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新模式

2020-12-08 04:58羅浩楠
山西青年 2020年3期
關鍵詞:基礎課基礎計算機

羅浩楠

西安航空學院,陜西 西安 710077

信息技術迅速發展,互聯網技術也是在進步中,開始在諸多的領域得到應用,人們無論是工作還是實際生活中,都是離不開互聯網的輔助,在高等教育中,互聯網也發揮出一定的作用,受到諸多師生的認可,將互聯網與計算機基礎課教學結合,為計算機基礎課構建新教學模式,成為了教師要面臨的重要挑戰。

一、“互聯網+”概述

“互聯網+”是近年來非常熱門的詞匯,及時對互聯網資源以及技術展開充分應用,與傳統結合,讓傳統行業獲得新的發展機會,促進傳統行業改革。從字面上分析,互聯網+就是將互聯網與其他行業結合[1]。但是這個+并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深度融合,讓傳統行業可以用新的形態實現發展。

二、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

當下大學生的生源不斷增加,一個大學的班級內,學生是來自于全國各地的,很多還是來自農村,一些學生在經濟發達的城市中,教育基礎非常好,一些學生則是處于原本教育資源非常落后的環境中。這樣學生的基礎是有極大差別的,對于計算機基礎,諸多的學生在入學之前,就已經有非常好的基礎能力,但是一些學生可以說對計算機基礎是一無所知的。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對計算機基礎課的積極性不高[2]。

(二)教學模式單一

在以往計算機基礎課的開展中,教師用的教法是比較單一的,而計算機基礎課中多少會對多媒體展開應用,師生之間互動十分缺少。雖然在計算機基礎課中,學生已經對學習的內容基本理解,但其實真正具備應用能力并不多,很多知識雖然在計算機基礎課學到了,在課下還是不會操作。計算機基礎課的模式十分單一,教師在計算機基礎課中也受到以往模式的約束,讓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效率無法達到非常理想的程度[3]。

(三)教學內容和設施比較落后

如今計算機技術的進步是十分迅速的,每天都是有新的技術出現,計算機基礎課的開展,也是需要對內容不斷更新,跟上時代的步伐。但當下計算機基礎課的開展,教學內容無法與時代的發展相適應。很多學校開展計算機基礎課,學習的內容與學生專業沒有建立聯系,涉及到的內容也沒有足夠的操作性,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一些學校在計算機基礎課方面的基礎設施,已經是沿用很多年,并未及時更新,在操作速度以及外觀方面,都是與現階段普遍運用的設備有極大的差別。

三、基于互聯網+模式下計算機基礎課教學的改革

(一)結合學生需求選擇合適的計算機基礎課教學內容

需要結合學生的專業,對計算機基礎課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另外學生的計算機基礎不同,學習能力高低不一,教師也是要對學生展開針對性教學。需要建立計算機基礎課與各個專業的聯系,提升計算機基礎課內容的可操作性,讓學生在計算機基礎課中學習到的內容,未來崗位上能夠真正應用到,從而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讓學生對計算機基礎課學習效率更高。

(二)豐富計算機基礎課教學模式

以往計算機基礎課的開展是比較單調的,無法將學生興趣吸引起來,教師要引入新模式,結合互聯網的優勢,積極對計算機基礎課進行改善。在計算機基礎課中,可以建立微課與翻轉課堂結合的教學模式,對網絡微課平臺展開應用,讓后學生在計算機基礎課之前,對學習的內容展開預習,在計算機基礎課中,則是借助網絡資源,組織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提升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的操作能力。

(三)更新計算機基礎課的設施和內容

學校要為計算機基礎課不斷更新設備,讓計算機基礎課的設施可以保持與時俱進,學生在計算機基礎課接觸到的設備和操作,在未來的崗位上也能應用到,給學生足夠的實踐操作機會,這樣學生才會對計算機基礎有足夠的技能水平。

四、結論

總之,當下院校開展計算機基礎課,是有一定問題的,需要學校以及教師把握互聯網+的時代趨勢,積極加強對計算機基礎課的改革,為計算機基礎課建立新的模式,提升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效果。

猜你喜歡
基礎課基礎計算機
滲透式課程思政在專業基礎課中的開展及探討
基于計算機自然語言處理的機器翻譯技術應用與簡介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應用初探
中國計算機報2019年48、49期合刊
夯實基礎,舉一反三
夯實基礎,舉一反三
中國古代的“計算機”
“防”“治”并舉 筑牢基礎
探究基礎課與專業課互動教學改革
撥亂反正 夯實基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