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中學生樂感的實現途徑探析

2017-01-30 21:32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
關鍵詞:律動旋律節奏

張 帥

(揚州市廣陵區頭橋中學,江蘇 揚州 225108)

培養中學生樂感的實現途徑探析

張 帥

(揚州市廣陵區頭橋中學,江蘇 揚州 225108)

初中學生樂感呈現差異性,教師在教學引導和訓練時要利用多元教法設計,為學生創設樂感成長機會。試唱、律動、鑒賞等都是培養學生樂感的基本途徑,教師要注意整合教學資源,優化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更多訓練樂感的機會,全面提升學生音樂綜合素質。

初中音樂;樂感;培養

樂感是指人對音樂感知上的靈敏度、準確度以及在學習上呈現的接受能力、模仿能力和辨識能力。初中音樂教學中注重學生樂感培養,是從學生音樂綜合素質培養進行考量的,讓音樂教學成為一種音樂心靈交流,教師要注意優化學生試唱練耳引導、強化學生節奏律動練習、拓展學生音樂鑒賞域度,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樂感成長機會。

一、優化學生試唱練耳引導

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采用多種教法展開教學,重視學生試唱練耳訓練尤為重要,只有讓學生多聽多唱,才能促進學生樂感建立。聽覺訓練應該是音樂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教師示范演唱、多媒體播放、同學演唱等,都涉及到聆聽問題,教師要給學生布設聆聽任務,讓學生仔細辨音。不妨從單音聽覺訓練開始,讓學生逐漸建立聽覺意識。試唱是學生樂感呈現的結果,如果學生樂感不到位,試唱也會失之偏頗,在試唱中不斷矯正操作,對培養學生樂感至關重要。

蘇少版初中八年級下冊音樂《長江之歌》學習時,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播放歌曲《長江之歌》,要求學生聆聽:注意聽歌曲旋律,這段旋律有什么特點?學生聽過旋律之后,紛紛給出自己的見解:“這段旋律比較平穩、寬闊,也比較舒展?!薄拔腋杏X旋律還是有一定起伏,給人以觸動感?!苯處熇^續引導:如果讓你演唱,從情緒上如何把握呢?學生發表觀點:“我認為要有一定激情,唱出歌曲的壯闊感?!苯處熍c學生跟隨多媒體一起唱歌曲,并根據歌曲旋律展開進一步的探究。在試唱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互聽互評活動,讓聆聽和試唱相結合。

教師從學生聆聽開始引導,讓學生分辨音樂因子,體會旋律基本特征,并結合個性認知進行集體討論。當學生達成共識后,教師與學生一起試唱訓練,讓學生有了更多體驗機會。因為有比較豐富的聆聽感受,也為試唱創造了良好條件。

二、強化學生節奏律動練習

節奏是音樂的脈搏。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節奏感,這是樂感的最重要指標。既然節奏是音樂的脈搏,在具體練習時,就需要從最基本的律動訓練開始。律動是跟隨音樂節拍進行的身體節奏性運動,一般學生都會進行這樣的操作。教師要注意學生律動的操作準確性。有學生會明顯“慢”一些,這是節奏感出現了偏差,需要引導學生進行矯正訓練。不妨讓學生跟隨多媒體視頻進行訓練,或者是在教師帶領下進行操作,都能夠有效提升律動訓練品質。

《大海啊,故鄉》是一首優美、深情的歌曲,教學時,教師先讓學生聽相關音頻材料,然后組織學生對作品音樂要素展開探討,了解歌曲出現的經典節奏,體會歌曲蘊含的特殊情感。教師進行題解:美麗的大海是生命的搖籃,讓我們無限眷戀,引發人們熱情謳歌它。為什么要把大海當成是故鄉呢?這當然和作者生活在海邊有關。同學們對歌曲旋律都比較熟悉,在具體試唱時,我們要加上律動操作,不妨跟隨老師一起展開。多媒體音樂響起,教師帶頭試唱,學生也隨聲附和,并跟隨教師一起舞動起來,手勢和腳踏節奏都用上了。學生紛紛行動起來,課堂呈現一片生機。教師讓學生用肢體語言表達歌曲內涵,學生不斷嘗試操作。

教師先對歌曲進行內容解析,給學生情感發動做好鋪墊。隨著多媒體播放音頻展開試唱和律動,將課堂學習氣氛點燃,學生跟隨教師一起手舞足蹈,其樂感就在不知不覺中建立起來。學生對音樂的理解需要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律動是入門學習和操作,讓學生進入音樂節奏中,這樣才能讓學生學習思維逐漸融入到旋律之中。

三、拓展學生音樂鑒賞域度

學生參與音樂鑒賞是非常有必要的,對全面提升學生音樂素質有重要的支持作用。音樂鑒賞不是學術研究,也不是隨便聽聽音樂,而是深入到音樂作品之中,對音樂內涵進行必要的感知和解讀,體會音樂形象的塑造。教師可以從基本旋律節奏和歌曲歌詞等角度展開引導,讓學生逐漸走進音樂內質,對音樂作品展開鑒賞學習,促進樂感的自然成熟。

《雨花石》是一首特殊的音樂作品,具有特定的歷史背景,教師先給學生介紹南京雨花臺經歷的風血歷史,引出革命烈士的偉大精神,然后深情演繹歌曲,學生一邊聆聽教師演唱一邊陷入沉思。教師示范演唱之后,讓學生討論音樂旋律和情緒因素。學生開始發言:“我認為這首歌曲非常嚴肅,呈現的情感是優美、深情,令人深思,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薄斑@首歌曲速度不快不慢,表情意味很濃,如果有朗誦搭配進來,會增加音樂感染力?!苯處熃o出積極評價:大家感知非常深刻,說明同學對歌曲的理解已經升華了。這樣吧,既然有同學提議要進行插入朗誦,咱們就進行一番演繹。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訓練準備,誦讀內容展示到大屏幕上,小組做好分工和彩排,準備參與班級展示活動。學生聽說要現場演繹,都顯得特別興奮,積極展開準備工作。課堂展示開始,不管是參與演繹的還是觀眾,學生都非常投入。

教師根據學生提議增設課堂演繹活動,這是音樂學習的拓展性訓練。學生對歌曲背景缺少必要的了解,通過教師解釋和演繹演唱,給學生帶來劇烈觸動。教師組織學生展開演繹活動是學習延伸,對培養學生樂感有重要幫助。

樂感是音樂學習的基本素質體現,教師要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形成樂感。初中學生音樂基礎還比較單薄,在樂感培養時,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有系統訓練意識,對學生展開由淺入深的訓練,讓學生在多種訓練實踐中形成樂感認知。

[1]張江偉.淺談樂感培養在初中音樂欣賞課中的滲透[J].黃河之聲,2016.

[2]果淑俠.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

G622

A

猜你喜歡
律動旋律節奏
作 品:景觀設計
——《光影律動》
唐代口哨旋律擬解
吃飯有個最佳節奏
節奏學習也可以變得很有趣
吟誦的旋律性初探
“律動世界”展覽全接觸
律動之美
“三個經濟”律動
YOUNG·節奏
7月,盛夏的旋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