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高校流行演唱專業教育發展研究

2017-01-30 21:32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
關鍵詞:流行音樂教學內容音樂

曾 誠

(四川音樂學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新形勢下高校流行演唱專業教育發展研究

曾 誠

(四川音樂學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大學生的情感世界更加豐富多元,他們在流行文化的影響下,對流行音樂有著極大的興趣,所以,高校紛紛開設流行演唱專業,無疑是在滿足大學生的情感教育需要。新形勢下,流行演唱專業教育應該從教師教學個性化、教學內容接軌市場及重視教學實踐環節三個方面進行突破,以促進流行演唱專業教育的發展。

流行演唱;流行音樂;教育

一、流行演唱

在我國改革開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流行音樂得到迅猛的發展,每一個時代都有著不同的流行音樂,其流行演唱風格也在不斷的發展。從音樂的本質來看,流行音樂是從民間音樂和傳統音樂發展中發展而來的自然歌唱形式,是一種都市音樂,更是一個國家從傳統走向現代的產物。[1]

從我國流行音樂的發展來看,最初產生于20世紀初的上海,大家公認的流行歌曲便是黎錦暉創作于1927年的《毛毛雨》,這一階段的流行音樂主要受到美國爵士樂、音樂劇及電影歌曲的影響,其演唱很具有特色。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我國流行音樂發展進入一個順暢的階段,主要為電影插曲的形式,如《天涯歌女》,這一時期的流行演唱方式最大的特點便是“氣聲”技巧的運用。[2]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流行演唱專職歌手開始出現,這一時期的音樂主要收到粵劇的影響,其唱法主要傳承傳統聲樂演唱方法。在改革開放后,我國流行音樂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如八十年代初,流行音樂的核心風格為“甜美”,最具有代表性的演唱家就是鄧麗君、李谷一兩位,她們音色柔美恬靜、咬字清晰干凈、感情豐富細膩。八十年代中后期,流行音樂發展面更為寬廣,逐步由鄧麗君式唱法轉變為追求聲音的自然與真實,如我們所謂熟悉的《讓世界充滿愛》。到了九十年代,我國流行音樂已經開始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景象,歌手們更加追求個性化,并能夠收獲到大量的粉絲,如青春偶像派、都市民謠風格、搖滾風格等。21世紀初,我國流行音樂發展迅猛,一方面是受到整個音樂文化快速發展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各種音樂媒體促使流行音樂傳播更為便捷迅速,在這一基礎上,我國流行音樂風格多樣、唱法各有不同,歌手們更是各有千秋,并受到人民大眾的歡迎和傳唱。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大學生的情感世界更加豐富多元,他們在流行文化的影響下,對流行音樂有著極大的興趣,高校紛紛開設流行演唱專業,無疑是在滿足大學生的情感教育需要。

二、新形勢下高校流行演唱專業教育發展展望

流行音樂的發展與大眾傳播媒介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可以說流行音樂是依托于大眾傳播媒介來發展的。[3]在新形勢下,互聯網和手機媒體作為新媒介的出現并快速發展,讓流行音樂產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網絡媒介作為新媒介中最為蓬勃的一員,依托于計算機技術,已經產生了在線音樂的形式,并對流行音樂的推廣傳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國內無限音樂產業鏈已經初步形成。同時,依托于電視、視頻平臺而發展的流行音樂選秀節目、競賽節目讓流行音樂發展呈現出快速流行的趨勢,每一年都有可能帶動起不同的流行音樂風潮,如《快樂男聲》《我是歌手》及2017年最為火爆的《中國有嘻哈》。

基于新形勢下流行音樂的發展,高校流行演唱專業更加炙手可熱,流行音樂的魅力及流行音樂帶來的附加價值,讓流行音樂也變得炙手可熱。那么,高校流行演唱專業教育應該及時順應形勢做出一定的挑戰,以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流行音樂人才。

(一)教師教學個性化

從流行音樂市場來看,較為成功的流行音樂歌手都有著十分明顯的個人風格,其演唱具有獨特的魅力,這也反映出縱然新形勢下的流行音樂發展迅猛,但其本質特征就是釋放情緒,表達真我。在以往的流行音樂演唱教學之中,我們會發現教師本身是有風格的,這種風格既可以是教學風格,也可以是演唱風格,所以在長期的教學中,是很容易影響到學生的。事實上,高校流行演唱專業教育中教師就要走出自己的風格,探索個性化的教學,從學生的形象氣質、個性特點出發,不斷挖掘學生的演唱個性,引導學生在演唱領域內有所風格和特長。拿么,教師在教學中要想做到教學個性化,就要從每個學生的特點出發,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類型、不同的風格,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

(二)教學內容接軌市場

流行音樂的發展與時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高校流行音樂演唱專業教育必須與藝術市場保持緊密聯系,作為該專業的負責人及教師,要時刻了解當前社會大眾的文化需要,跟上流行音樂的發展趨勢,跟上當前的娛樂風向,了解人民群眾現在聽什么音樂、喜歡什么樣音樂以及需要什么類型的音樂。從而基于當前的背景內容,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了解最新的音樂發展趨勢,給學生指明大的關注方向,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讓教學實踐與學習能夠緊密結合。教學內容要想接軌市場,必須將目光從學校放大到外界甚至整個流行音樂樂壇,這樣才能夠保證教學內容有新鮮的血液注入,才能夠保證專業教學的活力不會消失,才能夠讓學生學有所用,在未來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

(三)重視教學實踐環節

教學實踐環節對于流行演唱專業的學生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把握好每一次實踐機會,才能夠提升學生的流行演唱素質。學校和教學應該將實踐教學作為重要的環節,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實踐機會,并積極鼓勵學生們參與進來。如校內可以組織各種音樂會、晚會、演出及比賽,讓學生參加到活動組織、活動籌備、活動設計等之中,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相互學習與交流,從而提高專業教育能力。同時,也要鼓勵學生參加校外的實踐活動,如與演唱相關的兼職、校外各種音樂比賽,積極引導學生大膽走出校園,走向更大的發展平臺,并鼓勵學生去獲得一些獎項。

[1]王思琦.中國當代流行音樂的發展及文化學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01.

[2]周曉燕.文化視閾中的中國流行音樂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3.

[3]袁川曄.新媒介時代下中國流行音樂產業發展的前景[J].新聞愛好者,2010(4):72-73.

J616

A

曾誠(1991—),男,漢族,四川樂山人,碩士學歷,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音樂學。

猜你喜歡
流行音樂教學內容音樂
流行音樂里的新國潮
那英 流行音樂的時代見證
創新精神對流行音樂的作用
等差數列教學內容的深化探究
音樂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和流行音樂有個約會
音樂
秋夜的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