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語—維吾爾語句子結構比較

2017-02-10 05:58海友爾阿布都卡迪爾
雙語教育研究 2017年4期
關鍵詞:復句維吾爾語主句

海友爾·阿布都卡迪爾 王 莉

(喀什大學 中語學院,新疆 喀什 844007)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記錄文化的載體。因此,一個民族的文化特點在語言中會有所反映,語言的各個層面包含著豐富的社會文化因素。語言既是思維的主要工具,也是思維的主要表現形式,語言和思維有著直接的關系。語法作為思維的工具在表達思維結果時,從句子的整體結構中透露出該民族獨特的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句法是語法的核心部分,它研究的是詞語相互組合成句子的規律。句法和形態變化規則是在某一個句子結構中詞語相互組合的規則。在形態變化豐富的語言中各種語法關系通過形態變化來體現,這種情況下,形態變化作為語法研究的重點;在缺乏形態變化的語言中各種語法關系通過語序和關聯詞來體現,這種情況下,句法和語序作為語法研究的重點。由于各種語言的語法特點不同,語法研究的側重點也就不同。在研究漢語—維吾爾語語法現象時會發現,漢語用語序、詞匯手段構成的句子,維吾爾語則用語法手段來與之對應。正因為如此,在漢語教學和翻譯實踐中,漢語和維吾爾語句子結構的差異往往是語言學習和跨文化交際中存在障礙的重要原因。

思維方式制約句子結構,不同文化之間的思維方式有同有異。①我們在檢查維吾爾語專業及漢語專業學生的作業時會發現,漢語式的維吾爾語句子和維吾爾語式的漢語句子恐怕正是基于此而出現的。在雙語教學中,除了語言對比研究外,還有必要進行漢語和維吾爾語思維方式的對比研究。本文擬從詞語和句子的構成,句子成分的位置,句子成分的不平衡現象等角度探討漢語—維吾爾語句子結構中存在的差異問題。

一、詞語和句子的構成

漢語—維吾爾語兩種語言句子結構形式的差異是非常明顯的,這種差異最基本的表現為漢語句子重意合,維吾爾語句子重形合。由于漢語—維吾爾語兩種語言句子結構的明顯差異,維吾爾語專業的學生學習維吾爾語豐富的形態變化形式就會感到很難掌握其規律,特別是分不清復句中各分句之間的語法關系。而漢語專業的少數民族學生則很難理解和分析漢語獨特的兼語句、無形態標記的被動句及雙重否定句等。相對而言,漢語句子較為簡練、結構分散、缺少形態變化。漢語句法關系主要靠詞序和語義關系表達,并不追求形式上的完整,往往只求達意,而維吾爾語語法成分有其獨立作用,比較注重句子結構形式的完整性和邏輯的合理性。漢語—維吾爾語詞語和句子成分的組合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漢語重意合,維吾爾語重形合

漢語中詞與詞、句與句常通過意合法來組合,句子的意義和順序比較清楚,詞的搭配靈活,形態構詞較少。維吾爾語中詞與詞、句與句常通過各種形態構詞或后置詞來連接,形態范疇多,詞的位置相對較固定。漢語復句的兩個分句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過意合法來組合,一般不常使用關聯詞,而在維吾爾語中則要通過關聯詞或后置詞來組合。漢語中句義重點通過整體句子來體現,而維吾爾語中則通過人稱代詞和形態構詞來體現,如例(1)-(4)。

(1)bygyn m?n k?ry?y? munasiwiti bil?n bir qan?? ??iz s?z qilaj.

今天見個面,我講幾句話。

(2)?ajlarni? ?araiti w? ?mili ?hwali oχ?a? ?m?s,?u?a islahatta h?mmini“birtajaqta h?jdig?n”bil?n bolmajdu.

各地條件和情況不同,改革不能“一刀切”。

(3)maarip ??h?tt? m?sil? nahajiti k?p,ularni r?tl?? ker?k.

教育方面的問題成堆,必須理出個頭緒來。

(4)partijini? esil ?n?nisig? warisiq qilajli w? uni ?ari qildurajli.

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

例(1)原文中沒有任何關聯詞語,兩個分句用意合法來連接。如果譯文不使用后置詞munasiwiti bil?n,兩個分句就不能實現自然連接;例(2)原文沒有使用“因此”,如果譯文不使用表原因的關聯詞?u?a,則不能體現出兩個分句之間的因果關系;例(3)中如不加人稱代詞ularni,就會給人以意義重點不突出的感覺,上下文不能自然銜接;例(4)中warisiq qili?“繼承”需要向格,?ari qilduru?“發揚”需要賓格的搭配,中間加一個由賓格連接的第三人稱u來指代黨的優良傳統。

(二)漢語靠語序,維吾爾語靠形態變化來組詞造句

漢語中幾個動詞和相關的成分按照時間順序排列,按順序表示動作的整個過程,這種特點在連動句中尤為突出,符合漢語表達的思維方式。但在維吾爾語中,這種句子的成分主要靠副動詞、后置詞和各種構形詞綴來連接,如例(5):

(5)u ornidin d?s turdi-d?,ha??tχani?a aldirap kirip ?jn?k aldida toχtidi w? lo?gini elip jyzidiki ?arah?tk? sep selip qaridi.

他跳起來,連忙跑到衛生間的鏡子前,拿到毛巾,仔細擦看臉上的傷口。

例(5)中如不使用d?、diki、ip、w?,就無法表達一個完整的意義。另外,在定中詞組中漢語不用前置詞,維吾爾語從搭配上考慮,在定中詞組中間會加一個后置詞來連接詞組。如 m?silig? bol?an qara?“問題的看法”、lenin h?qqid? hekaj?“列寧的故事”、jeziq w? s?zlyk“文字詞匯”等,如不加bol?an、h?qqid?、w?等后置詞和連接詞,就會產生歧義。

二、句子成分的位置

句子成分的位置和順序由該語言的語法規則所決定。漢語句子的基本結構是主語+謂語+賓語;維吾爾語句子的基本結構是主語+賓語+謂語。漢語是謂賓關系,而維吾爾語是賓謂關系。由于作者的語言風格不同,心理特點不同,句子成分在不同的語言中占有不同的位置。

(一)句子成分的倒裝形式

漢語中為了強調、突出某一個概念,打破句子的一般順序,把修飾語特意放在中心語的后面,由于維吾爾語是形態語言,倒裝不符合維吾爾語的表達習慣。除了詩歌中押韻的需要,一般條件下不能隨意調換句子成分。維吾爾語倒裝句的形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為了強調,特意把修飾語放在被修飾語的后面,維吾爾語按正常順序移到被修飾語的前面,如例(6)和(7):

(6)d?rwazidin kirg?ndila udulda qardin jasal?an nahajiti h?jw?tlik ?o? ikki ad?m k?ryn?tti.

一進門,迎面堆了兩個大雪人,很威武。

(7)u bir qolida pu?uq tawaq selin?an sew?t k?tyrg?n,bir qolida ?z bojidin uzun t?w?nki u?i jeril?an bambuk tajiqini tutqan idi.

她一手提著竹籃,內裝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高的竹竿,下端開了裂。

例(6)中“很威武”本應該放在“大雪人”的前面,但為了起強調作用,特意放在中心語“大雪人”的后面;例(7)中“破碗”“下端開了裂”,也是特意放在被修飾語的后面起強調突出作用的。如果維吾爾語按漢語句式表達,就會詞語不連貫,而且維吾爾語句子結尾不能用形動詞或副動詞停頓。

2.漢語—維吾爾語復句各成分的語序基本相同,彼此可以找到對應關系,但是由于句法結構和修辭特點不同,漢語—維吾爾語復句中正句和偏句的位置會有所不同,如例(8)-(10):

(8)a? turmu?ni ?m?s,turmu? a?ni b?lgilajdu.

是生活決定意識,而不是意識決定生活。

(9)jerim jolda ka?ila k?ryli?tin saqlini? y?yn,m?n matorni bir qur t?k?yryp ?iqtim.

我把發動機重新檢查了一遍,以免中途發生故障。

(10)uni? nam ??ripi nur?un ad?ml?rg? natonu? bol?an t?qtirdimu uni? χaraktiri meni? n?zirimd? w? meni? q?lbimd? ulu? χaraktir hisaplinidu.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并不為許多人所知道。

例(8)中,漢語“是……而不是……”的并列關系的復句中肯定在前,否定在后,而在維吾爾語中否定在前,肯定在后;例(9)中,漢語用“以免”“以便”“免得”等關聯詞連接的目的關系復句中偏句在前,正句在后;一般情況下,維吾爾語中正句在前,偏句在后;例(10)中,一般情況下,漢語—維吾爾語復句中正句和偏句的位置是固定的,漢語“雖然……但是……”等格式的轉折關系是常用的句式,但有時作者的語言風格不同,語體風格不同,會特意變換正句和偏句的位置以產生特殊的修辭效果,由于維吾爾語復句各成分的位置固定,是不能調換正句和偏句的位置的。

(二)語序中的心理因素

漢語—維吾爾語中詞與詞組的順序除了遵循語法規則以外,還會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特別是描寫某種事物時的描寫順序,描寫角度不同,如例(11):

漢語中描寫人物外表的順序是從整體到細節,而維吾爾語是從細節到整體。例(11)中,維吾爾語中把“臉”“濃眉”“單眼皮”“大眼睛”“胡茬”放在“男子”的前面,改變成修飾語。

觀察一個人的外表時,一方面受到個人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又受到民族心理因素的影響。由于不同民族觀察事物的著眼點不同,重要與次要的分類法不同,詞語的排列順序也就不同。漢語習慣的排列順序是身高、年齡、著裝,而維吾爾語習慣的排列順序是著裝、年齡、身高,如例(12):

漢語把身高放在首要地位,維吾爾語則把著裝放在首要地位。

(13)u puk?j jeni?a kelip somka,q?l?m qutisi,h?r χil h?r ja?za m??iq d?ptiri qatarliq bir d?w? n?rs? setiwaldi.

他走到柜臺前,一下子買了一堆東西:書包、文具盒、一大堆各種各樣的練習本,還有全套的文具。

1.多層定語的位置

維吾爾語中兩個以上的定語修飾、限制中心語時,按照從近到遠、從小范圍到大范圍、從次要概念到重要概念排列,但漢語中完全相反。漢語—維吾爾語中修飾、限制中心語的多層定語的排列順序有所不同。維吾爾語中句子成分的邏輯關系和形態變化形式決定著多層定語的排列順序。

漢語中數量詞、形容詞性詞組同主謂關系、謂賓關系、偏正關系的詞組一起修飾、限制中心語,維吾爾語中數量詞、形容詞緊跟中心語。

例(14)中“一個”修飾的不是“眼睛”,而是“人”?!耙粋€”和主謂詞組“眼睛瞎了”一起修飾中心語“人”。如果按漢語順序排列bir k?zi ?ma bolup qal?an ad?m,那么在維吾爾語中意義就變了。

例(15)中形容詞“新的”和謂賓詞組“抗日”一起修飾中心語“統一戰線”。如果在維吾爾語中,仍按漢語順序排列,那么意思就會變成“新的日本”。

在多層定語的句子中,漢語表示地點的定語在前,表示人的定語在后,維吾爾語與此相反,如例(16)和(17):

例(17)中維吾爾語如按漢語原文順序排列,意義就會變成在北京讀書的是西哈努克親王本人了。

巴爾扎克的手杖上刻著:我在摧毀一切障礙。我的手杖上則是:一切障礙在摧毀我。共同的是這個“一切”。[11]550

2.多層狀語的位置

多層狀語的維吾爾語句子中表示地點、對象的狀語一般情況下放在表示方式方法的狀語之前,而漢語完全相反,如例(18)和(19):

例(18)中如維吾爾語譯文不調整句子成分的位置,那么rawan“流利地”就會直接修飾χatir?“筆記本”,造成語句歧義;例(19)中如維吾爾語譯文中表示方式的狀語“親切地”與表示對象的狀語“對那個青年”調換了位置,也會產生歧義。

由于漢語、維吾爾語兩種語言句法形態不同,狀語的順序也就不同,如例(20)和(21):

漢語—維吾爾語中賓語的位置不同,翻譯過程中狀語的位置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因為語言習慣、句子結構、思維方式不同,漢語—維吾爾語相同意義的句子中句子成分的位置有時也會大有不同。

三、句子成分的不平衡現象

漢語—維吾爾語句子成分的作用有時也有所區別。二者間,不僅相同的意義可能會用不同的句型表達,而且還會用不同的句子成分及方法來表達。

(一)無主句和有主句

無主句的使用是漢語中的普遍現象,維吾爾語中只要是完整的句子,就有主語。漢語中使用無主句有兩種情況:一是說不清主語時使用無主句;二是即使沒有主語也能表達清楚的情況下就不用主語。但是,因句子成分的位置不同和維吾爾語動詞的體的要求,在相同意義的對應關系中,漢語用無主句表達,維吾爾語則要用有主句表達(見表1)。

表1 漢語—維吾爾語無主句和有主句的對應關系

(二)漢語用補語,維吾爾語不用

漢語動詞謂語中為了強調原因和結果、手段和動作,往往兩個動詞配合使用,邏輯重點會落在表示結果的動詞上,維吾爾語則只用一個動詞來與之對應,如例(22)和(23):

(22)m?n uni? gepini ?y??ndim.

我聽懂了他的話。

(23)balilarm?kt?pd?rwazisidintizilip ?iqti.

孩子們排著隊走出了校門。

維吾爾語中能用一個動詞表達兩個動詞的意義時,只能用表示結果的動詞對應。

(三)維吾爾語名詞有人稱詞尾,漢語沒有

維吾爾語人稱詞尾具有強調、搭配、顯化等功能,極為強調人稱詞尾的使用,漢語物主代詞的使用頻率卻低得多,如例(24)和(25):

(24)u ??pkisini elip ?jdin ?iqti.

他拿起帽子就走出屋去了。

(25)qolu?ni jan?u?u??a salma.

別把手放在口袋里。

例(24)和(25)中,漢語句子若使用物主代詞,不僅冗余,還會引起有趣的誤解,即“他拿起他的帽子走出屋去了”,給人的印象好像是他沒有拿別人的帽子?!皠e把你的手放在你的口袋里”,似乎是要他把手放在別人的口袋里,或者要他讓別人把手放在他的口袋里。維吾爾語中事物之間的關系用完整的語法手段來體現,名詞詞綴加各種人稱詞尾與其他成分自然搭配。

四、結 語

本文僅從漢語—維吾爾語句子結構中形合與意合、整體與細節等方面的差異粗略探索了兩種語言句子結構及思維方式之間的關系。筆者認為,漢語—維吾爾語兩種語言中存在的這些差異也反映了其二者思維方式的區別。漢語的思維習慣往往是整體把握,從大到小,從實際出發和注重主客體融合,而維吾爾語習慣于形式分析、從小到大,突出主觀作用和以主體為中心。漢語—維吾爾語兩種語言中句子結構差異的集中表現是形合與意合之別。

漢語—維吾爾語思維方式的差異并不僅僅限于文中所提及的幾個方面,也不僅僅表現在句子結構之中,只是為了排除雙語教學和跨文化交際中思維方式的干擾,筆者才僅從句子結構這一角度對漢語—維吾爾語思維方式之間的差異,即意合與形合、有主句和無主句、句子成分的位置、句子結構所反映的心理因素等方面進行了些許探討,旨在掃除雙語教學和跨文化交際中存在的障礙。在雙語教學中,教師很有必要研究學生母語和目的語之間思維方式的差異及其在語言中的表現,并引導學習者自覺排除思維方式的干擾,更好地學習和運用雙語。

注釋:

①趙永新:《漢外語言文化對比與對外漢語教學》,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234頁。

[1]史震天.漢維翻譯教程[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

[2]馬維漢.翻譯理論與實踐[M].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1983.

[3]劉月華.實用現代漢語語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4]買買提明·吾守爾,等.流浪者酒家[M].史震天,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猜你喜歡
復句維吾爾語主句
連動結構“VP1來VP2”的復句化及新興小句連接詞“來”的形成
賓語從句考點梳理(二)
漢語復句學說的源流
Wheelchair basketball stars
統計與規則相結合的維吾爾語人名識別方法
維吾爾語話題的韻律表現
略論復句分類與對外漢語教學
維吾爾語詞重音的形式判斷
復句內部不應當用句號
現代維吾爾語中“-0wat-”的進行體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