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基層培訓的績效評估研究

2017-02-04 19:46趙麗金劉濤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28期
關鍵詞:績效評估

趙麗金+劉濤

摘要:目前我國的財政基層培訓缺乏科學有效的績效管理機制,尤其是績效評估只注重對培訓績效的簡單考核,缺乏一套全面系統的基層培訓績效評估體系,從而造成難以真實反映受訓人員的客觀狀況。本文以廣東省農村財會人員財政支農政策培訓為例,借鑒柯克帕特里克的四級評估模式,從反映、學習、行為和結果四個維度,構建了廣東省財政支農政策培訓績效評估指標體系。本文最后根據實際績效評估的效果,提出了完善廣東省財政支農政策培訓績效評估的建議。

關鍵詞:財政支農政策培訓;績效評估;柯克帕特里克模型

中圖分類號:F302.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8-0000-02

一、問題提出

黨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視農村、農業、農民的發展,近年來,中央連續12個“一號文件”均聚焦“三農”問題,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的財政支農政策。隨著國家財政支農范圍的不斷擴大,地方各級政府宣傳財政支農政策的力度也不斷加強。近年來,各級財政部門每年都有劃撥專項資金用于農村財會人員財政支農政策的培訓,這也是財政基層培訓部門的重要任務。要確保財政支農政策培訓的效果,就必須實行科學有效的績效管理機制,這是開展農村財會人員財政支農政策培訓的組織保證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而績效管理的核心部分是績效評估,建立起一套科學合理的績效評估體系才能有利于績效管理體系的形成。

二、建立模型

1.柯氏模型簡介

由于財政支農政策培訓大多以短期課程或階段性課程為主,難以采取互動的形式將評估融入到培訓過程當中,更多只能依賴事后評價,此外基層組織的效益(投資回報率)難以準確測算。在綜合分析比較培訓績效評估中常用的CIPP評估模式、柯克帕特里克的四級評估模式和杰克·菲利普的五層評估模型后,本文決定采用柯克帕特里克的評估模式作為財政基層培訓績效評估模型。[1] [2] [3]

柯克帕特里克的四級評估模式(以下簡稱柯氏模型)是組織采用最多的評估模式??率夏P偷脑u估是按照一二三四的級別分級進行的,級別越高,對培訓項目的評估就越深入;如果某個分級的評估被接受,那么前一級別的評估信息可作為下一級別的基礎數據。該模型認為,任何評估都有一個基本的學習層次。學員的反應是培訓后的首要評估,若反應效果差,說明學員學到的知識不會多,后續期望能改進工作表現很難:若反應效果良好,說明學員學到了一定的知識,往后就是評估能否將知識運用到工作中,并且確實提高工作績效。該模型適用于不同培訓項目的不同層次的培訓評估要求。[4]

2.財政支農政策培訓績效評估模型的構建

本文借鑒柯氏模型,從反應、學習、行為和結果四個層面,建立廣東省農村財會人員財政支農政策培訓績效的評估模型。

反應層評估的是學員對培訓項目的主觀感覺。在財政支農政策培訓中,學員(即農村財會人員)對教學安排的滿意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培訓的質量,從而影響到培訓效果。學習層評估的是學員對培訓內容的掌握程度,側重對學員在受訓前后知識與思維的差異比較,主要考察學員在理論知識、思想觀念、思維特征和意識水平等4個方面的變化。行為層評估的是學員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遷移,即學員培訓后在崗位工作中工作行為的變化,具體包括工作態度與工作能力的變化。結果層評估上升到組織的高度,評估的是學員的工作行為變化對組織績效所帶來的改變。組織績效既包括學員所在組織即農村基層,也包括學員本人。本文主要考察學員的個人業績和基層績效發生的變化。

根據國內外學者對培訓績效的研究成果以及財政支農政策培訓績效的構成要素分析,結合廣東省財政支農政策培訓的實踐,在對數百位培訓班的學員進行問卷調查,以及邀請從事財政支農政策培訓研究工作的多位專家(包括教授、學者和政府官員)召開專家會議進行交流的基礎上,初步確定由以下的評估指標組成廣東省財政支農政策培訓績效評估指標體系。

3.財政支農政策培訓績效評估的方案

本文在文獻整理的基礎上,根據對財政支農政策培訓相關管理人員的訪談結果,認為培訓績效評估應該采用的評估方法有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之分。定性方法有觀察法、訪談法、目標評價法等;定量方法有問卷調查法、考試考核法等。[5]

為確保培訓績效評估的效果,保證真實性、科學性和系統性,評估應由五方介入,包括培訓講師、受訓者的直接上級、受訓者的下級/同級、受訓者本人和外部人員。

根據已確定下來的培訓績效評估指標體系、評估方法和對象,本文根據研究實際形成了以下的廣東省財政支農政策培訓績效評估方案:

三、實證分析

1.調查說明

根據構建的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及評估方案,本課題組設計了三份在績效評估實施過程中可參考使用的調查問卷:問卷1主要針對反應層進行評估,評估的是培訓的目標、內容、講授、組織管理等,在培訓結束前現場由參訓學員(村干部、報賬員、代理會計等)填寫完畢;問卷2主要針對行為層進行評估,評估的是農村財會人員在參加培訓后,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遷移,具體表現在學員在接受培訓回到工作崗位后在工作表現上產生的變化,包括評估參訓者的工作效率、工作態度等軟指標,建議在農村財會人員參加培訓后3個月填寫,以了解培訓的短期效果;問卷3主要針對結果層進行評估,評估的是參訓人員培訓后的整體工作成效及工作技能的提升績效,問卷的設計圍繞參訓人員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會計工作規范性的內容展開,建議在農村財會人員參加培訓后6個月填寫,以最終評定培訓的效果。

課題組使用以上設計的三份問卷在廣東省接受財政支農政策培訓的部分農村財會人員中進行了局部的實證調查測試。具體發放時間為2015年7月-8月,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問卷100份,剔除不合格問卷9份,得到有效問卷為9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1%。

2.調查結果分析

課題組對回收的調查問卷進行了統計整理分析,分別計算出三份問卷中每項二級指標的平均得分,因為篇幅所限,各項二級指標的平均得分不在此展開描述,以下僅展示統計分析后的所得結果。

根據反應層的20個測評項目的分析結果可以得出,過半數(共計13個)的評估指標平均得分在8分以上(注:10分為滿分,下同),處于相對較高的區間,其中最高值為“教學態度嚴謹”,平均得分為8.98,最低值為“課堂氣氛活躍”, 平均得分為6.49。從整體來看,“培訓目標”和“培訓組織管理”的績效表現最好,說明財政支農政策培訓的培訓目標較清晰且切合實際,培訓組織管理水平較高;而“培訓方式”的績效表現有所欠缺,說明在今后的培訓中需要加強培訓方式的新穎性,增加培訓方式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根據行為層的8個測評項目的統計分析結果可以得出,所有評估指標平均得分在5-7之間,處于表現一般的區間,其中最高值為“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和“工作質量得到提升”,平均得分為7.00,最低值為“工作創新性得到提升”, 平均得分為5.20。從整體指標得分來看,學員在接受完培訓回到工作崗位后,還未能夠完全將培訓所學應用于工作當中,在工作態度與工作能力方面并沒有顯著改善。此處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條件所限,本次行為層指標的實證調查僅針對受訓者本人進行,但當事人的評價主觀性和隨意性太強,因此本次調查并不一定能真實反映出現實的情況。在今后的評估中,調查范圍還應該包括受訓者的上級主管、下級工作人員及平行級別的同事等,方能獲得受訓者行為改變的全方位真實信息。

根據結果層的10個測評項目的統計分析結果可以得出,結果層的評估指標得分在6-10之間,其中最高值為“銀行賬戶管理規范性”,平均得分為9.70,最低值為“糾紛出現情況”, 平均得分為6.10。從“工作規范”指標的表現來看,各項具體工作規范之間的表現存在較大的差異,其中“銀行賬戶管理規范性”、“現金管理規范性”和“村級財務公開規范性”的平均得分均超過8分,說明學員經過培訓后,這幾項工作的表現已經有較大改善,比較符合相關的規范性。而“會計賬簿登記規范性”、“村級財務管理規范性”和“合同管理規范性”的平均得分均低于7分。說明這幾項工作的表現尚不太符合相關的規范性,需要在今后的財政支農政策培訓中進行重點加強。

四、改進和完善廣東省財政支農政策培訓績效評估的對策建議

課題組根據課題研究開展過程中所了解的實際情況及實證調查的結果,提出以下改進和完善財政支農政策培訓績效評估的對策建議:

1.健全農村財會人員財政支農政策培訓效果評估機制

建議財政部進一步加強對“財政部農村財會人員財政支農政策培訓管理系統”的管理,充分利用該平臺,督促各級基層培訓組織部門嚴格按照系統要求做好參加財政支農政策培訓人員的參訓情況登記,包括學習表現、考試(考核)情況等。建議系統進行二次開發,能夠將參加培訓學員的后續工作業績提升情況等也記入系統中,并以此作為個人提拔晉升和績效獎勵的重要參考依據,

2.建立財政支農政策培訓的全程績效評估模式

加強與財政支農政策培訓參訓對象的全過程溝通和調查,才能提高財政支農政策培訓的針對性,有效開展培訓績效評估,獲取完整和真實的培訓績效信息。培訓前要積極與農村財會人員進行溝通,初步了解其當前工作績效和工作短板,做好績效摸底和溝通協調,以加強培訓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培訓過程要了解學員對培訓安排的意見和建議,做好績效評估;培訓后要做好工作績效跟蹤反饋,重點了解培訓內容在實際工作中的轉化情況,以此檢驗培訓設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不斷提高培訓計劃制定和實施的水平。

3.充分發揮財政支農政策培訓績效評估的作用

通過對財政支農政策培訓進行績效評估,引導培訓結果盡可能達到既定的培訓目標和要求,引導培訓組織中的費用開支、師資聘用、場地選擇等培訓資源更合理地配置,引導下一次培訓項目得到更加合理的設計,引導受訓者提高對培訓的興趣和滿意度,激發他們繼續參加培訓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張建偉,陽盛益,劉國翰.基于CIPP模式的公共就業培訓績效評估指標分析[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3(3):121-124.

[2]王金波.Phillips的投資回報率模型對我國干部教育培訓績效評估的啟示[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6):55-58.

[3]曾令華.富士康員工培訓績效評估體系構建與實施[J].中國培訓,2011,(9):14-16.

[4]李小孟.Vodatel公司培訓績效評估的研究[D].四川: 西南交通大學,2005:13-14.

[5]吳義群.干部教育培訓績效評估指標與優化策略研究[D].浙江: 浙江大學,2012:26-27.

[6]中國人民銀行??谥行闹腥耸绿幷n題組.我國央行培訓績效評估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1):134-137.

作者簡介:趙麗金(1982-),女,漢族,廣東茂名人,茂名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學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會計教學理論與實踐。

劉 濤(1982-),男,漢族,廣東茂名人,茂名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物流運營管理。

猜你喜歡
績效評估
關于教育信息化績效評估研究綜述
關于教育信息化績效評估研究綜述
以戰略為導向的高校圖書館績效評估理論探析
基于平衡計分卡模型的高??冃гu估探討
基于環境CGE模型的水污染稅政策績效評估
淺析CRM客戶管理在電子政務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