表演成為音樂表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樂器的增補,使音樂更加豐富?!稇c豐收》舞蹈的編排,伴奏樂器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入管子、嗩吶、小鑼。音樂節奏中加入了干巴點,即鑼鼓點,音樂節奏更加明快活潑;《沸騰的榆社》中,伴奏樂器改為獨具我國傳統音樂特色的嗩吶進行演奏,中段部分加入打擊樂的表演,并且加入了電子音樂,使傳統的霸王鞭舞煥發出濃濃的時代氣息;《娶親》中,為符合劇情的需要,創作者用嗩吶與三弦的演奏來表現人物的笑聲和動作,樂器的表演與舞蹈的表演相互連接,相得益彰,增添了霸王鞭舞詼諧幽默的氣質,表演中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

三、歌詞內容

榆社霸王鞭的歌詞內容涉獵廣泛,無所不包,無所不唱,是當地勞動人民物質與精神生活的體現,是榆社人民生活生產實踐的藝術結晶。

(1)神話傳說題材。如《小放?!贰夺敻住?/p>

(2)愛情婚姻題材。多表現青年男女為愛情忠貞不渝,倡導追求幸福和自由的精神面貌。如《喚妹子》《相思》《對花》等。

(3)生產勞動題材。有根據一年四季安排農事的《農家四季歌》,還有根據十二個時令節氣編寫的《十二月對花》.

(4)人生哲理題材。音樂具有教育的意義,榆社霸王鞭不僅是民間百姓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項目之一,同時還通過歌詞的內容懲惡揚善,提倡家庭和睦,尊老愛幼,孝敬父母,

(5)時事政治題材。榆社霸王鞭的歌詞內容與時俱進,不同的時期反映不同的政治文化風貌,如戰爭時期有《慰勞八路軍》《送哥哥參軍》,解放時期有《婦女解放了》《學習大寨趕大寨》,《快馬加鞭永向前》,改革開放時期有《“富”字開花一朵朵》《頌黨 頌國 頌民》。

以上這些內容通過結合霸王鞭音樂的演唱,起到了寓教于樂、陶冶情操、美化生活的作用,不僅提高了人民的審美能力,更為推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詞體特點

(一)詞體結構簡單,規整

榆社霸王鞭歌詞常用的詞體結構是五言、七言、八言,兩句或四句式結構。例如:七言兩句、七言四句、或者八言兩句、八言四句等。

歌曲結構采用一段體,歌曲中填入一段詞或是多段詞,用同一段音樂重復演唱。例如《說窮人》的歌詞是采用七言四句式,僅有一段詞?!秵久米印窞榘搜运木涫?,采用多段詞。

(二)內容表述多以方言為主,歌詞具有濃郁的榆社鄉土韻味

以《開花歌》為例:歌詞中出現的“門噠噠”“擔杖鉤”“洋曲燈”“眉豆蔓”“圪針樹”為當地方言,指的是“門環”“鉤鏈”“煤油燈”“豆角藤”“帶刺的灌木叢”。又如《喚妹子》中,“鬧改改”“真日”分別指“暖洋洋”“今天”。歌詞中蘊含豐富的民間方言,地方群眾演唱起來毫無違和感,更能引起參與群眾的互動與共鳴。

(三)韻律押韻,以順韻為主,拗韻次之

榆社霸王鞭的詞曲優美動聽,歌詞押韻,朗朗上口,便于詠唱記憶,口耳相傳。歌詞分順韻、拗韻兩種。

【順韻】

每句歌詞句尾采用相同的韻母,演唱起來音調和諧優美。例如《精神文明十提倡》中第11段歌詞:

十唱精神文明好,

人民群眾心一條,

不參賭博反邪教,

發家致富勁頭高。

每一句的韻腳采用“ao”韻。但如果一首歌詞中,遇到內容多,篇幅長的情況,都采用順韻就具有一定難度,所以通??裳号柬?,即在二、四句押韻,第三句韻腳可與其他句不同,這樣念起來不傷韻腳。仍以這首歌詞為例:

一唱精神文明好,

全民自覺講禮貌,

以禮相待情意暖,

社會風氣轉變好。

除第三句外,一二四句采用“ao”韻。又如《益民橋》、《說窮人》均屬此例。

【拗韻】

歌詞為了表達一定的內容的需要,有時不能一韻到底,需要換韻。韻律的起伏,讀起來會感覺有點拗口,通常被稱作“拗韻”。以《喚妹子》的歌詞為例:

一年沒有回娘家來,啥時蓋下這一串院?

真年一定是好年景,柴草還垛下一場邊。

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呀兒么呀。

俺問妹妹你啥時來?

五、總結

在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中流傳著許多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優秀的民間傳統舞蹈藝術,榆社霸王鞭以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傳承性和濃厚的地域文化代表性經久不衰,源遠流長,顯示出珍貴的歷史價值、民俗價值以及社會文化價值。它是歷史的一面鏡子,將不同歷史發展時期的文化用音樂舞蹈的方式記錄下來,但這一形式在現代社會,隨著傳承人的逐漸減少而出現斷層,拯救和保護“非遺”便成為我們這一代音樂人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歷史上的榆社,交通閉塞,生產力落后,生活條件艱苦,但如今的榆社已不同往日,隨著國家與政府的大力扶持,我們應看到希望,將榆社霸王鞭帶進校園,帶進老百姓中間,讓這一文化符號一代代傳承下去,將民族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

J702

A

猜你喜歡
引子曲調旋律
心情如曲調般平衡繽紛
唐代口哨旋律擬解
吟誦的旋律性初探
巧借“引子” 活用“換元”——一道解析幾何題復習案例研究
挖掘文本特色 構建引子課文閱讀教學模式
“引子”教材觀:聚焦語文要素與課文范本的閱讀教學模式——以部編版教材為例
撞色雅痞,撞色樂章
7月,盛夏的旋律
一類導函數流行題的診斷
大地的旋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