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高年級音樂欣賞興趣的培養

2017-01-30 21:32陳小娃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
關鍵詞:音樂作品旋律情感

陳小娃

(廣東河源市第三小學,廣東 河源 517000)

淺談小學高年級音樂欣賞興趣的培養

陳小娃

(廣東河源市第三小學,廣東 河源 517000)

音樂欣賞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與思維能力,同時音樂欣賞教學也是提升音樂藝術素養的主要途徑。本文將從如何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音樂欣賞興趣入手,探析創新教學策略的途徑。

小學;音樂欣賞;學習興趣;教學策略

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對音樂欣賞欠缺興趣,致使教學效果弱化,學生音樂素養很難提升,因此教師要創新教學策略,提高高年級小學生對音樂欣賞的興趣,促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一、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現狀

首先,小學生尤其是高年級小學生對音樂欣賞的興趣不高,課堂參與度低,一方面是受教育體制與應試教育觀念影響,音樂作為一門陶冶情操的學科,學好學壞并不會影響升學成績,而且很多學生與家長都認為音樂學習就是在浪費時間;另一方面還取決于教師采用的教學形式過于單一,教學內容過于枯燥。例如花費大量時間去講解音樂背景,并沒有將音樂欣賞作為教學的重點,從而使學生逐漸喪失了音樂欣賞的興趣。其次,部分教師往往沒有革新教學觀念,只是一味地憑借著自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進行講解,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將內容灌輸給學生,學生自主探索與思考的能力漸漸被削弱,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嚴重遏制了學生上音樂欣賞的主動性與積極性[1]。

二、小學高年級音樂欣賞興趣的培養策略

(一)創新教學環節,激發學生音樂欣賞的興趣

很多教師所設計的教學環節都是“介紹音樂作品背景以及作曲家創作意圖—聽曲—分段反復聽曲—感受與評價”的傳統模式,這比較適用于篇幅較短,易于理解的曲目,但是對于一些富有音樂表現力的、篇幅較長的音樂曲目,如果前期就先讓學生進行通篇欣賞,不易于學生理解與掌握。因此教師可以創新教學環節,先帶領學生進行分段欣賞,然后在進行總體感受與評價,從而激發學生欣賞音樂作品的興趣[2]。教師可以先將音樂作品中所包含的音樂要素進行分析,例如分析每一段的力度、節拍、速度、節奏與情感表達,然后讓學生去理解這一段音樂內容所要表達的情感與內涵,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索與感受音樂作品內容的積極性。

(二)采用聲勢訓練,培養學生音樂欣賞的興趣

所謂聲勢訓練指的是創造有節奏與富有音樂表現力的聲音與律動來加強學生對音樂的體驗,其中包括肢體律動、打擊樂伴奏等內容。例如對于一段歡快的旋律,二拍子的節奏,在第一遍欣賞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每個句尾用拍手來跟上旋律;在第二遍欣賞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第一排的后半拍采用捏指的動作來讓律動表現更加充分;在第三遍欣賞中,再加入腳踩的動作,加強學生對音樂的體驗感,感受音樂節奏與旋律帶來的快樂[3]。再例如六年級有一欣賞曲目是《來吧!踢足球》,其第一段一共包括3個不同主題的旋律,第二個主題旋律非常歡快,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利用音樂旋律的節奏跳竹竿舞,用拍手模仿打竹竿的動作,隔2拍擊打兩次,用兩根繩子替代竹竿,跟隨者旋律與節拍一起跳竹竿舞,用身體創造出來的聲勢使學生學會表達音樂力度的強弱,增強對音樂欣賞與理解的興趣。

(三)豐富教學形式,提升學生音樂欣賞的興趣

像一些以兒歌、名曲與民歌為主題的音樂曲目而言,要想激發學生記憶旋律的興趣,就必須要從最熟悉的旋律入手,運用哼唱主題來引起學生的記憶興趣。例如在六年級中有一篇音樂曲目為《溜冰圓舞曲》,其主題朗朗上口,連續反復,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音樂主題進行反復傾聽。當學生腦海中對音樂旋律有印象后,可以用la的哼唱形式來表達的歡快的旋律,用wu的哼唱形式來表達憂傷的旋律,用bong的哼唱形式來表達奮進激昂的旋律。此外還要善于運用電教媒體工具,讓音樂情感與意境傳達的更為形象立體。利用電教媒體可以使音樂作品可視化,刺激學生情感,吸引學生的注意,從而理解音樂的表達意境與情感[4]。例如在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這首曲目時,如果單純只是采用唱歌與音樂的方式無法充分展現出這首歌的激昂奮進的感覺,教師就可以播放一些視頻與圖片讓學生去體會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人們水深火熱的生活以及新中國成立以后人們歡喜雀躍與滿懷激動與信心的情感,從而在演唱中自然而言表現出激昂奮進的情緒。

(四)采用音樂符號記憶法,提升學生感受音樂的興趣

教師可以采用特殊的音樂符號來幫助學生理解與記憶音樂。例如用豎線表示跳躍的旋律,用波浪線表示優美的旋律。例如在欣賞《七色光之歌》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復習之前學過的一首歌曲《種太陽》,將學生的情感代入到音樂主題情境中來。雖然小學生由于心理與年齡還在成長階段,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淺顯易懂的流行歌曲來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感受音樂之美,繼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想象能力。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理解樂曲規律,然后利用符號與線條就可以達到輕松記憶的效果,比如在樂曲上行處順時針畫圈,在下行處畫波浪線,這樣更加方便學生記住并哼唱出樂曲的旋律。這種視唱教學法,既可以讓音樂欣賞課變得生動有趣,靈活多變,又可以調動起學生的興趣與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三、結束語

小學作為人一生接受終身教育的初始階段,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培養欣賞音樂的興趣與習慣,為今后學生在音樂造詣上的進步奠定基礎。教師可以通過創新教學環節、聲勢訓練、豐富教學形式以及采用音樂符號記憶法等多種途徑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讓學生去理解樂曲、感悟樂曲,繼而起到更深層次的教育意義。

[1]張鋮.關于小學高年級音樂欣賞教學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17):115-116.

[2]畢麗娜.小學高年級音樂欣賞興趣的培養[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4,30(04):79-80.

[3]張茜.談小學高年級音樂課的研究性學習[J].黃河之聲,2015(16):30.

[4]張京.小學中高年級學生音樂欣賞課教學探討[J].技術與市場,2012,19(10):207.

G622

A

猜你喜歡
音樂作品旋律情感
唐代口哨旋律擬解
趙季平音樂作品選集
趙季平音樂作品選集
圖力古爾及其音樂作品淺析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吟誦的旋律性初探
情感
申雨鷺最新音樂作品《緣飛》正式上線
詩歌與情感的斷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