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兒童本位的教材課文選編趨勢

2017-02-08 12:21馮曉朦
文學教育 2017年29期
關鍵詞:兒童文學課文教材

馮曉朦

論兒童本位的教材課文選編趨勢

馮曉朦

教材作為供教學使用的材料,對教師日常教學目標的達成與學生美育培養的實現具有重要的作用?;趦和疚坏慕滩恼n文選編趨勢,從選編應遵循的原則、國外優秀兒童文學作品的選取、插圖的取舍三個方面切入,旨在為學生的閱讀與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兒童本位 教材課文 選編趨勢

近年來學者普遍對于小學語文教材的選編存疑,現下教材選編主要存在選文在成人化視角下演變為功利性與強制性的產物、在“政治化”影響下淪為政治教育的“傳聲筒”兩大問題?;趦和疚坏慕滩恼n文選編,貼合兒童身心發展需求,為兒童的閱讀與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推動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的融合,還給兒童純真詩意的童年。

兒童本位,即以兒童為中心,其他人或事物必須服務于兒童利益的理念和觀點。應用在兒童文學領域,即指兒童文學作品從兒童出發,服務于兒童的審美需求和興趣。兒童往往是兒童文學作品的潛在讀者,因此,教材中課文的選編應以兒童為中心進行考慮,綜合主旨、內容、體裁、語體、用字等方面,選編契合低幼兒童心理發展特點與審美能力、符合兒童成長、保護兒童天性、具有積極教育引導作用的文學作品,堅持兒童本位的選編發展趨勢。

(一)選編應遵循的原則

隨著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總目標的不斷變革,小學語文教材中課文的選編也在逐步發生著變化,越來越多的兒童文學作品進入教材,對兒童的成長發揮著作用。在民國時期,就有學者提出了“兒童本位”的課文選編思想,建國后,小學語文教材課文的選編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多重影響之下,不斷地調整與修正,發展至今,則被賦予了更多新的內涵,即教材課文選編應從兒童的興趣出發,滿足兒童的審美需求,結合課程標準進行篩選并最終確定。筆者在此將結合2011年版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總目標與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關注時下教材選編狀況,闡述教材選編應該遵循的原則,為兒童的成長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

在語文課程總目標中強調要培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與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悟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在選編的課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文章——《馬背上的小紅軍》(第七冊)、《開國大典》(第九冊)等,這類課文的選編要注意不可一味地進行政治教化,致使課文缺乏真實性,而要通過豐富的故事性讓兒童在閱讀中產生興趣,自然而然地領悟到課文背后更深層次的文化蘊含;在語言識字方面,要求兒童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學會漢語拼音,能工整地書寫漢字,在教材中我們常??梢钥吹缴直?、部首名稱表等,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年級的教材中不同程度地涉及到古詩與文言文,例如《春曉》(第二冊)、《長歌行》(第七冊)、《晏子使楚》(第八冊)、《將相和》(第九冊)等,低年級通過古詩的誦讀與學習培養兒童的語感,伴隨著兒童的成長,小學語文教材在四年級起應開始加入古代文言文,培養學生對于古體文言文的認知與理解,更好地掌握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語言文化;在智育方面,要求主動進行探究式學習,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認識自然事物,例如《黃山奇石》(第六冊)、《落花生》(第七冊)等,通過對于自然景物的摹寫,激發兒童對于自然事物認知的興趣,這類作品的選取應關注文章語言,切勿空洞枯燥、刻板地描寫景物和科學原理,而要選取運用生動且幽默風趣的語言文字進行表現的兒童文學作品;例如北師大版第二冊的《啄木鳥》與第四冊的《小蝌蚪找媽媽》都是有趣的科普文。后者在一問一答中認知動物,對其特征進行生動描寫,體現了兒童文學的游戲性,利于兒童進行趣味性學習。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大都作品的選取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但也不乏一些不利于兒童理解與掌握的作品。根據胡麗娜在《大眾傳媒視閾下中國當代兒童文學轉型研究》一書中提及的1998年進行的中國五城市兒童閱讀現狀調查結果不難看出,兒童更青睞于幽默、冒險、科幻等主題的文學作品,這與兒童心理發展需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教材選編應在兒童本位基礎之上尊重其個性發展。

語文教材中兒童文學作品的選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教育者要在追求教育性的同時保護純真的童心與好奇心,貼近兒童心靈,遵循兒童本位的選編原則。在選編過程中尊重原著經典,不要因為一味強調工具性而隨意改編。同時,在選編過程中將母語文化的脈絡體現出來,引導兒童了解母語文化。選編要結合語言、結構、主題、形象、情節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考察,同時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接受心理的差異性及性別差異廣泛選材,保證選編作品兼具藝術性、趣味性與語文教育價值。在語言方面,要求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幫助兒童進行詩意的理解,運用豐富的聯想與想象,將抽象化的聯系具象化,使兒童可知、可感。同時,突出語言的動作感,增強選編作品的娛樂性,使語言呈現出鮮明的色彩感。在主題方面,適當選取愛情、死亡等主題的兒童文學作品,幫助兒童形成正確的認知,能夠客觀、坦誠地看待這些問題,將真實的人生現實展示給學生。同時,在以兒童為本位的基礎上,適當分擔德育教育的任務,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在形象方面,沖破“扁形人物”單一化的禁錮,多元化塑造生動的“圓形人物”,選編課文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個性化特征,幫助兒童多角度認知,推動其性格全面發展。針對小學不同年齡階段的教材選編,要綜合考慮伴隨年齡增長,學生所逐漸顯現出的閱讀興趣的分化趨勢以及不同性別的兒童表現出不同的閱讀趣味與愛好。新課標中對小學低、中、高學段的審美分別有著不同的要求,兒童文學作品的選編應充分考慮到這一因素。在此基礎之上,教材選編應具有一定的時代性與前瞻性,貼合國際教育改革,傳播并體現全新的教育理念??傊?,教材課文選編要遵循兒童本位,以兒童所能接受的情感、主題進行選編,以獲得兒童的認同,具有合理的教育引導作用,從而更好地滋潤兒童心靈的成長。

(二)適當選編經典國外作品

通過對人教版、北師大版和蘇教版三個版本教材的對比分析,不難發現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國內外作品選編比例的嚴重失衡。伴隨著兒童文學作品進入教材,更多的經典著作更應該受到重視,國外的優秀作品也應該適當地收編進入語文教材之中。部分研究者曾在南京市三所小學當中發放了關于小學生閱讀調查的問卷500份,收回有效問卷470份[1](15-17)。通過這份調查問卷問題的設置以及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兒童喜好的兒童文學作品更傾向于童話和幻想類小說,在中國當代兒童文學作家中,兒童所喜歡的往往是鄭淵潔、楊紅櫻、曹文軒、秦文君等作家。當談及喜歡的主人公時,兒童們大都更青睞于外國作家筆下的擁用魔力的“超人形象”等,而非政治教化之下塑造的“小英雄形象”。

目前,國內的幻想類兒童文學作品數量與質量欠佳,部分選編作品為前蘇聯與俄國文學作品,仍與政治教化相貼合,例如《三個兒子》、《金色的草地》、《小攝影師》等。因此,教材中兒童文學作品的選編應適當引進國外優秀經典的文學作品,節選新奇、幻想、具有教育價值的片段提供給兒童閱讀,滿足其好奇心。例如法國民間故事《列那狐傳奇》、拉格洛芙的《騎鵝旅行記》、林格倫的《長襪子皮皮》、《小飛人卡爾松》、法國貝洛主編的《鵝媽媽故事集》、王爾德童話等,但在截取經典作品的過程中,切勿盲目地掐頭去尾,改變原文學作品的旨意,而應選取情節豐富、語言風趣、蘊涵教育價值、符合兒童閱讀興趣與接受能力的片段進行學習與欣賞。小學語文教材的選編要廣開眼界,為兒童編選優秀的作品,開拓更好的閱讀空間。

(三)插圖的取舍

談及兒童文學作品,不可避免地會對作品插圖進行分析,語文教材中的作品選編除了需要注重文學性與教育性的統一外,同時要關注課文插圖。周作人先生論及此問題時曾說過:“現今中國畫報上的插畫,幾乎沒有一張過得去的,要尋能夠為兒童書作插畫的,自然更不易得了,這真是一件可惜的事。中國現在的畫,失去了古人的神韻,又并沒有新的技工,我見過許多雜志及教科書上的圖都不合情理[2](45、56)”可見,課文插圖的質量有待提高,插圖作為較為直接的視覺工具以及文本內容表現的輔助手段,對兒童理解課文及對文學產生興趣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教材中的插圖應在立足于兒童立場的基礎之上從原版圖畫書中進行選取。兒童具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與想象能力,插圖所能展現給兒童的越簡潔、越神秘、越奇幻,越能吸引兒童的目光,越能激發兒童對于文學作品的興趣,從而更好地領悟作品的內涵。

兒童對圖畫天生敏感,在兒童識字不多、尚未形成自我情感認知的幼兒期,插圖具有拓展其想象力的作用。插圖往往是具有直觀性的,相較于文字更易被理解,選取過程中也應注意,圖畫同文字一樣,只有在讀者深諳其借以表達的語言時才可傳達意義,切勿選擇過于抽象的圖畫,給兒童的理解與學習造成困擾。其次,插圖背后的內涵意蘊更為值得關注,插圖往往是文本主旨、態度和情感傾向的集中體現。選取意旨深刻的插圖,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啟發式解讀,讓兒童自發地尋求圖片背后的價值,課文插圖的選取要同時兼具文字性與圖畫性,有利于兒童透過插圖對文章內容更好地理解。再次,插圖具有藝術性,其所提供的是一種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樂趣,兒童通過插圖解讀作品,同時對兒童語言的習得與發展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最后,課文插圖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兒童的想象,兒童通過其理解文章的同時也在進行思維的延伸,進行著再創造??梢?,附屬于文本內容的插圖的選取至關重要,小學語文教材中課文插圖的選取要充分尊重兒童的美學特質,選取簡單、有趣且背后蘊含豐富的圖畫進行課文配圖,幫助兒童理解學習,增加文本學習過程中的形象性,拓展更為簡潔豐富的敘事可能與空間。切勿讓插圖成為割裂文本、迫使故事中斷的工具,限制兒童展開多樣想象。

目前,三個較為流行的教材版本中,文本插圖質量良莠不齊。例如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20課《小熊住山洞》、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媽媽,你看》、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練習8《三個小和尚》等?,F存主要問題是教材文本插圖形式過于單一,缺乏一定的原創性與藝術表現力,呈現出一種模式化趨向。因此,課文插圖的教育價值不容忽視,要從低幼兒童自身的思維發展規律出發,結合其心理特征,選取優質的符合其個性發展的插圖或圖畫書。例如吉爾曼的《爺爺一定有辦法》就在圖文中告訴兒童物質的東西也許會慢慢消逝,但精神方面的東西往往會歷久銘新?!锻米颖说玫墓适隆?、《失落的一角》、《五扇門》、《母雞蘿絲去散步》等都可以作為低年級課文賞析選取入冊,通過一組組圖畫揭示背后蘊涵的哲理,啟發兒童,促進兒童健康兒童觀的形成。教材課文選編過程中,對于插圖的選取要多方面考慮,結合多層次兒童接受與審美、能力與興趣等多方面因素,力求適合不同年齡、不同需求的兒童欣賞解讀。

“兒童文學是美的文學,它以美的思想、美的語言、美的藝術形式全面呈現美的藝術品格,給兒童審美的熏陶和浸染,讓兒童懂得欣賞美,能夠欣賞美,在美中滋養精神、培育心智、獲得快樂。兒童文學的主題和內容中蘊涵著道德的崇高美、情感的純真美,兒童文學的藝術表現和形式中結合著繪畫美、音樂美,能夠充分喚起兒童的審美注意,滿足兒童的審美期待,提高兒童的審美能力,引導兒童進行審美評價[3]?!痹诨A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當下,兒童文學作品廣泛進入教材對于兒童的成長發展的影響力是極大的,其作為小學語文重要課程資源的地位日漸穩固,學生閱讀活動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教育者更應該在編選教材的過程中多方面考慮,優選適合兒童的文學作品,實現教育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啟迪其智慧、陶冶其情操,推動兒童文學與語文基礎教育的進一步融合,為兒童創造良好的成長學習環境,提升兒童的語文核心素養。

注 釋

[1]王勝藍:新世紀十年本土原創兒童文學暢銷書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2.

[2]周作人:兒童文學小論[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3]陳暉:兒童文學——小學語文重要的課程資源[J].中國兒童文化,2005(0).

(作者介紹:馮曉朦,天津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2016級學科教學(語文)研究生)

猜你喜歡
兒童文學課文教材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背課文的小偷
第四屆福建省啟明兒童文學雙年榜揭榜
第三屆福建省啟明兒童文學雙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負
——兩岸兒童文學之春天的對話
背課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