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動手實踐操作的有效性論述

2017-02-04 12:14祝秀琴
學周刊·下旬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實踐操作動手能力有效性

祝秀琴

摘 要:動手操作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提高動手操作的有效性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關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發揮指導者的作用,設計合理的合作實踐活動,創設適宜的教學環境,才能確保動手操作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動手能力;實踐操作;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6-01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071

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不能單純地依靠模仿和記憶,需將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與動手能力進行有效銜接,才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關鍵點。小學生正處在思維活動形式的過渡時期,需要著重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實踐探究能力,從而為后階段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 動手實踐操作的有效性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動手實踐操作有效性的提高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學生從書本中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并不能夠反映他們的真實水平和能力,需要通過實物操作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并從中獲得學習的樂趣。實踐表明,學生在進行實物操作或者試驗檢驗的過程中,能夠更為直接體驗學習數學知識帶來的樂趣,并為后階段的學習和探究奠定堅實的基礎。這種實踐操作是讓學生全面系統地了解和認識數學概念知識,并從中分析相關數學概率,從而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進行自主探究過程中,能夠以積極主動的態度投入到實踐操作中,并熟練運用數學理論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覺意識。這種意識的培養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對于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 提高學生動手實踐操作有效性的具體途徑

(一) 教師注重合作實踐活動的創設,提高有效性

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主要分為三部曲:課前預習—課中講解—課外練習。這種教學模式不僅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導致課堂教學氛圍沉悶、毫無生機。將合作探究學習和實踐活動引入小學數學教學中,是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實踐活動教學是小學數學合作學習的一種科學化途徑和教育活動。是指將“合作學習與探究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引導學生在不同形式的活動中以積極主動的態度探究教學內容、交流學習結果,最終促使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在鼓勵學生進行交流和合作的同時,需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在課堂中勇于表現自己、發表自己的意見,為學生之間加強互動學習提供基礎。

比如,教師在講解“圓的認識”一課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圓的認識”活動單,再根據教學的重難點分析設計幾個小組合作學習與實踐操作的活動項目。

活動項目一:畫圓。學生之間互相幫助畫圓,畫圓的目的是讓學生對圓這個形狀有一個初步了解與認識。

活動項目二: 學生采用小組談論形式對圓的各部分名稱進行基本了解與認識。并在談論過程中提出問題:圓具備哪些特征?

活動項目三: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合作探究圓具備哪些特征。采取分組操作形式,先讓一組學生進行操作,另外一組學生進行記錄,剩下的小組對操作小組進行指導與監督。

在完成圓操作、認識圓特征之后,教師可以根據試驗結果,讓不同小組之間進行互相討論,然后將不同小組之間的談論結果收集起來,并一一點評。并針對學生的結果補充有關于“圓的認識”相關知識。由此可見,采用這種探究合作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加深數學概念知識的理解與認識,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

(二) 創設教學情境,合理選擇操作方法

教師在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實踐操作的同時應該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為學生進行操作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比如,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以圖片、視頻、音頻或者動畫的形式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效果。借助多媒體動態演示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動手實踐操作建立在學生感性認識和抽象化概念知識基礎之上,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是以音樂、視頻、圖像、動畫等形式將抽象化知識具體化。

比如,教師在講解“加減法應用題”一課時,首先,教師在課前將這一章節的內容制作成動畫課件,尤其是小鳥圖。其次,教師在講解重點內容時,向學生播放動態演示圖,并以輕音樂作為輔助教學,將重點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的視野中。然后向學生出題:“桌上現在有10只鳥,又飛來3只?!逼聊簧想S著音樂飛來了3只鳥,學生就可以很快地解答:10+3=13(只)。在學生算出答案之后,教師問學生:“為什么使用加法計算這道題?”學生:“因為小鳥飛到桌子上的時候,桌上的鳥增多了,所以應該是用加法?!弊詈蠼處熃柚嗝襟w信息技術以動態演示形式分析第二道題目。第二道應用題題目如下:桌上現在有8只鳥,突然飛走了3只。隨后屏幕上出現了3只小鳥飛走的畫面。這道題由學生親自進行動態演示,學生在這一動態演示中明顯感覺小鳥的數量減少了,所以分析得出采用減法進行計算。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將教學內容以動態演示形式展現出來,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概念知識的理解與認識。

再比如,教師在講解實踐課時,有這樣一道題目:將一塊西瓜切成比例等分的三塊,那么如何將比例等分的三塊西瓜切成比例等分的八塊呢?雖然很多學生躍躍欲試,但是真正到自己行動時才知道有難度。這時候,如果教師直接講解切西瓜的方法,學生無法在空間思維中進行合理想象。教師就借助多媒體課件對切西瓜的方法進行直觀演練,還可以創設操作教學情境,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演示。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抓住事物的本質,提高解題能力和動手能力。

三、結語

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具體的操作情境,并鼓勵小學生之間進行合作探究,是提高他們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扮演好指導者和教育者的角色,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張江榆.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有效性初探[J].華夏教師,2012(12):108-109.

[2] 王榮.合理操作 激趣增效——小學數學課堂操作現狀分析與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3(S2):41-42.endprint

猜你喜歡
實踐操作動手能力有效性
在電類實踐操作課程中對士官學員安全及規范操作意識的培養
創新思維培養之我見
船舶嚴重橫傾時應急行動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