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越劇唱家呂瑞英
——以唱段《轅門外三聲炮》為例

2017-01-30 21:32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
關鍵詞:穆桂英掛帥唱段

呂 莎

(溫州大學,浙江 溫州 325000)

淺談越劇唱家呂瑞英
——以唱段《轅門外三聲炮》為例

呂 莎

(溫州大學,浙江 溫州 325000)

本文簡要概括越劇的起源、發展,介紹《穆桂英掛帥》唱段的歷史背景、人物性格以及著名演唱者呂瑞英老師演繹此唱段的唱腔和演唱技巧。

越??;穆桂英掛帥;呂瑞英

一、越劇起源

在我國繁多的戲曲品種中,從各地民間音樂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地方戲種類有很多,如浙江的說唱音樂“吟哦調”和在民歌“四工調”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越劇”等。它們的發展歷史大都不長,但由于深深植于民間群眾之中,又吸收了其他優秀劇種的優點和可取之處,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就有了迅速的發展和顯著的提高,有些曲種甚至更迅速地成為相當廣泛流行的大型劇種,已經不能用地方小戲這個局限一隅的名詞予以概括。

越劇發源于浙江嵊縣,該地從屬于古越國而得名。在每年春節時,嵊縣數名說唱藝人就化著濃厚的妝容,穿著專門的戲劇服飾登臺,用十分通俗易懂的“落地書”曲調來演繹民間的農村生活。在伴奏樂器上,采用了檀板和篤鼓,唱戲時用“的篤、的篤”的節奏敲打拍子,所以又名叫“的篤戲”。演唱這種戲劇的唱班叫做“的篤班”,又名“小歌班”。的篤班自從有了優秀杰出的演員后,演出水平也隨之提高,劇目也跟著逐漸豐富多樣,其影響范圍便開始從農村一帶擴向浙東南一帶中、小城市地區擴展。

二、唱段簡介

(一)背景

《穆桂英掛帥》原為豫劇作品,原戲劇名為《楊文廣奪印》,直到用宋詞改編之后更改名字為《穆桂英掛帥》?!赌鹿鹩鞄洝愤@場戲,總體來說是一部描繪穆桂英感嘆楊家由歷代忠貞報效國家卻又無法獲得朝廷信任的尷尬局面,再到決定掛帥率兵出征戰場的堅定意志和為國為民的責任感的唱段。

(二)唱腔

唱段中所運用的唱腔——“四工腔”,根據劇情的需要來增加豐富多變的拖腔,借鑒了豫劇的優點因素和在潤腔上的一些方法,并引進了京劇的“西皮”,配合越劇唱腔的特點,曲調更為豐富多彩,使得整體唱腔有力挺拔,極具渲染力,情感表現更為細膩。

三、唱家呂瑞英

呂瑞英老師,年僅23歲時主演了由豫劇改編而來的同名越劇《穆桂英掛帥》中穆桂英的角色,并唱紅了唱段《轅門外三聲炮響如雷震》。

呂派音樂逐漸獨立越壇,極受老百姓的喜愛。在創造出越來越多不同舞臺角色形象的同時,又改進和豐富了越劇的唱腔藝術魅力。當然除唱紅了《穆桂英掛帥》的穆桂英之外,還有如《西廂記》中的紅娘、《打金枝》中的公主等角色。

呂派的藝術唱腔創新改進于袁派,她以其自身音域寬廣綿長、音色溫婉甜美的個人天賦嗓音條件,在袁派的基礎唱腔和唱法上作了比較大的發展和創新,尤其是在運用4、7半音以及切分音方面,促進了唱腔中宮徵調式的轉換次數,使其頻繁出現,并且將板式運用得更為靈巧,依據人物情緒的不斷起伏和轉變來決定曲子節奏的松緊、速度的快慢,使旋律的色彩豐富多變,層次分明。她天生的嗓音條件,在唱法上富有獨特的彈性感,常常會運用各種華麗靈活的裝飾音和切分音型來細致的描寫人物內心的活動,使整體旋律線條跌宕起伏又流暢綿延。

越劇唱腔是運用板腔的不斷變化而來表情達意的,所以刻畫出不同的人物性格并且突出人物形象則很不容易。呂瑞英老師從唱腔旋律的變化和唱法音色的不同來刻畫性格,塑造人物。例如在《穆桂英掛帥》中,首句的“轅門外三聲炮響似雷震”,千軍萬馬的震撼畫面驟然浮現在眼前,其中“外”和“震”的音高已達到了呂瑞英老師的極致,運用五聲調式的三度遞進,旋律順暢一躍而上,聲音嘹亮昂揚、剛強有力,突破了四工腔原有的平緩嫵媚,振奮地演繹出一名“穆桂英五十三歲又出征”的巾幗英雄氣概人物。首句唱腔開門見山地為這段獨特別致的四工腔奠定了基調;第二句“天波府走出我報國臣”,“報國臣”三字尤為強調穆桂英內心的自豪感,這三個字乍一聽帶有越劇老旦的厚重之味;“頭戴金冠壓蒼鬢,鐵甲戰袍又披上身”一句演繹出穆桂英不僅有男性的豪邁也有作為女性對穿著打扮的重視;下一句在過門的鋪墊下唱出了高潮的二句唱腔,“帥字旗斗大穆字顯威風”,這個4音就是呂派的特點,4音和7音作為五聲調式的偏音一般不常用,可是呂瑞英老師的唱腔中經常出現,大大增強了音樂的色彩性,使得調式轉換更為豐富方便;“斗大穆字”,重音在“斗”字上,表現大旗的氣派,驕傲地引出“顯威風”的威勢之感;“穆桂英五十三歲又出征”,其中強調的是“又”字,穆桂英五十三歲“又”出征,這個“又”說明她再次帶兵征戰,極大地體現了穆桂英此時此刻的驕傲與自信,又是重現了對主題的再現,渲染了高潮。

呂瑞英老師的唱腔大大運用了西方歌劇的作曲手法,使得唱腔旋律如同音樂作品一樣的流暢,線條分明,層次清晰。前面部分是熱情奔放的英雄氣概,中間段落是母愛親情的委婉欣慰,最后一段是教導兒子的威嚴冷峻。整段唱腔剛柔并濟,干凈利落,吐字有力,唱出了楊家女將保家衛國的豪放氣勢。

四、總結

越劇文化歷史悠久,隨著時代的不斷變換和潮流的發展,只有對音樂文化進行不斷的研究和演唱,讓一輩又一輩的后代學習和研究,才能使這門老音樂藝術經久不衰地流傳下去。

[1]吳祖光.為豫劇“穆桂英掛帥”喝釆![J].戲劇報,1956(09).

[2]吳兆芬.越劇的抒情性花腔女高音——呂瑞英[J].人民戲劇,1981(08).

[3]劉良,張復興.《穆桂英掛帥》為何久演不衰?[J].上海戲劇,1997(05).

[4]楊永賢.越劇改革中唱腔的演變與發展[J].中國音樂,2003(03).

[5]棗樹.可愛深紅映淺紅越劇呂瑞英旦角流派藝術專場[J].上海戲劇,2009(05).

[6]姜進.女性,地域性,現代性——越劇的上海傳奇[J].史林,2009(05).

[7]李偉霖.五位“桂英”呂派“掛帥”[J].上海戲劇,2009(05).

[8]越劇流派唱腔的繼承與發展[J].呂靜.藝術教育,2010(11).

[9]姜進.“女子越劇”創造了獨特的女性文化[J].上海采風,2015(07).

[10]章瑾.淺談越劇表演中唱腔的重要性[J].大眾文藝,2016(11).

J82

A

呂莎(1993—),女,溫州大學2015級研究生三年,聲樂演唱與教學研究。

猜你喜歡
穆桂英掛帥唱段
《我不掛帥誰掛帥》教學設計
綿綿古道連天上
由《歌劇魅影》中唱段分析看音樂劇聲樂演唱特征
一彎新月掛半天
掛帥不合適
韓伍京劇人物畫選
傳遞正能量
婺劇《穆桂英》海報
楊六郎如何“智聘”穆桂英
聯以載道 心態掛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