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產品流通組織創新研究

2017-02-09 23:28何梅
魅力中國 2016年15期
關鍵詞:農產品流通創新

摘 要:中國農產品流通市場面臨的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現行的農產品流通組織體系已難以適應新形勢的變化,流通環節不暢,使農產品的價值不能真實地實現,農產品生產者利益直接受損。因此,建立對農產品流通組織進行重構,創新農產品流通組織已是勢在必行。

關鍵詞:農產品流通 農產品流通組織 創新

1、農產品流通組織背景研究

中國農產品流通市場面臨的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但是中國大多數地區沒有形成有效的利益平衡和制約機制,現行的農產品流通組織體系已難以適應新形勢的變化,流通環節不暢,使農產品的價值不能真實地實現,農產品生產者利益直接受損。因此,建立對農產品流通組織進行重構,創新農產品流通組織已是勢在必行。然而,建立新型中國農產品流通組織還面臨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1)在農產品流通的起點和終點,農村家庭和城鎮家庭之間缺乏一個有效連接組織; (2) 農產品流通過程中中介組織眾多,組織體系分散,經營規模小,農產品市場發育不良; (3) 農產品流通市場各參與方主體地位不均等(4)政府調控力度或壟斷問題、龍頭企業與農戶利益分配機制不科學等問題需要解決; 等等。農產品流通組織作為農業生產者與農產品消費者的橋梁,對于農業經營者價值實現和消費者對食品需求的滿足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農產品流通組織的理論與實踐問題歷來受到國內外理論界和農業產業經營者的廣泛關注。

近年來,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呈現出大量化、多樣化、動態化的趨勢,這與農產品生產規模小,生產有季節性、區域性、分散性等特點產生必然的供求矛盾。傳統農產品流通模式局限于供應商和銷售者之間的多環節重復物流,效率低下,現在農產品流通體系越來越難以適應新的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以及人們在經濟水平提高后對生活質量更高的要求。

2、農產品流通與農產品流通組織的內涵

農產品流通的內涵農產品流通包括三層含義:第一,農產品流通是社會分工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在原始社會未分工之前,生產力低下,沒有剩余產品可供交換,也就不存在農產品流通。在原始社會末期,農牧業分工之后,不同部落的農產品交換才經?;?。特別是當手工業同農業分離之后,個人之間的交換與以交換為目的的商品生產出現了?!兑住は缔o下傳》中講的“曰中為市”,《淮南子·齊俗訓》中所講的“以所有易所無,以所工易所拙”的情況,正是最初的物物交換即流通活動。經過以后各種社會形態分工的細化,農產品流通就越來越活躍,越來越繁榮;第二,農產品流通必須是雙方的,總是相對一個交易活動的組織和個人。當生產者與從事交易活動的組織和個人發生聯系時,就有一個流通問題,如果不進行流通,產品就不能轉變為商品;第三,農產品流通本質就是使農業生產總量供需平衡,生產、交換、分配、消費連成整體,良性循環,生產環節緊密相連,經濟效益最大化。

2.1 農產品流通組織形式

農戶家庭和城鎮家庭分別是農產品流通的起點和終點 ,農產品流通組織創新的目的在于:利用一定的契約形式把分散的經濟主體聯結在一起 ,以實現各方行為的協調。批發市場、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分別對應著三種不同的契約形式

2.1.1 農產品批發市場

目前在我國農產品流通環節上批發市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整個批發市場的運行體系中,農戶可以在產地批發市場上與批發商直接進行交易。由于在具有開放性的批發市場上,農戶進入或者退出批發市場的成本較低,而且交易雙方都以利潤最大化為交易原則,交易對象不固定,變化頻繁,因而這種組織形式不利于長期交易關系的建立。所以,在這種組織體系中,農產品的交易價格受交易雙方的影響較小,并且交易雙方彼此之間缺乏足夠的信任,雙方的交易依賴程度和交易進入、退出的壁壘也很低。

2.1.2 合作社

這種組織形式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農戶和龍頭企業的組織結構,使得交易關系變得更加穩定。在這一組織結構中,仍然由農戶按合同上的規定生產制定的農產品,只是由于合作社的介入,農戶不再直接與龍頭企業簽訂合同,合作社代替了規模小且分散的農戶,它與龍頭企業進行簽約,龍頭企業則主要向合作社收購農產品。在這一組織結構中,合作社所發揮的作用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首先,為農戶在生產農產品過程中提供種子、肥料以及技術指導等服務。其次,在農產品收獲后,合作社按合同約定,對農產品的質量進行檢測和收購。合作社的介入不僅更加鞏固了交易關系,而且進一步提高了流通效率。

3、關于農產品流通組織創新的幾點建議

3.1 發展連鎖經營

連鎖經營作為一種流通組織和經營方式創新,是指經營同類產品或服務的若干企業以一定的形式組成流通聯合體。在發達國家(美、德、日等),相當部分農產品是通過連鎖超市和食品商店銷售的。我國隨著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超市生鮮經營成為農產品銷售的主渠道,也是必然趨勢。通過企業形象的標準化、經營活動專業化、管理活動規范化,使復雜的商貿活動在職能分工的基礎上實現相對的簡單化,把獨立的經營活動匯成整體的規模經營。從而實現規模效益。

3.2 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

農產品電子商務是農產品開拓國際市場的戰略性、方向性舉措。其高效率、低支付、高效益、全球性的特點得到各國政府和商家的重視,發展十分迅速。根據我國域名管理中心CNNIC 的統計,截至2009 年12 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3. 84 億人,網絡普及率達到28. 9%。農村網民規模達到9566 萬人,目前全國農村電子商務網站已超過2000 家,涉農網站超過6000 家。農產品電子商務是農產品流通模式的創新,是發展網絡農業,實現我國農業轉型的必然途徑。

3.3 培育多種形式的新型農產品流通組織

要加快新型流通組織的發展,營造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新型商品流通組織體系。應因地制宜,加以培育和扶持,促進其發展。鼓勵多元化流通主體之間、不同區域流通企業之間、流通企業與上游生產企業之間的重組、合并與聯合,促使批發、零售與外貿等不同環節流通企業之間突破流通領域傳統的依部門、環節、地區分離的板塊結構,營造新型的流通組織模式與大型流通企業。要注重培育和發展“公司+農戶”型、興辦依托基地的專業合作社,以及專業產銷協會型等多種形式、專業化的農產品流通組織,通過向入社農戶提供信息、技術、物資、購銷、儲運、加工等全程系列服務。

3.4 農產品流通組織機制創新

農產品流通合作組織機制創新。合作組織是人們自愿聯合、通過共同所有和民主管理的企業,來滿足共同的經濟和社會需求的自治組織。研究發達國家合作組織的內在機制,并結合我國的國慶,在規模創新的基礎上實現合作組織的創新機制,對于推動合作運動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 結束語

在我國農業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不論是穩定增加農民收入,還是開拓農村市場,都需要圍繞市場需求,認真研究解決農民“賣難”和“買難”的問題,研究解決農產品流通問題,把深化農產品流通模式改革作為農村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劉成玉.論中國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

[2]周立國.中國商品流通組織與調控[M].北京:中國財經經濟出版社,1999

[3]杜紅梅.安龍送.農產品流通組織體制的新制度經濟學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8

作者簡歷:

何梅,性別:女 ,出生年月:1972.11,籍貫:貴州開陽,職稱;副教授,學歷: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管理學、管理心理學。

猜你喜歡
農產品流通創新
“互聯網+”時代貧困地區農產品進城模式創新研究
加強農業信息服務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發展
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農產品流通途徑研究
大都市圈農產品流通發展趨勢
農產品流通中的質量問題分析
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農產品流通模式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