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琴基礎課教學原理初探

2017-01-30 21:32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
關鍵詞:基礎課鋼琴演奏鋼琴

葛 灝

(上海音樂學院,上海 200031)

鋼琴基礎課教學原理初探

葛 灝

(上海音樂學院,上海 200031)

鋼琴基礎課需要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鋼琴基礎課教學,適時地調整教學計劃,進一步在當下的音樂學習大環境下有效地進行鋼琴基礎課的教學活動。本文從音樂專業、師范專業和藝術類院校中鋼琴基礎課的重要性、現狀推及適應當代教學環境的教學原理,對學生分類教學、考評機制、選用教材、自身業務等方面進行了初步闡述。

鋼琴基礎課;教學原理;因材施教

鋼琴,被譽為“樂器之王”。作為音樂的基礎性樂器,它具有豐富的和聲功能、強大的音色表現力以及寬廣的音域等特點,因此,鋼琴在音樂舞臺上擁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不論你是學習音樂理論、作曲理論、聲樂演唱還是其他表演專業,都需要將鋼琴學習作為構建和聲概念與旋律表達力的音樂基礎訓練。所以,鋼琴作為基礎課納入音樂專業、師范專業以及藝術類院校的教學系統,是具有學統意義,對培養全面的音樂人才具有深遠而實際的意義。鋼琴課作為基礎課被普遍開設于音樂專業、師范專業以及藝術類院校,其主要學統意義在于以下幾點。

首先,鋼琴基礎課是音樂理論知識實踐的一個重要基礎。鋼琴是和聲樂器,與其他的音樂表演樂器(包括聲樂、管弦樂、民樂等)相比,其在和聲表現方面的優勢眾做周知。這對培養學生和聲聽覺具有重要意義。只有通過鋼琴基礎課的教學,將樂理課、和聲課、曲式課等理論課程加以實踐,才會真正地起到提高整體音樂理論水平的目的,從而為日后從事音樂專業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鋼琴基礎課是促進鋼琴演奏積極性、培養合作默契度的最佳方式。在筆者的日常教學過程當中發現,很多學生存在僅僅將鋼琴作為一個教學工具的情況。實際上,鋼琴演奏可以激發學生音樂表達力,培養學生與其他音樂表演的配合度。由于鋼琴基礎課面對的是各個音樂專業的學生,很多學生對鋼琴這件樂器不熟悉,對鋼琴演奏的方式不了解,對鋼琴的音樂表達方法不理解。通過鋼琴基礎課的訓練與學習,學生們不僅對鋼琴演奏更有積極性,而且能夠融合到自己的專業學習中,培養出藝術配合的默契度,進一步提高音樂專業水平。

此外,鋼琴基礎課是掌握音樂風格的必要途徑。鋼琴作品在浩瀚的音樂作品中占有最大的比重,比如:巴赫、莫扎特、貝多芬、舒曼、舒伯特、門德爾松、勃拉姆斯、斯科利亞賓等,橫跨的風格從十七世紀早期的巴洛克時代一直到二十世紀后葉的序列音樂,而鋼琴基礎課的課程安排,一般在兩年的學期里,將涉獵多個時期的重要音樂風格的代表作品,是學生從感性上體驗多種音樂風格,從而掌握音樂發展史、熟悉作曲家與作品的必要途徑。

綜上所述,鋼琴基礎課的教學是音樂學院日常教學中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去提高音樂學院鋼琴基礎課的教學質量,不管是對于學生個人發展還是對于音樂學院的不斷提升就成為了鋼琴基礎課教師們的共同課題。

那么,如果要想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來提高鋼琴基礎課的教學質量,我們就必須了解近些年在音樂學院的鋼琴基礎課教學上呈現出的幾個特點。

第一,由于鋼琴基礎課涉及幾乎全校各個專業的學生,因此學生的演奏水平參差不齊,差異很大。

近年來,隨著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學習音樂的學生可以說是以倍數增加。這對于全國的各大專業音樂院校來說,無疑是一個十分有利的激勵。因為學音樂的人多了,基數大了,才為音樂專業、師范專業和藝術類院校培養更多優秀的學員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機會。但與此同時,這也給鋼琴基礎課的教學帶來了很多困難——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比如,在各大專業中,作曲、指揮、音樂學等理論專業的學生相對水平較高,有的演奏程度非常深,甚至有個別學生接近于鋼琴專業的演奏程度;聲樂、弦樂、民樂中的拉弦和彈撥專業的學生水平次之,受過一定鋼琴演奏培訓,了解鋼琴的基本演奏;而民樂演奏中管樂等樂器的鋼琴水平屬于比較初級的,有的甚至是沒有學習過鋼琴的。這樣大的學生個體間的差異,不僅對如何使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極大的挑戰,對如何給學生以一個合理的評判標準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第二,由于學生抱著各自的學習目的,考入專業院校后對待鋼琴基礎課的態度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隨著社會發展,物質的豐富,學習音樂的類型也越來越豐富,學習音樂也并非一件困難的事情。從新中國成立一直到80、90年代曾一度內認為是“上層建筑”代表的音樂藝術也逐漸得到普及和推廣。也正是在這個前提下,學習音樂的目的也多元化起來。有的是想在專業上有所建樹的;有的比較重視畢業文憑;有的是為了在日后的工作中有所實踐……不同的目的就會有不同的態度。有的學生非常認真,對于鋼琴作品如饑似渴地學習,部分學生會主動要求多布置些作業;也有的學生以完成教學大綱上的內容為主;極個別學生則是不太重視。擔任鋼琴基礎課的老師要適應大社會環境下產生的這種分層性的差異,給予學生充分的理解與耐心,同時對不同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

針對以上特點,我們作為鋼琴基礎課的教師,也必須有一定的新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新的教學環境,探索出一套更適應當代教學環境的教學原理。

一、因材施教,不落窠臼

本著因材施教的方針,在鋼琴基礎課教學中,將受眾群繼續合理地分類,再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程度明確相應的教學目標,從而有的放矢地制定教學方法。以下為筆者經過多年教學實踐,總結出的分類法,供學者們參考:

方法一:按照不同專業程度進行分類,制定相應結業標準。

筆者以所任教的上海音樂學院為例。上海音樂學院每年有300多人的鋼琴基礎課學生。分別來自作曲、指揮、音樂學、聲樂、管弦、民樂、現代打擊樂、音樂工程、數字媒體等。教師把這些專業的學生加以區分:第一類為理論專業,包括作曲、指揮、音樂學、音樂工程專業的學生。這類學生進校時有較好的鋼琴基礎,可以演奏中型的作品,需要達到A級的結業標準。這類學生的特點一般在識譜、基本演奏等方面都不存在很大的問題,但需要拓展與訓練他們的音樂表現能力,包括觸鍵、音色、分句、音樂風格上的控制力等。因此,對于這一類學生教師必須注意在音樂演奏的引導上發力,引導學生了解巴洛克、古典、浪漫等音樂風格,學會對作品進行曲式結構上的分析和實踐,讓學生把理論知識用于實際演奏。第二類為表演專業中的聲樂專業的學生,聲樂對鋼琴的依賴程度相對要高一點,也有一定的鋼琴基礎,需要達到B級的結業標準。這一類的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鋼琴演奏技術,但在識譜以及左右手的配合上還存在一定的困難。教師就需要教授他們正確的練琴方式方法。同時,教師要結合學生各自學習的專業,引導他們去熟悉與鋼琴的配合,從而在專業上有所提高。第三類是管弦、民樂、現代打擊樂專業的學生。這一類學生相對對鋼琴演奏的依賴程度較弱,但也必須了解一定的鋼琴演奏的基本知識,所以需要達到C級的結業標準。對于這一類學生,我們必須付出很多的耐心,因為有的學生只會看高音譜號或者低音譜號,甚至簡譜。那么教師除了讓他們掌握基本的演奏技術外,還要進行基礎樂理知識的教學,讓他們把樂理知識付諸于實踐,對音樂基礎有更深入的認識。

此法的優勢在于,標準明晰、方法明確、成果顯著,教學者可以全面而系統地管理各類鋼琴基礎課的學生。但其不足之處在于,無法顧及個性化教學,模式較為死板與固定,不夠靈活。

方法二:根據根據實際鋼琴演奏的程度進行分類,支持個性化教學。

一般教師根據學生演奏程度以車爾尼849、299、740這樣的級別對學生進行程度上的分類。然后根據教學大綱,配合相應曲目進行教學,但有的學生也會表現出突出的學習積極性,比如管弦系的學生會要求彈奏中型甚至大型作品。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自主能力,對教學大綱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適當給予學生施展的空間,但也要考慮到學生演奏的真實效果,既保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保證了鋼琴基礎課的教學效果。

此法的優勢在于,不落窠臼、較為靈活,教師可以個性化地調整學生的演奏計劃,不至于太過死板地按照大綱要求進行教學。但此法不適用于學生過多、教學任務繁重的教師,因為個性化教學需要學生和教師的磨合,有時候也會出現學生的自我要求高于其實際演奏能力導致教學目的無法完成的情況。

以上兩種分類方法,并非非此即彼的關系,也不能遵守一個一成不變。教師們可以根據自身的教學習慣選擇其中一種,甚至可以有機地結合這兩種分類方法,在實際的教學中發揮最有效的作用。

二、優化考評機制,提高教學質量

要想有效提高鋼琴基礎課的教學質量,建立一個有效的考試評價制度必不可少。筆者在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鋼琴基礎課教研組任教十余年,經歷了考試評價體系的一次改革,由當初簡單的“一考定成績”改成了結合日常教學評分的制度?!@是對于鋼琴教學機制的一次質的飛躍。但借鑒德國的評分制度,仍有不足之處。由于鋼琴基礎課的學生良莠不齊,其學習積極性也高低不均,上課的出勤率和質量有時難以得到保障。筆者在德國攻讀碩士學位時也經歷過室內樂和鋼琴伴奏課的學習,學生的日常學習是學分制的,只有得到了教師簽字的證明,學生才能獲得參加考試的資格,這無疑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起到了明顯的規范作用。我們并不一定照搬這樣的模式,但可以適當地借鑒,這對提高鋼琴基礎課的教學質量一定會有很大作用。

三、拓寬演奏曲目,緊跟時代腳步

鋼琴基礎課的老師都是從小學習鋼琴,從而進一步學習鋼琴演奏專業的,接觸的大多是古典音樂。但是,現在的學生,接觸的音樂種類比筆者學習音樂的時候多很多。比如爵士音樂、流行音樂、古典里面的現代音樂風格都是非常容易接觸到的。喜歡這些音樂的學生也不在少數。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解放思想,掙脫思想上的束縛,不能再認為除了古典音樂,別的類型的音樂都不是最高層面的藝術。我們必須與時俱進,在以古典音樂教學為基礎的前提下,適當選擇符合時代潮流的音樂作品。比如筆者在今年的結業考試曲目中,就采取了流行鋼琴作品和古典作品結合的方式。以一首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中的詠嘆調和久石讓的《菊次郎的夏天》相結合,引導學生去更多地接觸和練習鋼琴,具有一定的效果。上海音樂學院鋼琴基礎課的教師們還專門編訂了一本爵士流行作品的《新編鋼琴基礎教程》,頗受學生們的歡迎。曲目的選擇同時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練習鋼琴的積極性。

四、以身作則,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鋼琴基礎課的教師要注重自身專業水平的提高,要給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舉例來說,教師都希望學生除了本專業課程外,要多進行鋼琴練習,如果教師自己不練琴,那么用何種方式去說服和教育學生們練琴呢?而教師每天堅持練琴,經常舉行藝術實踐,甚至帶領學生多參加藝術實踐的學生,才有可能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威信,贏得學生們的尊重,才能更好地開展日常的教學工作。

近些年,學術圈一直對鋼琴基礎課的授課方式進行探討。有同仁提出鋼琴基礎課要改成大課的形式。個人認為這種方式不合適。因為鋼琴基礎課雖然是基礎性課程,但與音樂史學、樂理課程等仍有很大區別,每個學生的個體情況、鋼琴基礎、接受能力、學習態度的不同,會造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的差異,這需要鋼琴基礎課教師一對一地進行引導與教學。因此筆者認為,鋼琴基礎課必須要堅持小課形式,但同時可以引入合奏、重奏等授課形式,讓學生之間有一定合作,從而豐富課堂效果。

由此,筆者從音樂專業、師范專業和藝術類院校中鋼琴基礎課的重要性、現狀推及適應當代教學環境的教學原理,對學生分類教學、考評機制、選用教材、自身業務等方面進行了初步闡述。鋼琴基礎課是需要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鋼琴基礎課教學,適時地調整教學計劃,進一步在當下的音樂學習大環境下有效地進行鋼琴基礎課的教學活動。

[1]趙小紅.論音樂院校中鋼琴基礎課教學的意義及其改革[J].鋼琴藝術,2006(03):42-44.

[2]趙小紅.再論專業音樂學院鋼琴基礎課的教學改革[J].鋼琴藝術,2012(07):49-53.

[3]李世衛.對于音樂學院鋼琴基礎課教學的幾點建議[J].鋼琴藝術,2008(11):33-38.

[4]楊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綜合性分析[J].戲劇之家,2012(11):76.

J624

A

葛灝(1979—),男,漢族,浙江省寧波市人,講師,碩士,現任教于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研究方向:鋼琴演奏。

猜你喜歡
基礎課鋼琴演奏鋼琴
“互聯網+”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新模式
布赫賓德的貝多芬闡釋對鋼琴演奏的啟示
紙鋼琴
鋼琴演奏在聲樂演唱中的作用探討
淺析提高鋼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徑
探究基礎課與專業課互動教學改革
鋼琴
半夜敲門
漂亮的鋼琴
初中音樂合唱教學中的鋼琴演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