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吉圖特色旅游背景下旅游行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017-02-15 12:27王慧
現代交際 2016年11期
關鍵詞:高技能人才人才培養模式

王慧

摘要:隨著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特色旅游產業的不斷發展,對旅游人才的需求質量也越來越高。文章從長吉圖特色旅游背景下旅游行業高技能人才培養現狀出發,從課程體系、教學方式、考核體系、師資隊伍等方面探討旅游行業高技能人才培養。

關鍵詞:長吉圖 高技能人才 人才培養模式 旅游行業

中圖分類號:F59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1-0056-02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是中國圖們江區域的核心地區,在吉林省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主要范圍包括長春市、吉林市的部分區域及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總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該區域擁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滿族文化圣山——長白山、綠海明珠——凈月潭、青山綠水——松花湖、歷史見證地——偽滿皇宮博物院,等等。旅游資源優勢明顯,有發展特色旅游經濟的優良基礎,隨著長吉圖特色旅游產業規模的不斷壯大,產業地位的不斷提高,對旅游人才的需求質量也越來越高。

旅游行業高技能人才是我國旅游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旅游企業來說,無論是一線服務人員,還是中層管理人員,都要求具有較強操作技能的人才。因此,如何培養一批專業化、高技能、高素質的旅游人才成為目前旅游教育重點關注的課題。

一、長吉圖特色旅游背景下旅游行業高技能人才培養現狀

伴隨著吉林省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旅游教育也逐步發展起來。至2016年10月,吉林省開設旅游管理、導游、旅游英語專業的高職(??疲┰盒9灿?1所,從學校類型來看,都是普通高等職業教育學校。

從學校地區分布來看,長春地區4所(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長春職業技術學院、長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吉林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吉林地區3所(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延邊地區1所(延邊職業技術學院)、四平地區1所(四平職業大學)、白山地區1所(長白山職業技術學院)、遼源地區1所(遼源職業技術學院)。學校主要集中在長春和吉林地區,延邊、四平、白山、遼源各1所,其他地級市,如通化、松原、白城,沒有開設旅游相關專業的高職院校。從地區分布來看,基本上和地區旅游經濟發展相吻合,但院校分布仍集中在長、吉地區。

從所屬院系來看,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長春職業技術學院、長白山職業技術學院、延邊職業技術學院和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都有獨立的旅游院系,其中長春職業技術學院的旅游管理專業是國家級示范專業。長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吉林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旅游專業在經濟管理院系。遼源職業技術學院的旅游專業在基礎教學部,四平職業大學的旅游專業隸屬外語學院。

從師資力量來看,教師主要為本科、碩士研究生學歷,一部分是旅游專業科班出身,一部分是從地理、歷史、外語、工商管理等學科轉行而來,突出表現為缺乏有豐富行業經驗、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雙師型”教師不多。旅游管理專業具有較強的實務性與操作性,教師應具備過硬的行業技能、較強的實踐能力,熟悉行業發展現狀和趨勢,與企業聯系密切,及時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二、長吉圖特色旅游背景下旅游行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

(一)課程體系創新

課程體系建設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各院校應積極與企業合作、與地方合作,依據行業需求,企業崗位要求,邀請行業專家、企業經理、協會人員、旅游部門人士參與課程體系建設,尤其是與長吉圖地區的標桿性企業、景區的中高層管理者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堅持以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工作需求為導向,以市場需求為核心,以行業標準為依據,以一流職業素養為目標,根據吉林省旅游市場的需求,長吉圖特色旅游發展的需要,開發基于綜合職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的工中有研、研中有工,學中有研、研中有學的“工學研融合”課程體系。做到企業參與,專家把脈,與行業有機對接、融合的課程體系。壓縮公共課程學時學分,提高專業技能課程學時學分,增加與吉林旅游業密切相關的課程,長白山旅游發展的特色課程,增加見習、實習時間。鼓勵企業人士、行業精英與教師一起合寫教材,聘請業界人士到校上課、講座、會談,培養企業急需之人才。

(二)教學方式創新

旅游行業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在擁有創新的課程體系基礎之上,需要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應該根據學生今后工作的性質、項目、內容,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以提高教學質量,確保教學與社會無縫對接。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隨機應變能力為目標。

課堂教學,可推廣角色扮演教學法,教師提前設計場景,按照旅游企業實際工作中的主要崗位進行角色分配,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通過角色扮演,使學生掌握不同角色的職業技能,鍛煉學生的交際力、想象力、創造力及隨機應變能力;提倡項目教學法,圍繞職業活動中的某一項目或工作任務而展開,倡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項目設計、實施和完成,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變知識的被動接受者為主動獲取者,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創新能力和協作能力,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素養。

課外教學,采用參觀教學法,帶領學生到旅游景區、星級酒店、旅行社進行現場參觀、現場教學,讓學生親身感受真實的工作現場,在參觀中了解行業信息,加深對行業的理解;演練教學法,通過前期課堂理論知識的學習,工作現場的參觀、考察,帶領學生到旅游企業進行演練教學,企業人員先示范,學生再進行實際操作,體驗旅游企業第一線工作狀態,感受顧客的需求,接受專業人士的現場點評,通過演練教學法提高實際操作能力。

(三)考核體系創新

隨著課程體系與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課程考核體系也應進行相應的改革。采用“全程式、開放式”考核方式,改變傳統的期末一考定成績的方式,加強平時教學過程的考核,將考核重點從關注學習成績轉移到學生綜合能力。理論課多采取平時測驗、案例分析、小組報告、課程論文等考核方式;實踐課倡導采取口頭報告、實際操作、項目報告等考核方式??己吮M可能靈活多樣,將課程考核與職業資格考試相結合、與職業技能鑒定相結合、與實習實踐相結合,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己藘热荻嘣?,不局限書本內容和理論知識,關注學生的思維能力、應用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的多元化、全方位的考核。

(四)培養模式創新

“工學研融合”培養是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一種重要模式。以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為指導,確立高技能人才培養定位,建立課堂學習與課外實習相結合的培養模式,密切與企業合作,聯合辦學,把職業工作過程、科研活動過程與教學活動過程相融合,形成“工學研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研一體化的結合度,借鑒國內外成功辦學經驗,開展“訂單式”培養模式。通過合作辦學,培養企業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五)師資隊伍培養

師資隊伍的培養可以采取“內外”結合的方式。一是鼓勵教師走出校門,到企業掛職鍛煉,在旅游企業一線部門工作,在實踐中進一步升華原有的理論知識,增強動手能力,提高專業實踐能力;選派教師參加“雙師型”教師的培訓,到國內外知名院校參觀、學習。二是吸引旅游業界人士到校任教、上課,充實教師隊伍,尤其是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一定要聘請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人士主講,聘請一批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旅游企業骨干、管理層、經理層為客座教師、實習指導老師。同時,關注國際旅游業發展,邀請海外旅游專家、學者到校為教師培訓,給學生上課。

參考文獻:

[1] 趙壯.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特色旅游發展研究[J].現代商業,2010,36:69.

[2] 王顯成,王家慶,喬海燕.戰略產業機遇下旅游高技能人才培養研究[J].青島酒店管理 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4:68-71.

[3] 韋東海.旅游行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桂林航天工業高等??茖W校學報,2012,02:196-197.

猜你喜歡
高技能人才人才培養模式
論技工院校軟件高技能人才關鍵能力的培養
在高技能人才培養中實施彈性學制學分制的研究與實踐
電子信息類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校企合作下的應用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淺談鐵路運輸企業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